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沒有任何負擔的自言自語,人就自由了。

前媒體人朱學東在公眾號上寫下了這麼一段文字:

“書讀得多了,對世界的理解會完全不一樣。做出的判斷也會與眾不同。閱讀還會讓我們學會傾聽,去發現世界的複雜性、多樣性,也懂得了什麼是平等。讀書是真正價廉物美的愛好,是我們目前最大的紅利”。

深以為然,在這個百年難遇的超長寒假,窩在家裡,閉門讀書。這三個月,七七八八的讀了三十餘本書。網上經常有所謂的專家痛心疾首於教書匠們不讀書,這麼一想,我好像基本符合專家的要求。可以算一個差不多合格的教書匠,嘿嘿一樂。

讀書一定要有所選擇,在有限的時間裡讀無用的書籍,簡直是浪費生命。所以,一定要選最優秀的書,我的習慣是選擇一流學者寫的一流書。在假期中,有這麼幾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


能夠沒有任何負擔的自言自語,人就自由了。

第一本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這是第三刷了。在這個眾聲喧譁的世界裡,與其被那些煽動仇恨,叫囂鬥爭的媒體洗腦,不如認認真真的讀幾本經典,《通往奴役之路》就是不錯的選擇。此次重刷,偶有所悟,

很多專家對中國學生缺乏質疑精神憂心忡忡,覺得是我們的教育 出現了問題,把板子打到了應試教育的屁股上,讀了哈耶克,我突然明白,如果某個集團,壟斷了社會全部資源並負責分配的話,社會上其他人對此是很難質疑的,要想質疑,必定質疑者本身要有足夠的物質精神資料,要有足夠多的選擇,他才能質疑、敢質疑、會質疑,我們的學生從小就缺乏資源的多樣性,你讓他怎麼質疑,小組合作討論來討論去,基本上是在同質重複,完全是在浪費時間,根本討論不出什麼名堂。當務之急,還是放開管制,加強競爭,如此一來,方能讓孩子學會質疑,如此我們的素質教育才算是真正開展。

能夠沒有任何負擔的自言自語,人就自由了。

第二本是楊奎松的《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作者抽絲剝繭的梳理了黨史上的諸多懸案,並提出讓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的觀點。作者認為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之間的鬥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對革命的理解,特別是對階級鬥爭的理解的理解出現了分歧。中方認為,“否定革命,特別是否定暴力革命,無異於否定暴力革命在落後國家的普遍適用性。”可能是我們這個民族經歷了太多的苦難,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也只能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了。時間一長,鬥爭的暴力化已經成為這個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只要一提到鬥爭就是暴風驟雨,就要殘酷無情,畢竟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且也是因為鬥爭,敵我二元對立思維在一些人的腦袋裡根深蒂固,他們自然永遠不會妥協,因為妥協就代表著失敗、代表著投降,很多人也就沒有了寬容之心,不願意接受不同的意見。凡是跟他意見不同,就是敵人,就要無情打擊,就要像寒冬般無情。最典型的就是方方日記事件中對立雙方的互扣帽子和喊打喊殺。什麼時候這種暴力因子的影響被降到最低,中華民族才會真正騰飛。


能夠沒有任何負擔的自言自語,人就自由了。

第三本是江弱水的《古典詩的現代性》。自古以來,我們分析講授古典詩歌的時候高度重視詩歌的思想性,好像如果某首詩沒有憂國憂民,沒有針砭時弊,沒有道德教化,這首詩就沒有藝術價值了,就不值一讀。如此一來,就導致我們對古詩文理解的“泛道德化”了,在《古典詩的現代性》中,作者認為南朝的宮體詩和綺麗的風格,是文字的自覺,南朝的詩人們放棄了家國敘事,而把目光聚焦到了人,人的內心,人的瞬息萬變的感情。在詩歌中把人從道德束縛中解放出來,正如蕭綱說得

“為文且須放蕩。”這也算是一種人性的復甦。周作人說,“文章最上乘的就是自言自語。”艾略特在《詩歌的三種聲音》中說,第一種聲音是詩人對自己說,或不對別人說。江弱水以為這種獨語就是抒情詩。

能夠沒有任何負擔的自言自語,人就自由了。


能夠沒有任何負擔的自言自語,人就自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