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教育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教”

揭秘:教育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教”

“无为而教”的借鉴来源与解读

在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持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而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其中的“无为而治”对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不断被我国后人津津乐道。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均有自然规律遵循。“无为”并不是无作为,而是不妄为,强调的是不要逆“自然规律”而为之。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动物,往往容易自骄,自视“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所以很多人总是以“主观臆断”去行事,而忽略“自然规律”,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事态的发展往往并不是按自己所预想的那样,甚至经常往自己预想的反面发展。比如“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类似的情况就经常发生。本来想更快更早地到达目的地,为此可谓是“费尽心思,想方设法”,后来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快不快暂且不说,这能不能到达都是问题;本来想让小苗更快更早地生长起来,为此可谓“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后来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生长得快不快暂先不管,这苗能不能成活都是问题。人类社会类似这种“笑话悲剧”无数次且不间断地在生活中上演。

有不少人会认为,“无为而治”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流传已久的俗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里面讲的道理是一致的。我们主流社会对这两句话的解读是比喻事到临头,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又或是任何事情都是有转机的,不必过于担心。而“无为”强调不妄为,这样一对比,想想确实是非常相近,非常相似。

同时,我还听到有人这样对这两句俗语进行解读,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里的“直”通“止”,说的是船到桥头最后一定是要停止的,即使你停不住,最后也会因为撞上桥头而停止,想不停都不行。也有人把这两句话解读为其本质就是鲁讯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自我安慰,自我欺骗,自我平衡罢了。因为问题一定是要通过自己来解决的,不要指望问题最后能自行解决。

在这里,就借此机会,跟大家解释下,“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其实对这两句俗语都在误用,当然这可能也只是我的认为而已。我曾经去寻找这两句俗语的出处典故,但都找不到。所以,我只能用我的思考力去推理这两句俗语的背后形成逻辑。

有人这么解释“车到山前必有路”,就是能够形成路,一定是有无数的车辆反复经过。如果山前就断路,就不会有之前到山前这条路的出现。尽管这种解释也相对合理,但我并不首先推崇这种解释。因为我知道,我们古代社会各方面科技都不发达,我们辛辛苦苦开拓一条上山的路,可能一个小小的地震,一阵不强的刮风,甚至一场不大的雨,都可能导致山上出现滚石脱落,山体滑坡,洪水直泄而下等情况,很容易就把上山的路给毁坏掉。所以,在我们古代,车到山前就断路,这是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出旅客讲述自己遭遇到的情形。

所以,我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说的是在古代,人们在山上开路很难,即使开了路也极容易被山上的滚石或洪水毁坏,还有上山的路一般是要环绕着山顶旋转迂回着缓缓上升的。当人们驾着马车驰向一座山时,往往看不到前方延续的路,这时不经常外出的人往往就很容易担心,这条路是不是到山前就断了。

“船到桥头自然直”讲的是船前进的方向是跟水流的方向是一致的,而水流的方向是河道决定的。河道是弯曲的,所以水流方向也是弯曲的,船必然是弯曲前进的。当前面出现一座桥时,这时不经常外出的人往往就很容易担心,如果船在经过桥洞时也是弯曲的,那不是要卡在桥洞过不去。其实,水在经过桥洞时,跟水流进笔直的水管效果是一样的,水流方向一定是笔直的,所以船在经过桥洞时也一定是笔直通过的。

在古代出行,马车和船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当有新旅客担心地问“会不会到山前就断路了”,有经验的马车夫就会从容地回答,“不必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当有新旅客紧张地提醒“船在经过桥洞时,可不能这样弯曲着前进,不然会卡在桥洞里的”,有经验的船夫就会镇静地回答,“不必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由于这两句话被大量使用,于是就这样被记录流传下来。

这就是我对这两句俗语的解读,这也是你第一次在这里听到这种解释,合不合理大家自己去判断。所以,在我看来,这两句俗语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它讲的是人们已经看透事物本质或规律,或者说不要被眼前短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对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早已有了明确的判断,从而根本不必过早去盲目担心。

不懂却自以为很懂,在那里努力瞎搞,这种人就叫“愚夫”;感觉自己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弄,看到别人怎么弄行,自己再跟着怎么弄,这就叫“普通人”;知道怎么回事,条件不成熟自己创造条件也要上,最后能率先把事情做成功,我们社会习惯管这类人叫“能人”;以小到可以忽略掉的“作为”,来达到做事想要的最大效果,这就是“无为”的境界。而能够把事做到如此境界的人,我们称之为“智者”。做个“愚夫”自然大家都不乐意,但做个“智者”又很难,我觉得做个“普通人”就挺好,因为只要你后面稍把握住时机,你离“智者”就近在咫尺。做个“能人”太累太危险,因为你离“愚夫”仅一步之遥。只要后面稍有差池,多年的努力就付之东流,跟“愚夫”的瞎搞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无为”可以看成是一种生活智慧,或是一种做事境界。人类尽管是地球的主宰者,也不过是大自然组成中很小的一部分,同样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我们每个人始终都应该保留一颗“敬畏”自然之心,切不可凭“主观臆断”而妄为之。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就是“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而事实上呢?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的,投入也不一定都有产出的,播种也不一定都能带来收获,不是所有的努力最后都能换来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我对“无为”的解读,就是一种生活智慧,警示我们后人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切不可妄为。也可以解读成一种“智者”的做事最高境界,就是以小到可以忽略掉的“作为”,来达到做事想要的最大效果。

“无为而治”尽管是治国理念,但我们把这种“无为”的理念用在教育领域,同样适用。我把“无为而治”中的“治”字,改为“教”。“无为而教”就是非常值得大家去探索的一种教育理念,因为教育一样要讲究遵循客观规律,切不可凭“主观臆断”而妄为之。

下面,我就来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妄为教育”大谈特谈。内容很多,但也很精彩。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适当的玩耍,其实是非常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的

中国有句话叫“玩物丧志”,意指玩弄无益之器物易于丧失意志。所以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玩”就是不务正业、不求上进、耽误学业的代名词。小孩子最喜欢玩,在中国的教育中,控制“玩”一直是小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家长自认为正确的教育就是把孩子花在“玩”上面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中。我却认为“玩”是孩子的一种自然“天性”,恰恰是会“玩”的孩子身体更健康,思维也往往更活跃。孩子在“幼儿时期”,应该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智力开发”。而恰恰就是“玩”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最有利。我不是什么权威的教育专家,也不会什么高深的教育理论,但我起码知道一个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喜欢的玩具时,眼睛里都是放光的;当他和同伴在愉快地玩耍时,整个大脑的细胞都会兴奋活跃起来。相对于每天对着枯燥无味的作业练习,孩子的目光都是呆滞的,整个人包括大脑都是处于很压抑的状态。你们说,长期下去哪种状态更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美国等教育比较先进的西方国家,他们的孩子在幼儿时期,都是有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大的场地去自由活动,自由玩耍的,这对孩子在幼年的生长发育,智力开发,绝对是有极大帮助的。美国的孩子成长后在世界各个领域都有杰出人才,这跟美国对孩子幼年时期的科学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国学校教育筛选程度严重,很多孩子不得不过早就被父母逼着进行“超负荷”的学习,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说愉快的玩耍。有人还自以为这是为了把自己孩子的学习基础打好,可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在阻碍孩子自身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智力开发”,是一种“妄为教育”。

在现代社会,孩子“玩”的内容中,玩游戏是其中主要一项。在中国很多父母的眼中,玩游戏就是浪费时间,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严重点的就是会毁掉孩子学习前途的。所以,在中国很多父母对孩子玩的各种“游戏”,都是深恶痛绝的。在现代社会,手机游戏,电脑游戏,非常之多,种类非常丰富,游戏乐趣很大,对孩子非常有吸引力。所以,中国很多父母,把控制孩子玩电脑游戏,手机游戏作为孩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可我却始终认为,玩这些流行游戏,并非真的像不少中国父母眼中想的那样,一无是处,纯属浪费时间。沉迷游戏自然不可取,可适量的游戏,却是非常益智的。我从小玩过很多游戏,如红色警戒、魔兽争霸、CS枪战等等,我就深有体会。这些游戏在对抗的过程中对智力的考验非常高。比如在游戏中,要查看对方重点造什么兵,我要造什么兵来克它。对方的基地位置在哪,你要很快搞清楚,这样可以在狭隘的关口重点布防,还有为后面的偷袭做准备。敌人空中部队有多少,我要防空部队要造多少。一旦双方相遇,你要迅速判断打还是不打,逃要往哪逃。怎么和队友打个配合围歼战,那哪里堵往敌人的后路。发现敌方大部队已出去打怪,就可以对空虚的敌方基地进行偷袭,对方部队一回赶紧撤。你的战略是什么,是先打断对方的经济来源,等我部队发展起来后再一举把它灭掉。还是我操作比较好,刚开始就直接跟他打对攻。对方两队集中火力攻打盟友基地,我要不要去救援,是不是还能来得及,如果我过去我盟友都已经被灭完了,两队再合起来灭我,必输无疑,那还不如直接攻打没人防守的敌方基地,先灭掉一国,还有胜算。每次交战后都要对双方的兵力进行评估,玩这种游戏你就是战略总司令,每场打法都不一样,我们要对随时出现的各种战况迅速作出自己最明智的判断,可以说每一仗都是对“孙子兵法”的灵活运用。又比如枪战,你是和队友一起配合以多打少,还是自己直接绕到对方背后,来个出奇制胜。如何根据地形来判断自己的躲藏位置,如何抢占有利地形。个人的枪法,与队友的配合,都有可能决定胜负。你的孩子如果脑袋不够灵活,反应迟钝,很难在这种游戏对抗中取胜的。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你一味只管自己发展,连敌人基地在哪,会从哪里攻来都不知道,你输的可能性很大。又比如人家是想打你基地,用小部队去佯攻你的分矿,结果你就把大部队派去救援,结果就中了别人的声东击西。如果你只顾自己发展,不顾队友死活,那队友死了,下一个被灭的就是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唇亡齿寒”,中国当年的“抗美援朝”也是这个道理。在枪战如何与队友配合,也是成败的关键,培养的也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生产克制对手的兵种就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游戏打输的就要自己思考自己总结经验,以防止下次再输。每场游戏中孩子都要根据随时出现的不同战况作出不同的兵力布置,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在射击对战中的操控就是锻炼孩子眼疾手快。对方敢不敢冲,还是会防守,冲会冲过来多少,我要不要冲直接硬碰硬,还是用防守应对,就是一种“心理博弈”过程。决定造什么兵,哪里布防,怎么组织进攻,后方经济如何保障.......这些综合问题你都要顾及到,这不就是一种“掌控全局”意识。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对各种突发状况快速作出我们的“最佳策略”,对智商的反应要求很高。这些能力其实不就是我们在这社会生存中经常要用到的能力又或是我们特意要培养的能力么。

所以,适当的游戏,是非常有利的孩子的智力开发的,游戏并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就是一无是处,如今的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中国体育总局承认的正式体育项目。智商的培养不是非得通过功课学习才能提高,玩游戏一样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孩子玩游戏,做父母的当然要控制,要监督,但不是不让孩子玩,而是要防止沉迷于玩游戏。玩个游戏不只是休闲娱乐,也是带有很多正面教育意义的。只要你会用教育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的机会,就像上面的讲的,游戏也是能培养孩子很多生活能力的,也是会让孩子学会很多生活道理的,关键是孩子还非常有兴趣,乐意配合。

“玩”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并不是说要鼓励大家让孩子随着性子玩。在电脑前玩游戏都玩了一个上午了,就没停过 ,起码对眼睛不好吧,父母要管吧;几个小孩子在河边玩耍,动不动就可能掉到水里淹死,父母要管吧;你家孩子拿着火柴在人家木屋边玩,稍不留意就把人家房子烧了,父母要管吧。

一个孩子连续玩一个游戏一小时,就觉得很腻很累了,不想玩了。可你在生活中会发现有的孩子可以像个“疯子”一样,能三天三夜都玩这个游戏,都不觉得腻,也不觉得累。你不要以为这是“什么鬼”,这种玩起游戏来像“疯子”的孩子在中国多的是,我现在就告诉你培养这种孩子的秘诀,你不要告诉别人喔!就是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你坚决不让他碰,每天把功课给他安排的满满的,每天上不完的培训课,还有各种永远做不完的练习题,让他根本没机会玩,也根本没有时间玩。什么 “军事化管理”,“魔鬼式训练”都用上,坚持一年以上,保证效果马上就出来,而且包你“百试不爽”喔!

有的孩子的毕生梦想就是当一名电玩老板,有的孩子希望将来自己开间“网吧”,当老板不错,为什么偏要挑“电玩”和“网吧”。你听过孩子“缺钙”,“缺爱”,其实这种孩子就是从小“缺玩”给活活“缺”出来的。因为这样,就不会有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来阻止我从小就“梦寐以求”想玩的东西。甚至每天走进自己开的“电玩店”“网吧”的门口,可能都有点莫名的快感,感觉很奇妙。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非常危险,很容易变成“沉迷游戏'的迷失青年,就像“断线的风筝”“脱缰的野马”“失舵的船只”,任何人想控制都控制不了。

很多中国父母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生活严管,让孩子从小就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这些其他孩子都喜欢玩的流行游戏,孩子几乎把生活的全部时间都花在学校的功课学习上,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这些父母认为自己的教育非常成功,可后面才发现自己只是成功得培养出了一个超级“沉迷游戏”的失足青年。这些教育现象在很多男孩子身上会体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那些天性相对好玩的男生。尽管这种教育现象并不普遍发生,但也并不少见。从教育结果来看,那这算不算是一种“妄为教育”呢?

在孩子的人生主要学习成长期间,适当的“犯傻”、“犯错”,是一种生活学习过程,是促进孩子更快更好成长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就是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我们大人是过来人的,我们知道人生哪些事重要,哪些不重要。如果按孩子的意愿走,结果必然是一团糟。但如果孩子的人生由我们父母来规划,孩子就可以少做不必要的傻事,少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不必要的弯路。这些道理听起来很正确呀!但如果你看透人的自然生长规律和人的学习成长规律,你可能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绝对正确的道理,其实是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的。

以前,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五(5)班学生万奕含写的一首小诗叫《秘密》,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不少人坦言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你是捡来的”困惑,这首小诗既有童真,又包含对妈妈的爱,让人读后忍不住笑了。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秘密》

妈妈说我捡来的 / 我笑了笑 / 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 / ——怕妈妈伤心

我知道 / 爸爸姓万 / 哥哥姓万 / 我也姓万 / 只有妈妈姓姜

谁是捡来的 / 不说你也明白 / 嘘! 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

看完这首小诗,我们会不会认为这孩子脑子有问题,很傻很笨又或是很蠢呢?不会,我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孩子很童真,很可爱,很讨人喜欢。其实只要正常成长起来的孩子,小时候都做过很多傻事的,我也一样不例外。比如我小时候,有次吃西瓜,西瓜真甜,吃的太急不小心把几粒瓜籽吞到肚子里了。晚上忽然想起瓜籽没煮熟,有生命,会不会直接从肚子里长出来。吓得我当天一晚上没睡,手不停在肚子上摸来摸去,只要发现长出小苗立马拔掉。还有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就是小时候班里一个同学跟我借了五毛,我又向另一个同学借了两毛。当我要还钱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我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就是我先拿出两毛还给别人,再等别人还给我五毛,还是先等别人还我五毛,我再从中拿出两毛还给别人。我总觉得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不同顺序,极有可能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大奥秘。这对我的利益至关重要,我必须搞清楚,所以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以至我到现在都记得非常清楚。

可能有人会说我真傻,这么肤浅的问题,直接问大人或老师就解决了,哪里需要自己在那里傻想,浪费时间。但我却不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恰恰是这些“傻想”,反而锻炼我对事物认知的思考力。你想想,一个几岁的孩子,不去想这些“傻问题”,你难道让他去思考“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又或是“如何拯救人类,维护世界和平”吗?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他获取答案的方式,都是来自课本,老师,父母,自己从小就没有独立思考过任何问题。我换句大家更容易听懂的话,就是我们用“课本,老师,父母”的现成答案去剥夺了孩子从小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存中,做更多让我们都想不到的傻事来。

说完“犯傻”,我们再来说说“犯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犯了点错,顿时惊慌失措,甚至大哭起来,不断向身边求救,乞求别人告诉他下面他该怎么做。而另一个同样大的孩子,同样犯了点错,但他很镇定,自己马上思考我为什么会出错,错在哪,该怎么弥补,要怎样才能更好防范再次犯同样的错。这两种孩子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见过,同样是孩子,同样的年纪,在面对犯错时,处理“犯错”的能力却完全不同。要想培养第一种孩子,我有秘诀的,就是让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没犯过任何错误,让他没有任何的“犯错”生活经历,让他没有任何锻炼处理“犯错”能力的生活机会,就这么简单。今后只要一“犯错”,“惊慌”加“不知所措”的症状马上就出来了。

我再举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两个年纪等各方面条件都几乎一样的学徒。我们让大师级厨师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教这两个学徒学做菜。第一种教育方法就是大厨操作炒菜过程,学徒在旁边看一遍,大厨师傅就走了,然后让学徒自己来学着操作。第一个学徒一旦自己操作,马上就“犯错”不断,一会“把菜炒糊了”,一会“没炒均匀,生的生,熟的熟”,一会“盐放多了,太咸”,一会“盐又放少了,太淡”,一会火候太大,一会火候太小,一会水放太多,一会水放少,赶紧补,一会找不到调料在哪,一会发现倒菜时机不对,一会倒菜顺序搞反了,炒着炒着,突然找不着要倒的菜了,一拍脑袋才想起,菜忘了提前切好.......基本连续操作了五六次,一个像样,能吃的菜品都做不出来。第二个学徒则采用另一种教法,就是大厨一直在学徒旁边进行详细指导。这个菜品操作的每一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注意什么,时机点在哪,都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第二个学徒在第一遍操作就可以直接把基本合格的菜品做出来,而且更神奇的是他几乎不用犯任何错误。

在大多数人看来,第二种教育方法显然要比第一种优秀的多,因为第二种教育方法能让学徒“更快更好”地做出合格的菜品,最关键的是还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如果我们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这道菜的学习考核上,显然第二种教育方法是优秀的,我也得承认,因为事实摆在那。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用第二种教育方法却永远培养不出一个优秀的“大厨”出来,为什么?因为他连“把菜炒糊”这样最基本的炒菜错误都没经历过,光这一条理由就足够。

第一种教育方法教育出来的学徒,看似在前面的学习中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犯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第一个学徒对炒菜过程中可能会犯的错误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还有自己对各种错误的预防总结,这样反而更好的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这些“犯错”的学习经历,会让第一个学徒在以后的学习成长中占尽优势。同样类型的菜品,无论是几百道,甚至上千道,对第一个学徒来说,只要学会前面几道,后面剩下的大部分就不用人教了,自己就能轻松搞定。你就是大厨想教他,他都觉得你碍手碍脚的。因为这类型的菜品操作中可能会犯的错误,他在最开始的学习中早就都经历过,他知道什么情况下哪些问题会容易出来,他也知道怎么控制,怎么克服。而反观用第二种教育方法培养出的学徒,在后面的学习成长中可谓是“寸步难行”。同个类型的所有菜品,他得要大厨一道一道,一遍一遍,一步一步详细地教,他才能全部学会。同种类型菜品,几百道你就得教几百次,几千道你就得教几千次,而且只要菜品稍有修改,原料稍有变动,马上什么“把菜炒糊了”“没炒均匀,生的生,熟的熟”“盐放多放少”“火候太大或太小”......各种炒菜的低级错误全跑出来了。试问,如果你是一位酒店总厨,你更愿意招聘用哪种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厨师。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看看,你就不会再肤浅地认为,第一种教育方法是在浪费不必要的时间,犯完全没有必要犯的错了。

我们射击一个靶心,很难做到第一次就射中,要经过反复练习。第一次射击,发现往左下偏了,我们就往右上移;第二次射击,发现还是往左下偏点,那我们就再往右上移点;第三射击,发现移过头了,往右上偏了,咱再稍微往左下移点;第四射击,非常接近靶心,只是稍往左偏一点;第五次射击,咱把握好移动的尺度,再往右稍移一点点,终于成功击中靶心。正是由于前面的几次“不射中”经历,通过不断地矫,才导致我们最终能“射中”靶心的。

我们不可能为了达到第一次就成功的效果,我们就一直在那算,今天风向对射击的影响是多少,重力对子弹的影响又是多少,这把枪的准确度怎样,射击距离长短影响有多大......花再多时间进行再精密的计算,最后发现还不如就直接拿枪去“试错”几次,马上就能精准射中靶心了。

我们做一个化学实验,一样也是很难做到第一次就成功的。第一次实验不行,我们总结原因,第二次实验不好,我们再总结原因,第三次实验不理想,我们再再总结原因,重新来,第四次实验,效果达不到,我们再再再总结原因,第五次实验,还是失败......就是这样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总结原因,才换来最后的成功。

我们不可能为了达到第一次实验就成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必须要把影响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全部精准无误地全部“算”出来,这很不现实的。这样“算”,算到猴年马月你都永远算不出来的。最后发现还是要从“失败”中去总结,再“失败”再总结......最后才能更快地获得实验成功。

我们社会讲的“失败乃成功之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可从来没听过有人说“成功才是成功亲妈”。有前面的失败才会有后面的成功,前面的“失败”并不是浪费的,没有必要的,一个人的学习生长规律也是如此,一个人在成年以前的人生主要学习生长期间,很多“犯傻”“犯错”行为,实际上是促进孩子更好更快的生长的,并不是“浪费”的“不必要”的,这点我们一定要理性去看待。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作为父母,真正要特别专注的是那些无法弥补或会造成重大损失的“犯错”,比如吃糖过多导致蛀牙,玩太危险的东西弄伤眼睛,在柴房边玩火等等。这里再多废话点,就是一个小孩子智力发育不完善,看事物往往过于“单纯”,这也导致孩子随时都可能有很严重后果的“危险”发生,比如一个小男孩手里拿个玻璃球,突然玻璃球滑落掉到回旋门的缝隙里,小男孩只是“单纯”的想到要用手指去把玻璃球从门缝里抠起来,但他没想到回旋门在转动,会把手指“掐”住;一个小女孩走在街上,风一下把帽子吹到路中央,小女孩只是“单纯”的想到要赶紧去把帽子捡回来,不然越吹越远,但她可能没注意到有辆车正往这边快速驰来。家长只要一个小小“疏忽”,都可能造成孩子“不可挽回”的重大伤害。

幼小就是“犯傻”的年纪,青春就是“犯错”的年龄,到功成名就年事已高时又有谁没走过无数弯路的。就是因为小时候做过很多“小傻事”,长大后才更好地避免做“大傻事”;就是因为以前犯过许多“小错误”,将来才不会犯什么“大错误”,正因为前面走过不少弯路,后面的路才越走越顺。这就是人生的学习成长规律。我希望作为父母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要试图去想改变这种人生轨迹,你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我们总想做个“教育能人”,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更优秀。但你也要注意我上面的提醒:做个“能人”太累太危险,可能你离“愚夫”仅一步之遥。

在孩子的人生主要学习成长期间,父母的过多干涉会让孩子提前变得很优秀,但同时也是在阻碍孩子自身能力的生活锻炼培养。

一个学习优秀的高材生来到一个公司上班,老板给他布置一个“小项目”工作任务,让他负责。结果发现,项目被搞的一团糟,毫无进展。后来发现,这个孩子的“自我规划”能力很差,他不知道怎么来安排工作的每个进程,哪个任务先做,哪个任务要及时完成,哪些事情很关键,今天最主要的事要做什么等等。后来一了解,发现这个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从小到大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父母来安排好的,自己就像个机器一样,按着程序走就行了。就连每天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刷牙,都是被父母规定好时间的。也就是说,你要想让这个孩子完成这个项目,你得帮他把这个项目的每个任务,什么时候什么时间内要完成什么,都要非常具体地规划好,他才能完成。

让他单独去完成某个项目的工作,显然很难胜任。那就把他调到产品开发部,做产品开发,刚好有一款青少年学生使用的产品在设计。后来发现他设计的东西根本就不符合“青少年”的使用特点,但是只要换别的同事来做,根本都能完成。这又是什么回事?原来,这个孩子是大步跳级提前完成学业的,就是因为这种提前,导致他在青少年时期,在学校与同年级的同学沟通交流出现很大障碍。因为学业可以通过努力来补,但是身体和心理各方面身体素质,成熟度这些都是无法提前弥补的。同班的同学年龄都比他大几岁,他感兴趣的东西,同学早就感兴趣过了,现在没兴趣了。同学感兴趣的话题,他又没感觉,根本聊不到一块去。他的工作同事都是正常上学过来,整天和同龄人打成一片,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想什么,喜欢什么,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共同习惯等等,他的同事不用特意去调查,就基本摸个八九不离十。他的同事一设计个使用功能,很快就引起大量青少年的喜欢,他一来设计,别人一看,这是“什么鬼”;他的同事为这个产品设计广告语,很快就引起大量青少年的共鸣。他一来设计,别人一听,这又是“什么怪”。部门开会讨论如何把这个产品开发成今年流行的产品。他的同事们在成长过程中,社会流行什么样的东西,他们和平常人一样喜欢,也和平常人一样都用过。他们会去总结这些产品流行的因素是什么,我们这个产品能不能运用。但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管得太严,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碰。社会流行过什么,为什么流行,什么都不知道。你就算把这些流行的因素总结给他听,他可能都未必听得懂,那就更别提设计出一款流行的产品来。

上面这个故事是我用听到类似的事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加工出来的,尽管有虚构成分,但这个故事的因果推理是非常合理的。我们中国有不少父母这样认为,大人是“过来人”,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个“名师”,由大人去规划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是有利的。所以,不少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总是什么事都给孩子规划好,生活,学习,玩耍什么都管。这种过多管制,导致孩子的自主独立的生活能力没有得到丝毫锻炼,这种孩子即使到了成年,可一旦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或工作起来,还是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大多父母对孩子的管制就显然比中国父母少很多,可恰恰因为他们的不过多管制,让他们的孩子自主独立生活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孩子一到成年,基本独立生活都是没有问题的。

对比一下,他们没有花多少精力去管制孩子,人家孩子到了成年,就可以独立生活和工作。我们父母花那么精力去管制孩子,我们孩子到了成年,却还是个孩子。这种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很多孩子到了成年,独立生活能力太差,这跟我们父母对孩子生活的过多管制绝对是有直接关系的。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进行严重干涉,很容易培养出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可也只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却培养不出一个社会优秀人才。 很多孩子成年以后的“不幸”,就是父母这种“妄为教育”造成的。生活中那些让人优秀的关键生活能力,如自我管理能力,独立规划能力等等。孩子在人生的学习成长期间,都没有机会去有效锻炼,全是父母代劳,你说这让孩子怎么正常健康成长。这些优秀孩子一旦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工作,生活工作就会变得一团糟,让自己优秀的各种生活能力实在太差。

父母让孩子在学校进行大步跳级提前学习,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孩子很厉害,父母教育很成功,实际背后是逼孩子去和社会各种固定规范流程进行各种痛苦对抗,孩子最后基本是不可能对抗得过的。

在中国的大学里,我们经常看到有“小年纪”的学生,这些学生就是大步跳级跳过来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其实已经慢慢形成一条符合大多数人成长的不成文的规范,就是每个年龄段,其实都有最适合做的事。如果人为地提前,就会使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在做不适合孩子做的事。举个例子,公司招进应届大学生的培训课。大学生毕业基本就二十三岁左右了,公司的培训课程就是为二十三岁左右的大学生准备的,突然来了个十六岁的大学生毕业生,公司就有点为难了。因为年纪不到,有的东西他确实体会不到,要单独对他进行特殊培训。对公司来说,培训这样的员工很痛苦,什么都要特殊照顾,对这个孩子来说,去学习这些不适应他这个年龄段的东西,学得累,也很痛苦。就因为提前,导致孩子的成长轨迹与大多数人形成社会大环境出现错位,每一步都走得比别人更辛苦。社会想培养这个孩子,很痛苦,孩子想融入社会,也很痛苦,最后大家都痛苦。那我们千辛万苦去追求这种“提前”完成学业的效果,有什么意义。我想提醒我们中国的父母,不要尝试让一个孩子的生长过程去跟这种慢慢形成的社会潜在规范流程去对抗,会害苦你的孩子一生的。

人才培养之道,可以简单用一个等式来表达,就是“天赋+努力+机会=人才”

在中国,很多人都在痛斥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我却认为这是人之常情,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成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有出息,谁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辉祖。这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的培养方法,和对教育观念的认识。

人才的培养规律,用一个等式就可以表达出来,就是“天赋+努力+机会=人才”,很多机会其实都完全不受我们意志控制,我就不多说了。父母帮助孩子准确找出孩子有天赋的地方,再指导孩子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以我个人对“成功”肤浅的认识,影响“成功”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运气,另一个就是往自己有天赋的地方去努力。很多成功的人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在关键的点上都会感慨当时自己有运气就获得了这么一次机会,才会有后面巨大的成功。努力烧香拜佛,做好事积德,会不会增加“运气”,我确实不知道,但往自己有天赋的地方去努力,一定会大大增加我们孩子“成功”的可能性。越准越早地找到孩子的天赋,再往这方面去培养去努力,你的孩子会真正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没有找到孩子天赋前,就开始提前努力培养,这种努力其实犯的就是“方向性”的致命错误,一旦方向选错,再多的努力,注定是浪费的,甚至有时还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

在中国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成功”的标准就是赚很多的钱。什么样的专业最赚钱,就让自己的孩子去报哪个,导致大量的孩子大学报的专业全是“经济类”“金融类”“商业类”这些。 那什么样的人会容易赚很多的钱,就是企业家。所以很多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就是下一个“马云”“王健林”。有不少家长就完全不顾孩子的自身天赋条件,孩子是否愿意,就直接往企业家这方面去培养。把各种各类成功企业家的优点集中起来让孩子去学,孩子学得痛苦不堪不说,难道这样就真能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企业家?这个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就是理个头发,修个指甲,做到国内一流水平也是不得了的“成功”,赚钱也随后自然而然的事。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介绍伟人的书,我们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但我们也要清楚,一万个人中,可能也培养不出一个那样的人。所谓“时势造英雄”,很多伟人都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的。绝大部分的孩子最后都只是会成为社会普通的工作者的,如果每个孩子都按那样高级人才的标准去培养,可能孩子不但成不了我们想要的高级人才,还要遭受很多不必要“教育”的罪,最后大部分的孩子连做个普通的社会工作者都吃力,这就更得不偿失了。

对孩子来说,也很不公平,你想想,为什么我生来就要为了“父母的想法”去承受过多的教育痛苦,难道一个孩子就是为“父母”而活?孩子也可能会想,为什么同样是出生在中国,为什么别人的父亲就是“马云”“王健林”,而我的父亲就不是。不顾孩子的自身天赋条件,以“父母的意志”想把孩子培养成父母认为的成功的人,就是一种“妄为教育”。

“天赋+努力+机会=人才” 这个等式中,有个“努力”,我想重点说的就是“努力”的动力。父母如果想用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干涉”作为孩子努力的动力,最后成为你们想要看到的“成功”的人,注定后面是动力不足的,结果往往大多是失败的。而真正能为孩子的“努力”提供源源不断动力,一直支撑到孩子最后成功的是孩子自己的“天赋优势”“兴趣爱好”“理想抱负”等等这些。我希望那些还在以”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父母,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

赚钱多少,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也不是衡量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

在老一辈人眼里,由于他们经历过很多苦难,可能要顾自己生活,还要养家,在他们的观念里,“赚钱”自然比什么都重要。但在今天这个人类生活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生活的各种必需品都基本满足。赚再多的钱,跟“幸福感”其实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关系。年经一代,他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跟老一辈人肯定不一样的。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拆各种机械装置,对倒腾这些机械很感兴趣,从小就有发明各种机械的梦想。但父母觉得搞机械这些东西没出息,硬逼着孩子放弃“机械类”专业而去学“金融类”。也许,这个孩子长大后,有独立自主能力后,变成你像父母眼中的那样。尽管有着稳定的工作,拿着高额的薪水,但他发现他生活得很抑郁,不快乐,这不是他内心所向往的生活。每天的工作就是应付各种工作考核,项目任务,上级指令......没有一件事是他发自内心自己自动愿意去做的,自己完全是“生活”的奴隶,“赚钱”的傀儡。经过多年的思想斗争后,他还是决定放弃自己现有的生活,把生活重新来一遍,重新学习,这次他决定要为自己而活,去追求去完成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很傻,但真正傻的是他的“父母”。因为他们看似生活得比孩子久,好像是过来人,但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他们那个年代已经过去,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早已不同。

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

有两个人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聊天,其中一个人是远道来旅游的亿万富翁,另一个人是当地渔夫。

富翁问:“每天需要多少时间打鱼?”

渔夫说:“大约2小时。”

富翁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说:“我呀,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的充实又忙碌呢!”

富翁帮他出主意说:“我倒是可以帮你!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再买更多的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加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捕捞、加工和行销的产业链。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大的企业。”

渔夫问:“那要用多少时间呢?”

富翁回答道:“15到20年。”

“然后呢?”

富翁说:“到那时你就可以退休了!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

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那么努力刻苦,承受那么多痛苦,赚再多的“钱”后,最终追求的还不是一个“幸福快乐”又“充实”的生活。我们鼓励年轻人努力去奋斗,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但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赚得比“别人”更多的“钱”这种“垃圾目标”去努力奋斗。我们生活在这个人类社会,难免不受“别人”“世俗”眼光的干扰影响,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我们要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而生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活意识。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很多社会活动都得用到“钱”,对每个人来说,“赚钱”当然很重要,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独立且足够的经济来源的“年轻奋斗者”来说,赚钱往往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绝口不提“钱”,说讲钱伤感情,我们常常就会认为这个人装“清高”,太“虚伪”,一个人在生活中动不动就谈“钱”,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很“肤浅”,太“势利”。一个年轻人刚开始创业奋斗,很在乎自己能赚到多少钱,我认为很正常,并不是什么羞辱的想法,也不是什么低素质的表现。非要把自己的奋斗说成是要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反倒容易给人留下“虚伪”的印象。

在网上就流行过关于“金钱”的很有名的段子:“金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钱能用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但在现实中,连“不大”的孩子都清楚这样的道理:金钱买不来食欲,但用金钱可以买到更可口更美味的食物,让自己更有“食欲”一些;金钱买不来健康,但用金钱可以买到更昂贵更有效的药品,让自己恢复“健康”更快一些;金钱买不来朋友,但如果你拥有更多的金钱,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交“朋友”,你能找到更称心更喜欢的朋友的机率就会更大一些......我从来就不否认过“赚钱”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但我希望大家也要很清楚一点,就是当一个人的“物质生活”要求根本得到满足后,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还可能有很多,比如个人的价值体现、个人能力的释放、社会成就感、个人存在感、个人梦想实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在自己善长的领域去与别人的剧烈竞争对抗、帮助他人获得的被需要感等等。我们常把一个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钱”可以大幅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志到,“钱”对我们“精神生活”提高不大。

在中国,我相信现在还有不少父母,以“赚钱多”为教育成功目标,去规划孩子的人生发展方向、奋斗目标。这些父母的这种干涉行为,先把你指引上一条本就不“适合”你的路,再强制你往这个“错误”的方向去努力奋斗,这算不算是一种妄为教育?在这个世界上,帮助你最“多”的是你身边的这些亲人,但我要提醒你的是,往往害你最“惨”的也一定是他们,因为别人没有机会。一个好教育,可以让人将来生活非常充足美好,而一个糟糕的教育,也可能是毁你一生的。

教育是有“机会成本”的,“极端教育”或“片面教育”,往往是顾此失彼,最后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

在经济学上有个知识点,叫“机会成本”,就是你选择了做这个的同时,你也失去做其他方面的机会。教育也是一样,我们在特意加强某方面教育的同时,其实也可能在同步失去其他教育机会。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时,我们也要想到他可能除成绩外,其他方面都比别的孩子差。“学校课程教育”只是我们教育中的一分部,“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部分,而忽略掉整体的存在。“一叶遮目,不见森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把一片小小叶子放在你眼前,你看到的仅仅就是这片叶子,眼前就是一座森林,你也看不见。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这片“小小的叶子”,就阻碍了我们对“教育”,对“生活”的整体认识。

由于我国教育的发展阶段比较落后,教育过程中自然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教育问题亟待我们国家去发展解决。比如中国近代几十年的高考状元,他们的社会成就远远低于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就足以验证这一点。目前中国的“学校课程教育”,被尖锐的“教育筛选”这个因素影响,越来越偏离教育的本质。把“学校课程教育”这块学好,是非常有力于我们在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战中获胜的,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教育精力都投入对孩子的“学校课程教育”这块,而忽略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培养。一旦这个孩子走出学校步入社会,这种“片面性”的教育带来的弊端就会暴露无遗,它会给这个孩子的今后生活带来各种不同的困扰。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在谈到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就这样说过,他说:“我从来不去开家长会,我告诉我的孩子,你考了100分回来我就揍你,60分就够了”。我并不鼓励说学校学习成绩只要及格就行,我只是希望我国家长明白,孩子教育不光只是学校课程教育,还有生活需要的其他“素质教育”,过度偏向“学校课程教育”可能会导致另一边严重缺失。我相信在我国,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教育好就是学校学习成绩好,给孩子一个好教育就是为孩子花费更多的教育经费,就是为孩子报各种学习培训班,就是让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培训课程中学习,这种教育认识是很有问题的。

我举个这种过度偏向“学校课程教育”而忽视生活需要的其他“素质教育”的具体例子吧。广州日报曾出过一篇关于“神童魏永康17岁考进中科院后遭退学”报道。报道中的主人公魏永康可谓是学校课程教育中的佼佼者。魏永康两岁时,已经能够掌握1000多个汉字,“神童”的称呼就此传开。从上中学以后,获得了各类的奖状和证书,“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1996年,13岁的魏永康以总分602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在这些学习成就的背后,最大的功劳是他的母亲曾学梅。从魏永康8岁上中学开始,曾学梅就开始了陪读,为了让儿子魏永康更加专注地将精力放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上,家里任何事情曾学梅都不让儿子魏永康插手,魏永康的生活只有一件事,就是学校课程学习。曾学梅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帮儿子魏永康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1996年9月,魏永康考上湘潭大学。考虑到魏永康年纪确实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学校特地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补贴家用,还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母亲陪读的生活,也一直持续到魏永康大学毕业。2000年5月,1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曾学梅开始觉得:“儿子那么聪明,离开母亲自己独立生活,很快也能学会的”。但事与愿违,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2003年7月,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魏永康的神迹也就此终结。

从这篇报道中,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魏永康13岁就以高分考上湘潭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而我们正常人大概都要19岁左右,也就是刚到成年或成年不久这个年纪。一个孩子如果小小年纪就考上大学,别人会夸这个孩子的父母好厉害,培养出这么厉害的孩子。可对这个孩子来说,这么赶早上大学,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一个孩子成年以后,会进入社会开始完全独立生活工作,而孩子在成年之前,都会受到父母的管束,到了成年这个年纪,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已经基本具备,在进入社会完全独立生活工作之前,经过一段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磨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的大学生活,大部分都远离父母,除了经济,生活和学习都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孩子后面进入社会开始完全的独立自主生活工作,就很容易适应。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社会要让成年时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去上大学,其背后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魏永康13岁就开始了大学生活,他年纪不到,独立生活能力还不具备,这个时候去读大学,对这个孩子来说,是非常不适应的。按正常道理来说,魏永康在上大学后就应该出问题,可好在有母亲曾学梅陪读,才保证了他这段时间不出现问题。可儿子魏永康将来是一定要进行独立生活工作的,这就意味着这些问题将来是一定会发生的,只是时间推后多少而已。对我们社会大部分家庭来说,如果孩子从上学到大学,都要家长像曾学梅这样陪读,这种教育代价恐怕大部分家长都承受不起。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长不应该去学习这种让孩子过早上大学的教育作法,不仅对孩子后面的成长非常不利,而且我们家长大部分都承受不起这种教育要付出的代价。第二点就是曾学梅对儿子魏永康的教育,就明显属于过度偏向“学校课程教育”这块,而严重忽略对孩子生活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魏永康长大后,一旦要进行独立生活工作,这种“片面”教育的弊端就会暴露无遗。

魏永康本来是学校教育中佼佼者,一旦独立生活后,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你就发现他简直是生活的低能儿,他在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种困扰,我们正常孩子几乎都不大有。魏永康虽是生活低能,可学校教育依旧能保持优秀,而后来这些在我们常人看来不起眼的生活素质,严重的干扰到魏永康的学业。最终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后面出现这种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这个主要责任应该怪谁,怪魏永康吗?父母从小给他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可他自己太不争气吗?可魏永康只是一个少年而已,他能懂什么,他只不过是按母亲的教育方法一步一步走而已。魏永康就是当下中国不少父母眼中的那种“少年强”,很多父母想追求的孩子教育效果,可最后你发现这种“极端教育”似乎很“畸型”。曾学梅想证明自己的教育是多少成功,可最后却是成功成为了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

“过度溺爱”还是“过分管制”都属于我说的“极端教育”,这种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造成“不利”影响。“过度溺爱”大家都很清楚这种行为很难培养出社会有竞争力的孩子,我就不废话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过分管制”对孩子的“不利”影响一点不逊于“过度溺爱”,“过分管制”强调孩子什么事都得听众父母的“安排”“规划”,会严重损害到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等等。一旦将来孩子自主独立生活,这种“片面”教育的弊端就会暴露无遗。

几乎人类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强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想一个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很差,对事情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又提不出什么独特见解,你叫这孩子拿什么去“创新”。对人类社会贡献杰出的人才精英,基本都是社会各种领域的领导者,但你想想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被“人”指挥着干这干那,从没有自己决定过自己要做什么,完全没有独立意识,规划能力又很差,又没“主见”......你让这孩子拿什么能力去领导别人。

“平常生活”应该作为孩子教育的主体

有一位父亲,认为孩子的教育,培养“智商”最重要。忽然有一天,看到一本介绍和总结“情商”的书,顿时教育观念发生很大转变,原来“情商”这么重要。于是,又把“情商”作为孩子的主要培养方向。过一段时间,看到一本介绍和总结“逆商”的书,讲的实在太有道理了,又赶紧把“逆商”作为孩子的主体教育。你就把“智商”“情商”“逆商”都作为重点教育培养,我都认为这种教育很“片面”。在现实生活中,“智商”平平却能取得不小社会成就的人,一抓一大把;乔布斯是世界公认的人才,但他的“情商”却显然不高,甚至很低。因为他经常把同事给得罪,自己还完全不知道,最后竟被自己创办公司的同事给赶出公司。这种“情商”不高,在社会取得不小成就的人并非个例;而没有经过什么挫折、困境就很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要找出“智商”“情商”“逆商”都高的成功人士,反而不好找。

教育的最终都要回归平常的生活,那就应该把“平常的生活”作为教育的主体。教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任何能够影响孩子将来生活的行为都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有学校,一定要有老师,一定要上课,一定要交学费,一定要学到什么课本知识,那才叫做教育。哪怕我什么都不做,给你生活自由锻炼的机会,你自己去尝试,去探索,自己去经历,自己去动手,哪怕是犯错。最后由你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成长,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独立生活各种能力的教育。不作为并不代表不教育,生活中那些看似对孩子教育不关心的父母,恰恰因为他们的“不作为”,他们家的孩子独自生活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反倒那些对孩子教育过度关注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生活能力极差,事事依靠父母,落下一大堆“不知名”的各种生活毛病。这种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不难找出的。

“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等等这些生活品质或能力的养成,哪个不重要。在我看来,哪个都比所谓的“智商”“情商”“逆商”全加起来都要重要个10倍、100倍。这些都是孩子完全就可以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锻炼培养的。

我对一个人在成长时期的教育做过一个总结,就是一定要以“平常生活”作为主体教育,重点关注孩子两个核心方面的教育,一个是扬长,另一个是补短。所谓的扬长就是指发挥孩子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补短就是对人格缺陷上作适当的弥补。因为发挥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孩子在社会竞争中占尽优势;而人格上的补短,则能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少吃苦头。我自认为这个教育总结,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我也希望这个教育总结,能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所有不尊重孩子意愿,不理会孩子兴趣,不偏重孩子天赋的教育,最后时间都会证明,这一定不是科学而成功的教育

有一位父亲平时喜欢读书,有一天看了一本世界投资大师的自传介绍,里面有一段引起这位父亲的注意,就是介绍这位世界投资大师在小时候,就开始自己通过卖报自己攒钱,攒钱足够多后又接着投资更赚钱的生意,最后生意越做越大......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这位父亲顿时深受启发,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看到这本书。他发现这位投资大师的经商投资头脑,在小时候就有体现了。于是,他赶紧张罗着让自己几岁的孩子去街头卖报,从小培养孩子的经商意识,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就怕孩子再长大点就迟了。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做法对培养孩子的“财商”极有帮助。

这里,我就来给大家进行深层次地分析下,只要我提醒你几点,你可能就会改变你原有的看法。同样是卖报这个行为,这位投资大师是自己看到人们有买报的需求,他自己愿意用自己的劳动,通过满足别人需求来获得自己需要的金钱。那我们现代的这个小孩子呢,有这种想法吗?有一点这种意识吗?孩子正在家看“喜羊羊”动画片正起劲,老爸过来把电视一关,脸色一拉,说“赶紧给我卖报”,孩子说“不去”,老爸说“不去是不是,小心我抽你”。这个孩子就这样生生被逼着到街头卖报去了。既然孩子自己没有这种想法,没有这种意识,你就是让他卖一百次,一万次,也卖不出跟那个投资大师小时候卖报的效果来的。还有现代这个社会,还有人有买不到报的需求要一个孩子来卖报满足吗?任何一条大街拐个弯就可能有一个报亭,再走几十米就可能就一个报摊,小区里订报的直接送到门口。还有现代的电脑,手机 ,都能通过网络看新闻。真正从这个孩子手里卖报的,几乎都是出于“可怜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卖报”这种心态,又或者是作为一种“鼓励”。可想而知,孩子最后能卖出几份报纸。孩子要有尝试的想法,也没什么危险的话,父母让他“卖个报”“摆个滩”也没什么,孩子要是实在没这方面想法和兴趣,这种尝试又有什么意义可言的。我奉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千万别学用什么“卖报”来培养孩子的“财商”,这是很肤浅,很愚蠢的教育行为。

所有不尊重孩子意愿,不理会孩子兴趣,不偏重孩子天赋的教育,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而“厌学”情绪是一个孩子学习成长最大的阻碍。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世上是最糟糕的教育。在我国非常出名的“鹰式教育”,就是一种极端不尊重孩子意愿,不理会孩子兴趣,不偏重孩子天赋,完全以父母的意志去逼迫孩子进行各种痛苦学习的教育过程。十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接受“鹰式教育”,有九个半都会从小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这就是我那么反对“鹰式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最近看到一个网络热传的视频,一个小男孩用兴奋的声音说:“我们家着火了!太好了!我把书包都甩进去了!”很多网友看了哭笑不得,这种厌恶学习类型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你说这种孩子天天想着如何逃避学习,还怎么通过积极学习最后成长成才呢?

在我国,学生厌学的情绪表现非常明显。我国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看到各种媒体对“高三学生集体撕书事件”的报道。我相信,如果学校不进行控制,全国各地大部分中学都会上演“高三学生集体撕书”这一幕。书是人类社会积累下的宝贵知识财富,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进步,那为什么要把它们撕碎,然后再从高楼上洒下来。其实,像我这样完整经历过高考的人大概都多多少少能读懂这种行为,其潜台词就是:只要这次考完试,我这辈子就再也不想见到它们(撕的书)了。见都不想见,那就更别提后面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了。从“撕”这个字眼中我们就应该体会到这些孩子不只是厌学而已,而是对学习已经到了“憎恨”“愤怒”的地步,所以才会去“撕”。这种对学习的负面态度,会对孩子后面的大学学习很不利,严重点甚至会使孩子终身厌学。

一个孩子是发自内心想学习,而另一个孩子是内心对学习反感却被逼迫着去学习,这两种学习效果,显然差着一个很大档次。谁高谁低,有点教育常识的人都应该能分辨得出来。所以,教育要尊重孩子意愿,理会孩子兴趣,偏重孩子天赋,去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或兴趣,让孩子从内心热爱学习,是发展现代化教育的几个核心内容。

按我个人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应该是能影响人的一生的,教育的最终应该是帮助我们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成长成才的。可这种用严格管制,严重干涉,严厉处罚对孩子“逼”出来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理想的影响状态最久也只能持续到拿到高等院校的“大学文凭”时就基本终止,对人最后在社会成才,有所建树没有多大影响帮助。中国有很多父母把好的教育,几乎直接等同于考试“考高分”,排名“列前茅”,把最后最好的教育等同于大学考上“清华北大”,这种教育的目光是非常短浅的。

孩子教育,提高父母对科学教育的认知水平才是关键

在我国很多父母并没有接受过相对专业的教育指导,自己又没有相关的学习渠道,有的工作忙没时间。所以,我国很多父母的教育认知水平,在我看来非常低。对教育完全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主观认识,这就导致我国社会的教育盲目跟风现象非常明显。一会社会流行什么教育,很多中国父母“一窝蜂”上,一会流行什么教育理论,很多中国父母又“一股脑”学着弄,一会社会流行什么孩子培训课程,很多中国父母又“一扎堆”抢着报名。

有的文章就介绍到,75%的孩子是潜在的天才,只有3%的孩子是天生的天才,所以,即使咱们的孩子不是天生的天才,咱们的孩子也一样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天才,只要父母投入很多的精力开发孩子的潜能。确实,真的制造出了大量的“天才神童”,长大后发现好像也成不了一个厉害的人。“神童”是指天赋异禀的儿童,而我国制造的很多“神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神来神去,最后发现也只是“神”在童年而已,简称“神童”。两者主要差别就是一个是“天赋”,另一个是“人造”。什么背古诗,背字典的记忆“神童”,什么运算速度堪比计算器的数学“神童”,什么在学校大步跳级的学习“神童”等等,真是“神童辈出”的神奇国度。 有的什么“权威机构”发表什么论文,介绍孩子小时候游泳,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什么能力。还有各种激发孩子潜能的书,什么各种“科学依据,科学认证”。这里我不想谈这些论文是否具有科学性,因为我也不懂,我现在也不想搞懂。我就当这些文章是完全科学的,我相信父母花上千元培训教育费用让孩子小时候接受专业的游泳培训师的游泳训练,对孩子某方面的能力一定是有提高的。可我也知道,哪怕让孩子自个在家里玩个拼图游戏,对孩子的某方面能力也一定是有提高的,对孩子一定是有益智效果的。

理论本身没有错,我最担心的是某些中国父母由于“无知”,胡乱盲目套用。再正确的理论用错地方,都会错误得令人发指;而再错误的理念用对地方,都会正确得让人惊讶。我随便例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一个很著名的“水桶理论”,也叫“短板理论”或“木桶定律”或“木桶效应”。讲述的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样的道理。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位父亲看到这个理论受到很大启示。他认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就可以用这个“水桶理论”。现在教育讲究“全面发展”,自己的孩子“数理化”方面比较簿弱,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不受到“短板”的制约,他决定加强孩子对“数理化”方面的学习。孩子的这种补短学习是不是就变得很痛苦,这就是我在五大浪费教育里提到的“事倍功半”的补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各方面都不差,但因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补短”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长处,导致哪方面都不强。孩子一到社会上去各别的孩子一竞争,发现没有一样能竞争过别人,最后发现这个教育是很失败的。

我们来分析失败的原因:首先是“水桶理论”本身有错吗?没有。然后是全面发展有错,好像也没有。其实就是不会运用的错。有人这样运用“水桶理论”就比较合适,比如我们的知识学习面要尽量宽广点,尽量全面点,因为某方面知识的欠缺,可能会阻碍我们对一个问题或对一个事件的正确全面认识。国家提倡“全面发展”那也没有错,因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是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的。但这种“全面”不是每一样知识都有必要学那么多,学那么深,学习要分主次,要分难度。有的知识因为本职工作需要,自然要列为学习中的重点,要学得深,有些知识只是生活应用,我们就学到生活应用这种难度就够用了,没必要花过多的精力去学那么深。

下面我要讲的是我认为我国社会最普度,危害最广的一种“妄为教育”。美国是世界上现代教育发展最好的国家,美国孩子的学校课程学习负担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学习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匹配提高的。孩子小时,学习能力最差,学习难度最低,学习最轻松,而分科以后的大学高等教育,孩子已经成年,学习能力达到了最佳高峰,这时的学习难度是最大的,学习也是最不轻松的。而在我国,这个教育过程似乎是刚好反过来的。这些年来,一直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基础不牢难建高楼”“少年强则国强”这种类似的教育口号误导。我们在孩子幼年时,学习能力最差的时候,就进行高难度的学习,进行高密度的教育,孩子在幼年时期的学习最累,而经过高考上大学分科学习以后,孩子的学习能力达到最佳高峰,我们却让我们孩子的学习放松下来。我们似乎是把最精髓的教育放在了孩子学习能力最差的幼年、少年这段时期,而美国则是把最精髓的教育放在了孩子学习能力最佳的刚成年不久上大学后这段时期。这种道理很简单,连养猪的农民都知道,教育对一个人的后面成长很重要,食物对猪后面能否长得膘实很重要,农民是不会在猪还小时,消化能力很差时,去大量喂食的,喂再多小猪也吃不下,消化不了呀!大多都是浪费掉的。只有当猪长大后,消化能力变强时,才会去喂更多的食物。在我们社会,大量的小孩子都属于超负荷高难度学习,这些孩子大部分从小就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在我国,由于我国学校学习竞争在孩子很小时候就开始,导致我国很多父母不得不受现实所迫,让孩子从小就进行超负担提前学习。但我们也要非常清楚这种教育真相,就是这种教育并不科学,而且弊端很大。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生长规律

有些父母认为,这个社会竞争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把对手淘汰,就是对手把你干掉,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做好准备。在“温室”里永远培养不出在社会上有竞争力的孩子,所以从小就要用“人为制造的残酷环境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自身的潜能”。“让孩子光着膀子在雪地里打滚”,“孩子发高烧几天不退,仍坚持自愈”,“把孩子丢到河里,让孩子拼命挣扎”,“给孩子制定严酷的体能训练,每天长跑,爬高山等,一样也不少”,“ 酷热的天气不允许小孩开空调睡觉”等等,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也不是说这就一定不对,但我知道这种做法很危险且不明智的。

我们放眼大自然,你会发现,几乎全部的动物在幼小时都是生命最脆弱的阶段,都是要被它们父母精心呵护的。在植物界,如果一颗小树苗在严酷的环境中受到一丁点的损伤,它是很难茁壮生长起来的。如果我们在小树苗身上轻轻扎一个针眼,这颗小树苗可能就死了,即使不死,长大后也会留下一个巨大的伤疤。但我们在一颗成年树上拿小刀用力划几下,你未必伤得到它,因为它已经长得皮糙肉厚了。即使你伤到它,它也会很快恢复,不会有什么大碍。人也是一样,在幼年时同样需要精心呵护。因为小孩身体各个机能几乎都没发育完善,基本就不具备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这个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而且这时候的伤害带来的后果是最严重的。再加上这个时候孩子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对所有的伤害只能照单全收。

听过“拆东墙补西墙”这个词吧,意思是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也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过早就受到“恶性刺激”,它不是说“拆东墙补西墙”,它可能要把“东墙南墙北墙”全折了,来补这个“西墙”,“西墙”由于得到加强,自然比以前“巩固”了不少,但“东墙南墙北墙”全都变得“脆弱不堪”了。孩子也是一样,任何“刺激”都会使孩子自身加强这方面的“抵抗”能力,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可能就会受到“损伤”,结果可能就是“得不偿失”了。一个幼小孩子一旦感觉有不适,就会有“哭闹”的行为,大人都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就是为什么“哭闹”是大自然赋予孩子最早的行为能力,因为他们需要“精心呵护”,才能正常健康成长。

“最容易受到伤害”“伤害后果最严重”“对伤害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这就是任何生物在幼小时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三大原因,人也是一样的。既然万物成长皆如此,那便是大自然的规律。很多人很早就学会并很好的运用这种大自然的生长规律,比如把最需要精心呵护的小树苗放在温室里培养,当树苗长到足够大,能承受风吹雨打时再移植到户外,经过风雨的洗礼最后茁壮生长成参天大树。但在人类社会中,总是时不时就会“蹦”出几个“白痴”或“傻冒”去挑战大自然的这种“权威”。幼小时本该精心呵护,却让它饱受风雨摧残,后来发现长势不对,又赶紧精心呵护起来。你看看,这干的都是些什么事。

教育要讲究“与时俱进”

教育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在社会竞争中拿得第一,非常不容易,但在人类社会科技发达的今天,教育也不应该像中国学生这样学习得那么痛苦。在古代,人类把积累下的知识编成竹简书,搬运起来很困难,所以把知识背诵下来是教育很重要的部分。你只有背下来,才能有知识给你运用,但背诵是一件很苦的学习过程。后来,人类就发明了纸张,印刷术,再后来,电子书,照像机,图片,视频,手机,电脑都可以对知识进行轻易地记录和搬运,背诵对现代的教育来说,其实大部分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在中国的学校,我们经常可以在早上听到校园传来阵阵的朗读声。为什么要早上进行朗读,因为早上记录力最好。但在人才辈出的西方发达国家,你几乎看不到这种教育现象。人们在生活过程中,要记帐,要交易等都要用到“运算”,所以学会运算是教育的一项教育内容。但运算又是一项繁杂的过程,使用普遍,又容易出错,特别是现代增加了大量复杂的计算公式。后来,我们人类就发明了计算机,繁杂的运算变成再简单不过。对现代教育来说,运算的学习只要你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就基本足够了。以前,我们要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世界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各地到处学习。而现代有了网络,你只要坐在电脑的一块屏幕前,世界就在你眼前。各国各地,各门各类的知识,你都可以轻易看到。可以说,单纯地去掌握再多的知识,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现代教育真正的核心是让人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能力中,最为核心的是对现有知识进行突破,进行创新。在现代的社会,如果一个人的教育,还要大量背诵,运算还要用手算,脑算,还在不顾现实运用去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被浪费在这些并不能提升学生将来社会竞争力的学校教育上,这些又算不算是“妄为教育”,大家说呢?

再正确、再科学、再先进的教育理论,一旦在当下中国现实中去实现,就一定是错的

目前的中国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一个学校的教育工作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开展的,很多人会批判这样的学校教育培养不出人格健全的人才来的,但学校会告诉你,社会,家长,学生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就是看你这个学校培养出了多少高分学生的;学校私设“重点班”“尖子班”,很多人会批判学校的这种做法是违背“义务教育法”的,但学校会告诉你,这种做法对提高学习成绩是最有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量也是最多的;一个老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很多人指责这种教学方法有误,但老师会告诉你,这种方式对付“考试”最有用,我不这样教我就评不上好老师,家长会骂我,学生也不愿学;一个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实习班”等,让孩子超负荷学习,很多人指责这种做法不对,但家长会告诉,不这样做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比别人落后,上不了好的学校;一个学生过度学习“学校课程”而忽略生活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少人会指责这种学习不行,但学生会告诉你,不这样学我在周围人眼中就不是优秀的孩子,在老师眼里就是差生;几所国内一流大学在那里抢“高分考生”,很多人会批判说仅用“高考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非常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连这么简单的教育道理都不懂,还好意思说“一流”。但学校招生负责人会告诉你,我们的“高考”教育体系只给我们提供考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就是想“全面”想“综合”考核,我们也办不到呀。像安徽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的这种“军事化管理”“魔鬼炼狱式”的学习模式,遭到大量的社会有识之士的批判,反而越批判越扩张。甚至有人指出这种违背教育本质的学习模式,应该被国家相关部门取缔。其实,能够形成这种“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的这种教育现象,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推动的结果,不是“学校”就能引发的。这种社会“不良”的教育现象就像人身体里的“恶性肿瘤”一样,你把它切掉,它一样会从身体另一个地方再长回来。

正是由于中国学校教育存在很多明显问题,所以教育改革倍受国人关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探索教育改革尝试,什么教改,什么校改,什么课改等等。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提出很多教育先进理论,再加上本身就是从事学校教育的工作者,天天跟学校教育打交道,自认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比任何人都通透。毕生梦想就是把自己的先进、正确的教育理论运用到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来改善中国的学校教育问题,让孩子在学校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教育理论也是正确的,先进的,可在这里,我要警告这些主导教育改革的先行实践者,别去尝试做教育改革的“能人”。这些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论,一旦在现实中实践起来,就一定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不匹配,不适用,就好比把波音747先进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最后出问题是必然的。

在我国批评中国教育的人很多,可真正看透中国教育真相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是那些天天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工作者。别忘了古诗中提到的生活智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恰恰因为你天天呆在学校里从事教育工作,反而会让你更看不到我国学校教育的真相。你以为学校教育有问题,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就能解决吗?你以为学校教育问题是一个校长,一个教师能改变的吗?你以为教育就是一个孩子在学校的十几年课程学习吗?你以为一个国家的教育问题,只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出了问题吗?你以为教育问题仅仅只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教育这方面出了问题吗?......

为什么我说教育理念再正确,一实践起来就一定是错的?第一,教育的开展是由孩子、家长、教师、学校、国家社会多方来协同完成的,不同单从某方面就能改变得了的。第二,学校教育由老师来执行完成,可老师的教育受学校教育制度影响,学校制度受国家教育制度影响,国家的教育制度受国家教育发展阶段或国家教育国情影响,而国家教育国情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第三,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发展,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等都早已形成应对国家目前教育体制的最佳策略。只要我国教育国情这种教育大环境不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目前的教育大体制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底下全国各地区学校的那种“理想的”“有根本性改变的”教育改革,就注定最后都是失败的。

所以,很多教育先进理论,正确理论,只能停留在理论上进行讨论,进行研究,不能立刻运用到当下中国的现实教育中。比如某学校搞教育课改,想摆脱学校当下最为诟病的“填鸭式”灌输教育,“刷题”应试教育,让学校孩子接受更科学、更先进的教育。可你知道中国高考有多难吗?老师不天天讲解题技巧,学生不天天“刷题”反复训练,怎么和别的学校的中国学生公平竞争?你在学校搞课改,让学校学生在几年的时间内接受到了你认为理想的教育,可这些孩子大多都会在高考中失利,大多都考不上好大学,后面大多都找不到好工作,最后这个学校的学生大多都只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这些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最后都在抱怨这个学校,骂这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认为是学校这些人害了他们。你说,这学校课改对不对?有没有问题呢?这些学生算不算是学校教育改革尝试的实验牺牲品呢?

所以,国家的教育大环境不发生根本性改变时,我们在底下学校去进行各种“根本性”的教育改革,一定是不匹配的,不适用的,会出更大教育问题的。教育改革一定要讲适应国家教育大环境的,如果不适应,这时采取一种“无为”态度才是最明智的。我上面就讲过:做个“能人”太累太危险,因为你离“愚夫”仅一步之遥。在当下的中国,这些主导“教育改革”的教育“能人”,大多最后都会变成“愚夫”而已。

因为不少人的理解能力有限,为了避免误解,这里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就是我不是说当前的中国教育就不需要也不能进行教育改革。其实当下的中国教育还是有很多教育改革的空间的,通过一定的教育改革,是能让我国的教育变得更合理,更科学一些的。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教育改革涉及到很多制约因素影响,复杂性很大,必须要先搞得非常清楚,才能最后让教育改革成功。

教育要警惕不要陷入不断加深的“妄为教育”旋涡中

在我国,很多孩子被一些“妄为教育”搞到厌学,而有少数孩子则是被一些“妄为教育”搞到厌生。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或者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他们眼中的“成功者”,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让孩子将来生活更好,一定要让孩子接受更早、更多、更好的教育,只要对孩子将来有利的教育,咱就上,反正家里不差钱。孩子每天一睁开眼就是永远“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程”,再加上父母的各种管控,约束,干涉,孩子很多感兴趣的事都不能做,想多玩会儿都不行,每天过得就是这种“恶梦般”的生活。这实际上会给孩子从小就对“生活”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就是“生活”其实很痛苦,痛苦会导致孩子对生活产生“厌倦”,而“厌倦”发展的最后往往就是“轻生”。还好父母看过一些有关儿童教育,儿童心理的书,及时发现孩子“轻生”的念头,于是精心挑选国内最好的相关心理辅导班让孩子去上,精心挑选国内最好的心理医生给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自己还得大量翻阅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各种努力但孩子的情况并没有明显的好转,可能国内的心理辅导不行,国外发达国家的心理辅导比较成熟。不仅要请国外的心理医生,还要请最有名的,反正家里不差钱。国外有名的你未必知道,你要花不少精力用各种手段去调查吧,托熟人,找关系,向国内相关行业人士打听等。光是有名的心理医生还不够,还要对儿童轻生辅导方面有经验才行。要让孩子能看到国外有名的儿童类心理医生,要么把孩子带到国外去,要么把医生请到国内到。孩子的功课太多,太急,不能落,反正自己也不差钱,所以宁愿花大价钱把该专家请到中国来。各种签证,各种手续,接待呀什么的都来了。好不容易让孩子能看上著名的儿童类心理专家,发现国外专家不懂中文,我们又不懂外语,还得花钱找翻译。这翻译也很重要呀,翻译如果不准,会直接影响心理专家的心理治疗效果,那专家不就白请了,所以翻译要找最好的,还要有相关翻译经历的,对心理治疗术语相当了解的才行。为了孩子,钱多花点值,反正不差钱。于是,又开始各种托关系,找熟人,同行打听介绍......把这对父母折腾得够呛,最后发出一声感慨:养个孩子真不容易,永远操不完的心。

尽管这是为了夸张和渲染的需要,添油加醋的虚构表达,但这个故事所表达出的背后形成逻辑,跟我们很多现实教育问题的发生是非常相似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类似不必要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在我看来,很多不必要的孩子教育问题本来都是不应该发生的,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而且问题是越搞后面事越多。有的学校给学生上一门叫珍爱生命的课程,就是让孩子珍爱生命,不要轻生。因为现在小孩学习压力特别大,学习负担太多,感觉生活枯燥无味,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如果我们社会像人才辈出的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学习生长的环境,让孩子有适当的时间玩耍,足够的自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说句半开玩笑的话,你就是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天天叫孩子去“死”,他就是“死”也不去。因为生活这么美好,谁愿意,不用去上什么叫“珍爱生命”的课程,这些孩子本来就是应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

也可以用数学的概念来表达我这种逻辑,就是人一生下来,就是零,随着成长,就会变成正数并慢慢增加,但由于我们不必要的干涉,弄着弄着把它变成了个负数,一看负数怎么行,必须努力想方设法把负数扳回来。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扳回到了零,这时还感觉自己很有能力,特有成就感。其实人一生下来,什么都不用做,最低也不过就是个零。很多时候这种类似的“妄为教育”就是这么一个搞笑逻辑。

还有的孩子被父母逼着去上校外各种辅导班,去提前学本就不该是这个年龄孩子学习的课程,结果导致孩子学起来很费劲。父母一看,花了这么多辅导教育费用,学不到东西不是很亏,为了不亏怎么办?再多花点教育经费,去上培养孩子提前学习能力的培训课程,因为孩子提前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学到东西,才不亏。上这么多培训课程,万一父母上下班时间对不上,接送又成了问题。自己接送不了,可能还要再多花点教育经费专门雇人去接送。而之前如果你让孩子正常学习,不让孩子进行提前学习,就没有后面那么多事了,也不必花那么多教育经费了。

本来就不应该有的“事”,都是没“事”搞成有“事”,为了搞定这些“事”,又一直不断搞“事”下去,最后被一大堆“事”搞得自己心力交瘁。不少为孩子教育操心过多的中国父母最后都会发出“标配型”一声感慨:为了孩子的教育,永远操不完的心。

很多中国家长花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甚至太多的金钱去干涉孩子的生活、学习,我认为大多都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会破坏孩子正常且健康的成长轨迹。比如强力去介入孩子的生活,规划孩子每天的生活步骤,无异于把孩子当成只会服从命令的奴化机器人来养,孩子生活最基本也是最可贵的自主意识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那么多小孩在极小时就被父母花大量的教育经费逼着去学钢琴、学舞蹈、学外语……那么多孩子学,学得那么辛苦,最后有多少比例是成为这些钢琴、舞蹈等行业里的佼佼者的。从人的成长成长角度去看,都是没有必要的,小孩的学习精力,父母的教育花费,都是被浪费掉的。还有很多被父母过早教育而培养成的学习“神童”,小小年纪就比同龄人多认识几千个字,可是,这个孩子和同龄长大后的人比,这个过早多识字的优势是什么,是不是在识字能力上这个孩子就比同龄人强,或者识字比同龄人多。还是说这个孩子的文字表达或者文字写作就比别的正常孩子强,就因为几岁就比别人多识几千字。显然不是,任何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不会有识字困扰,平常生活工作要用到的基本都会,不懂的随手翻个新华字典,两三下就搞定。那一个小孩子,在过小的年纪就逼着他去痛苦多学,比同龄人多认识几千个字有什么用?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发展几乎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的,只会给孩子的童年带来痛苦的学习体验,这都是些不必要的教育。还有在孩子小时就全面进行对人的成功有影响的一些特质如“智商”“情商”“逆商”等培训,想从小就把孩子培养“智商高”“情商高”“逆商高”的优秀人才,这种教育理念跟我们时代的发展也是不相符合的。人类社会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都是靠“社会分工合作”来实现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是不需要个体做到面面俱到的,只要你把你独特的优势发挥出来,别人竞争不过你,你其他的所有不足之处都是可以通过社会资源的配套来弥补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某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虽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不足,但你是完全可以成功的,这个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花少量时间去弥补自己明显的不足之处,我也是非常鼓励的,因为太过明显的缺陷,有时很容易会阻碍到你优势的有效发挥,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你的整个人生前途。

中国的很多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明白孩子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教育一定要讲个科学方法,符合人的生成规律。我相信,在不少父母的眼中,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时间比别的孩子多,学校课程学习得比别的孩子多,比别的孩子早,在自己孩子的教育经费上花费比别人家的多,如报的课外各种学习项目多等等。在我看来,很多中国家长对幼年孩子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不必要的,这些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没有任何实质帮助。

我认为这种“学得比别人早,学得比别人快”的想法,是中国家长幼儿教育的最大误区。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在我们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背景下,再运用上我们现代高度发展的科技,专业性的教育会变得系统而有效,会大大缩减人们对某专业教育的学习时间。在我们社会绝大多数的专业,几乎花上两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专业针对性学习,一年用于理论学习,一年用于与理论有关的实践或实习,基本都能达到专业人士的水平。比如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这些传播工具制作成相关的教学课程,用多位该专业的专家几十年得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作为学习内容,学生在学校的各专业学习,既容易学又非常系统化,学习效率自然是大大提高。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一个人18成年,学习各方面能力基本发育完善,是一个人接近最佳的学习时段。18岁以前进行简单而实用的通识教育,18岁根据自己的自主意识,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通过两年的时间去进行专业学习,学完后自己再花上10年的时间去进行对该专业领域的自我研究,那时功成名就,你也就是30来岁而已,还非常年轻。如果还是毫无建树,但你觉得还是有机会,不甘心,还想继续研究,再花上个10年也无妨。因为世界很多各领域的杰出获奖者,在40岁以上的年龄是很普遍的。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和自我研究的时间是绝对充裕的,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你的发展方向对不对,适不适合自己,你自己的能力,还有你的努力程度,跟你幼年就“学得比别人早,学得比别人快”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正常学习,人的时间是完全够用的,根本就不该去这么早的赶时间提前学习。其实中国有很多教育机构都是在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幌子,在让中国家长为孩子的教育多掏腰包而已,实际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没有什么实质帮助。

不需要你是什么权威专家,也不需要你掌握多少教育知识,我们只要用正常人的思维去分析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会发现,只要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少操份心,对孩子的学习少干涉点,对孩子的教育少花点钱,对孩子的生活少管点。孩子的很多教育出来的问题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我在前面也讲过,孩子在幼年时,他们的身体心理发育都不健全,承受能力极其有限。任何不起眼甚至在我们看来都不算的“伤害”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重视孩子的教育没有错,但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才是教育的关键。

“无为而教”就是教育要讲究“最佳时机”,花最少的教育精力做教育效果最好的事

既然上面提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那我们就来谈谈这名话。首先,我认为这名话本身完全没错,错就错在运用。很多中国家长认为,要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要提前教育。学习对孩子的生长很重要,我们就应该先学,努力学,能学多少是多少。现在早学多少,将来就可以少学多少。相比那些晚学的孩子,先学的孩子就有优势。那我们如何用“无为”的理念来看待这种提前教育行为呢。“无为”就是提示我们做什么事要讲究“最佳时机”。以小到几乎可以忽略掉的“作为”来达到我们做事想要的最大效果,这就是“无为”的境界。我们在大自然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提示无处不在。比如稻谷的收割,稻谷刚好成熟,这就是收割的“最佳时机”,过早的话,稻谷颗粒饱满度或普遍饱满率不足,影响收成。过晚的话,稻谷颗粒开始发黑,质量下降,而且稻秆开始倒垂,影响收割工作效率。一个我们食用的果实刚好成熟,这就是摘下来吃的“最佳时机”,这时味道是最可口的。过早摘食的话,可能它的风味品质、质地品质、甜味等都不是最佳,就不怎么好吃。过晚的话,果实开始向腐烂发展,无论质量还是口感等都在下降......这种生活例子太多了。孩子的教育也要讲“最佳时机”,当一个孩子具备这类知识的学习能力后,我们就赶紧让孩子去学,这就是“最佳时机”。但往往这个“最佳时机”很难把握,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判断,比如孩子学起来比较费劲,理解难度太大,显然不具备这种学习能力。不用人教,一看就会,思考力一点都得不到锻炼和培养,显然学的有点晚了。一个在“最佳时机”就开始学习的孩子显然要比晚学的孩子学得多。但早学要比晚学危害大得多,比如过早学习,学习难度过大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反而不利于孩子后面的学习。过早学习容易变成孩子的学习负担,不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整天都在学习,导致身体活动不足,长期处在学习压力中,心理就会受影响。过早学习消耗过多孩子的生活时间,孩子其他生活必需的各方面素质就没时间来提高,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来。父母如果过早且长期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可能还会要了孩子的“命”。

当然,中国高等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国情,这对中国孩子的教育影响很大。但我希望中国父母都能看到我上面提到的这些教育观点,我们大部分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幼儿的教育,实际上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成才都是没有太多帮助的。而且未来,靠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作为敲门砖,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它的作用效果会越来越差,一定是这样的。

“妄为教育”有多可怕

现实中的“妄为教育”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么多,我只是挑了我认为一些比较重要的而已。我们上面就提到“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这种故事。本来想更快地到达目标地,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快不快暂先不管,能不能到达都是问题;本来想让小苗成长更快,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快不快暂先不管,能不能成活都是问题。它不仅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往我们最不想看到的结局发展,类似这样的“笑话悲剧”不要以为只有在虚构的寓言故事里才有,在中国的教育界同样会不断上演。

本来我们想让孩子少玩,却不料培养出一个超爱玩的孩子;本来想让我们的孩子更早学到更多的知识,却不料让孩子从小就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后面学都不想学;本来想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少犯些不必要的错,结果是在最不该犯错的时候犯下更多更低级的错;本来想让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更早成熟,为此可谓呕心沥血,果然自家孩子明显要比同龄孩子成熟的多,可成年一看,别人家孩子是成熟了,我们家的怎么看都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多么成功,为此可谓费尽心思,最后果然成功了,成功成为了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本来想通过努力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果然成功培养出了一个异常优秀的孩子,可最后发现也只是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而已,一长大就不行;本来想通过努力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变得很优秀,果然成功培养出了一位异常优秀的学生,可最后发现也只是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在校学生而已,一走出校门就不行;本来想让我们的孩子样样都行,结果去和现实社会各领域人才一比,没有一样是行的;本来想让孩子更快地大学毕业,后面发现,快不快先不管,能不能毕业都是问题;本来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不料让我们的孩子彻底输在终点线上;本来想让孩子少走错路,却不料让孩子每一步都走错,在该愉快玩耍的年龄却在痛苦学习奋斗,而到了该努力学习奋斗的年纪却在拼命玩耍;本来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世界级”的人才,结果连个“人格健全”的普通人都不如;本来想让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比别人早,后面却不料每一步都得重来,反而被别人远远甩在后头;本来我们想把孩子的某一重要方面培养起来,结果却不料把孩子更重要的那面给损害掉了;本来想给孩子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却不料把孩子的人生搞的一团糟;本来对孩子是“一心为你好”,却不料结果变成“害你没商量”;一次童年时期违背孩子意愿的街头卖报体验,足以让这个孩子一生对街头推销任何东西失去兴趣;一段幼儿阶段的学习痛苦经历,足以让孩子一生都厌恶学习......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妄为教育”现象纯属我个人凭借想象力在那瞎编滥造,它真的会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不断真实上演的。

什么叫“妄为教育”?就是父母在很努力让自己孩子的将来变得很糟糕,这就叫“妄为教育”,这就是我给出的总结定义。

“无为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何为“无为而教”?就是追求父母操最少的心,却能让孩子健康且快速成长成才这样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当然,也可以这样通俗的理解,就是尽量对孩子的教育少一些“人为的不必要的干涉”,家长少操份心,孩子少受份罪,大家都过得好。相比起家长在那里瞎培训乱教育,孩子也得跟着活活受罪,搞得大家都过得痛苦不堪,何必呢?我们很多看似“合理”“必要”“科学”的教育行为,实际上都是“顾此失彼”,“拆东墙补西墙”,最后结果往往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很多看似“高大上”的各种高收费的幼儿教育课程,实际上还不如让孩子就在平时的生活琐事中去学习成长更来的实用些。我认为每个家长有必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的一两个人生“转折点”上进行适当指引,平时注意让孩子不要去犯那些“不可挽回”或者“损失过大”的错误,孩子其他太多太杂的各种生活细节锁事,犯的各种小错误,你操心就是多给你几颗心你也操不过来,不如把这些当成一个“人”的“生长轨迹”“生活磨练”,或者当作“人生必修课程”就可以了。

在我国很多普通家庭,要实现我讲的“无为而教”,有很多现实中的无奈和被迫。但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让你知道很多教育真相:比如哪些是“妄为教育”,哪些教育是不够科学的,后来会产生什么样教育弊端,这些教育错误行为将来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危害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相对更科学点,合理点。我希望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多多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中国父母都能看到。

(觉得文章写得好,有价值,别忘了给原创作者我点个赞,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