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姊妹篇,生活的科学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在1932年出版后迅速风靡了整个欧洲,并且跨过大西洋,在美国受到了极大欢迎,但在阿德勒的心理学生涯巅峰期、在写作《自卑与超越》之前,他还曾经出版了另一部巨著——The Science of Living。在这本书中,阿德勒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卑是人生努力和成功的基础,也是一切不良社会适应问题的根源;他还首次提出,要正面人生的三大主题——社会关系、职业、恋爱与婚姻,就必须超越自卑。

这本书所探讨的话题及案例更为广泛和贴近现实生活:优越感、生活风格、态度与动作、问题儿童的教育、成年人与孩子的社会适应性、社会常识、性欲问题等。可以说这本书既是《自卑与超越》的理论先导,又是《自卑与超越》的必要补充。

在本书中,我们就看到了阿德勒针对教育、人际交往、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给出的战胜自卑情结的策略和心理方法,这些方法无论是在儿童教育方面,还是在成年人的自我成长方面,都是适用的——它们不仅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精髓,也是源自阿德勒本人的心路历程。

第一,建立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一个人的社会性动机,具体来说,我们平时或在困难时刻与别人合作或帮助别人的态度,对别人的思想、情感和经验的共情能力等都属于社会兴趣的范畴。只有我们不再只关注自身问题,不再对别人的视线敏感,才能对人、对社会发生兴趣。


第二,找到自己童年时期形成的心理原型。每个人都有一种生活风格、一种心理原型,而这种原型是在我们四五岁时就已经建立的了。如果我们要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要回溯最早的记忆,发现自己的原型。


第三,拒绝优越感的抵偿作用。自卑情结越重的人,越会寻求优越感的抵偿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我们必须告别对这种优越感的依赖,不用让生活在无益的事情上白白耗尽。

自卑与超越姊妹篇,生活的科学


个体心理学原理

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所研究的是人的行为、态度、心理、生活风格,因此人生的科学也就成了一种生活的科学。还要指出的是,个体心理学把人生看作一个整体,把每个反应、每个动作、每种冲动都看作个人人生态度的一个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体心理学当然是比较偏重于实用的,这种心理知识可以帮助改变并且矫正不正确的人生态度。所以个体心理学有两方面的“预测功能”,它不只预测什么事情将要发生,而且像预言家约拿(Jonah)一样,预测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以便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得那件事情“不必”发生。

心理活动和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情况也差不多。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目标或者理想,想要超越现在的平凡生活,想为未来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去克服现在的缺憾和困难。一个人对于未来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他便会觉得眼前的困难无法阻挡自己,因为他心里有了一个未来成功的信念。一个人的社会活动如果没有目标,便没有什么意义了。

已有的一切证据已经证明了这样的情况:目标的确定——某种具体的取得形式——发生在一个人的儿童时期。从儿童时期起,就有一种原型(prototype)或者成年人的模型在开始逐渐形成。

在个体心理学看来,遗传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在小时候对待自身遗传的行为和态度。换句话说,是他在儿时所处的环境中所形成的原型。遗传得来的生理缺陷,确实是由遗传造成的,但是孩子面临的更大困难是其所处的环境,为了改变这一点,我们把孩子放到一个顺利的环境里面就行了。

生下来就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调整他们的心态。这种孩子因为处境糟糕,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对于社会兴趣,从小就应该有所了解,因为社会兴趣是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医治方法的最重要的部分。

缺乏社会兴趣就等于过着脱离现实的生活。除了社会兴趣以外,我们的第二步工作就是找出个人在发展的时候所遭遇的困难。下一步研究的就是情感。一个人的目标路线图不只影响他的特性、身体动作、语言和外表,还制约他的情感生活。


自卑情结

人类有一个最强烈的倾向,要组织团体,做社会的一员,不愿孤立。社会生活当然可以给他极大的帮助,帮他克服那种能力不足和自卑的感觉。我们知道动物就是这样的,比较弱的动物总是群聚而居,以便用团体的力量去解决个体的需要。

反之,大猩猩、狮子、老虎之类的动物,因为“大自然”把自卫的工具给了他们,所以能够离群独居。至于人类,既无强悍的力气,又无尖牙利爪,因此便不能够独自在自然中生存了。可见社会生活的起源是由于个人的能力不足。

自卑心理起源于对社会的不良适应,而克制自卑心理的基本方法也只有社会训练的一条路。

自卑的心理和优越感的努力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是不能因为这个事实便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自卑和优越感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两大条件,但是除了这些条件以外,还有体力的不同、健康的不同和环境的不同。

孩子出生后四五年以内,原型基本上就形成了,之后他们的一切努力、一切错误、一切发展,都因原型之不同而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目标。

假如我们对社会上的天才做些研究,我们就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不是眼睛不好,就是有别的生理缺陷。从各时代的历史看来,就是神仙都有缺陷,或是瞎了一只眼睛,或是两只完全瞎了。有些天才,眼睛几乎瞎了,但是他们对于线、影、颜色的分辨和审美能力比一般人还强。可见对于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只要他们的问题能够得到别人的正确了解和对待,仍是可以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的。

一般人总想找出一种情境,在那情境之下,自己可以胜过别人,这就是解释整个社会历程的秘诀。所以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的孩子,便不愿和那些比自己强的孩子来往,而愿和那些比自己弱的孩子玩耍,因为比自己弱的孩子可以受他们的支配。这是自卑心理一种变态的、病态的表现,我们要知道,自卑心理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自卑心理的程度和性质。

变态的自卑心理叫作“自卑情结”。有自卑心理的人,一旦碰到困难的或紧张的情境,他们所出的问题更易看得明白。只有遇到困难或者在一个新环境中,他的原型才会表现出来,事实上困难的环境一般也就是不熟悉的新环境。

正确的训练方法,是给他们鼓励而不是打击他们。我们应该使他们明白,他们有能力可以解决困难的事情,解决人生的问题。这是养成自信心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诊治自卑心理所应采取的唯一途径。


优越感

我们知道,个人生活中的每个特征,都表现在一种动作、一种进展上面。所以,每个特征都可以说是有过去和未来两方面的。过去所代表的,就是我们所要克服的自卑和怯懦的状态;而未来和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目标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自卑情结里面所注意的是事情的开始,而在优越感里面所注意的则是事情的持续、行为本身的发展。而且这两种情结是有内在联系的。一种自卑情结,背后总是多少藏着一点优越感;反之,当我们分析一种优越感、观察它的发展时,我们也总能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一些自卑情结。

优越感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实际上个人的心理、精神,也就是由优越感的努力所构成的。

无论是成年人或者是孩子,如果自己觉得不如别人,他们对于社会便不再去关注,而只顾寻求优越感,这种情形似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他们解决人生问题的时候,只求个人的胜利,一点也不注意社会的利益。一个人如果一方面努力寻求个人的胜利,一方面也能顾到社会的利益,他的生活就是有用的,便能有成就。但是一旦他丧失了社会兴趣,他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便不是真的有了准备。我们已经说过,问题儿童、癫狂病人、犯罪者、自杀的人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优越感和自卑情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对于人生和个人发展都没有什么益处。一个骄傲无礼、不断追求优越感的孩子,他的生活很容易陷入无用的泥潭中。这种孩子进了学校以后,在新环境中过得可能就很不顺利了。从此以后,他们在人生问题上便会采取一种犹犹豫豫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始无终。

自卑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卑心理绝对不是一种疾病,它更像是一种激励,激励人们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一旦自卑的心理把一个人吓住了,不但起不到促进其努力上进的作用,反而把他弄得消沉抑郁,失去了上进心,那才是一种病态。总之,优越感就是一个人有了自卑情结的时候用来逃脱困难的一种回避方法。他实际上比不上别人,可是他幻想自己比别人更了不起——因为心理上无法承认自己的卑弱,所以幻想一种虚假的成功来满足自己。而正常的人是没有优越感的,甚至于心理优越感都没有。他只有一种优越感的努力,比如我们都有野心,想要成功一样。如果他的努力发泄在工作里面他是不至于妄自尊大的。妄自尊大根本上是一种心理的疾病。


生活风格

有生理缺陷的人遇到了困难,缺少安全感的时候,就有着一种自卑心理或自卑情结。但是人类是无法长期承受自卑心理带来的压力的,所以自卑心理就会刺激他们,让他们行动起来,于是他们便有了一个长期目标。这种朝着一个目标的一致的动作,个体心理学最初把它命名为生活计划,但是因为一些学生有时候对于生活计划的说法容易发生误解,所以现在便把它叫作生活风格了。因为一个人有一个特定的生活风格,所以有时候只要和他谈谈话,问他一些问题,就可以预料他的未来发展。

正常的人是我们测量变态的标准。这类人是真正立足于现实生活的人,他们的生活风格能够适应社会,无论他们有意无意,社会都可以从他们的工作中得到益处。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他们的精力勇气都很充足,问题来了,困难来了,都能解决。至于精神有病态的人,这两种性质都没有:他们对于社会既不能够适应,而在心理上对于日常的生活也没有本事去解决。

除了社会生活和与朋友合得来的能力以外,接下来就是职业问题了。这个病人总怕自己在职业上失败,于是日日夜夜地努力工作。但是他工作得太过了,紧张太过了。因为太紧张了反而使他表现得不好,这样一来就不好解决职业问题。

这个人所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恋爱问题,这是多数人都没有的——他不敢去接近异性。他觉得自己要恋爱了,要结婚了,但是因为自卑心理太强烈,不敢去做。他所要做的事,他都做不成功。他的全部行为、整个态度都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起来——“是的”“但是”。


个人的早期记忆

了解个人的早期记忆,也许是了解生活风格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只要回想儿时的记忆,就可以发现个人的原型——生活风格的根源——比用其他方法容易得多。假如想要发现一个孩子或成年人的生活风格,我们听完他的问题以后,就应该问问他有什么个人的早期记忆,然后把他的回忆和他所说的事实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他的生活风格多半是没有变化的,他的整体人格从幼年到现在很可能是维持不变的。我们已经说过,一种生活风格的养成是由于个人寻求某种特殊的优越感目标的努力,所以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态度都应该是他的整个路线图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个人的早期记忆中,我们会发现情况正是如此。

但是我们不应该把个人的早期记忆和较近的回忆区分得太严格了,因为在较近的回忆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路线图。从最初的时候去看路线图,自然比较容易,比较清楚,因为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路线图的主旨,并且由此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实际上是不会改变的。从个人在四五岁时所形成的生活风格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个人的早期记忆与现在的行动是有关系的。


外在行为表现与态度

除了个人的早期记忆以外,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动作等)和态度。必须说明的是,外在行为表现,或者说动作,就隐藏在我们的各种态度里面,也是态度的一部分,而各种态度的汇合也就构成了我们整个的生活风格。

首先说一下身体的动作吧。我们可以根据站立、行走、动作、语言种种表现去评判一个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尽管我们可能并非有意识地去评判一个人,但是这些身体语言确实会让我们产生某些印象,并因此对他生出同情或嫌恶的感觉。

关于心理态度的功用和心理态度的起源,我们可以从孩子和变态的人身上去观察,那种观察的结果比从正常的成年人所观察得更清楚一些。我们知道,原型时代的生活风格比后来的生活风格明显得多。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原型的功用比作一个青涩的果子,一切肥料、水分、空气,都被它吸收,为成熟提供营养。原型与生活风格就好像没成熟的水果与成熟了的水果一样。人类在水果没有成熟的时期,更容易分析和研究,而研究的结果,到了水果成熟的时期大部分还是适用的。


梦及其解释

梦的目的表现得既无逻辑又不真实。我们之所以做梦,目的是在制造某种情感、心境,或者情绪,所以要想把梦里那些含糊荒谬的细节解释清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不过在这一点上,梦与清醒时的行动所不同的也只是程度的差异,并非种类的不同。我们已经知道,个人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与每个个体的人生计划有关系的。尽管为了社会交往的需要,我们希望他们的解决方法能够多多合乎逻辑构架,但是事实并不如此。一旦我们对于醒时的生活,不再抱持一种绝对性的观点,梦就没有什么神秘的了。在我们清醒时,生活中的事实与情绪是相对的、是相互混杂的,梦不过是这种相对和混杂的进一步的表现而已。

历史上,未开化的原始人认为梦是非常神秘的,他们总给它一种预言式的解释。他们把梦看作未发生事实的先兆——我们要说,其实这种看法也有一半是对的。梦就像一道连通现实与个人目标的桥梁,梦里发生的事情有很多会在未来真实发生,因为做梦的人在做梦的时候会预先演习他的角色,为真实的发生做准备。

还有另外一种看法是,做梦和醒时生活有种内在的联系,同一种事物既出现在梦中也出现在现实里。如果一个人敏锐而又聪明,他无论分析自己的醒时生活或梦里生活,都可以预先看到未来的事。他所要做的就是进行一系列判断。比如有人做梦,梦见一个熟悉的朋友死了,那个朋友没过多久果然死了,其实他所梦见的也不过是一个医生或者一个熟悉的亲人所预见的那样而已。只不过他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是在梦中,而不是清醒时。

对于梦的预言式的解释,正因为有一部分合乎真实,所以使得人们更加迷信于解梦。一般来说,迷信的人对于梦的预言格外痴迷,有一些乐于从中取利的人也是拥护这种迷信的。


结论

现在是该为本书做个结论的时候了: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我们毫不迟疑地承认——始终是解决自卑问题的。

我们已经知道,自卑是人类努力与成功的基础,也是一切不良的心理适应问题的起源。如果一个人没有找到一种适当的、具体的优越感目标,结果便会生出一种自卑情结。由自卑情结而使人产生一种逃避的愿望,又由这种逃避的愿望而使人有优越感的表现。但这种优越感不过是生活上的一种无用的目标,使人自满于虚伪的成功。

这就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机制。说得再具体一点,我们知道,心理机制如果出了问题,它的危害性在一定时候要比其他的时候更大。我们知道,个人生活风格的倾向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养成了,原型已经出现了。正因如此,我们如果要引导一个人的心理生活,就要抓住孩子幼年这个黄金期。

至于如何引导孩子,前文已经说过,主要是努力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会兴趣,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孩子找到有用的而又健康的目标。只有训练孩子,增强其对社会系统的适应能力,才能使那种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走上正轨,才不至于最终形成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感。

社会适应是自卑问题的正面反映,因为个人是自卑的和软弱的,所以人类会需要社会——即社会兴趣与社会合作就是拯救个人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