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践行就是要古为今用丨东师说

01

我们可能在学习一些技能知识方面,有了广度上的提升,可是对人的道德修养却没有多大帮助,这个局面是有待我们改变的。

我觉得在这方面,最好的就是古为今用,遵循古代的东西,活用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不能一下就把孔家店给打倒了。中国就三种文化,最早是道家墨家儒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唐朝以后,墨家退出了文化舞台,中国文化的主要体系就变成了儒释道三家。

运气学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它的内容比儒释道还早,因为它体现了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盖房子为什么要面向南?南边有阳光嘛,它是根据气候的变化来确定居住的地方。

我们这一百多年来,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把文化传统都打倒了。学者们也说,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四个字给打倒了——封建迷信。我们对古老的东西,要不就是挂个封建的帽子,要不就是挂个迷信的帽子,全盘否定。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践行就是要古为今用丨东师说

02

道家也好,佛家也好,儒家也好,原来是没有派系之分的。比如佛教,什么净土宗啊、密宗啊,过去是没有的。我把佛陀传记看完以后才知道,佛陀在行教的时候,是看众生的根性来说法,弟子的根性不同,他因材施教而讲出了很多经典。后来的分类是他的弟子分的,不是他分的,就是因众生的根性不同,才分出来了各种法门。

道家也是,什么龙门派啊,全真派啊,老子自己是没有分的,都是后人做的事情;天主教也是,什么旧约新约,那上帝也一定是没有分的;还有儒家,仁归到仁,孝归到孝,礼归到礼,孔老夫子也没做过这些,他都是随机教育学生的。

古人的心量、德行和智慧比今人强。强在什么地方呢?古人为公,今人为私,是私和公的区别。你想追上古人?也为公就行了,公中有你啊,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所以,我们对文化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以后,对运气学也就不迷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