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新——美國海軍導彈護衛艦艦種起源(六)

“布魯克”級(Brooke class)的建造,宣告了導彈護航驅逐艦(DEG)這一新艦種的誕生,並在1975年的艦種重新劃分中,被改劃為導彈護衛艦(FFG)。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作為導彈護衛艦(FFG)艦種起源的“布魯克”級(Brooke class)實際上也體現了美國海軍攻勢反潛的戰術思維,或者乾脆說導彈護航驅逐艦(DEG)/導彈護衛艦(FFG)這一艦種,很大程度上就是攻勢反潛思維的獨特產物。

傳承與創新——美國海軍導彈護衛艦艦種起源(六)

攻勢反潛的“攻勢”是相對於護航反潛的被動而言的。無論是為掩護商船還是艦隊進行的反潛作戰,都是以驅趕敵人潛艇、保護目標艦船為主,並不強調主動前出搜索,也只有在敵人潛艇已經逼近、對護航目標產生威脅的時候才進行追求。由於主要是守侏待兔,水面平臺反潛探測距離短、覆蓋範圍小就不是問題,能全時全程陪伴護艦則成為顯著優點。

事實上,護航反潛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主要反潛作戰形式,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護航航母這一新型航空反潛艦隻,實際上也不過是原有水面護航反潛兵力的延伸,被動護航式反潛的基本形式未變。

然而,在冷戰中隨著由遠程核導彈武裝起來的戰略核潛艇的出現和迅速實用化,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每一艘這樣的潛艇都蘊含著毀滅的因素,所以反潛作戰必須變被動為主動,在大洋深處將其主動獵殺是最優選擇。幸運的是,在1960年代-1970年代初,蘇聯海軍的戰略核潛艇技術還不是很過關。這為美國海軍實施高效率的攻勢反潛戰術提供了可能。以1960年代扮演蘇聯水下核打力量主力角色的658型核潛艇為例。

在629型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獲成初步成功的鼓舞下。1956年8月26日,蘇聯政府下發了關於“658工程”的任務書,要求研製能夠裝載和發射彈道導彈的核動力潛艇,這個任務書經過當時相關部門的商議之後,決定在“627工程”(即N級攻擊型核潛艇)的研究末期正式開始,而在此之前,先進行除核動力裝置之外的其它技術的設計研究。

傳承與創新——美國海軍導彈護衛艦艦種起源(六)

1958年底,627型攻擊型核潛艇首艇交付蘇聯海軍,成功解決了核動力裝置裝備潛艇的問題。629型潛艇和627型核潛艇是蘇聯在發展海基戰略核力量的過程中邁出的最重要、最具有決定性的一步。之後不久,1960年,攜帶“北極星”導彈的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潛艇下水服役深深刺激了蘇聯政府。因此隨著627型核潛艇的下水服役,核反應堆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原計劃在其設計末期就開始的“658工程”開始加緊進行。

658型戰略核潛艇為了趕進度,沒有經過方案設計階段,在1957年一季度完就成了技術設計(除部分關鍵技術外),1958年緊接著在627型攻擊核潛艇之後就開始建造。為此,658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從627型“拿來”了多項關鍵技術和裝備,又吸收了629型潛艇的試驗研究成果。658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艇長114.1米,艇寬9.2米,吃水7.3米,水上排水量4060噸,水下排水量5000噸,水上最大航速21節, 水下最大航速26節,標準潛深250米,極限潛深300米。

相對於627型,658型最主要的兩個改變,一個是在指揮台圍殼中加入了導彈發射艙,可以容納3枚彈道導彈;二是將艇艏造型從627型的圓鈍型改為了類似於水面艦艇的尖頭型,主要是用於改善浮航時的航行性能。事實上,658型戰略核潛艇就是在627型的基礎上,在艇舯部指揮台圍殼後部嵌入一個導彈艙而建成的(從外型上看與指揮台圍殼一體,成果取自629型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

1958年10月17日,658型戰略核潛艇首艇K-19艇在北德文斯克402造船廠開工建造,1960年11月12日完工,到1962年底該船廠共建成8艘,均部署在蘇聯北方艦隊,構成了當時蘇聯海基核力量的基石。不過,658型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實際上只解決了有無問題,在成色上是很有些難堪的。由Д-2導彈發射系統和Р-13彈道導彈構成的武器系統在列裝首艇之前就已經過時了——-只能水面發射的Р-13彈道導彈射程只有900-1100千米,圓概率偏差達4千米。

傳承與創新——美國海軍導彈護衛艦艦種起源(六)

雖然蘇聯海軍從1963年底開始改進658型艇,在艇上部署了Д-4導彈發射系統及Р-21導彈(3枚),能夠從水下發射的Р-21導彈相比於只能從水面發射P-13當然是巨大的技術進步,提高了發射平臺的隱蔽性和生存性,但1600千米的射程依然意味著潛艇平臺需要“抵進射擊”才能在美國本土播撒死亡的核火焰。

這就為美國海軍在大洋深處實施有效的攻勢反潛作戰創造了條件,也揭開了作為美式導彈護衛艦起源的“布魯克”級(Brooke class),其設計意圖中的一層隱含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