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1935年3月8日,夜晚。

阮玲玉在自家廚房親自熬了一碗粥。

她看著這碗粥,顫抖的雙手將一大包安眠藥放在了粥裡。

細勺和粥碗發出了“叮叮叮”的響聲,那時候,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是她夢想破碎的聲音,也是她生命中的一聲喪鐘。

當天夜晚,阮玲玉去世。

這一年,阮玲玉年僅25歲。

1910年,4月。

阮玲玉出生上海一個窮苦的家庭中。

祖輩世世代代都是窮人,父親阮用榮在浦東一家亞細亞油罐廠當工人,母親何阿英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

阮玲玉出生的這一年,離清王朝滅亡僅剩一年。

這個踏著新時代門檻的小女孩就走上了歷史舞臺。

雖然現在她還沒有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

父親阮用榮為了讓閨女更好的活下去,娶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

---鳳根。

阮用榮因為在油罐廠上班,長期吸入油煙,肺部被嚴重感染。

在鳳根五歲那年,父親留下她和母親撒手而去。

為了維持生計,張阿英帶著年幼的鳳根來到張家公館幹活。

張老爺子家境殷實,雖然妻妾成群,可兒子在那個時代並不算多,僅有四個。

命運悄然將鳳根和張家四公子張達民的勾連在了一起。

在阮玲玉七歲那年,母親將她送到了附近的私塾讀書,同時給她起了一個正式的名字。

---阮玉英。

阮玉英在私塾上了一年,於第二年轉入教會設立的崇德女子學校。

這所學校算的上是一所公益性的學校,極其照顧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對於學費絲毫不取。

新時代到來,阮玉英能夠學習新式教育,可以說是足夠的幸運。

在這裡她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也學習舞臺劇。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流逝,漸漸長大的阮玉英變成了一個落落大方的女孩。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愛情應該要來了!

那時候,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沒有被搬上熒幕。

而張達民卻遇到了崑山公園的阮玉英。

這一年,張達民18歲,阮玉英16歲。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同樣是年少的季節,他們兩人也同樣的心動。

那時候,阮玉英只知心動,尚不懂得跨越階層壁壘會給她的一生帶來怎樣的傷痕。

她只知道,遇見張達民,讓她心裡面所憧憬的愛情映照在了現實生活中。

阮玉英常常幻想著他和張達民這段乾淨且純粹的愛情。

只是,生活這張巨大的網一旦鋪開,很多人根本沒有一絲的反抗餘地。

阮玉英,同樣如此。

張達明就是個可憐的巨嬰,他沒有被那個變革的時代裹挾著一塊成長起來,反而在曾經的那個封建時代裡繼沉淪著、眷戀著。

相反,阮玉英在那個變革的時代裡,卻活得很完美。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她知道生活的價值,她也知道努力的意義。

只是,她不知道那個時代的女子在資本的面前猶如炮灰一樣。

卑微且可憐。

阮玉英和張達民相戀後不久,張達民便自立門戶,搬離張家。

但其經濟來源仍舊要靠著父母。

遊手好閒的張達民經常出入賭場、舞廳,開始將原有的美好生活撕扯的粉碎。

已經自立門戶的張達民就這樣靠著父母的經濟救助一步步的沉淪,直到父母去世,直到張家四兄弟分割家產,直到阮玉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開始獨自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阮玉英搖身一變,成為當紅一線影星的阮玲玉。

直到阮玲玉吞食安眠藥自盡,他都沒能真正的生活獨立。

曾經熱烈擁抱過的兩個人,最後還是走向了陌路。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1931年,1月28日。

上海發生戰事,阮玲玉離開上海,逃往香港。

在這裡,阮玲玉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

---茶商唐季珊。

唐季珊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老闆,幾乎大包大攬了上海所有的茶葉行當。

上海淞滬會戰結束後,阮玲玉又回到上海。

陪伴阮玲玉一起回到上海的,還有茶商唐季珊。

唐季珊每每看到阮玲玉遠去的背影,嘴角總是忍不住露出一絲冷笑。

對於他而言,阮玲玉簡直就是人間尤物,也是他一直苦苦等待的獵物。

他開始頻繁的接近阮玲玉,可在感情世界上受到打擊的阮玲玉對於主動撲上來的唐季珊嗤之以鼻,不加理睬。

這一年的阮玲玉23歲,不經意間已經跑過了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七年。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這一年的唐季珊以重資入股阮玲玉坐所在的聯華電影製片廠,成為其大股東。

唐季珊正式成為阮玲玉的頂頭上司。

唐季珊的溫溫軟語終於讓阮玲玉沉迷,她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情感歸宿。

也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要開始第二段感情。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阮玲玉看著漆黑一片的窗外,又低頭看著唐季珊上一任相好張織雲給她寫的一封親筆信:

“你看到今天的我,就能看到明天的你。唐季珊不是個好男人,你要三思。”

她終於做了決定。

第二天,阮玲玉和唐季珊攜手走進了電影院。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影視劇照

不久後,兩人開始了同居生活。

聽聞阮玲玉和另一個男子同居,張達民開始著急,他找到阮玲玉和唐季珊所在的新居,在屋裡大鬧一番。

阮玲玉提出與他正式解除同居關係,同時每月支付一百元生活費,為期兩年。

不過,很遺憾。

阮玲玉和唐季珊同居之後,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

唐季珊仍舊習慣到處沾花惹草,對於阮玲玉更是極度約束。

他討厭阮玲玉常常外出,阮玲玉深夜回來時他還緊閉大門,拒絕進入。

門外的阮玲玉只能一下一下的敲打大門,口中呼喊:

“季珊,季珊,開門啊。”

更為可怕的是,唐季珊還當著眾人的面打過阮玲玉。

阮玲玉也不會想到,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

1935年,新年。

阮玲玉參演蔡楚生主導的《新女性》電影,這部電影在金城劇院上映之後,瞬間引起了巨大反響。

電影主要內容是一位知識女性韋明在婚姻中受挫,獨自養育著一個女兒。

不久之後,這對孤兒寡母很快又被身邊的流言蜚語所傷害,韋明最終選擇自殺。

她被送往醫院搶救,一名曾經和她有嫌隙的記者,為了博得新聞頭條,將她自殺的消息公之於眾。

這名記者在生活中還是一個為博得廣告主錢財的諂媚小人,經常製造虛假新聞。

其實這部電影中反映的記者形象,就是當時上海現實生活中的記者形象。

韋明被搶救醒來後,看著報紙上鋪天蓋地的汙衊消息,含恨而終。

這是一個悲情且老套的故事,但在當時的電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不過,也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電影中塑造的那個卑鄙記者,引起現實生活中眾多記者的不滿。

趙君豪、錢華、金華亭等為首的上海記者聯手攻擊聯華公司。

聯華電影公司經不住記者輿論攻擊,將所有有關記者的短片刪去,匆匆了事。

不過,記者雖然放過了聯華電影公司,卻沒有放過阮玲玉本人。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一時間,張達民重新出現,以不承認分居協議為由,聯合記者群體炮轟阮玲玉和唐季珊。

同時炮製阮玲玉的情愛之事,以通姦罪將阮玲玉、唐季珊告上了法庭。

新聞上到處都是阮玲玉和唐季珊這對男女同居的消息,姦夫淫婦這些刺眼的新聞頻頻出現在報紙的首頁。

阮玲玉萬萬也沒有想到她真的成為了電影中的韋明。

她在無形中被架在了火爐上炙烤。

1935年,3月7日。

這一天距離法院開庭的時間僅剩兩天。

阮玲玉參加了聯華公司組織的聚會。

聚會現場,阮玲玉笑聲不止,一副自在的樣子。

聚會結束時,她擁抱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唯獨沒有唐季珊。

離開聯華公司後,阮玲玉跟隨唐季珊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唐季珊不斷質問阮玲玉後天開庭的事情,阮玲玉漫不經心的回到道:

“我累了。”

唐季珊一聽,愈加的生氣,回家之後就打了阮玲玉一巴掌。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當天夜晚,阮玲玉飲粥自盡,享年25歲。

臨死之前,他留下了兩封書信:

季珊:

沒有你迷戀(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

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

過去的織雲,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

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唯有你可以靠了!

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

---玲玉絕筆

達民: 我是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

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

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

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

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十里洋場,萬里風華。

總有一些人的人生被生活無情的撕裂。

昨晚,看完阮玲玉點點滴滴的短暫半生,我一直在想,阮玲玉是何等聰明之人,她明明知道唐季珊是有家室的人,為何還是拜倒在唐季珊的情網下?

常年流連於影視圈層的阮玲玉不會不懂得分辨人品,品評人心。

更何況,被唐季珊剛剛拋棄不久的張織雲還親筆寫信勸過她,她為何還是義無反顧的走進了唐季珊的心中?

從他最初對唐季珊的排斥,我們大抵能夠想到她有著本能自我保護心理。

為何,還是沉淪呢?

說到底,大概還是因為它吧。

---安全感。

阮玲玉前半生就是無根野草,她沒有依靠,也從未能夠真正的停留在愛的港灣。

缺少父愛,也缺少情愛。

人一旦在高空飄得太久,就會急於落地。

阮玲玉也一樣,茶商唐季珊的出現,讓她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阮玲玉臨終前淒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唐季珊的底盤太牢固,他遊離女人圈層多年,深諳人心。

他知道女人的弱點在哪裡。

陪伴和安全感這兩項女人一生中的至高追求,唐季珊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到,而這也意味著阮玲玉在短時內被唐季珊快速征服。

所以,愛情這東西從來都不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有時候,先天性的條件能夠征服任何人。

一塊麵包,足以餵飽所有人。

有時候,一塊麵包,也足以戲耍所有人。

不過,無論曾經經歷過怎樣的痛苦,都請相信:

你所在的世界仍舊充滿良知,仍舊滿懷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