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是根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的真人实事改编。这位高龄90岁的知名导演最近显然迷上了真实故事改编的题材,最近几部作品如《美国狙击手》,《萨利机长》,《15点17分,启程巴黎》,《骡子》都是如此。这位昔日银幕硬汉的导演作品相当多产,尤其从近20年前的《不可饶恕》之后,我几乎是看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就必看,除了是因为他的作品中那股不花俏的凄凉写实感,更是因为以他的年纪,很担心看一部就少一部了,不知道他还能拍到什么时候;不晓得他是不是自己也觉得如此,所以他也几乎不停歇地继续一部接着一部拍,脚步丝毫没有放慢。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理查德·朱维尔是个一辈子想要担任执法工作的人,在还没有担任警务工作之前,他就从四处担任警卫或保全做起;好不容易终于当上了一个小镇的副警长,却又因为太过认真而四处被人投诉,后来就在校园警卫都没得做,只能趁当时亚特兰大要参加奥运时,去打工当个现场的保全人员。

有一天,他意外在现场发现一个遗留在公园的背包,但周遭挤满了来看演唱会的人群。虽然连执勤的警察都觉得他过度紧张兮兮,但在他的坚持之下,还是找来拆弹小组并开始疏散人潮;就在人潮尚未疏散完毕时,炸弹爆炸了!造成了现场上百人受伤,并导致人死亡的惨剧。试想,万一没有理查德的坚持,而让炸弹就在人群汇聚的当下引爆的话,这起惨剧又会多出多少冤魂?当媒体揭露了这起事件后,本来无人闻问的理查德顿时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不但大家都要访问他,甚至有出版社跑来希望他能出书。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一个想要抢独家新闻的女记者,透过内线想要了解FBI办案的状况;这时她发现,FBI居然把目标锁定在原本被认为是英雄的理查德,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任何证据,而是理查德是个单身而又与妈妈同住,遭到打压而又向往权威及希望受到肯定,符合愤世嫉俗的罪犯人物侧写(轮廓),因此就把人就在现场的他列为头号嫌疑犯。

记者发现了这条消息之后,觉得英雄居然“可能”就是罪犯的故事素材实在太劲爆了,于是就把这则避免走漏的消息在报纸头版刊登了出来,只是没有人会注意到“可能」这个假设性陈述,也没有人想想「任何人在被定罪前应被视为无罪」这个道理;一家报纸跑出了这则独家,其他媒体当然不甘接下来变成独漏,于是全美各大媒体纷纷不放过理查德的进行追踪报导。不过三天的时间,一个平凡老百姓就从媒体前的英雄,被打成冷血的罪犯及恐怖分子,仿佛由天堂掉到地狱。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并没有把这部片子处理的很煽情,而部部子却却让我看得触目惊心,不时变换剧情而差点大叫出来:“律师不是都跟你说不要讲话了吗?不要再讲了啊!再讲下去,所有人都觉得你是罪犯了!”我之所以专程写下这一篇,是希望大家有机会的话都能找这部片子来看看,因为最可怕的事情不在于理查德·朱维尔被草率的诬陷,而是像这样媒体公审及未审先判的情况;我们可能都是无辜的,但只要有人有心或无意的造谣或批判,你我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而且我们未必有能力证明自己的清白。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面对像这样的委屈和不公,而且好像每个人都不站在自己这边,许多人应该都会在心中产生以下某种无助的呐喊:

1.我明明就是个好人啊!

许多人经常会围绕一种

好人情结,可能是因为从小就被教育成要做个听话的乖孩子,总有一种“我要是好好配合的话,对方就会觉得我是个好人吧!”,甚至还有种「万一隐瞒什么不讲的话,对方搞不好会觉得我做贼心虚呢」的刻板印象。

片中主角理查德·朱维尔不但也认为如此,而且他自小就相信权威,和《美国狙击手》中的布莱德利·库珀很像,他们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军队或警察代表权威的单位;对他们来说,这些机制代表一种正义,而那也是为什么理查德·朱维尔一直想要警察的原因,因为他想要捍卫正义,也渴望着一个充满正义的世界。只可惜,他后来残酷的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住在一个充满正义的世界。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当FBI已经开始怀疑理查德涉案而被媒体踢爆时,FBI并非按照正常的审问或纠正程序进行,而是哄骗理查德说要拍宣导影片,让他在镜头前说出一些被诱导下的问话内容;直到探员说他们要「假装」宣读米兰达宣言,并要求理查德「示范」签下放弃权利的文件时,原本什么都配合的理查德才察觉有异,而要求找来律师。

不只如此,警察也派了个理查德原本就认识的警员到他家去探他口风,理查德和他的妈妈好心地招待对方一起留下来,理查德毫无戒心的知无不言,后来才发现这个警员居然遭受窃听装置前来秘密搜集证据,而且可想而知,他所发问的问题,都是企图诱导理查德说出一些很像自己就是犯罪者的问题。

对犯罪嫌疑人来说,诱导性提问很容易做到他们说出不利自己的证供,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提到的米兰达宣言会那么重要,因为起码在被宣读「你拥有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在法庭上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审问前,你有权与律师个性。在审问过程中,你也有权让律师在场。如果你无法负担一名律师,法庭可以为你指定一名律师。如果你决定现在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回答问题,你也有权随时停止回答”时,疑犯可以保障自己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

许多人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要保障疑犯那么多权限?答案很简单:因为“疑犯”不代表就是“犯人”。万一我把前一段的“疑犯”二字替换成“我们”,也就是那个引号内的人可能代表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小孩,甚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就会希望自己在被求刑甚而定罪之前,应该要有人来保障自己的权利呢?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再者,到底什么人会因为刻意进行的感应性提问而说出不该说说的话?会是那种狡猾狡猾老练的罪犯吗?还是像你我这种不会对人刻意防备的一般人?就像电影中的那个场景一样,当有一个旧识到自己家来吃饭时,自己万一不慎开个玩笑,接下来居然会被人截头去尾的拿去当作调查证据,甚至再一传十,十传百的昭告全世界,你会不会觉得很无辜?觉得这种事情只是电影情节吗?包括我自己里面,都曾经遇过那种有人会会把通讯软件中断章取义地拿去编故事,始作俑者是为了刻意打击特定对象,但接棒的一群键盘魔人可能根本连故事主角都不认识,更不要说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多少具体的证明或了解,但接下来就仿佛身历其境的开始流传出去,对当事者造成的伤害难以想到像。

这种事情几乎天天在发生,截头去尾的刻意断章取义已经足够无耻的了,还有人甚至是张冠李戴的直接拿你的对话截图去发表一个根本不是事实的陈述,偏偏后继接力的那些造谣者也根本不分青青红皂白,见猎心喜的就直接加入了击破的行列,甚至将会自己的脑补出更多情节呢!平常在正经工作上毫无创意发想能力的人,这时候可都创造力爆棚了,什么故事都编引入来呢!我真的不禁要问:就算没有法律常识好了,基本的隐私应该懂吧!明明是不公开的内容或线私信,你会希望和你对话的另一方肆无忌惮地把截图拿出来公开?而且是在你明白知道对方不希望引发的情况下,对方还这么做?假如大家都这样认为的话,我想以后再不会有人愿意和这种人用私信谈事情了;对话的另一方并非公众人物,内容也与社会公共利益无涉,如果这样都还无法避免被人任意公开还任人转传的话,我们每个人的隐私保障何在?万一你不慎在不公开的个别私密消息中,向别人揭示你最近会因为压力而失眠;接下来那个人却把这段不经意的对话加油添醋成你这个人无法承受压力,接下来传到你任职的公司,害你考评变差而丢掉工作,你会觉得散布于众会是那个人本来就有的权利吗?假如没有,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很多网络留言时,我们居然先想的会是到底那个文中对象到底有多不应该,而不是先去思考或取代原始散播者到底有没有 得当事人的同意?假如我们不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这种事情,当受害者变成我们自己时,我们只会更加孤立无援。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既如此,好人情结的另一种常见想法,就是觉得自己坦荡荡而没有害人的后果,所以别人“应该”也不会故意来害自己才对。

真事实吗?其实这点牵扯到两点常见的迷思:

(1)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无尽的工作及压力,不管是片中的FBI或警察,代表公权力不代表他们就一定全知全能;相反的,民众期待他们能够破案,社会期待早日抓到凶手来显示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万一你是个合理而容易的选择,最好你不会惹出什么乱子而会乖乖就范,你就会成为一个方便的箭靶(easy target)。更惨烈的是,我指的并非是警察或政府才会这么无能,我们在公司或不同的团体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不是每个人都情愿耗日费时的去认识真相,当有问题产生时,指责别人犯错(point finger)永远是最容易的一件事。

(2)有人会误以为,陷害我这个好人,对任何人会有好处吗?大家常把「好处」这个词误解了,有「好处」的事情会驱动更多人想去做,但不代表就好像前面提到的那种网络谣言的跟进散播者,他们之中固然有某种是因为本身的反反之亦然,也就是未必没有明显「好处」的事情就没会去做了啊!强烈对准而选择性的放大查看(或彻底无视)某些特定消息者,但也很有些人就是脑子明显而喜欢乱放炮的人。其实把脸书打开来一看,应该随时都能看得这种人;凡是那种那种什么都能嘴的人,尤其是那种一天转发不只新闻或文章,然后简单写陈述表示别人有多蠢或自己有多义愤填膺的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这种类型。说到底,这些人就是喜欢反对击垮别人,他所想要证明的,只是自己有多么优越,而别人又有多么可悲。至于这样会不会造成浪费,他 不论对方的死活,而且搞不好他还心里得意洋洋,觉得像自己这种不顾他人死活的人才叫冷静理智。不顾他人死活而只凭表面现象就自作主张,远从古早时期的经典名片《十二怒汉》,到去年的日剧《三年A班》都处处可见;可悲的是,这么多年下来,还是有人会觉得不相干的人就不会害自己,而因此失去提防之心。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所以,万一你是《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的主角,该如何避免让自己在种种的陷阱中惹祸上身呢?

(1)言多必失:当你不知道每个人的来意,更不确定每个上门的人是否都是善意时,你还是可以保持笑脸迎人,但只有切记言多必失这个道理。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愈是让自己话少一点,就可以避免惹祸上身。

(2)保持好奇:在电影中,即使律师已经再三交代了,甚至人就在旁边盯着他,但理查德还是忍不住就开口滔滔不绝了起来。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紧张,而有很多人一紧张就会开口说话,仿佛刻意要解释自己的困窘。

每个人都难免紧张,但我后来发现,愈是紧张或情绪容易激动而口不择言的时候,保持好奇心是很有用的;甚至对方开始说些好话来拐你开口,你若让自己好奇的想想:“这家伙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还对我那么好?”,“他不是应该还有很多事要忙吗?为什么专程跑来我家?”,你就会让自己不至于完全失去防御。

不只如此,好奇就会让自己心中开始自问自答,而这时也可以有效移转自己的紧张情绪,心思就不会全都放在眼前让自己胶着或着急的事情上。你就是一个习惯性就是管不住自己开口的人,当你时常保持好奇心时,你大不了就把这些问题拿出来反问对方吧!当对方开始回避你的问题而支吾其词时,你就多一分机会能发现事有蹊跷,总好过自己老是一开口就漫无遮挡地在那边五四三。

(3)合作型的对立:很多人一听到对立(对抗)一词,就以为对立就是指着要和对方对着干,更自我延伸成非要对对方呛声不可了。除了大家所熟悉的硬碰硬,其实对立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应用。其中一种就是合作型的对立,意即还是某种一种合作的心态去跟对方谈谈,但正是因为怕对方阴你,所以你就有好几个不同的处理选项:一种是凡事实问虚答的人们捉不着边际,甚至希望双方最后还是能达成共识,但还是试图用策略模糊性的方式来处理;另一种常用的作法是开诚布公地,凡事你都希望摊开来在阳光,而除非对方愿 在程序上同意这一点一,双方否则就不会在会谈内容的本质上有任何进展。不只对立,其实策略性模糊程序,状语从句:本质也。都在本。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2.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我?

另一个大家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的,是一种被千夫所指的被害者情结,总觉得自己很无辜,“明明就不是事实,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骂我?”

或许都被「无风不起浪」这句俗话给害了,许多人常常觉得,凡事事出必有因,都有争议发生时,事件的肯定自己也脱不了关系;或许还有人是这样认为的:当很多人都不喜欢这个人时,这个人肯定自己也有错。然而,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

我特别喜欢《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这部片子的其中一点,就是片中主角理查德并不是一个那么讨喜的人。假如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也会觉得这个人管太多而太过偏执,从而跟很多人一样,认为他是个怪咖。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不过,即使如此,身如此一个身咖怪并没有罪,不流行更不应该是一个人被指责的理由,这点我是非常清楚的。别说办案本来就该让证据说话了,就连我们在社会上行走,真的该对人有那么多的均衡吗??遇到长相甜美讨喜的就应该好言相待,但遇到那种行迹鬼祟的就应该没来由地就痛骂对方一顿吗?这个世界已经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了,甚至我们自己都可能不时为这些不公平所苦,我们又为什么还要去增加周遭的不公平呢?

找来凯西·贝茨饰演男主角的妈妈,果然是一步好棋。当她被提名了去年的奥斯卡女配角,由于当时《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尚未在国内上映,所以我也不晓得她演的到底好或不好;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觉得这个提名真的是实至名归,因为若不是她精湛的演出,这部片子会变得很不一样。当男主角理查德被媒体和FBI注意上之后,面对媒体的追扰和FBI的上门搜查,就连她的吸尘器和贴身衣裤都要被视为证物查扣,作为母亲的凯西·贝茨都快要崩溃了。她让我们在镜头前看到,她不只因为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宝贝儿子被诬赖而痛心,她本人也被这种日复一日的压力折磨得喘不过气啊!别说她的儿子尚未犯案,甚至她儿子真是犯人,我们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折磨这样一个老人的合理性在哪里?是因为她生出了一个罪犯而惩罚她吗?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无论是疑犯的家属或周遭亲友,甚至很多时候就连被害者的父母,小孩或另一半,都被迫得在镜头前曝光;出现在画面的那两秒钟有没有打马赛克实际上已经不是重点了,在那之前的整段过程对他们产生的泄漏,伤痛及压力,才是一种社会集体的霸凌。很多时候,就算新闻媒体的热度已经过去了,但他们的伤痛却还持续下去,因为在他们他们的邻里或周遭同事亲友的眼中,他们早就被打成同样有罪的一群人,终生都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

很多人会把这样的问题怪在大众媒体头上,天天有人嘲讽记者的素质低落和无良。必须承认,自从有线电视开放之后,我们的媒体环境还真的很糟,甚至有愈变愈糟的趋势;但我自己自己也担任文字媒体的记者,我有很多同学及学长学弟也都先后担任过记者,我必须要跟大家说,我从来没看过有那则新闻是记者想跑就跑,想发就发的,而那些给他们指示的媒体经营者却不是记者出身,也不见得受过新闻专业教育,所以大家不是不能骂记者,但当我们骂记者的同时,并无法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的老板就跟你我的老板一样,其实骨子里全是商人。运气好的时候,我们可以遇到一个好老板;只可惜许多人的运气都很差,所以不免会遇到坏老板,大众媒体也是一样。就我看来,最大的问题还不只是媒体染红染蓝或染绿,而是好像有钱就可以任意 有并支配媒体,攸关于我们全民的第四权居然是一项可以被自由买卖的标的,进而让这些媒体经营者可以操控我们的阅听权,这才是真正可笑的地方。

当然,不只大众媒体,现在出现在社交媒体或许多自媒体上的评论,也逐渐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影响。然而,或许是之前接受过多大众媒体乱糟糟报道的遗毒,大量网络上的评论其实说不出来避免媒体公审及未审先判的问题。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再以今天的《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这类型的电影心得文章为例,然后接下来的资讯有80%以上的可能都不会出现在介绍文章中,但我还是会在动笔之前先花些时间上网搜寻,包括这部片子的票房多少,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本来打算自己演出律师一角,后来虽没参演却仍然是这部片子的制作人,真实世界中的理查德·朱维尔分别对某种媒体和单位提起诉讼……这些背景资讯,或许并不见得对我形成自己的观点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我依然会花时间做这些事,甚至没有任何一个读者觉得这很重要也无所谓,但那会使我提笔写作时更加安心。

所以,该怎么避免起码让自己不要成为使无辜被害者更痛苦的帮凶?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我依然无法完全避免针对时事有感而发的批评,但我会刻意减少某种文章的数量,而且不只是要做好一定的功课,还得确定自己的真实观点再来取代,能有益于读者产生什么行动的最好,而不是自己想批评就批评,那就和其他人的嘴炮也没有什么差异。

我虽然也和大家一样,很多时候看到一些自己不满的事情就会忍不住想要说个两句,但我会考虑两件事情::(1)我万一骂了出来,除了我自己会实际上来说,我看到有些人天天在喊着叫别人要做个好人,但他们本身却表里不一,让我觉得很恶心(2)其次,键盘魔人实在太多了,现在还有更多为了特定利益或目的;但是,写一篇文章去骂这些人更多吗?还是跟大家分享如何明辨是非会更利益?对准引战的网军四窜,所以伴随加入他们的行列天天去打击人,我给自己的一个要求是:我假如敢在网络空间指责这些事情,若在真实世界中遇到了,我会同样的出来制止,还是担心会惹麻烦而选择默不吭声?假如是里面的,我也没有什么资格来跟大家假道学的说三道四。让网络世界中的自己可以更贴近 实世界中的自我,起码对我个人来说,会让我比较心安。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3.总有一天事实会水落石出

最后一种让人感到无助的呐喊,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无计可施时,只好安慰自己说,总有一天事实的真相会水落石出的。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乐观以对,但其实很可能与听天由命只有一线之隔,所以我把最后这种称为

看天情结

我跟很多人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恰恰相反:面对舆论的打压,既得利益者的抹黑,竞争者的造谣,甚至有些时候会是自己公司同事的争功诿过,的确很多时候会感到感到无力;然而,假如连你自己都放弃了为自己努力,请问将会有谁比你更在乎真相?

根据所谓事实的真相,其实光是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看来都会有不同的观感,你认为的真相不见得就是另一个人认为的真相。要追求客观的事实,原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何况你假如是想要让不只一个人相信这个客观事实的话,更是难上加难;我就曾经遇过,都已经通过法院不知一审判决后所认证的事实,加上人证物证只是全有人,还是有人有人会彻底否认到底,坚持一定是另一方的错。这只是因为有些人的人性卑劣而死都不肯肯认错吗?实际上对每一项我们所收到的消息来说,不过那是一则新闻,一篇文字,或一段影像,每个人都会有(1)选择性的接触,(2)选择性的理解,以及(3)选择性的记忆。就好像有人会就是不看中天,但也有人有人就是非中天不看一样,同样的事实在不同人的眼中,可能根本还没机会露出,就被他的同温层隔离掉了,还有人是甚至 看到了一堆模一样的新闻或一模一样的判决书,在他心中就会被诠释成另一种他比较愿意相信的内容;发生什者,无论事实如何,这些人连自己的记忆都可以改变,所以你想要跟他争何谓事实的真相?只怕难上加难。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就算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很多事情我们起码可以从自己做起,让这个世界起码少掉一些因我们而起的不完美:

(1)把意见和事实区分开来。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即使你是在冲动之下为之,都应该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把意见(意见)和事实(事实)区分开来;你依然有权去发表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但请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认为的,这才能对自己和整个社会负责。

更进一步而言,就像我们在【一谈就赢】不断完善的,你是对的,不代表另一方一定是错的;这个世界应该够大到让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立场共存,所以既不要因为自己是对的而盛气凌人,更不要天天去攻击别人的不是,因为上面已经不只是道德修养的问题,而是逻辑的问题:就算别人有千百个不是,也不代表你和他不同的那个立场就是对的啊!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纷争就会少一点,大家也可以有更多起码可以共同讨论的基础。

(2)思考消息来源与利害关系。每次当我看到一件丑闻或争议,我首先想的都不是对准怎么那么离谱,而是在想:是谁放给媒体/警察/公司老板这个消息的?当你想想消息来源从哪里来,你就可以开始推测他们的动机,然后你就更能看清楚事情背后的真相。

此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害关系,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时,先把涉及的关系人都列出来,然后再重新引导他们彼此在这个事件中可能会产生的利弊得失,很多事情就会比表面上的现象看起来更加清楚,然后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是在看热闹,还是已经懂得如何理性思考。

(3)这个众众口铄金的成见。这是很多人都未必必能够做好的事情,说难听点就是“西瓜偎大边”,只要很多人都异口同声听起来一个特定对象有问题,有些人就会想都不想地就承认,认为这些人“讲得很合理”,而那个对象十之八九就是有问题。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理查德原本觉得委屈,同时同时不敢反抗权威的认为自己本来就接受调查;在片尾的审讯中,他终于爆发了!他对着FBI探员说,包括自己是不是同性恋的这个问题内部,在他回答任何问题之前,他想请问FBI:请问经过那么多的搜查之后,有任何实质证据证明了他可能涉及犯下爆炸案吗?

因此,一件事情听起来很合理,不代表那就真正发生过;很多人都这样说,更不代表那一定就很合理,而可能只是你没有听到那质疑的声音而已,因为那个质疑的声音相对微弱。

就我们自己来说,起码我是这样的时期觉得自己是多站在正义的一方,霸凌就是霸凌,这不是一个我会希望自己认同的价值。

再者,这个世界永远需要不一样的声音,倒也无须一定要跟所有人都唱反调,但就像以色列的「第10人法则」一样,又或者是和当年通用汽车的著名CEO斯隆(Alfred Sloan)的参加原则相同,永远为自己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声音,这个世界才不致于沦为一言堂。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3个情结,3项建议,以及3种无助呐喊

即使凯西·贝茨的演出精湛无比,但全片我最喜欢的角色,还是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律师。在理查德还在小型企业管理局打杂时,他主动向这位律师示好,通过观察他对文具和零食的喜好,主动让这位律师意识到他的细心。老实说,众多人遇到造成的理查德,不是不当一回事的把对方当客气,就是反倒会觉得这个人根本是个怪咖便敬而远之,但山姆·洛克威尔没有这样做,不但开始和他有说有笑,两人甚至还一起去打电玩。多年之后,当自行开启的他连接了理查德的电话时,虽然早知道这会是一个烫手山芋,因为不但舆论不支持他们那方,而且理查德的古怪行径将会引起很多不良记录,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接了这个案子。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希望有像片中的山姆·洛克威尔这样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但伴随期待这样的好心人会从天而降,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己变成别人眼中人非圣贤,但我们可以试着遭受周遭每个人的可爱某个-的好心人。该从哪里做起呢?就从先不要用刻板印象去看待那些不被多数人欢迎的人做起吧! 因为有天那个被大家嫌弃的对象,可能就会是下一个拯救上百条性命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