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顧丨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這裡有妙招!

3月13日下午,由佛山市科技企業孵化協會主辦的“科技成果轉化”系列直播課第二堂課準時開講,佛山市科技企業孵化協會金橋獎獲得者、佛山力合創新中心副總經理金敏化身科技成果轉化私人教練在線為大家講述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吸引了300多人在線聽課。

精彩回顧丨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這裡有妙招!

金教練分享了哪些乾貨?

錯過直播的小夥伴不要緊

下面我們一起來

回顧一下精彩內容

(第一人稱視角分享)


1

孵化行業升級:邁向以科服、投資為主的2.0階段


孵化器與科技園區在國內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發展,經過十多年的經驗積累,業內基本上形成了共識:也就是孵化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從傳統租賃收入的1.0階段,邁向以科服、投資為主的2.0階段。

精彩回顧丨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這裡有妙招!

中國過去二十年土地財政驅動了房價的快速上漲,帶來房地產行業的高度繁榮,在一定程度上也確保了絕大多數孵化器和科技園區在空間賦能的模式下市場化發展,也就是能持續盈利,能有較大的拓展空間。但隨著房價上升幅度的變緩,同時全國的週期性經濟波動,以空間租賃模式為主的孵化器進入一個發展的瓶頸期。


在國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在世界上最早的孵化器誕生地——美國,雖然其孵化器數量已經遠遠落後於我國,但經過了50多年的發展,美國的頂級孵化集團已經走出了單純依賴租金收益維持經營的模式,依靠投資和企業級增值運營服務為主收入來源,隨著服務質量的提升,許多一線孵化器,例如Plug&Play、YC孵化器,已經能夠做到依靠會員費用或者投資孵化項目的收益來迅速擴大規模。


2

打造投資型孵化器: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插上資本的翅膀


技術創新的產業化需要資本助力,並非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人類工業革命以來的重大創新成果的普及應用,其背後都有資本的身影。力合佛山在早期開始孵化器業務的時候就積極與國際接軌,對接國際上最前沿的孵化產業發展方向,在建設產業基地和科技園區的同時就主動打造囊括創業投資、載體建設、技術平臺、國際對接、創業培訓的科技孵化服務體系。

精彩回顧丨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這裡有妙招!

並通過鏈接國際優質創新資源,促進國際創新資源與本土產業的碰撞對接,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創新項目,圍繞項目的落地來策劃諸如院士工作站、智能製造中心這樣的科技平臺,通過持續的創業培訓進一步促進產業和創新的交流。


在政府和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還成立了以吸引國際科技型項目為主要目的的風險投資基金,目前已經投資30多個海內外項目,超過一半的所投項目已經在佛山落地發展。投資項目中,已經有2個項目入選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並在力合佛山科技園實現產業化。  


建議在孵化初創企業和引進科技創新團隊的過程中,有一定規模和基礎的孵化器一定要儘早建立自己的投資平臺,如果條件還不成熟,則可以和一些專業的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基金合作,推動投資型孵化器的建設。


技術成果產業化的路途中,一樣需要插上資本的翅膀。對於具體某一項技術,資本的來源也不一定只是社會風險投資,也可以是政府扶持資金、產業資本、或者本行業對新技術有強烈需求的規上企業。現在的行業分工越來越細,不同來源的資本對風險的好惡,對投資標的的訴求是不同的。


商業性的風險資本要追求高回報以及控制風險,在投資方向上更多的會選擇一些全球性的熱點領域,諸如TMT、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現代醫療等。對於佛山這樣製造業為主的城市,所引入的創新團隊多為新材料、先進製造相關的“硬科技”,具有位於產業鏈上游、基礎設施投資大、回報週期較長的特點,建議政策性扶持資金應在這些領域發揮更多的主導作用。同時呼籲政府針對這些領域的早期項目設立成果轉化專項基金,以投資的形式來補齊團隊自籌資金的短板。


3

資金解決了,團隊如何有效運營?


對於科技創新團隊和初創企業來說,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問題後,最緊迫的就是經營團隊的問題。曾經有國內知名孵化器探討建立一個持股孵化的平臺模式——“3331模式”:就是創始的技術團隊持股30%,資本方持股30%,運營團隊持股30%。運營團隊不一定是創始團隊,也可以是天使投資人,還可能是資深行業從業者,項目需求方,或者是連續創業者。孵化器方牽頭成立一個俱樂部,吸引很多對這個模式感興趣的人。如果有合適的項目,俱樂部成員可以組隊結成運營團隊。


佛山南海人才辦公室策劃過的“創業三三聚”的系列活動,我認為也具備了模式的雛形。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組隊的過程十分複雜,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每年最多跑出一、兩個項目,哪怕再大的合夥人隊伍,精力也是有限的。從我們的經驗來看,這的確是事實,因為創業團隊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大家只有共同進退,利出一孔,才能戰勝商業的風浪。


以通用電氣為例,在創業之初,愛迪生堅定的支持直流電方案,對交流電嗤之以鼻。但我們知道直流電的大型網絡有諸多弊端,還是摩根先生大膽的引入了特斯拉發明的交流電,使得輸電網絡建設得以順利普及。所以,建議創始人在創業初始就要組建一個配置相對完備、無明顯短板的創始團隊,並且在股權設計上要有利於團隊的凝聚。


我們提出依託專業服務團隊,打造創業增值服務聯盟(或者說產業命運共同體)在建立資本驅動型孵化模式的基礎上,成熟的孵化器應該進一步打造深度的企業級技術和經營類服務能力。在初創公司的成長過程當中,提供重要的經營及管理服務,以加速公司的成長。包括:網絡及 IT 相關的服務設施,以及行政管理、人才招聘、商業計劃修訂、早期的市場分析、商業開發、法律及財務諮詢等。


還包括諸如品牌定位、工業設計、銷售團隊打造、股權激勵設計、還有供應鏈管理在內的深度諮詢服務。這些服務或者可以通過培訓、諮詢等渠道獲得服務收益,例如小米生態鏈穀倉創業學院,或者可以無償提供給被投企業,通過股權估值放大獲得收益。換一個角度,這也要求我們的孵化器負責人在孵化初創項目時要站在教練員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並非光有一個火力全開的明星隊長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創始人或者帶頭人在突破技術的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團隊協調能力。


4

技術經紀人:要懂產業,把市場需求分析放首位


今天相當一部分觀眾來自於佛山市首批技術經紀特派員,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域的生力軍,應該說技術經紀特派員制度與孵化器產業是密切相關的,因為我們相當比例的創新產品和待孵化創業項目就是從技術革新開始的。

精彩回顧丨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這裡有妙招!

但我們要看到,雖然創新很多都源於新技術新成果,但並非每一個技術成果都適合作為獨立的初創公司來孵化,很多技術成果可以直接進入規模企業和產業來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技術經紀首先要懂產業,懂技術需求方,面對一個新技術,要把市場需求的分析放在首位,幫助創業團隊找到突破市場的最佳路徑。


5

如何促進創新創業團隊與佛山本地產業共贏?


力合佛山非常注重初創企業和科技創新團隊與本地產業的結合,這種結合一方面通過抓住本地產業的痛點、通過平臺引導初創團隊和本地企業的交流來推動;另一方面也通過針對本地企業家的教育培訓,加強本地企業家的創新思維和國際化視野來推動。我們從2017年就開始策劃並持續實施了“佛山企業走進清華”和“清華專家佛山行”系列活動,目的就是增強科技和產業的互動。

精彩回顧丨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這裡有妙招!

另外力合佛山每年都組織南海企業家訪問海外創新中心和知名企業、高校,拓展企業家國際化視野和思維邏輯能力。本地產業的痛點就代表了一定的市場需求,抓住這些需求會更有利於初創項目的市場起步。力合佛山在最初設立投資基金的時候,引進了本地的知名企業家作為合夥人,就是致力於打通這一鏈路。


科技創新並不等同於技術發明,如果沒有獲得商業化的廣泛應用,打通研發、銷售、生產等環節,這樣的技術進步也只能停留在技術創新的層面。初創團隊要能夠做到沉下心來傾聽“本地企業家的心聲”,適時的調整產品策略從而更好的匹配市場需求。當然,在經過一定階段後,初創團隊可以藉助本地的產業鏈積累,逐步拓展到區域性產業領域,甚至輻射全國。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就要求我們的技術經紀或者孵化器從業者更加具備教練員的視野,同時積累自己的資源網絡,能夠從產業的視角給予初創團隊更專業化的服務建議。在單個孵化器自身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於門檻較低的標準化服務可以逐漸平臺化,對於門檻較高的定製化產業服務,則可以聯合更多的專業人員和機構形成孵化服務聯盟,圍繞具體的某些行業領域做出一些有特色的服務單品,最終實現1+1>2的效果。


精彩回顧丨如何解決科研人才團隊落地痛點?這裡有妙招!

掃碼獲取本次直播課程PP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