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试试这4个方法

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试试这4个方法

文/叮当派好习惯

叮当派好习惯,持续推送教育热点、好习惯养成方法、学习干货等丰富内容,助力3-12岁儿童“学习、情商、性格”三方面优化!欢迎转 发、收藏本文~

叮当派好习惯日前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你好,我家嘟嘟5岁了,这学期因为疫情幼儿园没法开学,他就一直在家。每天入睡都特别困难,光哄他睡觉都能把人折磨疯,早晨还赖床到8点还不起。我该怎么办呢?

叮当派好习惯知道,上面这位嘟嘟妈的烦恼并不是个例。

总的来说,居家抗疫期间国人的睡眠质量普遍下降了,呈现睡得晚,睡得多,睡得差的特点。受家长晚睡习惯的影响,很多小朋友晚上睡的太晚,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早晨就很难按时起来。

许多家长已经担心:“这要是开学了,孩子起不来可咋办?”


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试试这4个方法

图片来源:搜狐网

谈睡眠调整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到底孩子睡多久是正常的、有利于健康的?美国儿科学会给出如下建议:

  • 4个月到12个月的婴儿,每天总的睡眠时间(包括午睡)应该睡1216小时;
  • 1到2岁的宝宝,每天应该睡1114小时;
  • 3到5岁的孩子,每天应该睡1013个小时;
  • 6至12岁的孩子,每天应该睡912小时。

其实,具体每个孩子需要睡几个小时,因人而异,不必太教条。只要孩子睡醒后,精神好,很少生病,就是适合孩子的睡眠时长。

其实,疫情期间孩子还没开学,不能经常外出、生活安排比较单一,正是调整睡眠的好时机!

如何让孩子睡得好、睡得足?叮当派好习惯现在要开始仔细说明啦:

1、固定起床的时间

很多孩子晚上迟迟不肯睡,早上睡到9~10点钟还不肯起来,这样晚睡晚起的作息模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显然是不利的,而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还是那句老话:规律作息,永远是孩子安稳入睡的第一步。

因此,如果孩子有睡懒觉的习惯,第一个要做出改变的事情就是把早上起床的时间逐渐提前,可以从提前15分钟,逐渐过渡到30分钟,依次类推,直到固定在6:30~7:30(建议与幼儿园、学校上学时的起床时间同步)。

爸妈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有所期待的活动。

例如:

早餐可以吃孩子喜欢的小熊饼干;

可以让老人带孩子去公园玩;

把每天安排得有趣好玩,有所期待才有起床的动力!

2、白天多玩耍多运动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也不能让孩子一直坐着看电视或者做作业。

要想孩子晚上睡得好,必须合理安排他们白天的活动,比如可以去小区里跳跳绳,打打羽毛球。

白天让孩子玩得高兴,累了,到晚上他们自然会睡得香甜。

另外,孩子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已足够;

晚饭及临睡前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晚饭后可适当进行一些轻松宁静的活动,但不可玩得太过兴奋。

临睡前,让孩子洗一个舒服的温水澡,对睡眠有所助益。

3、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合适的睡眠环境应该是安静,空气清新的。

有时候之所以孩子意睡觉是因为怕错过好玩的事情。特别是家里的大人都在客厅看电视,而单单要他去睡觉,这样孩子很难静下心来。

因此,要孩子乖乖地上床,爸爸妈妈要一起配合,关电视、熄灯、轻声细语、各自回房,还可以放些优雅的轻音乐或催眠曲,让孩子相信大家都要休息了,真的该睡觉了。


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试试这4个方法

图片来源:网易


4、应对孩子拖延入睡的“花招”

有的孩子躺到床上后睡不着,会不时爬起来或跑出来,并且提这些理由:“我想喝水。”“我想再上个厕所。”“我有一个好想法,你们要不要听?”

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权限票”,比如每晚上床后只有使用三张“权限票”的权力,每提一个要求就会用掉一张,用完为止。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能遵守这样有游戏性质的约定。

有的家长工作比较忙,就给孩子一台平板电脑听故事、看动画片,孩子也习惯了和电子产品“相伴”,包括上床休息。

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试试这4个方法

图片来源:新浪网

有研究称孩子上床前两个小时中使用了手机或平板电脑,也会影响到孩子褪黑素的分泌。

所以,孩子睡觉之前,家长应该果断没收孩子身边的电子产品。

这2个行为不可取

1、冲进房间,大声叫唤

有的爸妈要赶着上班,会在早晨冲进房间,大声叫唤孩子起床。

这样做会把孩子睡眠的安全感夺走,突然惊醒不但会吓到孩子,还会摧毁孩子美好的早晨。

2、直接拉开孩子的被子

这种方式是极度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严重摧毁了孩子的睡眠安全,也会因温度的变化造成孩子着凉感冒的结果。

甚至会让熟睡的孩子大哭,给起床造成更大的难度。

其实,每天叫醒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耐心的话语和爱抚,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意,心情愉悦开心地睁眼醒来。

最后,叮当派好习惯提醒:上面这些调整作息时间的方法,在具体运用到每个家庭和孩子身上时,家长需要结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逐渐给孩子调整,切勿生搬硬套,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