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HBDI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和我们平常说的注意力在心理学范畴内是同一种解释,指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专注力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完成事情、任务、学习的重要心理基础。


用HBDI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严格说来,专注力的注意范围比注意力的要更加窄和集中一些。比如,我们会对孩子说,上课要集中注意力。当孩子在听老师讲课时,他不仅要听、要看、可能还要跟着读、背、写,会有环境的交互现象。而专注力更多的场景是没有交互现象的,更多的是用来描述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比如,当写字时,专注于写字,背书时,专注于背书,这一项项的专注,汇聚起来,就是一个沉浸式学习的场景。

注意力还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就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手机突然响了,旁边有人咳嗽了。有意注意就是有预定目的,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总是叨叨孩子的“上课好好听讲啊”就在此类。

按照注意力的呈现方式,还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集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分配性注意和切换性注意。


1、集中性注意:指持续不断且稳定的注意力。形象地说,就像我们常说的电池续航能力

集中性注意能力的时间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增长的,一般3岁的孩子6分钟左右、6岁的孩子8分钟左右、9岁的孩子10分钟左右,12岁的孩子15分钟左右。在游戏状态中,3岁的孩子可以达到25分钟、6岁的孩子40分钟、9岁的孩子50分钟左右。而主要因为生理原因,男孩子的集中性注意力比女孩子普遍要再低一些。

集中性注意力不足时,孩子会出现拖拉、坐不住、容易分心、上课神游这些注意力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的现象。所以男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比女孩子要多一些。

2、选择性注意:指在做一件事情时,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舍弃与目标无关的信息。

选择性注意主要考察视觉的广度、深度、过滤信息和抗干扰的能力。比如,孩子正在写作业,外婆拿着一只苹果放下来,跟孩子说,写完作业吃哦。有的孩子看看,点点头,接着写作业。而选择性注意较弱的孩子,就会写写作业,看看苹果,最后可能忍不住拿起苹果就吃起来了。

3、分配性注意:指在处理或学习同一件事情时,需要两种以上形式的能力分配。主要考察综合运用、思维连续、活跃的能力。

比如,默写的时候,一边要用耳朵听默写的内容,一边要用手写出来,手写的时候,眼睛还要盯着自己写的内容,这些都需要不同器官协调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分配注意力弱的话,会出现做事手忙脚乱、潦草马虎或者不能连贯的现象。比如有的孩子抄写时,一个字要写一笔看一笔,不能看一次,一下子写出一个字来。

4、切换性注意:指在两个或多个信息之间来回交替注意的能力。考察的是注意力的主次转变,能够自主转移或延迟满足的能力。

学校的课程安排很训练孩子的切换性注意。比如,课间十分钟结束,下一堂课是英语。那么孩子就需要在上英语时不要还想着刚才课间跟同学们玩的游戏,而把注意力放在英语学习上。

切换注意力能力不足时,会出现固执、冲动、拖拉、急躁、应变不足的表现。

  • 专注力与孩子的脑发育息息相关。只有那些与各个时期大脑发展相适应的育脑方式能够很好的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有效刺激专注力产生的源头。

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发育为成人大脑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年龄段:

  • 脑神经细胞不断增多的时期:0-3岁
  • 脑神经细胞发生“间拔”现象的时期:4-7岁
  • 信息传递回路功能不断发展的时期:8-10岁

这一研究结论与发展心理学中提出的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相吻合。研究同时发现,每个孩子的脑发育也存在个体差异。简而言之,相同年龄段,与专注力相关的大脑区域,集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分配性注意和切换性注意呈现的强弱程度在每个孩子身上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孩子脑发育的各个阶段,家长科学的态度就是心中知道大框架,行动尊重孩子的节奏,要根据大脑的成长和发展帮孩子打好专注力的基础。

0-3岁,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本能。这个阶段强行进行“知识传授”为主的早期教育是不合适的,除非孩子学得很开心、很感兴趣,否则填鸭式的教育只会增加这个年龄段孩子大脑的负担。

专注力的起点是“感兴趣”、“觉得有趣”、“喜欢”、“感动”等各种情绪。让孩子能够直率地表现出这些情绪,是这个年龄段的育儿核心。这样做可以激活大脑本能,让孩子喜爱周围的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的能力。这阶段孩子的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让孩子从生存本能发展出想得到爱、想得到认同的情绪。

4-7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天生的才能和资质,保证大脑信息传递回路的机能是否能顺利发展。7岁后,孩子的自主性将成为一个大的发展主题,因此这一阶段也是为下一阶段孩子的发展做铺垫。

大脑神经细胞机能随着遵循“统一-一贯性本能”的环境而变化。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专注能力时要做的至关重要的事情是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培养那些可以提高孩子细胞机能的好习惯。具体说来,就是千万不要要求孩子“要那样做,要这样做”。3岁前,父母要求孩子“要这样做”是没什么太多问题的,但是过了4岁,育儿的模式就要转到重视孩子“自己做事”的意愿了。如果孩子心中无法产生“我要自己做”的决心,并认为“我要是做错了就会受到让人难堪的批评,还不如不做了”。这就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养成。所以这阶段,父母也要有意识培养孩子不以得失来判断、思考和行动的习惯,让孩子心里渐渐明白“有点损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的思维。

8-10岁,培养孩子主动做的意愿。

这一时期,脑神经细胞的树突不断发展,大脑的信息传递回路迅速进化。孩子的大脑内部神经网络逐渐接近成人的大脑。这一时期,父母要注意与孩子相处时“要这样做,要那样做”也是育儿禁忌。孩子过了7岁以后,大脑追求“独立完成的喜悦”这一报偿神经系统变得异常活跃,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自己决定的事情要自己完成”这样的自我本能。我们的老话说“7岁8岁狗都嫌”,也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主意识大爆发,面对家长的建议、命令、指令,统统都要想方设法拒绝,而自己想做的事,无论家长多么反对,则想方设法要达成。这个年龄段,又刚好是孩子小学三年级左右,这时对孩子成长的包容性较差的家长,就会产生很多焦虑。因为孩子的对抗太多太强了。而这些冲突,就会干扰孩子的专注力养成。

这一时期,父母要锻炼的是“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做”。可以这样说:孩子你可以这样做和那样做,你想怎么做?或者,妈妈觉得这样做会有一种好的结果,而那样做可能会有不太好的结果,当然,决定权在你手中,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太好的结果那样的办法,做那样的选择要有很大的勇气,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不过你也可以把这样的选择权放到下次没有确定的结果时用。即使结果不太好,你也不必怕,妈妈和爸爸总是支持你的。这样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就会慎重考虑,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赌气和刷存在感的选择。

如果你让孩子怎么去做,孩子就怎么去做,过了10岁以后,孩子的能力就得不到拓展。所以这一阶段,父母要把专注力放在提高孩子“独立做事”与“做成事情”的能力上。

我们知道在HBDI中:

  • A象限的优势是:逻辑性相对是最好的,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有效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上。劣势是: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A象限人,自我为中心较严重,情绪化,共情能力差。
  • B象限的优势是:执行力相对是最好的,他们的注意力能够完全集中在指令上。劣势是:在没有规则状态下成长起来的B象限人,条理性差,表达能力差。
  • C象限的优势是:共情能力相对是最好的,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有效集中在与人的交流互动上。劣势是:对外界干扰反应灵敏,易分神走神,重压下会完全丧失逻辑性。
  • D象限的优势是:思维活跃性相对是最好的,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有效集中在事物的本质上。劣势是:目的性差,随机性强,难以稳定持续,压力过大时会丧失执行力。

结合产生专注力的大脑发展阶段和HBDI,0-3岁,对孩子提供充分的爱,允许和保护,让孩子的本能自由发育发展,3岁时,HBDI四象限的特点,已经可以清楚显现。

A孩子,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会有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坚定和强硬,哪怕是向父母要爱要抱抱,也会有命令和控制感的威严;

B孩子,在3岁时,会显得比一般孩子情绪反应稍迟缓,动作稳当而缓慢,并且很听话,基本感受不到有指令式对话,多数偏内向;

C孩子,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会有比一般孩子更多的柔软和温暖,会有很多向身边的人表达、传递温情的现象,不会有命令式对话;

D孩子,会显得比同龄孩子动作反应更加灵敏灵活,爱笑爱跳爱闹,可以自得其乐,也可以很好与人互动,命令别人情况较少,但抗拒别人的命令会比较多。


4-7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天生的才能和资质,保证大脑信息传递回路的机能是否能顺利发展。那么,

A象限孩子可以开始注意培养需要逻辑、数理、难度会逐渐加大的竞技类兴趣爱好,如,接触象棋、国际象棋、竞技类纸牌游戏,钢琴、足球、篮球等

B象限孩子可以开始注意培养需要耐性、细致、类比类的兴趣爱好,如舞蹈、武术、田径、乐器、儿童美术、球类等

C象限孩子可以开始注意培养需要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增加人际交往的兴趣爱好。如合唱、小主持人,英语,以及他想跟好朋友一起学的课程。

D象限孩子可以开始注意培养他感兴趣的内容,以兴趣出发,不以考级考证为目的,能有效保证孩子兴趣爱好的绵延。


8-10岁,培养孩子主动做的意愿。

这阶段孩子的天生特质会进一步显现,A象限孩子的竞争性与强硬作风开始明朗化,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鼓励和肯定他力争上游的决心和信心。当A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保护和鼓励,他们的目标感会使他们始终处于专注力的顶端。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各领域的精英一般都是A象限人,或兼有A特质的B和D象限人。

B象限孩子的分配性注意会比其它三种注意力弱,但B孩子的自我如果在8岁以前被保护的较好,没有被不停催促,而是遵从他的节奏,他的大脑发育良好,从8岁开始,家长会发现,他的速度渐渐有越来越稳定快速的提升,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而这样成长到青春期,很多正B孩子一改儿时的内向文静,开始展露他们自信、开朗、阳光的一面。

C象限孩子因为多数存在高敏感性,他的四种注意力相对其他同龄孩子都会弱一些,所以家长要格外注意C孩子的童年要人为减压,案例观察在孩子的周岁年龄上减一岁去对待是个比较省心省力的办法,即当孩子五岁时,注意力方面用四岁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就可以了。成长被保护的较好的C孩子,青春期开始专注力会有明显的提升,否则可能会一路下滑,青春期甚至开始出现厌学情况。

D象限孩子的集中性注意和选择性注意相对A和B象限孩子要弱一些,但D孩子兴趣导向特质非常明显,对于自己喜爱的事情,有特别强的专注能力。但如果在童年多次被责备和打断自己专注的事情,会导致孩子产生较重的自我怀疑,使其很难全面发展良好的专注力。而如果D孩子的大脑特质在童年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在青春期后期会呈现出井喷式的专注力。


用HBDI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下期预告:《如何用HBDI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能量妈妈帮助更多妈妈成为能量妈妈,帮助更多孩子成就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