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雨中曲》:解读经典歌舞剧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影像

文|黄三斤

《雨中曲》这部影在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时期横空出世。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将歌舞元素完美地编排在影片之中,虽然没有在奥斯卡角逐中脱颖而出,却丝毫不影响它在观者心中崇高的地位,如梦如幻的歌舞风格,加之空间造型的塑造,使影片自成一派,成为歌舞片的开山鼻祖。

《雨中曲》作为好莱坞歌舞片的楷模也带有非常浓郁的写实性特征,加之其完美无缺的剧情设计和歌舞编排,观者在观看影片时仿佛是在享受一场跌宕起伏的交响曲,亦或是沉静在视觉盛宴上无法自拔。影片还呈现出非常便准的电影工业化体系,流畅的场面调度,套层式的剧作结构和幽默风趣的影片风格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也使影片充满无限艺术性。

整部诞生在无声影片到有声影片的过渡时期的影片,虽然剧情简单但却充满欢乐与浪漫因素,特别是影片中的音乐歌曲更是在那个时期广为流传。《雨中曲》就像是当时社会的一面反光镜,导演将故事背景就安排在这一特殊的过渡时期,并以黑色幽默的影像风格对美国好莱坞的制度诟病进行讽刺批评与无声的抗议。

豆瓣9.0《雨中曲》:解读经典歌舞剧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影像

这部具有歌舞片、音乐片和喜剧片的特点的影片, 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之下却能了解到好莱坞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过渡的时代背景,清楚地看到电影史上第一次革命下的电影群体,充分地了解到有声电影诞生前后的状况。

因此,今天我将从纪实性元素的添加,音乐对剧作空间的构建,音乐在影片中独有的作用,音乐在套层式的结构运用四个角度层层深入,来解读这部歌舞片风趣故事下的艺术价值。

01、影片具有强烈的纪实元素,呈现出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的独特点

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在摄制上的差异在《雨中曲》中展现的尤其淋漓尽致。导演的摄影机就像是电影史上的标尺,将视点对准当时那个正在发生改变的时代,以及其强烈的纪实性元素将片场的一切真实还原在荧幕之上。让观者在仅仅120分钟,便能准确客观地了解到有声电影技术的革新对电影发展有着极强大的冲击力,其中最大的差异性便呈现在现场摄制方面。

影片中,观者跟随镜头进入了一家名为辛普森制片公司的拍摄现场,导演运用一个长达50s的长镜头,真是地像观者展现了一部无声电影的摄制作流程,在同一个摄影棚里甚至被允许多部影片或多个剧组同时进行拍摄。

豆瓣9.0《雨中曲》:解读经典歌舞剧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影像

在我看来,导演利用长镜头的纪实性特点,真实的向观者呈现了无声电影时期和有声电影时期的现场摄制过程。使观者直观地感知到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在摄制上存在的强烈的差异性。在无声电影时期,现场摄制受到的限制几乎没有,只要确保画面的独立性完整性,现场有多大的噪音都无所谓,因此在无声电影时期,片场的拍摄效率远远高于有声电影时期且远低于有声电影的摄制成本。

而当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画面一开始便给观者呈现了显眼的标语正是这一元素的加入,使电影摄制流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剧组再也不能同在一个摄影棚里拍摄,现场再也不能发出响亮的噪音,甚至开始为了录制声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画面的完整性。

除此之外,在《雨中曲》中导演还把观者放置在影像空间之中。让观影者身临其境,感知有声电影初期的录音技术在拍摄现场的运用,对电影史的研究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雨中曲》中,导演将镜头对准了一段歌舞戏的拍摄现场,在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声电影时期的传声器、木制的话筒车围在演员周围,热水瓶大小的话筒粗粗的电线与摄影小屋内的摄影机相连。

在我看来,这一个镜头便真实地复刻出有声电影初期的电影录音手段,展现出当时录音技术强烈的笨重感。为了拥有理想录音,导演牺牲画面,更改道具与演员调度。

摄影机也会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导致所有摄制人员都聚集在封闭式的摄影小屋内。也让我们明显的感知到有声电影初期的最大劣势:声画不同步。这样现象的出现造成了对有声电影最严重的破坏。这也是《雨中曲》最大的亮点,导演用幽默风趣的镜头语言使观者无形之中却全面地了解了有声电影时期的录音技术,使得这部影片极具参考研究的意义。

豆瓣9.0《雨中曲》:解读经典歌舞剧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影像

02、导演添加音乐元素,使得电影的叙事空间得到完美的构筑

  • 音乐元素在影片中的使用对情节空间的构筑

影片《雨中曲》是一部典型的歌舞影片,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也是以歌舞作为叙事的重点。影片中的配乐从一开始就有着与电影不同的风格呈现,这样随机化的音乐节奏作为线索贯穿了整部影片,使剧情虽然简单直白,却又存在着许多浪漫元素。

当影片进行到四分之三时,导演将摄影机对准了雨中欢快歌唱的男主角,男主人公所唱的音乐也是极具节奏感的大调曲调,这首明朗的音乐跟随着男主的步伐萦绕在雨中,直到保安的出现,刚才的一切才戛然而止。

在我看来,这段音乐的运用在故事构建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片中这样极具节奏感的歌曲作品经过主人公的演唱却产生了独特度韵味,使得歌曲完全融为叙事构建中重要的元素。

音乐通过主人公之口,亲切地将观者的个人情感融入到影片的情节空间之中,使观者在观影同时心情也会随着影片的情节变化而变化。

豆瓣9.0《雨中曲》:解读经典歌舞剧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影像

  • 音乐元素在影片中的使用对空间造型的构筑

在《雨中曲》中,音乐不仅在叙事情感上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同时在空间造型的构建上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

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使得观者在观影同时也可以感知到不同的空间结构。比如,在影片刚开始,男主人公回忆与朋友在少年时期进行踢踏舞表演时,此时音乐尤其的青涩和欢快。

如此的音乐可以很好地将观者的注意力带到人物的少年时期这一空间,以歌曲的方式将主人公的过往直白的诉说在观者面前。并且瞬间在观者脑海中构建出主人公少年时期所处的空间造型,有效地起到构筑空间造型的作用。

03、独特的交叉式蒙太奇手法,呈现导演笔下的黑色幽默

在《雨中曲》中,音乐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对叙事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构筑上,也可以全面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导演凭借自己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借助主人公之口用音乐成功地渲染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歌曲就像旁白般细腻地诉说着人物的心声。

影片《雨中曲》一开始,以一部电影的首映会拉开序幕的。在首映会上主人公回忆着自己的成名史。这时导演采用了碎片化的歌舞片段进行回忆的拼凑。

在时长约七分钟的片段回忆中,导演选择采用叠化的技术手段来处理这场碎片化的歌舞剧,在此过程,导演采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在回忆片段中穿插了观众嘲笑的画面。此时此刻导演故意将背景音乐换成“尊严至上”的音乐,使影片展现了极具感染力的黑色幽默。

而之后当女主与男主第二次见面时,卖力地完成着自己的演出,丝毫不理会男主的搭讪时,出现的音乐也生动地塑造出她热爱表演的性格特点。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往往借助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完成了诠释,使音乐赋予了全新的视听意义。

豆瓣9.0《雨中曲》:解读经典歌舞剧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影像

影片中的音乐也有烘托气氛把控剧情节奏的作用。在《雨中曲》中,男主在雨中酣畅淋漓地表演,复杂欢快的歌舞传递了主人公的喜悦之情。在我看来,此时的男主完全陶醉在自己的爱情里跳舞歌唱,仿佛外界的雨多大都冲不走男主的喜悦,进而烘托出一种浪漫的气氛。

《雨中曲》音乐元素对套层式的结构打造了独特的趣味性,影片结束,许多观影者都不会感到老电影的无聊。

我认为这取决于导演在影片剧作中使用的小技巧——套层式故事结构,即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有《决斗骑士》这部影片诞生的过程,还看到了男女主人公相知相爱的爱情故事,多变的影片元素也充分地辅助了套层结构中故事,让观影者以轻快的视角感知到导演黑色幽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男女爱情的浪漫。

豆瓣9.0《雨中曲》:解读经典歌舞剧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影像

总而言之,《雨中曲》和以往的歌舞片相比存在着极强大的差异,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极具感染力的歌舞部分,更体现在影片巧妙的“设计”之中。不仅使观者深深地感知到爱情的浪漫,也在无形之间用黑色幽默的方式,针对性地将镜头对准电影工作群体,进行无声的抗议中,也成为一部极具电影史研究价值的教科书式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