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看?

矯鋼


中國銀行“原油寶”令投資者損失慘重——本金虧掉之後還要倒貼兩倍!

導火索:4月20日,美國紐約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價格開盤後,一路狂跌不止,穿破“零美元”,最後跌至-36.73美元,跌幅為305.97%,與開盤價比較,狂跌55.90美元。中國銀行原油寶掛鉤WTI原油期貨價格,導致投資者不但虧掉本金,還要以-36.73美元為基礎計算倒賠銀行大約兩倍的資金。



1.中行江西分行在3月27日曾宣傳,“原油比水還便宜,中行帶你去交易”,導致投資“紙原油”的投資者增加近15倍。然而這是一條不歸路。

據專業人士的統計,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均持有美國石油基金(USO)的“紙原油”,約佔此次USO持倉規模的20%左右,佔比不小。這幾天中行“原油寶”事件持續發酵。4月22日,中行發出聲明,表明部分投機者不但損失本金,還要額外補交虧損。並在4月23日凌晨,在未通知投資者的情況下,划走投資者在中行賬戶上的保證金,而且後續還通知讓投資者補交虧損的資金。



中行還稱,如果投資者不補繳欠款,將會申請將其納入徵信記錄,且給出兩條路:一是補足保證金;二是補交欠款。對於投資者來講,那條路都不好走。

據報道,一位“紙原油”投資者傾訴說,“本來有6萬的本金,本金全虧完了,現在還倒欠10萬。賬戶上出現一連串冷冰冰的負數字時,心情徹底崩潰了”。另外,預計所有投資者需要補交大約2.5億元的虧損款。

2.中行“紙原油”穿倉的主觀原因是中行風險意識太差,導致大量投資者損失慘重。

4月8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已經發出公告,提醒能源產品價格可能為負。4月15日,該交易所的清算所發佈測試公告,出現負值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運行。這說明該交易所已經預見到油價可能會出現負值。然而,中行卻“熟視無睹”,沒有任何反應,暴露出該行風險控制意識的淡薄。而且,還選擇在4月20日才進行結算,恰恰非常臨近原油5月合約的交割到期日(北京時間4月21日),非常不理智。而建行、工行均提前兩週進行結算,未造成這樣慘烈的損失。



中國“紙期貨商品”投資機構應該好好吸取這次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貨跌至歷史性負值而導致投資損失慘重的教訓,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熟悉並及時跟蹤國外期貨投資的規則及其修訂事宜。


熙研財經


真噁心,若大的中行,面對美石油期貨股市暴跌,視若無矚,沒有實行有效的應對措施,把所有損失強加於股民實是違法,股民們不是買的實體石油,如果遇期交割也是中行去實行與股民們無關,這種把責任損失強加給股民實屬霸王條款,希望投資石油寶的股民拿起法律武器,來衛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佔軍


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


中行原油寶事件:

2020年4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WTI2005合約出現“負油價”,-37.63美元。這也是全球最大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原油期貨合約上市以來第一個負值結算價。

4月22日,中國銀行連續發佈公告並作出情況說明。中行稱,按照與客戶簽署的協議,中行“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將參考CME官方結算價(CME按照北京時間凌晨2點28分至2點30分的均價計算當日結算價-37.63美元)進行結算或移倉。同時,鑑於當前的市場風險和交割風險,中行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包括美油、英油)新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有市場人士測算,按照這一結算價,中國銀行“紙原油”客戶虧損預計在300億元。


中行原油寶事件的問題所在:

1. 投資者成熟度低。理論上,投資者對自己所購金融產品應具備一定的瞭解,除了國債無風險,其他都是有風險產品。本次發生鉅額損失的原油投資者顯然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有風險,只是沒有預計到風險這麼大,黑天鵝這麼黑。由此,投資者在開展投資活動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巴菲特強調的“能力範圍”,簡單一點說是不熟不投,要投資就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持續關注,在自身的風險可控範圍內進行投資。澎湃新聞調查顯示,120份問卷調查中, 14%的人(17人)並未有過任何投資史,剩下86%的投資者接觸過期貨、基金、黃金白銀、股票、理財產品、房產等投資領域,但其中真正接觸過期貨的投資者只有6人,佔5%。顯然,原油寶的投資超出了這些投資者的能力範圍。



2. 銀行職業敏感性缺失。4月8日,CME表示,正在對軟件重新編程,以便處理能源相關金融工具的負價格。4月15日,芝商所清算所再次提示了最近的市場事件增加了某些NYMEX能源期貨合約可能以負或零交易價格交易結算的可能性,並且這些期貨合約的期權可能以負或零的行權價列出。由此可見,從4月8日到4月20日, 中國銀行有時間對可能出現的負價格做出預案。由此我們看到,北京時間4月21日凌晨2時-3時的分鐘線圖顯示,價格歷史性地從正值開始跌破0轉為負,是在北京時間凌晨2點08分產生的,接下來在僅僅20分鐘的時間內,一直跌到了凌晨2點29分最低點-40.32美元。20分鐘的應急決策顯然對交易員要求很高,如果有預案的話,損失會大大減小。甚至可能不會成為空頭狙擊的對象,也就不會出現“原油寶”事件。

3. 對投資者教育缺失。中國銀行對投資者告應該有關於標的資產、移倉、委託交易、先平後開、保證金交易以及同業原油的基本情況告知,但是顯然投資者教育是不夠的。首先自己就沒有及時跟蹤CME修改交易規則,自身職業水準有待提高。其次,在平時應儘量提高投資者認知水平,而不是僅僅提供一個交易的平臺。澎湃調查顯示只有8%的投資者2019年或更早之前就已購買原油寶,92%的投資者今年才開始接觸,並且其中,今年3月入手原油寶的投資者佔55%,32%的人1個月都還未捂熱。65%不知道原油寶與期貨合約掛鉤,77%的投資者表示此前知道“移倉”一詞,還有23%的投資者表示不知道。


中行原油寶事件的教訓經驗:

1. 學會做一名投資者。“原油寶”事件不是告訴我們遠離投資,而是強調要學習做一名合格的投資者。脫離金本位制以來,現金不再是安全的代表。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一個投資者。持有現金是跑不贏通脹最終被貨幣貶值吞噬的,因此,要學習投資,在自己安全邊際內進行投資。

2. 金融從業者要職業化。我國金融市場正在全面放開,“原油寶”不可能像“3.27國債”那樣阻止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我們要與百年經驗的華爾街競爭,個人專業素質不斷提升是中國金融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各金融機構要加強員工的繼續教育。

3. 金融教育實戰化。目前高校的金融教育基本上是紙上談兵。以金融專碩教育為例,2012年開始的金融專碩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但是從畢業論文形式來就,目前大部分還尚未突破學碩理論型的模式,同時很多教師都沒有金融從業經驗,這使得金融教育存在脫離現實、不能真正理解金融市場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