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過也過著像”雞肋”一樣的人生

有一類人,總是過著像”雞肋”一樣的人生。

所謂“雞肋”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代名詞。可很多人就是生活在這種“雞肋”的狀態裡。

你是否過也過著像”雞肋”一樣的人生

C君是一個四線城市小有名氣的文化品牌策劃人。長相帥氣,幽默識大體,文化底蘊深厚,很多公司的文化策劃與品牌定位幾乎都找他,業內名聲也是數一數二。即便這樣,他的生活也不盡人意,功成名就還是離他很遙遠。

這種原因的造成,因該說原生家庭是因,他自身的性格是果。

他出生於湘北的山村,家裡三兄弟,他是老二。父親負責在外謀生,母親負責家裡的一切事物,包括三兄弟的成長。

母親的性格本身就比較粗狂,三個男丁她也是放養式的,只要身體健康,能吃能做,其它方面的要求幾乎忽略不計。

十幾年過去了,三兄弟倒是沒有辜負母親期望,個個都長得牛高馬大,壯實得像騾子。可惜的是不太愛讀書,早早就步入社會混人生。

十九歲那年,他頂替父親的職位來到這座湘南小城,一呆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很多人都功成名就或者說衣錦還鄉,可他還得為生活奔波。

你是否過也過著像”雞肋”一樣的人生

初始是在一個事業單位上班,九十年代初下崗,經歷了鐵飯碗與泥飯碗的水火兩重天,導致他後來的性情也有所改變。

他雖然學歷不高,可對文史的熱愛,也算飽讀了史書,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背景瞭然於心,對當地文化與品牌的認知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以他的話說:他是那種有文化沒學歷的人。所以他的性格走向了兩個極端:要不特別自信,要不特別萎靡。

雙重性格的人總是患得患失,猶疑不定,特別害怕選擇,C君就是典型的這種,導致在很多關鍵性選擇的時候錯失良機。

而這種原因的造成就是那個被打碎的鐵飯碗,其實還是沒有完全打碎,留了一個邊角——每個月還有最低生活費領取,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依然可以正常退休。

比如,C君所有的人事關係是在初始上班的事業單位,下崗後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做到某文化公司的高層。

這時候的他特別自信,離開了原單位甚至可以活得更好,

他覺得自己已經離開了那個卑微的地方,活出了另一方天地。

你是否過也過著像”雞肋”一樣的人生

可骨子裡他又有另一種自豪感:那就是,文化公司幹不下去的時候,還有一個可以退路的地方。

就是在這種相互矛盾的作用下,他始終在很多關鍵的選擇上無法做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果決。

這樣的結局自然是:日子過得不上不下,業內成績也不大不小。這種感覺就是讓他自己都產生一種無法言說的難過:

這一輩子好像活得還不錯,又好像活得有點窩囊。

畢竟,沒有全力以赴的人生也不可能挖掘出自己的最大潛力,終究也就是平平而過。

不僅是C君,很多人過的”雞肋”人生應該就是這樣:人生總有退路,無法拼盡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