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乾部】典型事蹟掠影

清風起,氣象新!烏蘭浩特市開展“清風乾部”故事宣講教育活動以來,全市累計開展宣講活動40餘場/次,通過“清風乾部”典型事蹟的正向激勵引導,勉勵和教育基層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清風乾部”代表們結合自身及身邊同事的工作、生活經歷以講述其平凡工作中的點滴小事,體現出廣大基層幹部清正廉潔、甘於奉獻、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在幹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共鳴和熱烈反響,形成了“學標兵、趕標兵、當標兵”的良好氛圍。本版節選部分“清風乾部”代表典型事蹟,歡迎閱讀。

1

市人大辦公室 邵永波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有一批最可愛、最勤奮、最忘我卻又最無悔的人,無論睛雨、無論晝夜、無論雙休,始終奮戰在脫貧攻堅的一線,他們就是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決戰全面小康的一線戰士--駐村幹部,烏蘭浩特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駐衛星村第一書記邵永波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驅車從烏市市區出發,沿著蜿蜒的田間小路,來到烏蘭浩特市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的衛星村。這裡是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較為偏遠的一個村,同時也是邵永波的駐村點。

在村委會後院的小屋,就是邵永波和同事們的宿舍,如今,這裡就是他們的“家”。小小的屋子既是生活區又是辦公區,被收拾得乾淨整潔。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幹部到扶貧第一書記,談起初到衛星村的第一印象,邵永波記憶猶新。

“2015年9月我到衛星村,剛開始工作時也迷茫、彷徨,衛星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相對落後,但在我們人大機關的支持下,經過3年多的努力,道路平坦了,危房沒了,環境美了,群眾的心氣順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更有信心了。”邵永波說。

衛星村位於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南10公里處,全村共有384戶9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45人,主要經濟收入以種植水稻、養驢等產業為主。對於邵永波來說,要想讓衛星村擺脫貧困落後的面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

40歲的包玉風家住衛星村八隊,因母親年老多病、孩子上學等原因,讓這個家庭一度陷入困境。2016年包玉風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說起過往的生活,她幾度哽咽。

包玉鳳家也是邵永波最為惦記的貧困戶,為了幫助一家人儘快脫貧,邵永波與村“兩委”協調溝通,為他們量身制定了脫貧計劃,通過選擇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如今一家人的生活迎來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我以前的收入就指那點水田,別的啥也沒有。這幾年,全指著黨的政策好啊。邵永波書記做了很多事情,我真的感謝他。”包玉風激動地說。

如何打開工作局面,抓好黨建是首要任務。任職以來,邵永波從規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入手,嚴格理論學習,由以點帶面的學習效應宣傳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普及精準扶貧忠民做法,讓貧困戶打心底裡明白精準扶貧到底是什麼,精準扶貧應該怎麼做。“邵永波組織村‘兩委’召開會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同時深入貧困戶家中,宣傳黨的政策和扶貧政策,提高貧困戶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知曉率。

自駐村第一天,邵永波就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調研,剖析致貧原因並對症下藥開良方,共同繪製衛星村發展藍圖。“要不是邵書記,咱村裡哪能有這麼大的變化呀!自從這便民路修到家門口,每天晚上我都和老伴兒出去溜達幾圈,心裡高興著呢。”說到村裡的變化,村民楊樹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如今,衛星村已實現水泥路全覆蓋,一條條水泥路直接通到村民家大門ロ。修路、挖渠、打井、建房……這些從根本上改變貧困面貌的幫扶措施,讓衛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邵永波常說,只有踏破了群眾的門檻,才能走進群眾的心坎。為了解居民的所思所盼所想所需,增強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靶向治療性,他經常挨家挨戶進行走訪,深入瞭解衛星村基本情況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在他的民情日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家各戶的人口、耕地、就業狀況、收入來源以及存在的困難和需求,塗塗改改的是群眾不斷變化和改變的生活寫照。

幹部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心裡就對群眾積澱多少真情。邵永波走在村裡,能準確地叫出每個村民的名字,說出每家的情況。“剛來的時候,沒有一個村民認識我,我也不認識大家。現在,每家每戶啥情況,都存在我腦子裡。”邵永波笑著說。從陌生到熟悉,邵永波用真情、用真力,得到了村民的認可!

2

市醫保局 陳豔

2013年底,參保患者王振榮在醫院陪已經患有結腸癌的愛人治療時,意外查出自己患有宮頸癌,突如其來的打擊,不僅使她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也使這個本來經濟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想到丈夫看病已經花費了大笑醫療費,家裡早已無力再支付她的醫療費,王振榮更是心灰意冷。陳豔就是王振榮的結對幫扶人員,接到幫扶任務後,陳豔第一時間趕到王振榮的家中,與她聯繫,當時陳豔就在心裡琢磨該用一個什麼辦法能有效地解決王振榮的燃眉之急。因為平日的工作,陳豔與報社的接觸比較多,所以當時就想能不能利用媒體的力量為她籌集一些善款呢?於是陳豔馬上與報社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繫,說出了她的想法,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陳豔的努力報社的積極配合,王振榮得到了多方愛心人士的傾情救助,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從業人員一次性就為她捐贈了7萬元的善款,另外一家民營的絨毛協會為她捐贈1萬多元,還有多名個人也進行了捐款,總計8萬多塊錢。這筆“救命錢”讓已經打算放棄治療的王振榮心中又燃起了生的希望!她說,自從得病以來,她向身邊的親戚朋友借了許多錢,有的人怕她借錢都躲起來不見她。但是,陳豔的愛心和社會媒體對她的關注,讓她遇見了那麼多好心人,還收到了這麼多善款,是大家的愛心將她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到如今,王振榮已經患病6年的時間了,但是她在陳豔等醫保人滿滿的關懷下仍然堅強地與病魔做著鬥爭!2019年春節過後,王振榮從北京兒子的住處回到家中,特意來看望曾經幫扶過她的陳豔,她說:“我的生命是你、是用醫保人的愛心換回來的,這讓我更有力量、有勇氣面對病魔,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陳豔是一名醫療管理工作人員,她的工作需要每天深入到臨床一線,與患者進行大量的接觸,在工作過程中,陳豔時刻告誡自己:每一位患者都是需要關心的一分子,工要用我的行動來體現社會力量對他們的關愛。核實身份時做到禮貌認真,解答政策時做到熱情周到,如果是她解答不了的問題,也會及時地把相關股室的電話告之到位,另外,她也做到認真地審核每一筆住院醫療費,為醫保基金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陳豔與葛根廟哈達那拉的賴海明一家結成幫扶對子,除了日常的結對幫扶外,陳豔利用節假日帶上自己的女兒,看望老兩口,並讓女兒為老兩口的孫女準備了學習用具、衣物和食物等生活用品送給老兩口和她的小孫女,這讓他們倍受感動,每次去賴海明家,大娘都會熱情地拉著陳豔的手說:“陳豔,你來了太好了,你幾天不來我就想你呢!”看著大娘溫暖的笑容,更加讓陳豔有信心了,她願意用自己的行動為醫保事業、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號角已經吹響,烏蘭浩特醫保人也在這激勵下陸續發起打擊欺詐騙保、醫保信息化升級、醫保精準扶貧、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攻堅戰,陳豔等醫保人將不斷保持對人民群眾“疾有所醫、病有所保”的初心和情懷,堅定信心地擔當“看好百姓看病錢”的使命,推動烏蘭浩特市醫療保障事業不斷髮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