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港人文:黄瑞鳌故居

黄瑞鳌(1694-1768年),字玉山,号柱峰,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舒城房人。

黄瑞鳌出生于奕代累官世家。据清道光《惠安县续志·人物志·孝友》载:黄瑞鳌父亲黄国器(名宦黄文惠之孙),向来好行侠义之事;有个遭到灾难的人夜晚来敲门,投进百两金子请求他帮忙排解。黄国器帮他解除了灾厄后,却将金子退还给他,毫文未取,故乡里之人称赞他是个厚道的长者。以子瑞鳌贵,赠文林郎。黄瑞鳌从小受名塾师精心教育。青年时期的他学识宏博,文章出类拔萃;他乐善好施,常救济有才学穷孩子与他同读,并资助他们赴考登科入仕,因而被时人誉为“才德兼备占鳌头”之人。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黄瑞鳌参加乡试,高中黄焕彰榜举人。47岁的黄瑞鳌到江南庐州府舒城县任知县(兼代庐江、桐城、霍山知县),任职期间,他兴学振作人文,发动百姓改良土壤,平整土地、修渠开河、筑堰造坝,发展多种经济,使当地百姓过上了早涝保收温饱不愁的生活。

乾隆六年(1741年),黄瑞鳌被分校江南辛酉科任同考官,参与评卷录取举人工作,他录取黄宽(江苏武进人)等名士。黄宽随后又考取进土。第三场策问明三大案、三小案,主考官李巨来(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人)赞赏的一试卷,开卷之后,才发现也是黄瑞鳌所取的张升的试卷。

乾隆十四年(1749年),黄瑞鳌退休在家期间,潜心编纂《前黄族谱》(1-24世),为前黄村黄姓的渊源繁衍等提供详尽翔实的珍贵资料,可惜该谱失落,实乃一大憾事!黄瑞鳌著有《柱峰稿》,流行于世,但今已散逸。现存有《任学坡骈体文序》载于《螺阳文献·卷五》,《周瑜城记》载于《螺阳文献·卷六》,《文林郎陵水知县许梅麓先生墓表》载于《螺阳文献·卷十》,《文翁庄记》载于《续修舒城县志·卷四十九》,《与门人汪子辈辩证学俗学》载于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四十九》,《重建朝阳楼碑记》载于《崇武城所志·碑记》。

黄瑞鳌故居位于前黄村东北部,始建于请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东北朝西南。为二进五开间带东面护驾,硬山式屋顶,燕尾翘脊。整座大厝面阔24.76米,进深21.56米,前面大砖埕与大厝同阔,进深5.38米,建筑面积533平方米,占地面积667平方米。

大厝山墙以块石砌筑,鸟踏至规尾红砖砌筑。镜面墙底部均以雕刻卷草纹的花岗岩须弥座,高0.23米,上面以素平花岗岩石板为墙裙,高0.60米。墙裙以上墙体用烟炙红砖砌筑,镜面墙上置有四个方形白色石棂窗。砖埕两踏步是塌寿,正中设木框大门,塌寿对看堵、牌楼面、角牌各有一块高1.08米,阔0.39米竖立石板,石板上部墙体均为红砖封面。整体看起来红白相间,分外显眼。进入大门,下厅两侧为下厅房与角间。天井两旁是榉头间及廊道,天井有两列石花架,一石花盆底座别具一格。经过天井走上顶厅,穿斗抬梁式木结构,厅墙多为木板壁及茅杆抹灰而成。厅堂两侧门直通后轩,福堂为木质结构,上方悬挂“举人”“明经”“岁贡”红底金字匾额。砖埕前左右侧竖立两座“旗杆碣”,后被毁。

黄瑞鳌故居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屡经修茸,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还保存完好。后因人为破坏和长期风雨侵蚀,大厅及后轩已面临倒塌的危险,亟待抢救。(作者:黄惠龙 摘自《泉港文史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