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經歷過裁員潮,今年輪到機器人,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近日,日本世界首家機器人酒店海茵娜,為降低成本裁掉了半數的機器人員工。據報道,機器人是因無法妥善解決顧客的問題且更換成本過高被解僱的,

“事實證明,即使是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去年剛經歷過裁員潮,今年輪到機器人,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網友調侃道:連機器人也逃不過裁員潮。

機器人並不是無所不能,因機器人無法妥善解決顧客的問題且更換成本過高,日本酒店解僱半數機器人,從某一方面來說,人真的是廉價勞動力。


去年剛經歷過裁員潮,今年輪到機器人,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2018,我聽周圍人談論最多的話題是:降薪、裁員。

好比12月14日的滴滴全員大會上,其CEO程維發話:“今年員工年終獎的力度比去年縮減一半,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一時間,輿論譁然。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據新聞報道:2018年底,有超過10萬人,在終於熬到了快要領年終獎的時間時,突然被告知,你要失業啦......

前一段時間我的朋友圈裡被一張圖刷屏了:


去年剛經歷過裁員潮,今年輪到機器人,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幾乎全部開始了年底大裁員。比例尤為的恐怖,10%、30%、60%、90%......自進入2018年下半年,互聯網公司裁員之聲此起彼伏,像阿里、華為等一線互聯網公司都紛紛曝出裁員傳聞。

8月,拉勾網被曝光前CEO馬德龍離職,其後公司兩百名員工相繼離職;

10月,有應聘者在脈脈上留言表示:阿里已全面縮減人員編制,所有業務線不批offer;

11月,京東被曝光裁員,金融15%淘汰率、商城10%起步,有傳言稱整體裁員比例在35%左右;

12月,國內大型知識問答社區知乎被曝裁員300人。

而又僅僅是互聯網公司嗎?

我又在網上看到了一張圖,知名的房企、移動設備、電子商務公司、證券公司很多都出現在了名單上,比例也很高。


去年剛經歷過裁員潮,今年輪到機器人,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被裁員工發聲:

我今天走了,哎,正在公交車;

才來兩個月,被裁了,談話後,所有的賬號立刻都被註銷了,非能力問題裁我,別招啊,從此一生黑;

中午還一起吃飯的同事下午就走了,下午聊天的同事明天就不來了。

裁員、縮招、“主動離職”、“結構優化”,各種言論不一的消息密集傳出讓“互聯網寒冬”的說法不脛而走。

曾經大家都以能進這些“大”公司為榮,以為進了大公司就有“穩定”保障了,至少公司不會突然倒閉吧?

後來,事實告訴你:你真的是比天線寶寶還天真。

再大的公司也裁員,再風光的公司也會倒閉......

那麼在如此嚴峻的形式下,我們該如何自保?又該注意什麼呢?下面來和你分享兩點經驗。


去年剛經歷過裁員潮,今年輪到機器人,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一箇中心

首先一箇中心是,不要輕易創業。

因為如今的創業環境,對於很多小型創業者來說並不是好事兒。

就拿線上生意來說,如今,成熟的網店平臺早已過了互聯網紅利期,形成了穩定的格局和競爭環境。

真正賺錢的都是頭部店鋪,而新開的店鋪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和客戶資源的積累,想要運轉起來並非易事。

裁員寒潮來襲,如何避免自己被淘汰?

現如今,不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儼然形成了“頭部吸金”的格局:10%左右的頭部賺取了行業90%的利潤,剩下的10%,則被中部瓜分的所剩無幾。

而新興的小玩家,放在“全民創業”這部生活大戲中,可能真的活不到兩集。

當然不止是電商行業,大多數行業都是如此,野蠻生長的時代早已終結。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喻,叫做“大象奔跑的速度超過了狼群”。

於是在這個“大象起舞”的時代,等你看到別人賺了錢再去進入,早就錯過了賺錢的風口。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去年剛經歷過裁員潮,今年輪到機器人,機器人也無法享受工作保障


兩個基本點

第一點是低耗能。

也就是減少“無效社交”的頻次,所謂的無效社交是指,那種無法給你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帶來任何愉悅感和進步的社交活動。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你能力不夠,即便認識大咖也沒用,因為你無法給對方提供價值。

同時在這種環境下,每個人的發展可以從兩方面考慮:

一是從通用能力出發,積累些可遷移的技能。例如運營能力,就是很多企業特別看重的;

二是在細化領域鑽研,最好聚焦在細分、垂直領域。

裁員寒潮來襲,如何避免自己被淘汰?

第二點是儲備能量。

對於職場人而言,想要應對職場寒冬,就需要多攢錢,以防不時之需。

也許你會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不需要著急。但一旦遇到危機時刻,你的年輕絲毫不能給你攢下任何資本。

與此同時,把省下來的錢用在自我投資上,尤其是投資頭腦方面。比如多讀一些好書,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

雖然這種投資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收益,但是一旦開始有收益,往往會非常巨大。

除此之外,還要多學習,多給自己儲備點生存技能。比如在主業之外,還可以多嘗試做幾個副業。這樣除了可以擴展收入渠道,還可以幫助你學習累積其他技能。

而且說到底,裁員的本質,是價值匹配的失衡。我們如果能夠給到超過企業想要的價值,企業自然也捨不得對我們放手。

所以想要安然度過職場寒冬,不如提早做好準備,這樣當危機真正來臨時,對我們而言,又何嘗不是一次轉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