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

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唐初,漠北九姓铁勒之中,回纥是其中的一支。它在摆脱突统治的反抗斗争中逐渐壮大。回纥部落联盟由九部落组成,即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囁素、药勿葛、奚耶勿。以药罗葛部为首,驻牧于仙娥河(又名娑陵水,今色楞格河)和温昆河(今鄂尔浑河)流域,在薛延陀之北。贞观初,首领菩萨以5000骑击破东突贩颉利可汗兵10万,虏获大批突厥部众。

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

2年(628年),突厥内部大乱,薛延陀首领夷男率领7万余家与回纥等部配合,击败了颉利可汗为首的东突厥统治者,于漠北郁督军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建立薛延陀政权,回纥依附于薛延陀,首领菩萨自号颉利发,设牙帐于独东水(今土拉河)上。贞观3年(629年)向唐朝贡。此时的漠北以薛延陀和回纥最为强大,夷男死后,薛延陀统治者率兵侵扰唐境,破坏社会生产。贞观20年(646年)薛延陀内乱,唐朝派兵出击,回纥乘机联合各部,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占据它的部众和地区,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

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

同年,吐迷度遣使入唐,请求内附。太宗至灵州(今甘肃灵武县)、泾阳,接受其归附,在薛延陀、回纥及其他铁勒部众及地区分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酋长被委任为都督,刺史及长史、司马者为数达数千人,统一归属燕然都护府管辖。唐在回纥地区开辟交通大道—“参天至尊道”,置邮驿(“过邮”)68处。东突厥在灭亡后十年左右,默啜可汗又建立了后突厥政权,经过东征契丹,北讨铁勒的掠地,最后占领郁督军山。

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

回纥诸部再次遭受突厥的奴役,一部分回纥部落迁移到河西走廊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之间,未迁的回纥人附属于后突厥。开元4年(716年)在唐廷的帮助下,留居未迁的回纥在伏帝匐带领下杀掉默啜,代替默啜的默棘连可汗(苾伽可汗)大兴复仇之师,向土拉河岸进攻,回纥南奔投唐,唐将其安置在大武军(大同)之北,再次与汉族融合,直至天宝时期,吐迷度的第六代孙骨力裴罗时期,在唐的协助下,一举消灭了后突厥,占据了突厥故地,统一了漠北骨力裴罗自立为骨咄禄毗伽阙可汗。

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

天宝3年(744年)受唐册封为怀仁可汗,将牙帐迁至鄂尔浑河流域的哈喇巴喇哈逊(黑虎城)。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曾以兵助唐平叛,并在以后保卫北庭收复轮台、西州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原王朝的经济交往中,回纥经常以马匹交换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往往达数万匹。回纥商人来唐经商者也不下千人,他们中有些人与唐人通婚,长留长安。唐朝也曾先后三次以宁国公主襄穆公主、安定公主出嫁回纥可汗。贞元4年(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它的意义就是“回旋轻捷如鹘”。

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

自8世纪中期至9世纪30年代,是回纥最强盛的时期。此后,因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走向衰落。居住在回鹘西北的黠戛斯人乘机进攻,开成5年(840年)回鹘可汗被杀,政权瓦解,大部分回鹘西迁,小部分依附于黠戛斯和东边的室韦、奚,另有一部分投唐。西迁的回鹘分为三支,一支迁至葱岭以西,一支迁至河西走廊,一支迁至西州(今吐鲁番)。迁至河西走廊的回鹘人,牙帐设在甘州,这一支通常被称为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

吐蕃:随着他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并控制了河兰两州的势力

因此时河陇被吐蕃占领,所以河西回鹘依附于吐蕃,后又归附张议潮,随着吐蕃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进一步控制了河兰两州扼制住西域与内地交通的孔道,又打败了瓜、沙地方势力。西夏用兵河西,攻占甘凉、瓜沙等州以后,河西回鹘隶属于西夏。迁至西州的回鹘人,以高昌为中心,不断向西发展,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都城在今吐鲁番以东的喀喇和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