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该如何解读?亲密关系又该如何建立与维护呢?

亲密关系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亲密关系通常被我们定义为婚姻、恋爱的关系,事实上亲密关系的核心本质不是如此的,我来给“亲密关系”做如下定义:

亲密关系是在特定框架(时间、空间、环境)内发生紧密互动并建立深度情感链接的双向型关系,亲是框架、密是交往状态与频度。

如何解读以上这段话呢?我为什么要这么去定义呢?理由如下:

1、婚姻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男女关系,但并不等于有强力可以控制夫妻间的感情状态。

2、恋爱是男女特定的交往类型,有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而恋爱中的内核状态是无法确定的。

3、亲密关系属于情感上的、心理上的,亲密程度不会也不必一定限制在某种形式上,只要男女之间发生了大量的情感互动并彼此关心、呵护,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亲密关系了。最简单的例子,有网络以来就有很多男女之间彼此吸引,这超越了空间、年龄的限制,甚至在互联网出现的前几年没有普及语音及视频时仅仅靠文字就让心灵彼此接纳,这就是亲密关系的事实存在了,那么这样的亲密关系一定与性关系并存吗?未必。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亲密关系并不一定是持续良性的互动关系,良性、持久的亲密关系需要彼此被看见、互相支持,当一方只看见自己的需求和边界而忽略了对方时,这个亲密关系就成了要命的关系了,其中一方不断索取、吸食对方的生命力,而被吸食者除了彻底反抗以外别无活路。有一天吸食者像吸血鬼一样吸光了被吸食者的生命力时,吸血鬼也不会为对方而悲伤,如果TA悲伤也是为无人可吸、需要增加成本选择猎物而产生的悲伤而已。


亲密关系该如何解读?亲密关系又该如何建立与维护呢?


【如何更好地建立亲密关系?】

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对关系方能提供生命力的滋养,这种滋养不仅是滋养灵魂而已,这是一家一大于二的,有很多朋友因为一时错爱而抱憾终身,没有理性限制的感性与激情是危险的,我们除了要有激情、相信荷尔蒙的作用,也需要有理性的支持来保障。

这里,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笛卡尔,笛卡尔在近代哲学史有重要的地位,他开创的系统怀疑法至今仍然被实践家、哲学家们所运用,他的系统怀疑法简单来说就是对我们的任何不能彻底看清楚、明白的直接体验都进行怀疑,直到无可怀疑为止。他假设有一个可能存在的魔鬼在不断地用真实的幻象迷惑我们,我们受魔鬼的引诱和欺骗。笛卡尔以魔鬼的可能存在来推断出“我”的存在,依据如下:

1、假如我不存在,魔鬼就不会来迷惑我。

2、假如我不存在,我就不能用心灵来思维、怀疑。

3、如果我不存在,我就不能用直接经验和感觉材料来去怀疑那些存在或不存在的客体。


亲密关系该如何解读?亲密关系又该如何建立与维护呢?


所以,当亲密关系准备建立时,我们需要去进行理性主义的批判与质疑,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

1、我喜欢TA吗?

2、我被什么所吸引?假如能提供这种感觉的不是TA而是其他人,我一定还选TA吗?TA不可替代吗?

3、我是想被TA滋养?还是想去滋养TA?还是要建立互相呵护、支持的关系呢?

4、如果我们相处时有矛盾,我会为TA而改变吗?

5、TA有没有像我的原生家庭中某个人?


亲密关系该如何解读?亲密关系又该如何建立与维护呢?


以上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有效地开始良性、持久地亲密关系,我们需要做以下的一些准备:

1、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从唯心去看——外部世界因我而存在。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我”的存在才有明确的内在情感模式、心理边界,更明白在互动中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存在而不被吞噬。

2、认识对方

对方的哪些优点、特质吸引了我?这些是对我一个人的还是对普罗大众的?二人相处时,TA会有不同的特质针对我而出现吗?这些是我所需要的还是我拥有的?

3、互动关系

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亲密关系开始前的互动关系模式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关于人格架构、心理状态、思维模式的冲突和差异?如果有,是如何处理的?是互相支持的还是如何的?这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这对未来有重要影响。

当以上的问题想清楚了,那就可以尝试与对方开始新的旅程了。


亲密关系该如何解读?亲密关系又该如何建立与维护呢?


【亲密关系的维护】

幸福的家庭总有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列夫 托尔斯泰

亲密关系中的关系方需要彼此看见,看见对方的需求、期待,看到对方的情感,同时也必须看到自己的需求、期待、情感,双方各自的心理边界,有爱的发心也要有爱的能力,我们期待有彼此滋养的亲密关系,然而现实是冷冰冰的,为了爱而走在一起又劳燕分飞的比比皆是,这就是不能建设、维护的因素了。

亲密关系该如何解读?亲密关系又该如何建立与维护呢?


亲密关系的品质取决于什么?类似于木桶理论中那那个短板,亲密关系中某一方是存在问题的,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这个人就严重拉低了亲密关系的品质,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改变。

谁去改变?反而不是“病人”去改变,为什么?因为这个“病人”并不痛苦,"病“是其安全、熟悉的人生状态,就像《都挺好》剧中的家庭关系模型一样,剧中苏家的儿女们可以说都是病态的存在,而他们婚姻关系的存续就是靠儿媳和石天冬们,简单说——谁痛苦,谁改变。

具体点说,如何维护呢?简单建议:

1、接纳对方的状态,接纳对方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无论行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正面动机——取悦自己。

2、调整焦点,焦点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在亲密关系互动中时发现沟通的焦点是破坏性、批判性、冲突性的,我们可以适当调整焦点、以灵活弹性的行为取得更好的局面,最后取得建设性的成果。

当我们不接纳对方的行为时,我们可以直面自己的内心,有权利去说“不”,不带指责、批判的攻击性姿态去真实表示自己内心的期待和需求。

3、让爱去温暖,让爱流动起来,爱是亲密关系最好的润滑剂。

【结束语】

以上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并不足以说尽亲密关系,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祝大家情感生活如意顺心,请多提宝贵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