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CFB锅炉,燃烧区域划分

传统煤粉炉、煤气炉的燃烧区域指的就是炉膛,在我们学习循环流化床锅炉时总会听到密相区和稀相区的概念,这两个区域有什么不同,应当如何划分。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CFB锅炉燃烧区域的划分。

卫燃带

解释区域划分前,先了解一个概念。卫燃带:布风板以上有一定高度的部分,水冷壁被耐火材料覆盖,这部分被覆盖的面积被称为“卫燃带”或者“燃烧带”。卫燃带上布置有二次风口、进料口、返料口。其作用:1、避免该区域物料对水冷壁的磨损。2、减少该区域物料与水冷壁的换热,提高燃烧区域温度,帮助着火稳定燃烧。3、减少该区域结焦的几率。

新手学CFB锅炉,燃烧区域划分

水冷壁下面平整的部分就是卫燃带(网络图片)

密相区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简单介绍过CFB锅炉的特点,其中一条就是有一个能够存放床料的布风板,运行时床料是快速流化状态,所谓密相区指的就是床料流化状态下所达到的高度,这一区域颗粒度较大物料密度相对较高所以被称为密相区。这一区域的作用有:1、容纳大颗粒物料的流化状态,使燃料完成完全燃烧。2、形成一个稳定的储热源,使新进入炉膛的燃料在这一区域内着火并稳定燃烧。3、增减负荷时作为缓冲,缓解床温的变化速度。密相区的范围通常为布风板至二次风口以下区域。

过渡区

在密相区和稀相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也不是非此即彼,中间还有一小段区域为过渡区。在这一区域物料完成粗细分离。物料沿高度方向颗粒度逐渐降低,范围通常从二次风口开始至卫燃带上沿靠下处结束。若过渡区过大超过卫燃带,水冷壁磨损增大,容易造成爆管。

新手学CFB锅炉,燃烧区域划分

水冷壁爆管(网络图片)

稀相区

过渡区往上就是稀相区,在这一区域颗粒度小的低密度物料从密相区携带热量被气流从中心区域运动到炉顶,然后沿着边壁向下流动,完成与水冷壁的对流换热,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解体,颗粒度不断变小,直到可以被气流输送出炉膛。这一过程称为“内循环”。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CFB锅炉主要的换热方式是对流换热。所以稀相区的作用就是:建立内循环,完成与水冷壁的对流换热。

外循环

外循环是指物料通过炉膛出口进入返料装置,那些重量较重有一定颗粒度、未完全燃烧的物料,被旋风分离器捕捉到,进入锥形筒、返料室再次返回炉膛的过程。外循环的作用:增加固体物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物料的利用率,提高锅炉效率。保证密相区有相对稳定的浓度,稳定内循环。循环灰与密相区物料的换热也能很大程度起到稳定床温的作用。

新手学CFB锅炉,燃烧区域划分

炉膛与返料器(网络图片)

在监盘时我们会发现有时返料室的温度比炉顶温度要高,说明返料室内被捕捉到的可燃物也继续放热,有可燃物的地方就有可能造成结焦,所以在划分燃烧区域时除了密相区和稀相区,应该加上返料区。

小编以后将陆续分享一些新手学习循环流化床锅炉方面的知识,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