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範睢睚眥必報的性格,揭露人們深埋心底的那抹執拗和不甘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百家爭鳴局面,使得各家思想在各自處事方面和在之後的行為結果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或是不那麼的面面俱到。這是因為我們現代人在用吸收融合了古人各家思想的前提下的眼光來看待分析問題所得出的結論,如果讓我們處在古人的立場去處理事情或許未必比他們做的更好吧。

從範睢睚眥必報的性格,揭露人們深埋心底的那抹執拗和不甘

思想是影響一切行為的主旨,而如果行為逐漸成為了習慣,那麼這個習慣就形成了個人的性格特徵。故此古人對於人性的理解是這樣的老子認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孔子認為:性相近,而習相遠;韓非認為: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這樣看來老子是主張不與人爭,要從善如流;孔子是說人的本性大致是相同的,之所以有至聖大賢與大奸大惡,是後天教化和環境的影響導致的;韓非則是讓人們要有趨利避害的意識。

三家說法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一味的從善如流就會變得懦弱;習慣的相去甚遠有時候就會使行為變得極端化;而只會趨利避害就會容易讓人性格變得執拗,任人唯親反而傷害了自己

戰國時期的法家代表範睢就是有了趨利避害的習慣,才形成了“每飯之德必賞,睚眥之怨必報”的性格

1.範睢的不甘【當一個人處於卑微渺小時,一切的不如意都是那麼的無奈,所以只好把這種無奈暫時的深埋在心底】

《人性的弱點》:人類天性至深的本質就是渴求為人所重視……

從範睢睚眥必報的性格,揭露人們深埋心底的那抹執拗和不甘

最初的範睢就是一個一直渴望被重視,結果卻屢屢碰壁的人。在人才輩出的戰國年代,範睢也算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和沒有足夠的活動金費,他的主張並未被人認可,所以只好寄宿於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

從範睢睚眥必報的性格,揭露人們深埋心底的那抹執拗和不甘

但是隨著一次與須賈出使齊國的機會,範睢得到了齊王的賞識,在分別之際給予了範睢很多金銀美酒。初次被人重視的感覺是美好的,但緊接著又被人誣陷的心情卻是彷彿讓人從雲端一下跌落至了地獄。此後範睢的處境也確實是猶如身在煉獄,由於須賈的妒嫉心作祟,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時任魏國宰相的魏齊,同時誣陷範睢是靠著出賣魏國機密才受到齊王青睞的,怒不可竭不分黑白的魏齊就命人用荊條和板子抽打範睢,打的他肋折齒斷,然後又把裝死的範睢卷在席子裡扔到廁所,讓人往他身上撒尿。

從範睢睚眥必報的性格,揭露人們深埋心底的那抹執拗和不甘

受此大辱的範睢只能是先想辦法讓自己活下去,在沒有擁有絕對實力的時候除了隱忍也只有不甘了。所以這種小人物的心理適合大多數鬱郁不得志的人,比如後來漢武帝時期的主父偃在他得志後說過一句話: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同樣的悲切同樣的不甘心啊!

2.範睢的扭轉【當一個人得到機會一飛沖天的時候,便會不由自主的釋放出隱藏在心靈深處的魔鬼來報復以前的不如意,他會讓人變的執拗偏見】

“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性真的能夠始終保持初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恐怕連聖人也做不到吧!

那麼範睢接下來“睚眥必報”的行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從範睢睚眥必報的性格,揭露人們深埋心底的那抹執拗和不甘

《人性的弱點》:…如果能誠摯的滿足內心飢渴的人,就可以將人們掌控在手掌之中。

秦昭襄王就是那個能夠滿足範睢內心飢渴的人,而範睢也是靠著這種滿足達到了他人生權力的巔峰,終於報了當年之辱(故此範睢也就被秦王牢牢的掌控在了手掌之中,這也是帝王們的馭下之道)。

也許是範睢命不該絕,他通過魏國人鄭安平和秦國使臣王稽的幫助逃離了魏國見到了秦王,通過向秦王敘述自己的主張見解,範睢很快得到了秦王的信任,不僅通過遠交近攻的策略讓秦國變得更加強大,而且還削弱了外戚貴族們的權勢,大大提高了君主權力的集中。所以在公元前266年,範睢如願以償的得到了秦國宰相之職。

當魏王得知秦國要攻打魏國的消息後便派須賈出使秦國,想通過秦相來向秦國聯絡感情。夢寐以求的報復機會終於讓範睢等到了,在一次宴會上大大的羞辱了須賈。範睢先是讓人在須賈的飯桌前擺了一盤槽草豆慘拌的飼料,又讓兩個受過墨刑的犯人在旁邊夾著像馬一樣喂他吃飼料。在這以後的日子中範睢連瞪過他一眼的小怨仇也要施行打擊報復。

既然報復了須賈,當初的魏齊怎麼能夠放過,不過這次的復仇行動是秦王為了進一步網羅範睢而親自實施的,在知曉魏齊藏在趙國後,秦王先後用武力威脅了平原君趙勝和趙孝成王,希望他們好自為之能把魏齊交出來那麼咱們皆大歡喜,如若不然便要大軍壓境,面對這樣的逼迫魏齊只好打算再逃回魏國去投奔信陵君,不過在面對強秦的壓力下,私自窩藏魏齊這樣的通緝犯任誰也要掂量掂量,就在信陵君猶豫不決的時候,走投無路的魏齊只能是選擇自殺來平息秦國(或者是應侯範睢)的怒火。

從範睢睚眥必報的性格,揭露人們深埋心底的那抹執拗和不甘

所以說千萬不要在任何時候小看所有的人,當他們一飛沖天髮際的時候便是有人要倒黴的時候。武帝時期的主父偃繼續說道:“旦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燕王和齊王的死因就是由於曾經間接地得罪過主父偃而引起的。

3.範睢的落幕【記得別人的好那是沒錯的,但是如果把這種好變成任人唯親,身處高位而又不懂得鑑別他人的德行,那麼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範睢就是這樣,他把對他有恩的人都看成了能夠為國效命有能力的人,他用自己的識人標準當成了為國甄選人才的標準。

功成名就後的範睢一定是知恩便要圖報,他散發家財來報答曾經幫助過他而處境困難的人,接著他又大力的提拔了鄭安平與王稽,任命鄭安平為將軍、王稽為河東郡守。

不過隨著長平之戰的結束,在一次秦國攻打趙國的戰爭中,鄭安平率領的秦軍被趙軍圍困,危難之際鄭安平帶領兩萬人投降了趙國;而王稽在做河東郡守的時候,曾與別的諸侯相勾結。依照秦律,被舉薦人犯了罪,原舉薦人是要和被舉薦人一起承擔相同的罪名。也就是說範睢不僅面臨父、母、妻三族連坐的罪名還要有被殺頭的禍事。雖然秦昭襄王鑑於範睢以往的功勞暫時不願追究,但他自己還是感到了壓力與危機,所以終於在蔡澤的遊說下選擇了黯然退場。

通過以上故事得出結論,地位的懸殊不是個人不圖上進的理由,一時的不如意可以把它當做是人生路上奮進的催化劑,而不是當成時刻要報復的包袱,更不要以一己喜好當做評判事情的唯一標準。設身處地,要是遇到和範睢同樣的境地,是不是要學他那樣做呢?其實解決的辦法很多,最起碼儘量不讓自己處於不利位置,更不能去觸犯法律。如果通過學習有用知識,兼顧道、儒、法三家的思想精髓融入到人們的言行之中,使它變為有用的東西來指導和影響人們的一切行為,那麼就會避免不好的結局發生。焦躁不安的人就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變得偏執和極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