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世界上最让人绝望的,不是自我绝望,当自己放弃了自己,那是自暴自弃。真正的绝望,是你拼了命找寻出口,却发现四周都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没有人听见你的声音,这才是绝望。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去读完这本书。2018年,那年我大一,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粉蓝粉蓝的封面,载着灵动的小麋鹿,加上如此干净的题目,我真的以为它是一本言情小说,上演那种现代版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

然而,里面似懂非懂的句子,模模糊糊的场景,尤其在字里行间,作者流露出的悲恸,都与预期大相径庭。没有高配置的男主,自始至终,都像是那个叫房思琪的女生的独角戏。我不想看,也看不懂,索性终止了读下去的欲望。

房思琪,这个故事中的主角,我以为她会永远留在书页。

2020年的今天,鲍毓明性侵养女一事被曝光,曾经的房思琪,演变成了现实版的李星星。而近两年时间,我早已戒掉毫无营养的鸡汤和无脑言情,再度翻开了这本书。

我知道它在讲性侵,可即便有了心理预设,当置身其中,还是会觉得难受。通常我读书,特别享受收尾那一刻带给我的成就感,可这回读到最后,等待我的不是风雨彩虹,而是久久不散的乌云。乌压压的,让人压抑。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打动万千读者的年度华语小说”。我想,相比性侵本身,更打动读者的是,里面的女孩不是一击即败,她尝试过无数种救赎。强迫自己爱上施暴者,谨小慎微暗示父母,甚至把伤口暴露给社会。然而没有哪一方力量,没有哪一个人能站出来,去留住她渐渐逝去的生命。

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对抗着整个世界的暗黑。房思琪如此,书外的作者林奕含,亦是如此。

花季少女《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面没有初恋,更没有乐园。

一:恶魔伪装的善良,是为天真女孩编织的密网

中国古代兵书上讲,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老祖宗在战场上打出来的经验,同样蕴含着识人的智慧。

面目狰狞的坏人不可怕,畏惧心理会支配着你绕道走开。他们把所有的坏,都挂在脸上,即便坏,也坏得很表面。只要你跑得足够快,他们就追不上你。

最可怕的,是那些戴着好人面具的坏人。他们衣冠楚楚,说话冠冕堂皇,你会不知不觉被其表现的某个闪光所吸引,自发向他靠近。看似走向一团净土,殊不知是深不见底的深渊。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主人公房思琪就是被这样一张脸所蒙骗。思琪的国文补习老师李国华,打着文学的幌子,来掩饰内心的真正需求,将自己的演技发挥到了极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进入所谓的补习房间,迎面而来的是光秃秃的课桌,上面没有文学;一汪求知若渴的眼神,撞上的却是老师意味不明的目光;应老师的要求转身从书架上拿书的时候,被老师身体包围却却无力挣脱;最后,当目之所及渐渐模糊,只是能感觉到自己被脱掉了衣服,那个魔鬼撕裂了自己的身体。

可明明不久前,她还拿着作文,兴冲冲地上楼找老师辅导。说到底,她不过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啊。

当作者林奕含把原始一层层剖开,性侵已不单单是一个法律上的罪名,我们似乎看到一张足以遮天的大手正朝着懵懂无知的少女袭来。她无力反抗,而我们,被阻断在另一方世界,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态朝最坏的方向发展。

“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你不要生我的气……你那么美,但总也不可能属于全部的人,那只好属于我了。……你喜欢老师,老师喜欢你,我们没有做不对的事情。这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能做的最极致的事情……你可以责备我做太过,但是你能责备我的爱吗?你能责备我的美吗?……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李国华说着令人作呕的句子,循循善诱着房思琪。跳出这个圈套,我们很容易识破这个拙劣的骗局,因为我们不爱文学,更加不爱李国华。可对于房思琪而言,这是她德高望重的国文老师啊,她像爱好文学那样,深深地崇拜着李国华。

既然老师这样说,那应该就是对的吧。爱老师,就等同于爱文学。

她选择相信,相信那个可以整篇背诵长恨歌的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是啊,身处最干净的年纪,房思琪们又怎能敌得过老奸巨猾的李国华呢?李国华以文学的名义,摧毁了房思琪;而精英队伍里的鲍毓明,打着所谓养父的幌子,诱奸了少不更事的李星星。

我们不愿怀着恶意去揣度一个成人,我们宁愿相信善良才是这个世界主流的声音,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是真诚,我们真的想要真心换真心。可总有那么几个城府极深的人渣,他们不给你第一眼相信别人的机会。

为了少数坏人,而对所有人加以防范,值得吗?

我想说,值得。哪怕只能拯救一个房思琪,哪怕只能打倒一个鲍毓明,哪怕只能减少一个写出这样绝望文字的林奕含,那大家的努力也就都有了意义。

恶魔善于伪装善良,进而为天真女孩编织起一个个密不透风的网。而“防人之心不可无”,便是保护女孩们的第一道屏障。

二:父母缺失的性教育,是施暴者最有力的帮凶

古往今来,教育一直是每个中国家庭十分重视的话题。古时候,有诗礼簪缨之族;现代,也有书香门第之称。我们讲究诗词歌赋,我们追求琴棋书画,这些外在表征,代表着一个人的气质,也背负着一个家庭的教养水平。

有教养的家庭,会教你行不露足,踱不过寸,笑不露齿,手不上胸。而性教育,却是不可触碰的禁区,但凡染指上“性”,便会被贴上不雅的标签。

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所谓的闺秀之风,就像一块性教育的遮羞布,把它挡在前面,家长们似乎就可以高枕无忧,好整以暇地欣赏着“纯净”的子女。谈性,家长们不齿,也不屑,而正因此,殊不知正给了某些野兽可乘之机。

作家李银河说:“性教育缺失带来的伤害,并没有因为我们避而不谈而消失。”回到我们今天的小说中,恰恰是房思琪父母对性教育的忽视,才造就了后期他们难以弥补的错误。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一次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的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后来她又试探性地跟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了。”母亲说,“谁,小小年纪就这么骚?”

于是,思琪决定一辈子都不说话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向父母坦诚说出一切,这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房思琪有想要这样做,她战战兢兢地试探,可还未曾真正迈出那一步,就被父母吓得给收回了脚。

父母对性教育的轻视和浑不在意,甚至隐隐带有恶意和粗鄙的猜测,就像一道鸿沟,永远阻断了双方的交流。甚至,在没有任何根据和佐证的情况下,听到学生和老师的花边新闻,他们会潜意识里把责任和盘推到女生身上。

正常有教养的女孩不会如此,这是她的出格,与老师无关。

女儿在恶魔的凌辱下苦苦煎熬,为人父母者非但没有上前营救,反而顺手把求生门给堵死了。世间最荒唐的事莫过于此。

前段时间,我在b站上看过一段林奕含婚礼的演讲,当书中的房思琪走出来,变成屏幕对面的声音,那种情感交付是双倍的。看书的时候,我还可以自我蒙蔽,假装这只是一部虚构小说,不必当真;而林奕含的音容笑貌萦绕在你身边,距离一下被拉近,你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创伤与绝望。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之前读小说,我感到压抑,但不曾哭,但听着林奕含的演讲,我几度哽咽。在演讲的结尾,她提到了自己的父母,抱歉没有长成他们期待的模样。而坐在台下的林爸,突然高喊了一句“不会!”真的,那一刻,我再也忍受不住,一个人在卧室里失声痛哭。

我知道,这声“不会!”饱含了林爸太多的感情,有对女儿的心疼,有对国文老师的愤懑,还有对自己缺席这场战役的愧疚与自责。而林爸也没有在安慰,他是真的为女儿而骄傲。这场长达六年之久的仗,林奕含孤军奋战,她没有被打倒,甚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属。换做任何一个女生,都很难挺到这一步。

后来林奕含自杀,林爸在出席女儿葬礼之后,一群记者前来采访,追问骨灰盒打算葬在哪里。神色憔悴、悲痛欲绝的他,第一反应是“这两天大家都很辛苦”,并两次向记者鞠躬及膝。多么善良的一家人,他们或许从未想过时间能险恶至此,生平缺失的性教育,女儿已经用生命给她们补上了这堂课。

性教育的话题,在中国总是那么讳莫如深,性在家庭环境下是禁忌品,是亚当不该偷吃的禁果。然而,不是接触到性女孩就变坏,相反只有正视它,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但愿,林爸的悲剧只有一次;但愿天下的父母,不要因为缺失的性教育,无意间成为施暴者的帮凶。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一切为时晚矣。

三:社会投放的恶意,是压死少女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奕含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因为这场暴力,压根不是李国华一个人的努力。现实社会中,性的暴力、家庭暴力、网络暴力都是全社会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每一个施暴者都有摇旗呐喊助威,每一个受害者都遭到所谓正义评判者的口诛笔伐。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除了思琪,还有一个同样被迫害的女孩郭晓奇。她曾试图让自己爱上李国华,而且认真那样做了,然而当她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终于爱上的男人,其实同时“爱”着很多女生,所谓的爱,不过是一场欺骗,郭晓奇的世界轰然倒塌。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最终,她选择通过网络揭露一切。原来以为是正义的声援,没曾想等来的,却是网友们“所以你拿了他多少钱”、“还不是被插得爽歪歪”等极其露骨的嘲讽。

没有什么正义,相比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他们更喜欢看戏。

而书中唯一带给思琪安慰的伊纹,还长期忍受着丈夫的家庭暴力,把伊纹推向火坑的,不仅是丈夫钱一维。张太太明明知道钱一维打跑了好几个女朋友,一边说着“穷死也不把女儿嫁过去”,一边介绍伊纹和他认识;整栋大楼的人都在议论伊纹被打得有多严重,在夏天也用长袖高领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老钱太太更是无限纵容着儿子的家暴行为,即便一维把伊纹打到流产。

书里的世界,真的丑得不成样子。

而拉回现实,情况并没有好多少。林奕含生在台南,却要跑到台北治疗抑郁症,这里鲜少人认识她;大学期间她病情复发,向教导主任和助教请假时,却被质疑病例是从哪里得到的。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不久,因为小说畅销,林奕含也随之被推到大众面前,各种专访报道纷至沓来。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媒体世界里,他们或明示或暗示,房思琪是不是你本人,这种带着探求式的恶意,不断刺激着林奕含那本就不堪一击的敏感神经。而各种新闻标题《美女作家性侵后发表处女作》《诱奸少女成为台湾美女作家》占据版面,有多少人是被这些关键词吸引,有多少人会怀着善意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她的小说呢?

媒体打着维持正义的幌子,当那层虚伪面具被撕开,更多的人是在消费着林奕含的遭遇,消费着她的才华,尽可能多的将其变现。没有谁去真正关心林奕含,他们只想挖出细节,以此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趁机博取关注和流量。

以爱之名,媒体啃食着林奕含的人血馒头。

我们会在书中看到,与老师合起伙来哄骗女学生的补习班校长,在一起分享侵犯女学生战绩的猥琐男老师,还有对受害者遭遇置若罔闻的吃瓜群众。合上书页,又有无良媒体的恶意采访,周围群众的质疑和八卦。

不管是书里还是书外,无论是房思琪还是林奕含,她们都没有多么好受。

最终,一个疯一个死,女孩的故事结束了。

“太好了,灵魂要离开身体了,我会忘记现在的屈辱,等我再回来的时候,我又会是完好如初的。”

这次,房思琪搞错了,她的灵魂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来了。而林奕含在小说出版后不久,在她的生平遭遇赤裸裸展现在大众面前,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任何一场关于性的暴力,都是在整个社会共同合作下完成的。社会投放的恶意,是一片又一片轻飘飘的雪花,看似不足轻重,可压死一个濒临崩溃的少女,真的足矣。

结语:

含苞待放的年纪,房思琪就像一朵被激素催开的花,没有经过自然生长就开放继而快速凋谢。早在十三岁的那天,她就已经被扼杀掉,而施暴者李国华,却依旧安然地享受着人生。

很多人说,这部小说太苦,苦到读不下去。读不下去可以不读,毕竟于读者而言,它是一个小说,一个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我们从中抽离,依然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热情洋溢。然而,对林奕含来讲,这却是她整个前半生的写照。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林奕含,这世界终究是让你失望了

纵然苦,她还得想办法活下去。可以看到,林奕含是以怎样的姿态向世界求救,她想过爱上李国华,以此完成精神的和解,这样就不会那么痛了;她想过从父母那里寻求援助,可长辈满怀偏见,恶意的揣永远测缝上了她的嘴巴;她想过向社会揭露黑暗,可迎来的光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温暖。

她也想好好活着,可这个世界,却没给她活下去的机会。

李尚龙评价这部小说道:“这世界有个奇怪的现象,总是等到作者离开世界,人们才去读她的作品。这社会还有个奇怪的规律,总是等到人以命相逼,才意识到事情不小。”

可那时候,真的一切都太晚了。

把流着血的伤口给人看,这是无望者最后的希望。对于她们的痛,我们无法做到相同等级的感同身受,但至少,给她们的世界打进一束光,让她们活得有希望。

要知道,这场关于性暴力的反抗,从来就不应该是女孩一个人的事。

作者简介:马小牙,99年在校大学生,读书写作,简单生活,简单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