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相者,形也,物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你看山,它就是山,你不看山,它还是山,亘古如此,不以人的意志而存亡、而变化,它无知无识,无情无慧。

有知有识,有情有慧者,人也。人作为天地灵长,因有感知、有才识、有情感、有智慧,所以宇宙山川、一草一木,在人看来,便有了情感、有了灵性,以我观物,则物性如我,心喜亦喜,心悲亦悲,看山是山,也许不是山,此所谓相由心生。所以在敏感的诗人眼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慧根者,还能从这些外物中格物致知,参悟天地万物之道,看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此时的相,无论是在心中、眼中,或者在图画中、影像中,都已不再是客观的身外之物,而是心中的真情真境。也唯有以真性情、真境界入画成像,才能挥洒性灵、倾诉悲喜,才能感动人心,实现生命的共振。

敏感的艺术家,善于用心灵感知自己、感知世界,又将这些感知,丝丝缕缕地倾泻到作品中,用心灵捕捉影像、呈现影像,摄影的艺术,也就成了心的艺术。它也许是具像的,也许是抽象的;也许有相,也许无相。然而,无论呈现的是山是水,是人是物,抑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像,这些形骸物相,身外皮囊,都已不再重要,它只是承载着艺术家精神世界的一叶扁舟,甚至连同这扁舟也一同舍弃,心无所系,神游物外,物我两忘,是心灵无所羁绊、畅达无碍的自由,“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作品中有相之具象、无相之抽象,也已经超脱于有无之辩、虚实之争,而成了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缕哲思、一个灵魂、一种境界,此种意蕴,玄之又玄,却又入众妙之门,给人高级的精神享受。所以,在摄影或观影时,我们何妨放下表相,用心感知。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不惧无相,只畏无知,有心则有灵性,心盲则使眼盲。用心认识自己、用心感知世界,这也许就是艺术的真谛吧!


水的诗章

水无常形,相由心生。她是燃烧的火焰,是涌动的乐章,是雄峻的高山,是翱翔的凤凰……眼前这一片海,伴随着光线的跃动、心灵的震颤、意识的奔涌,也千变万化、妙不可言。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残荷·归去来兮

世人喜荣不喜枯,独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在清新脱俗了一夏天之后,留一茎枯荷,半朵残叶,独立寒塘,听着秋雨,品一片萧瑟与寂静,思索繁华与沉寂之后,何所依归。萧索?孤独?不必如此!思远道而知来者,道之所存,必有行者,心之所向,归去来兮!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滩涂·行无界

摄影人眼中的滩涂,难道只有潮起潮落、日出月升?不!思者无界,行者无疆!两枚将要消逝的足印,只是远行的起点,明晦的变奏,是行进的步伐。那一汪静水,是思想的海洋,那空茫的远处,是精神的依归!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后记】

承《上海摄影》杂志编辑部青眼,收录几张拙作,算是摄影路上的一些鼓励。艺海茫茫,前路漫漫,唯上下求索,不负自己的心。多谢各位朋友们的鼓励与支持!

「上海摄影 2018.3」不惧无相 只畏无知——用心灵感知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