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奇书,至今还有人研究,却没人参透其中的玄妙之处

导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立足时代回溯历史,我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打量古人,总觉得那时的人们愚昧未开化,总是有很多迷信操作。但平心而论,古人的智慧并不在我们之下,甚至在很多地方都足够吊打我们。比如纺织技术、冶炼技术……就连古代的很多大型工事,在今天来看,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构造技巧上,都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古人的智慧大多都随着记载或者书籍流传到了后世。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三本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三本书,从古至今都是无数人研究的对象,可即便是研究学者如过江之鲫,其中所蕴含的大智慧,仍未被参透。

三本奇书,至今还有人研究,却没人参透其中的玄妙之处


一、《鲁班书》

顾名思义,《鲁班书》为鲁班所作。提起鲁班,大家肯定只认为他是工匠之祖,即便是再心灵手巧,也不过只是一个工匠而已,他所著的书又能有什么独到之处呢?首先,鲁班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匠人,他被誉为工家之祖,由他所撰写的这本《鲁班书》 也不仅仅只是教人们如何制造器具的。

《鲁班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修道术,下卷是上卷的解法和一些医疗之术。也就是说,鲁班书是一本教授法术的书籍。或许正是因为书中所记载的法术太过于逆天,所以自古以来真正修习《鲁班书的人》在修习开始之时,都要在鳏寡孤独中选一个,因此《鲁班书》也被人们称为《缺一门》。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前赴后继,想要把《鲁班书》学至精深。

三本奇书,至今还有人研究,却没人参透其中的玄妙之处


二、《马前课》

《马前课》又被称为武乡侯谶语,是诸葛亮所著的书。这本书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在出兵征战之前,在战马面前占卜一课,而课在古代有起卦的意思。所以这本书是关于占卜卜卦的书籍。

三本奇书,至今还有人研究,却没人参透其中的玄妙之处


鲁迅先生曾评价诸葛亮“智多近妖”,而这本《马前课》跟是诸葛亮毕生智慧的高度体现。《马前课》总共分为十四课概括了自诸葛亮所生活的三国时期至大同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所会发生的大事,每课都指一朝。而十四课毕,两次来复之期也。也就是说,十四朝尽,再从后往前看,则又是一轮新的预言。在后人的不断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马前课》的预言是很精准的。因此,到了近代民国的时候,很多人为了牟利,把一些稀奇古怪的流言也加到了《马前课》之中。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寻觅到《马前课》的原貌了。

三本奇书,至今还有人研究,却没人参透其中的玄妙之处


三、《推背图》

《推背图》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相传,这本书是唐太宗为了推算国运,而下令命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编著的预言书,后世将这本书归为道教典籍。《推背图》共有六十象,每一象都包含一副卦象、一首颂诗、一幅图像和一句谶语。与《马前课》一样,《推背图》也是预言至世界大同时期为止,总共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而“推背”之名也是有典故的。

三本奇书,至今还有人研究,却没人参透其中的玄妙之处


相传,李淳风受到唐太宗的旨意后,就开始观天象,再结合当时甚嚣尘上的“武周代唐”的流言,便开始了推算。这一推算就一发不可收拾,一连推出六十象卦象,李淳风还意犹未尽。直到袁天罡推了他的背,这次卜算才结束。因此,李淳风星夜所得的卦象皆被汇总为一册,名唤《推背图》。这三本书中,当属《推背图》的名气最大,在后世,不断有人为其做批注,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清代金圣叹的批注版。

三本奇书,至今还有人研究,却没人参透其中的玄妙之处


小结:

这三本书都是古人智慧的集大成者,因其涉及到预言和术法,所以在历朝历代,都被人们推崇备至,想从其中寻得奥妙。可即便是到今天,都没有人能够说自己完全参透了这些书籍,看来,我们领悟古人智慧的道路,仍旧任重而道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