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规兑现,未来5年“1类房”二度升值?听听建筑学家怎么说

许多人认为,刚需买房根本不需要考虑升值问题,因为自住。

这句话并经不起深究,一方面房产在居民家庭财产中的占比太大,买房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自己的家庭财产带来损失,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另一方面根据西南财大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镇普通家庭收入有超过60%以上是用于支付房产,所以买房不能不慎重。

国家新规兑现,未来5年“1类房”二度升值?听听建筑学家怎么说

对于未来房子到底会升值还是贬值问题,王石曾这样说道,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流动性的社会,年轻人买了房子就很容易把自己固定下来,随着工作地址、生活地址的转移,换房子会变得越来越麻烦,并且现在的房产已经过剩,就算你不买房,你的父母也会给你留有房子,你的岳父母也有房子会留给你,当今社会的住房已经明显过剩了。

王石从社会流动性和住房过剩方面给出观点,不建议年轻人买房。这一点其实有数据依据的,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统计公布的《中国住房存量测算:过剩还是短缺》的报告数据来看,中国城镇住房从1978年的3100万套增加到2018年的3.11亿套。数据非常之大,而大家都知道,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是8.3亿。根据户均人数2.99人算, 8.3亿人只需要2.77亿套住房。截止2018年末,我国一共城镇商品房存量达到3.11亿套,我国城市化率刚好60%左右,计算下来户均超过1.1套房产,所以房产过剩已经是明显的问题。只不过住房空置率居高不下消化掉了很多楼市存量房产。

根据某房产机构统计,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价值已经高达450万亿元,现在所有的房子加起来足够34亿人居住,中国的居民储蓄才仅仅170万亿元,人均储蓄还不到5万元。也就意味着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比居民存款还要高出2倍之多。所以房产过剩(王石的这一观点)不无道理。

国家新规兑现,未来5年“1类房”二度升值?听听建筑学家怎么说

一方面房产过剩,另一方面很多刚需买不到房子、买不起房子,看起来是一对矛盾问题,但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确实如此,炒房者不断追求房产升值,刚需只能望而却步。年轻人经过多年奋斗,终于要买房,开心的同时,又出于对买房知识欠缺一脸茫然,特别是在高楼林立的二十一世纪,究竟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今天我们就说说关于电梯房和楼梯房的问题,这是刚需买房的首要选择,该选哪个。未来5年,电梯房与楼梯房,哪个升值快?一起听听建筑学家怎么说。来对比下这两种房子的最大区别。

1、层高选择问题。

在人们的一般记忆当中,城市化就等于高楼大厦,等于一眼望不到边的房子。但是如果你有走访欧美国家的经历,你或许就不会这么想了。在北美和欧洲国家,只有个别超级大城市才会见到层高达到30多得密密麻麻高楼,而一般城市则多为低矮的多层住宅。

这番景象与我国农村的宅基地小洋楼极为相似,很多人说这是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反应。其实不然,根本原因是土地资源与可居住人口的承载能力权衡的结果。我国虽有96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是可利用于城市建设商品房住宅的土地却非常有限。

在人地关系中,我国由于人口多,所以选择了向天索要空间;而欧美国家人口较少,所以低矮住宅足够使用,完全没必要向天发展。这种情况之下,就诞生了多层住宅和电梯房高楼住宅的区别问题。

国家新规兑现,未来5年“1类房”二度升值?听听建筑学家怎么说

如果是10年前的多层住宅,则不建议购买,因为小区生活设施过于稀少,最显著的问题是停车位不足,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超过1部车,如果停车位不足,那么日常进出小区都会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而高层住宅也有弊端,例如电梯等待时间长,几十年之后设备老化维修难等问题。

2、公摊与房价问题。

公摊面积基本上是我国的一个特有房地产术语,在不少城市虽然有取消的迹象,但是现阶段并不能全面铺开推行,公摊带来的问题由来已久,解决之路也相对漫长。但根据人民日报和央视财经频道的报道,取消公摊带来的问题,或许不可免,只是时间问题。

所谓公摊,顾名思义就是公共区域,是小区的所有购房者一起出钱购置的房产面积。公摊面积因为小区房子设计方式的不同导致大小不同,一般而言楼梯房的公摊和电梯房的公摊相比,要小得多。楼梯房只有楼梯上下,这是最大的公摊区域,电梯房除了配置1-2部楼梯之外,还必须配置1-2部电梯,电梯井也属于公摊区域。

这样一来电梯房的公摊是楼梯房的1.5~2倍左右。大家都知道,买房子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总房价的,公摊也在其中,公摊越大,买房子出的钱也就越多,所以就单论公摊这一条,楼梯房要划算很多。举个例子:同样120平米的房子,楼梯房可能总价在120万元,但是电梯房总价格高达140万元,差别很明显。

国家新规兑现,未来5年“1类房”二度升值?听听建筑学家怎么说

3、旧改下,升值问题。

以前大家都不愿意买楼梯房,因为居住舒适度很低,在电梯房盛行的年代里,楼梯房显得很异类。很多人期盼着自家的多层住宅迎来拆迁的风声。不过从国家最近几年的拆迁大方向来看,今后大拆大建已经不可能了,旧改接替棚改将成为今后城市老旧小区的解决办法。2020年4月份,国家重提旧改,今年规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重点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

根据住建部的数据统计,符合“建成于2000年之前+公共设施落后+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在全国范围内累计达到17万个,涉及居民大约总数超过3000多万户,人口数量高达上亿。如果按照今年改造3.9万个小区来推算,全部完成旧改工程大约需要4到5年的时间。

圈子封面

买房投资圈子

圈主:楼市指闻i

176成员

进入圈子


建筑学家认为,越来越多人厌弃了高楼大厦的鸽子笼式的居住方式,多层住宅配置电梯的小洋房成为了新型居住追求,再加上旧改袭来,为城市存量房产焕发新生,或许为多层住宅再次带来升值契机。

新规兑现,未来5年“1类房”二度升值?你觉得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