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對西行客散冷離杯,庭靜月如鉤。

奈重簾醉醒,秦箏才弄,驚起斑鳩。

誰伴孤燈長夜,好夢總難留。

聽翠簷滴雨,一袂清愁。

猶記蘭亭舊日,正春山好處,相競風流。

悵年華暗換,世事轉沉浮。

念勞生、消磨英氣,況情懷、都付與蘋洲。

空惆悵,望鴻歸去,人立蓬丘。

——玉臨君覽《晉書·王羲之傳》雜感,依《八聲甘州》詞牌正格,填於己亥年甲子月己卯日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詞句、用典選注:

1.離杯,指餞別席上所用酒杯,借指餞別之酒。該意象在歷代詩詞中多有運用,如北周庾信《對宴齊使》詩:“酒正離杯促,歌工別曲悽。”唐薛能《秋日將離滑臺酬所知》:“明朝欲別忘形處,愁把離杯聽管絃。”唐李鹹用《送別》詩:“別意説難盡,離盃深莫辭。”唐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詩“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宋汪莘《浣溪沙》詞“相知深處舉離杯。”宋張舜民《朝中措》詞:“雲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對離杯。”等等。

2. 秦箏,相傳箏為秦國蒙恬所造,故稱秦箏。該意象在宋詞常出現,如晏幾道《鷓鴣天·手拈香箋憶小蓮》:“秦箏算有心情在。”秦觀《滿庭芳·曉色雲開》:“低按小秦箏。”朱敦儒《清平樂·當初相見》:“一曲秦箏彈未遍。” 陳允平《漁家傲·自別春風情意惻》“秦箏不理香塵積。”等等。

3.翠簷,指長滿青苔的屋簷。

4.“猶記蘭亭舊日,正春山好處,相競風流”句,用王羲之《蘭亭集序》事——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是為《蘭亭集序》(後來被《古文觀止》收錄,成為古文之典範)。還揮毫《蘭亭集序》,亦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5.勞生,出自《莊子》中的《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後以“勞生”指辛苦勞累的生活。唐張喬《江南別友人》詩:“勞生故白頭,頭白未應休。”宋王禹偁《惠山寺留題》詩:“勞生未了還東去,孤棹寒蓬宿浪花。”明劉基《次韻和孟伯真感興》之二:“無用文章豈療飢,勞生筋骨已支離。”郁達夫《夜偕陳世鴻氏、松永氏宿鼓山》詩:“供宿贊公房,一洗勞生悴。”

6.蘋洲,蘋:即萍,指浮萍,,水中浮草之意。洲:水中的沙洲。 “蘋洲”泛指長滿蘋花的沙洲,後來逐漸演化成歸隱山林、浪跡江湖、追求自我的文學意象。宋陳亮的《南鄉子》:“風雨滿蘋洲。”宋舒亶《菩薩蠻》:“白蘋洲渚垂楊岸。”宋米芾《阮郎歸》:“雙雙鴛鴦戲蘋洲。”清朱彝尊《洞仙歌》:“蘋洲小棹”。

7.蓬丘,指長滿蓬草的山丘,後引申為蓬萊山。詞中用本意。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詞牌解析:

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等,源於唐代邊塞曲,唐玄宗時教坊大麴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到了宋代,由原來結構簡單、節奏輕快的短曲小令,轉而開拓出委婉流轉的長篇慢詞。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闋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吳文英《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遊》等。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聲明:該詞為玉臨君個人原創作品,著作權歸作者所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