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資產320萬元,住房佔7成,隱憂需消除

居民家庭資產320萬元,住房佔7成,隱憂需消除

近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在《中國金融》撰文稱,調查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北京位居第一位;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金融資產佔比較低,僅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無風險金融資產。

居民家庭資產320萬元,住房佔7成,隱憂需消除

應當說,央行的這項調查是具有一定權威性和專業性的,是能夠較好地反映當前中國居民家庭資產的基本情況和現狀的。同時,透過這份報告,也可以看出,居民家庭資產已經有了比較大的增長,居民擁有的社會財富也在逐步增多。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同],居民擁有的財富還會持續增多,改革開放成果還會在居民家庭資產中得到進一步體現和展示。

事實也是,從這些年來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對生活追求的目標不斷變化和提升中也不難發現,發展的成果確實在居民身上得到了較好體現,在居民擁有的家庭財富中得到有效展示。不僅如此,財富的含金量也在不斷提升,品質不斷增強。單純的現金財富已經逐步轉變為多元化財產,轉變成居民良好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特別是文化、教育、旅遊、休閒、健身、養老等在居民家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品質不斷提高、內容不斷增多,更讓居民的家庭財富朝著享受、愉悅、幸福的方面轉變,而不是過去那種只知道掙錢、存錢,而不知道享受的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在居民家庭財富不斷增多、生活質量和品味不斷提升、資產結構日益多元化的同時,居民家庭資產中出現的固定資產比重過高、住房擁有率比重過大、家庭負債增多、地區間差距過大等,也是需要改善和優化的。

居民家庭資產320萬元,住房佔7成,隱憂需消除

固定資產比重過高,無疑對消費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因為,居民家庭資產增長較快,與房價的過快上漲是有密切關係的。如果剔除房價上漲因素,居民的家庭資產可能只有現在的7成左右。因為,在居民家庭資產中,住房佔據了7成。也就是說,約有220萬左右是住房資產。而住房資產與十多年前相比,少則在房價推動下漲了3、4倍,多則漲了5、6倍,甚至更多。即使按中位數4到5倍來算,居民的住房資產應當在5、60萬左右,加上經濟增長因素,房產實際價值應當在100萬左右,家庭總資產220萬元左右。所以,在分析居民家庭資產狀況時,必須充分考慮房價上漲因素。即使如此,我們認為,中國居民家庭資產的增長也是比較快的,是能夠充分反映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要看到,固定資產比重過高,特別是房價過快上漲對居民消費能力的擠壓是比較明顯的,對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費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而住房擁有比重過大,對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對有效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有一些負面影響的。要知道,發達國家居民的自有住房率大多在60%左右,遠低於我國的96%。如果能夠降低20個百分點,所能釋放的消費效應也是相當大的。這其中,不排除多套房帶來的重複計算。即便剔除重複計算的因素,城鎮居民自有住房率也不會低於85%,仍然遠高於發達國家。所以,必須通過轉變居民的住房理念,強化居民的租房意識,提高租房比重。一方面,資產更多元化、尤其是證券化後,可以更好地釋放消費潛力,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減累輕房價上漲的動力,緩解住房供需矛盾。

家庭負債增多,無疑也是目前居民家庭資產狀況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雖然按照調查,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率只有9%略多,負債率並不高。但是,這一比率顯然是無法反映居民家庭負債的矛盾的。因為,多房產的家庭,大多是負債率極低的家庭,且資產覆蓋債務的效率很高、能力很強,沒有任何風險。真正的負債,來自於普通居民。他們的資產負債率,才是風險的主要隱藏點。一旦房價出現大跌,多數有房貸的居民都無力承受。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房價不能大跌的主要原因。同時,90後等負債比重偏高、負債率很大、超前消費嚴重,是最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居民家庭資產320萬元,住房佔7成,隱憂需消除

當然,地區間差距過大,北京、上漲、發達地區的資產遠高於西部和東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甚至最高比率超過7倍,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縱然這種差距有房價相差較大、資產總量實際沒有這麼大的差距。但財富分配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經濟實力相差懸殊,也是不可忽視的矛盾。如何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均衡發展,也是今後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也是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