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父母的話“無感”,不能強制執行的時候,家長試試這麼做

文|勤親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我要買這個奧特曼!”丁丁指著玩具架上的奧特曼對媽媽說,“你爸前兩天不是才給你買了一個嗎?”媽媽皺著眉頭說,

“我就要,這個跟那個不一樣!”丁丁見媽媽不肯給他買,馬上就哭了起來,“這次先不買了,下次再買吧!”丁丁媽媽拉著丁丁想帶他離開,

可是,丁丁哪裡肯走,他掙脫開媽媽的手,自己一把從玩具架上把奧特曼拿了下來,抱著不肯撒手,媽媽擔心把玩具弄壞,試了好幾次也沒能搶過來,最後沒辦法只好付了錢,

丁丁見媽媽付了錢,馬上就停止了哭鬧,心滿意足地跟媽媽回家了,媽媽看著拿著玩具的丁丁,嘆了一口氣,每次出來都是這樣,這孩子太不聽話了!

分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很多類似這樣讓家長煩惱的事情,遊樂場裡玩起來就不肯回家;出去看見喜歡的東西就必須買,不買就大聲哭鬧;跟其他孩子搶玩具,說了也不聽;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麼不聽話呢?這是每一個媽媽心裡都會有的疑問。

孩子對父母的話“無感”,不能強制執行的時候,家長試試這麼做

其實,在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 孩子處於逆反期

三歲左右的孩子因為心智發育的逐漸成熟會經歷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在這時候的孩子會處處跟家長作對,家長讓幹什麼,自己就偏偏不幹什麼,非要跟家長擰著來,

對於這時候的孩子,要耐心給他解釋,如果孩子還是不肯聽,不妨利用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或玩具區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 發洩情緒

有些孩子不聽話,可能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例如身體不舒服或是被別人批評了等,孩子心思比較單純,不開心的時候就會哭鬧發洩不滿情緒,

所以孩子有時候不聽話進行哭鬧,有可能是孩子有特殊的原因,家長需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對父母的話“無感”,不能強制執行的時候,家長試試這麼做

3. 家長要保持原則

有些孩子不聽話是因為摸準了家長的心理,他們會根據家長對自己的寵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家長不打算滿足自己的無理要求時,撒潑打滾進行哭鬧,

有些家長就會進行妥協達成孩子的要求。這樣一來,孩子知道哭鬧是一個有用的辦法,所以會經常用這招來對付家長,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4. 孩子運動能力的提升

孩子在三歲左右,運動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孩子無時無刻在跑跑跳跳,孩子會喜歡去嘗試各種新奇刺激的運動,

有時他們會把小車子騎得飛快,有時又會從臺階上跳下來,這些行為在家長看來卻是非常危險的,他們會選擇去制止孩子,如果孩子不肯放棄,那麼他們也會覺得孩子很不聽話。

總結

面對孩子不聽話時,雖然不提倡去打孩子,但還是會出現打孩子的情況,例如家長生氣時一時衝動打了孩子,或是家長本身就提倡“棍棒教育”,覺得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聽話了,

但是,打孩子這種方法真的可取嗎?如果不可取的話,家長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做呢?

其實,打孩子這種管教方法是不可取的,打孩子只是在強壓之下控制住了孩子,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打孩子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到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孩子對父母的話“無感”,不能強制執行的時候,家長試試這麼做

家長應該選擇正確的方法對不聽話的孩子進行教育

1. 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對孩子發怒

在孩子調皮任性不聽話時,家長雖然常常被激怒,但是,還是要試著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儘量平靜下來,不在盛怒之下,用粗暴的言行去責罰孩子,

這樣即使孩子當時聽話了,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而且孩子還有可能對於自己的錯誤並沒有認識到,只是迫於壓力才屈服,還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2.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於較小的孩子來說,他的不聽話可能是逆反期在作怪,所以家長不用過於在意,在孩子不聽話時,可以選擇帶他帶去和朋友玩兒,去公園轉一轉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從引發哭鬧的事情上轉移出來,那麼孩子很快就會安靜下來。

孩子對父母的話“無感”,不能強制執行的時候,家長試試這麼做

3. 對孩子“約法三章”

對於孩子平時不受控制的無理要求進行約束,比如買玩具、買零食、回家時間等,在出去之前要跟孩子商量好,進行“約法三章”,並按規定執行,

如果孩子違反規定,那麼即使孩子如何哭鬧,也不要去滿足,讓孩子明白,自己約定遵守的事情就必須做到,即使哭鬧也沒用。

4. 對不聽話的孩子採取“冷處理”

孩子在任性哭鬧時,家長不要心疼孩子,害怕麻煩,要學會“冷處理”,讓他去哭,讓他去鬧,不關注他,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哭鬧沒有意義,

家長可能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孩子在哭鬧時,如果家長越哄孩子可能會哭的越兇,有些孩子哭一會兒後還會偷偷看看家長,

如果發現家長看自己,馬上就會加大分貝。所以,如果選擇不去理他,那麼他反而會自覺沒趣安靜下來。

5. 對孩子進行適當懲罰

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無理取鬧雖然不會捱打,但是也是要受到懲罰付出代價的,這樣他才會有所顧忌,比如可以讓孩子罰站幾分鐘、沒收當天的零食,如果孩子任性不肯吃飯時,那麼可以選擇把飯菜收走,讓他體會一下捱餓的滋味。

孩子對父母的話“無感”,不能強制執行的時候,家長試試這麼做

勤親媽媽寄語:

任性不聽話,是每個孩子都會出現的情況,家長只有擺正心態,積極應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疏導和教育,才能夠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性格。孩子的教育並不會立竿見影,需要積累沉澱,只要家長選擇正確的方法,孩子就一定會蛻變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看完這篇文章,你家有一個任性不聽話的寶貝嗎?在他不聽話時你又是如何去做的呢?分享出你的故事吧。

-----------------------

我是@勤親媽媽,在育兒帶娃的過程中,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希望您將本文轉給更多的寶媽,讓育兒不再成為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