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01

週末有個朋友家的孩子過滿月,我們去參加滿月宴。

長輩們都說,這孩子一看就聽話,除了睡就是吃,真是個讓人省心的娃

其實有之前,對這種“僅憑滿月裡、或者前幾個月的表現”就隨隨便便判斷這將是一個省心or費心娃的推論,我是灰常不屑一顧的。

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尤其是小時候我有過陰影,不管熟人還是生人,都對我表示過同情——“這孩子可不好養”。

我就不服氣了,我娃臉上是寫了“天生難養”還是咋地?

憑啥見面就說我們會很費心?


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但後來,家族中弟弟妹妹們家的孩子陸續出生,娃看多了,我終於承認了,原來這事兒是真的!

而且,不是什麼玄學,真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待我認真回憶後,我驚奇地發現,寶寶在我們這個大家族,竟然真的是一個“反面典型”。

小奶娃的時候她就是個脾氣大的寶寶,餓了必須吃上,晚一分鐘沒遞到嘴邊,姑奶奶就能哭的背過氣去。

精力充沛到完全理解不了為什麼別人會要“想靜靜”,而是分分鐘都需要叫你起來high。

作息永遠是個謎,無論怎麼調整,總是沒有辦法準時睡覺,要麼就不困要麼就太困,一旦困了就非要鬧的精疲力盡才能睡著。

長大一些,脾氣初顯。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能把她惹毛,一言不合就大喊大叫,固執己見,從不合作,忍耐度極低,神經脆弱,動不動崩潰,脾氣上來不問青紅皂白,先宣洩夠為止。

有人笑說,我看這群人裡數你研究的育兒書多,但數你家娃最皮

我乾笑了兩聲,竟無言反駁。


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02

世界上就是有這樣一部分孩子,他們從出生開始就巨!難!搞!

攤上這樣的孩子,總是會讓你懷疑人生,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是不是太慣著孩子了,才會養出這麼一個破事如此多的娃?

你會比普通父母更頻繁的陷入挫敗感和自責中。

為什麼有些寶寶如此“難養”?

下面就從科學及進化論的角度告訴你,這類娃“產生”的原理及意義。

通常,這與嬰兒的神經系統有關,愛哭、倔強、事兒多的娃,大腦變化更迅速,對不同程度的舒適、飢餓、快樂或悲傷引起的變化更敏感,也因此更容易發怒和哭泣。

西爾斯對這類寶寶提出了一個概念:高需求寶寶(high need baby)。

與這些孩子相處簡直是一種令人精疲力盡、情感痛苦的折磨。

但是攤上這種娃,並不是倒黴,相反,你可是中大獎了哦!


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下面這個觀點,一定會讓高需求娃的老母親們稍微有些心理安慰。

——“高需求的娃更具備“長大後更優秀”的潛質。”

所謂凡事都有雙面性,高需求的娃,意味著其神經也有高可塑性,研究表明,挑剔的嬰兒更警覺、聰明、更充滿熱情和善解人意。

正是小時候這種讓人難以相處的敏感特質,可以幫助他們今後更快的接受和學習大量信息,變成在學業上更成功的、更善於社交的孩子。

但前提是,他們在小時候得到了正確的養育方式

03

在一項研究中,Anne Stright和她的同事跟蹤調查了1300多名美國兒童。從出生開始直至小學畢業,其中包括一部分“高需求寶寶

”,他們比其他嬰兒更活躍、更情緒化、更愛哭、也更難以適應變化。

不同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到小學一年級時,這部分高需求寶寶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要麼變成了班上最難管的孩子,要麼變成了班上最優秀的孩子。

而這兩種結果的出現,取決於兩種截然不同的養育方式

  • 那些充滿焦慮、咄咄逼人或冷漠的父母,養出來的高需求孩子成為班上問題最大的孩子,是讓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
  • 那些堅持不在寶寶面前亂髮脾氣,努力滿足他們的需求、撫養充滿愛意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在班上名列前茅,成了班裡最優秀的小孩。老師認為他們更懂合作、更自信、更自律、更有學術能力。

等到小學畢業時,專家們再次對他們進行了評估,發現最適應環境的孩子,是那些“得到了父母耐心引導的高需求寶寶”。

他們比那些“從小到大輕鬆養育”的孩子適應得更好,學習成績、社交能力、和老師同學的人際關係也更好。


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另外一個心理學家傑伊·貝爾斯基(Jay Belsky),則從進化論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人類需要高需求的孩子。

他認為相對易養的天使寶寶就像保守投資,他們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都表現得很平穩,包括壓力時期(如饑荒、戰爭或貧困)。

但也是因為他們對環境不那麼敏感,所以,在環境和平、穩定、富裕之後,他們的表現依然平穩。

而高需求寶寶雖然在應付壓力方面有更多的困難;但是,當環境因素穩定時,那些超級敏感的孩子同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優勢

大家可以看看下方的圖表:

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黑色線是普通孩子,紅色線是高需求娃)

可以明顯的看出,環境的好壞對穩定型個體(天使寶寶)的影響是不大的,但是對於敏感型個體(高需求寶寶)影響卻是巨大的

所以,我們的祖先通過這些敏感的高需求娃來與“易養型娃”對沖,以促進和平環境下的社會進步。

神馬?讓親媽恨不得塞回肚子裡的高需求寶寶,竟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佳人選!

當然,這個環境因素不僅僅指像“和平抑或戰亂”這樣的大社會環境,也包括孩子身處的家庭養育的小環境

雖然說父母的養育無論對於哪種孩子來說都很重要,但是與低需求的孩子相比,高需求的孩子對父母養育的方式更敏感,良好的養育環境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

對高需求寶寶來講,有了正確的養育方式,這些孩子實際上更加具有優勢

畢竟,從進化論的角度看,這個基因是優勢還是劣勢,很大意義上取決於父母如何養!

高需求的娃,前期的養育雖然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但是你的付出也會得到更大的回報

看完這個論點,是不是頓時覺得自家那個上躥下跳、把你逼瘋、讓你差點丟了半條命的娃順眼多了?


剛生出來的娃,能看出來啥?怎麼就判斷人家以後費不費心了?


說這麼多,其實無非是想給你一個更好的心態

高需求的娃,真的很容易讓父母疲倦、不耐煩,也會給父母帶來更多的焦慮和壓力。而這種壓力如果父母得不到有效排解,最終還是會轉嫁到孩子身上。

但換個積極的角度看孩子,你就會下意識的願意善待他們,願意多付出一些耐心和包容。

就比如我,每次被寶寶搞的頭大要暴走的時候,咬著後槽牙想一想,這種獨特性,說不定以後是孩子最大的優勢呢,我現在多一點耐心,也許我娃上學就是班級第一呢?長大就是傑出青年呢?瞬間,火氣就降了不少。

好吧好吧,老母親認了——這些特權值得我們受更多虐,留更多淚

養孩子,最重要的不就是一個心態問題嗎?這世界上沒有壞孩子,有的,只是不理解、不認可孩子的父母

至於如何養育一個高需求娃才能更輕鬆,如果大家想知道,我就把幾年壓箱底兒的經驗翻出來給你們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