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诗人简介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李富元:

甘肃甘谷人,朵金轩文化传媒公司经理;曾在《星星》《上海诗人》《北京文学》《海燕文学》《中国文化报》《诗林》《青春》《春风文艺》等刊发表诗歌数百首,微刊《诗声音》《好诗人》主编;出版诗集《世间物象》(被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世间谣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此心足赤》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其诗作被十多种年选和大典选编。

李富元作品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 皇天

爷爷耗尽最后一口气

留下的那些平而又凡的事情

被野毛梁上一季风霜吹没

舀过水的木马勺,张着干涩的口

无力叙述一个完整的过去

只有爷爷用力夯实的一截土坯墙

无言的心事结成斑驳的苔藓

似乎看到岁月深处的回眸

寂寞的杏花悄悄地开了

不见它曾经熟悉的主人

土深处,那一条根能触摸到

爷爷埋藏的心事

枯了又绿的草木,皇天下

还在装饰着苍老的野毛梁

厚土上,一年春暖时

又生发出那么多蓬勃的欲望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 天空 ●

我知道,天空不空

只有大关山、野毛梁、洼儿村

老槐树的枝梢,才能撑起

这广大而沉重的苍穹。

是一场风,告诉我天空的方向

让那些迷途的羔羊,终于找到

自己的圈舍。一场决堤的暴雨

再次找到大海的源头

在遥远的天上。

我们终其一生,陪着沉默老去

让许多年轻的名字成为符号。

和高粱、麦子一样,在大地上

活着的一天,就会念念不忘

这苍茫而丰盈的天空。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 雪后野毛梁 ●

下雪后,野毛梁素裹银装

一直逶迤到梁坡下,像一位

丰腴少妇着一身白色旗袍

已是早春蓝天,吹面不寒的风

野汉似的撕扯剥蚀野毛梁的裙裾

待黄土缓坡全部裸露在天空之下

野毛梁已是煽情大发

抑制不住草木下面的亢奋,抽枝剥芽

流露出阳面坡上一地叶绿萼红

春风肆虐的一夜蹂躏,野毛梁

便是花俏柳萃,落胎蕊心

冬往春来,天地交泰

旧符开始换上了新桃

阳光也就照暖野毛梁下

那些瓜棚豆架,灰瓦屋檐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 村庄

总觉得,这个名词

是流动在我骨骼中的乳名

无论被谁喊出来,都似乎

是母亲在那个傍晚喊我

每当深夜,或者想起

我不用回头,都会看见

村边的那棵桃树还在开花

屋后老榆树上的鸟窝飞出几只

怡然安闲的乌鸦。甚至

夜幕下土坯房的窗棂上

亮着的那一盏灯火,总像

不灭的佛灯,挂在我走着的路上

照亮遗失的脚印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跪着 ●

当钟摆的叩拜

把时间翻译成数字,清明

也就在雪融之后

如期而至

山隅之丘,地埂之畔

沉默的祖先,如草之茵

如木之发,无言的感知

在斜斜雨雾中氤氲升起

祖先长睡在故纸堆里

骨头如篆隶、如漏痕

在年年世世的这个清明

缅怀,如依依泪眼

头上有苍天高远

膝下有大地辽阔

在人世的怀念中跪着

再一次听见祖先的训辞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 疼 ●

马家窑的一只陶盆,一条缝

从鱼形的脊椎断然裂开

那一道伤痕,不知鱼的疼痛

曾流过多少伤心的眼泪

鱼的椎骨已无法轻摇尾巴

在马家窑的池塘怡然游曳

再不会拨动涟漪,荡漾在

今夜温暖的灯光之下。

可是,我端祥缝隙沉浸的疼

不只是筋骨的疼

更多时,是一种难以补救的

内心深处惋惜的疼。

那透彻的伤痕,如慈祥的脸庞

被罪恶的刀倏尔划过,伤痛

是一条明亮的闪电呵

在嗜舔那块疤㾗。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大小 ●

那天,逆大夏河的水声

到了桑科草原,宽广的蓝天

星星般落在草上的羊群

碧空高远,草色苍茫

视野极目之处,白云下

用鹰的翅膀丈量自己

曾是意象远大

那夜,顺着拉卜楞寺的经幡

听大经堂下经声如流

似歌似潮,月色音罄交融

夜幕帷帐、佛界浩荡

藏经塔翘檐的风灯下

我在地上如蝇头香火

顿觉身形很小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 走在雨中的人 ●

走在雨中的人,不相信雨是雨

也不相信命是命,他把许多

蹩闷、苦恼和委曲掩埋在深处

他不会流着眼泪去在众目之下奔跑

他伪装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有时候

他装的形式令石头汗颜

唯一裸在雨中,让漫天而下的

大雨洗遍他的骨头,让那些

积垢太重的身心一点一点缓下来

那种难得的放肆,才会让他

放开闸门,也让泪彻底流出来

因为,从他涕泪横流的眼䀹

你看不出他在哭,他自己

也分不清那一绺是雨滴

那一绺是泪痕,这滂沱的哭

只有自己知道,雨也不知道

而当雨止云开,大地又成为大地

花红是花红,阳光是阳光

被太阳晒干的他,又成了一块

不认识命运的石头,让

尘世的风继续着在石头上吹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胭脂茉莉近照)


诗人必是贴身大地

----胭脂茉莉短评

李富元先生一直自称为农民诗人,是自称,而不是主流诗坛给他贴的标签,作为现在经营着一个书画院,有着自己的事业的李富元先生,这样的自称必有他的渊源。曾记得,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有一句名言:“在每个诗人身上都有一点农民气。”是的,诗人必是贴身大地,滚爬泥土,通晓大自然秘密的自然之子,乡情赤子……因此,我们要想探寻诗人李富元的诗歌密码,必是一场从他身处其中的古老的丝路文明之源的甘肃大地开始的探根之旅。

诗人的家乡甘肃,古老的丝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独特,作为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地之一,那皇天厚土深处的回眸一定是浑厚而壮美的,那丝绸之路上响彻的千年马蹄一定是旷远而悠扬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片黄土地养育了诗人,给了诗人深厚的底蕴,这也是流淌于诗人血液和诗歌中深邃的文化背景。

正如诗人在《跪着》一诗中所描述的“祖先长睡在故纸堆里//骨头如篆隶、如漏痕//在年年世世的这个清明//缅怀,如依依泪眼//头上有苍天高远//膝下有大地辽阔//在人世的怀念中跪着//再一次听见祖先的训辞”这首诗是作者在对那瑟瑟马蹄中渐行渐远的古老文明的挽留和缅怀也是对当下文化现状的深层思考和严肃拷问,“寂寞的杏花悄悄地开了//不见它曾经熟悉的主人//土深处,那一条根能触摸到//爷爷埋藏的心事//枯了又绿的草木,皇天下//还在装饰着苍老的野毛梁//厚土上,一年春暖时//又生发出那么多蓬勃的欲望//”这是诗人的诗歌《黄天厚土》中的一段,这样的黄天厚土是诗人历经拷问后而获得的新生,是个体的也是普世的。

而那桑科草原宽广的蓝天;那顺着拉卜楞寺的经幡;那雪后野毛梁;那马家窑的一只陶盆……正是此情此景给了诗人足够的有别与常人的心灵体验。

《疼》一诗就是特定的地域文化给诗人带来的心灵体验和感悟,“马家窑的一只陶盆,一条缝//从鱼形的脊椎断然裂开//那一道伤痕,不知鱼的疼痛//曾流过多少伤心的眼泪//鱼的椎骨已无法轻摇尾巴//在马家窑的池塘怡然游曳//再不会拨动涟漪,荡漾在今夜温暖的灯光之下”。马家窑彩陶是1923-1924年由瑞典人安特生在临洮马家窑发现,马家窑彩陶广泛分布于甘肃中东部地区,具有典型甘肃地方特色,兴盛于距今约5000-4000年之间。据考古鉴定马家窑彩陶,是人类史前艺术高峰之冠。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正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地上满怀悲悯地思索着流逝与永恒,那一闪而逝的是马家窑陶盆上的伤痕,那些奔行于时空中的“疼”,而永恒不变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和对善和美的追求......

也正是这样的皇天厚土,这样的此情此景才让诗人书写出独属于自己的,独属于脚下甘肃大地的,旷远如史诗般的个人及民族心灵史。希望诗人在以后的持续写作中为我们捧出更加精美而恒久的诗篇。

——胭脂茉莉于2019年4月12日

胭脂茉莉简介:

江苏人,作家,诗人。诗歌被选入《中国诗歌》《诗选刊》《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诗歌周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阵线》《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华语诗刊》《美国休士顿诗刊》《新加坡千红文学报》香港《流派诗刊》《现代禅诗探索丛刊》《2015年禅意诗选本》《2016年禅意诗选本》《2017年禅意诗选本》等多种刊物,现代禅诗研究会会员。出版发行《摊开画布的人》《这独一无二的人间》等,待出版《胭脂茉莉十四行诗》《胭脂茉莉现代禅诗选》。代表作:现代禅诗系列,胭脂茉莉十四行诗,《真实的风景》系列等。

诗观:诗始于思,但是诗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我们引向思,它帮我们刺伤腐朽和贫庸,把我们引向一种信仰。一个走在大地上的隐秘诗者,有你不知道的快乐。

为什么李富元这组诗如此贴近民众? 著名诗人胭脂茉莉评论加持!


声明:

● 本期作品为作者授权发布。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 本期照片除作者提供以外,皆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请致意本刊删除处理。

本期编辑:修村 轮值执行官:卷馨采

责任编辑:修村

动画制作:卷馨采

宣传总监:宝音格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