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和《歌手》的区别

#歌手当打之年# 是现在最火的歌曲类综艺节目,为《歌手》系列的节目。节目邀请具一定知名度的歌手陆续进行现场歌唱演绎,由大众评审经过轮轮评审,选出歌手中的歌王。大众评审中的“评审”两字颇有讽刺意味,因为是由非专业的普通群众去评选出专业歌手中的歌王。普通群众又怎能明白歌手唱得是否踩中节拍?普通群众又怎能了解竞演的歌手中谁唱的歌难度更高?所谓歌王,其实也就是大众评审最喜欢的歌手吧,或者是大众评审激情投票产生的高得票歌手吧,不一定是唱得最好的歌手。

灵魂的不同 |《中国好声音》和《歌手》的区别


谈起《歌手·当打之年》,就令人不自禁想到曾经强势霸占综艺收视率第一的《中国好声音》。两者虽然都是歌曲竞技类节目,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评审制度。《歌手》系列节目执行的是非音乐专业性的大众评审决定专业歌手的去留,《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执行的是专业的歌星作为导师决定演唱者的去留。

灵魂的不同 |《中国好声音》和《歌手》的区别


《中国好声音》首届横空出世即爆红,凭的就是节目中导师在比赛初选时背对舞台,看不到演唱者的外形,完全根据演唱者唱得好不好而选择转椅面对舞台、面对演唱者、接纳演唱者。参加该节目的演唱者大部分为普通大众,有酒吧驻唱歌手,有街头卖艺歌手,有校园音乐专业学生,有爱好唱歌也还唱得不错的非音乐相关的普通群众等。当然,该节目还吸引了一些不再处于行业巅峰的明星歌手参赛。

灵魂的不同 |《中国好声音》和《歌手》的区别


节目初选阶段,导师选择是否转身接纳演唱者的制度,对所有参赛者都是公平的。因为导师开始看不到演唱者,不会因为跟演唱者是熟人关系,或者演唱者是娱乐圈的老牌明星而网开一面。不论演唱者以前有多辉煌,或者演唱者是圈内比较出名的后台制作者,或者演唱者是亲戚/熟人,或者演唱者外形欠佳等等,即不以演唱者的名气、外形、关系,一切都以演唱者现场的歌曲演绎是否达到导师选择的标准而吸引导师转身,导师的转身接纳完全取决于演唱者的现场歌唱是否打动导师。

演唱者演唱结束后,导师则说明转身或者不转身的理由,专业的点评,使观众恍然大悟,对演唱者的歌曲表达歌唱收获一定的了解。加上节目邀请的导师都是歌唱圈的大咖,专业性使观众信服。导师初选阶段,保证了之后竞技舞台的演唱者一定的专业性。

节目中普通演唱者被导师转身接纳,是节目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观众的鼓掌、呐喊,间接表达了他们对平凡人能“出人头地”的渴望。节目的爆火,反映了观众对公平的歌曲竞技的愿望,是人们对社会公平、公正追求的缩影之一。

在《中国好声音》出世之前,除了央妈举办的青歌赛等专业严谨的节目,各种红火的歌曲竞技类综艺节目几乎都是粉丝导向,例如《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等,《中国好声音》之后出现的《歌手》,也是如此。观众对粉丝决定的、不再是纯粹的专业竞技类节目逐渐不满,而《中国好声音》从初选赛制上推翻了粉丝导向,令观众耳目一新,再次体会了竞技舞台的公正,所以节目的火爆不是没有道理的。

《歌手》是以歌星来娱乐大众,《中国好声音》是大众公平竞技的舞台!

《歌手》能增加参赛歌星的曝光度,提升他们的知名度;《中国好声音》是提供给普通人一个出线的机会!

《歌手》的导演长时间、反复吊大家胃口地公布名次,《中国好声音》是导师为优秀演唱者激动转身!

如果你是歌星,参加《歌手》吧,你的唱功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不一定过关!当然,与此同时,你得如同吞苍蝇般,忍受非专业的评审对你莫名其妙的投票。

如果你是普通歌唱者,参加《中国好声音》吧,你不仅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有机会获得大牌专业导师的指导,甚至他们的友谊、他们人脉的支持!

如果你是观众,想欣赏更多的歌星现场live,看《歌手》吧!如果你不想仅为了娱乐,也想了解歌曲演绎的专业解析,看《中国好声音》吧!如果你不愿做Jian自己忍受导演不厌其烦地吊他人胃口的作,更愿参与导师转椅时的全体激动氛围,看《中国好声音》吧!

《歌手·当打之年》接近尾声,《中国好声音》每年7月举行,两个节目播出时段完美错开。我是普通观众,忍着导演的作欣赏《歌手》的歌星live,期待即将到来的2020年《中国好声音》,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