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时代,个人声誉和能力并重

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认为,在职场上想要获得成功,除了踏踏实实的做事,更要学会高调秀出你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大领导的关注;可也有人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认为成绩不够,越高调越容易受到同事排挤,可能还没被领导关注就会被同事孤立。对于这些言论,从作为一名成熟的职场人,应该如何看待呢?


互联网经济时代,个人声誉和能力并重


能力和声誉之间哪一个更重要?这类的问题每次在网站上被提出,一定会引起极大的争议。大家会被严重地撕裂成两派。我很多年前,就属于“做事、能力更重要”的坚定派。那时候自己还会产生一种道德的优越感,好像只有自己在踏踏实实做事,那些会说的都不会做。持这种说法,还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如意找找借口:“自己的精力一直花在踏实、勤恳做事方面,所以大家不了解我‘珠玉在内’,所以我吃亏了”。另一派的意见则认为,成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自己的成就和业绩,怎么能不让人知道呢?更有甚者认为,“做到八分说十分,那是合适”,“只做到六分,说到十分,那才是成功”。因为看到很多人都这么干,我可不能吃亏了。

互联网经济时代,个人声誉和能力并重


一般热衷参与这种辩论的人,职业经历都不会太久,就像我当年一样。我认为自己当年的这种想法,说明自己的职商是很不成熟的。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样割裂地看待事物,本身就很不中国。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教导我们,要整体性看待事物。名誉和业绩,不过是硬币的两个面罢了。机械地去看待这件事就好比一位女生打扮得很漂亮出门。她既不会逢人就自夸,也不会因为别人夸奖她,就去封人嘴。所以,两种认知都挺荒谬的?

我在后来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真正的职场高手。他们几乎都是又有能力,又有IP的。所以,后来才发展了我从量子参与的角度,对领导力的重新定义:领导力不来自威权,而是一种让他人自愿追随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只靠能力或声誉的单腿走路,肯定是不行的。

互联网经济时代,个人声誉和能力并重


如果以一种整体认知来看的话,你的能力和业绩,是你竞争力的一部分。踏踏实实做事,能够让你在不同的场景下,靠不断积累、不停锻炼,持续成长。但让大家都知道,你能做成什么事,也是你竞争力的一部分。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成大事,必先聚人。人生匆匆百年,时间是事业的大敌。要聚人,则必须先闻于人。

当然,前提是酒要香。我非常反对那种“做到六分要说到十分”的言论。《道德经》所谓“大制不割”。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当你的业绩和特质足够突出的时候,自然会拥有匹配的声誉。真的没有必要去刻意强调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