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为什么小说《鬼吹灯》会比《盗墓笔记》的好看?

说起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人吧。想想UP小时候,在被窝里捧着鬼吹灯小说,看的头皮发麻不敢入睡时光,真是恍然如梦~那么,答案很明显,我个人观点是,鬼吹灯这本小说在创作上,要比盗墓笔记优秀许多的。当然,我不是说盗墓笔记,不好,只是两者相互之间的对比~

一、先说说历史地位吧:

06年的时候,盗墓类小说还没有几个人知道,《鬼吹灯》的问世,可是说是开山鼻祖的地位,(如同坏蛋在黑道小说中的地位,诛仙在仙侠小说的地位)这个个人认为是没有争议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鬼吹灯》奠定了盗墓世界的基础。比如:“粽子”这个词对喜好盗墓类小说的同学都不陌生吧,许多盗墓小说包括盗墓笔记都用这个词来指代僵尸,但是这个词却是霸唱自己编出来的。这就好像霸唱是上帝(你看我这跪舔的...........),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他说要有光(粽子),所以盗墓世界就有了光(粽子),之后的人想要在这个盗墓世界写小说,就必须根据上帝制定的规则来,否则就成了错误。你要说我用包子代替粽子可不可以呀,你要真么想干也行,可你不觉得别扭吗?(你别笑,包子不知道有没有,反正我之前看到过给种各样的,什么把撬棺材说成问路的呀等等,别提多难受了)

所以说在当时那个时候,鬼吹灯一出来,那可是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啊!

接下来说说《盗墓笔记》,《盗墓笔记》对于盗墓类小说最大的贡献在于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塑造做的登峰造极,各种家族,势力的斗争精彩至极,再加上惊悚悬疑的元素,妙啊!可以说《盗墓笔记》把盗墓类小说又推上了一个巅峰!

当年,《鬼吹灯》火了之后,市面上出现了一大批盗墓类小说,但大多都逃不出:主角身怀绝技,队友从来不坑,兄弟患难与共,一起开图打怪,最终赚钱回家的套路。唯一的创新大都在怪物上,连地图都没有什么大的进步,无非就是沙漠,雨林,雪山,地洞。这时候《盗墓笔记》出现了,这本书提出“比鬼更可怕的是人”,进而在人物斗鬼时,更多的加入了和人物之前的斗。

二、说说各自最大的优点吧

《鬼吹灯》,风土人情,风景场景,历史人文,描绘的相当有真实感,注意,我说的是有真实感,并不是真的。亦假亦真,让人无法分辨。盗墓技术,僵尸划分的描写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盗墓笔记》,人与人的关系就不多说了,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将悬疑,惊悚的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当年我也是个高三知识小青年了吧,居然在看了几遍《盗墓笔记》后害怕的问我爸世界上有没有鬼。。。

三、说说缺点

《鬼吹灯》,主角光环技能点的太高了,这是其次,最大的问题在于第二部。第二部与第一部的衔接问题太大,同时第二部与第一部有同质化现象。

《盗墓笔记》,更得太慢断断续续看在你生病的份上就不说你了,文笔确实和鬼吹灯有点差距。最大的问题在于坑太多,根本填不完,有烂尾的嫌疑。伏笔太多,结构过于复杂。

四、说一下两本书各自的特殊属性:

《鬼吹灯》还是那句话,开山鼻祖,描写也对得起开山鼻祖的称号,书中有大量盗墓世界的基本设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看鬼吹灯,都没法理解其他盗墓类小说写的是个什么。

《盗墓笔记》的特殊属性在于作者的写作顺序。三叔在写盗墓笔记一炮走红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导致精神出了一点问题(没有其他意思),所以要去疗养,也就导致了更新断断续续。但在《盗墓笔记》更新断断续续的时候,三叔还会偶尔出一些番外,甚至写前传《藏海花》,后传《沙海》,而我们这一批一直跟着的读者,才会有真正的阅读顺序,而不是现在都写好的那个阅读顺序,所以想要真正体验《盗墓笔记》,就按照当年三叔的那个奇奇怪怪的写作顺序去读吧。

五、说说两本书的受众者

《鬼吹灯》的喜好群体一般要对历史,人文,地理,民间传说感兴趣一点,这种读者才会对小说中大量的非惊悚描述感兴趣,比如盗墓中的“科学原理”,民间有意思的小段子等等。

《盗墓笔记》的受众群体年龄应该比鬼吹灯要小一些,女性多一些。我身边有许多爱看《盗墓笔记》的女生,问其原因,就是喜欢盗墓笔记里人物塑造,小哥呀,天真无邪呀什么的,真正对盗墓本身的喜好已经不多了。而之前我有说文笔不好,可能会让一些同学不爽,用“语言较为通俗”比较容易让大家接受。因为通俗,所以现在感觉好像《盗墓笔记》更火一些。

六、影视改编

《鬼吹灯》的电影概况:《鬼吹灯之寻龙诀》[1-2] 是万达影业出品,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联合出品的悬疑动作片。由乌尔善执导,陈坤、黄渤、舒淇、杨颖、夏雨领衔主演。

《盗墓笔记》网剧概况:2014年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网络季播剧,改编自南派三叔所著的同名小说,由郑保瑞和罗永昌联合导演,李易峰、唐嫣、 杨洋、刘天佐、张智尧、魏巍等主演。

是不是能够隐隐约约感觉出《鬼吹灯之寻龙诀》更加高大上一点呢?从出资方,演员(好担心引起撕逼大战啊,大家不满意直接和我说啊),形式(电影VS网络剧)都可以看出一二。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前面已经提到了。

其一是《鬼吹灯》比《盗墓笔记》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科学原理,无论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装备,怪物,自然景观,墓室景观,结构,配角设置,等等各个角度,《鬼吹灯》比《盗墓笔记》更加真实,更加真实也就意味着,更加容易影视化(按照中国的特效水平)。而《盗墓笔记》整个世界虽然发生在现在,但是感觉整个世界都被架空了,妖魔鬼怪过于神秘,主角配角都会开挂,墓室机关更是复杂到难以理解。(三叔做的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将这个架空的世界填写的满满当当的)所以想要把《盗墓笔记》拍好,参见《冰与火之歌》

其二是《盗墓笔记》最大的硬伤,有烂尾嫌疑。三叔在写的时候挖的坑是在太多了,到最后好多好多的东西都没有交代完整。最然后来又写了《藏海花》和《沙海》,但这两部书还更加把坑挖大了,再加上三叔因为身体原因宣布封笔,所以作为故事本身都无法自圆其说,也就难以在故事基础上进行影视改编。《鬼吹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够刺激,但是其故事完整性那是没得说的,几条主线从一而终,有头有尾,这是《盗墓笔记》怎么都没发比的。

七、亚文化圈的形成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直观的感受吧,那就是《盗墓笔记》的亚文化圈构造相当成功!

至于原因,之前也都提到了。

其一,《盗墓笔记》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相当成功!极其成功!尽管我也批评过《盗墓笔记》的文采,但是,必须得承认,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人物塑造的成功能够拥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尤其体现在女性),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会更加容易形成亚文化圈。

其二,之前说《盗墓笔记》难以拍摄成影视剧有两个原因,但也就是这两点原因,极大地促进了《盗墓笔记》的亚文化圈的构成,第一个是大量的虚构以至于有点像架空小说,这种架空,使得三叔能够在这个世界自由的构造一切,从而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也就能够极大地促进亚文化圈的构成。第二个是有烂尾嫌疑,这为什么会导致亚文化圈的形成呢?大家先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烂尾。这种惊悚悬疑的小说,如果作者用心写,很容易留下吊足人胃口的坑,三叔用心吗?当然用心,所以就留下来纷繁复杂的暗线,伏笔,和悬念。但是挖坑容易填坑难啊,三叔到最后自己都填不住了,所以有点烂尾。所以说想要烂尾,你先得把前面写的足够好,足够吸引人,而三叔在写前面内容的时候,又着重塑造了人物,所以,就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前期故事没有烂尾迹象,内容精彩的时候,所有的精华凝聚在了人身上,到了后期结局有点烂尾了,墓室机关解释不同了,妖魔鬼怪无法理解了,人们已经不在乎了(相对),因为我们已经收获了小哥,胖子,无邪,三叔,潘子,解小花等等等了。再精炼一点,依靠前期大量挖坑,用来塑造人物,当人物塑造成型后,坑也就不用填了。而人物又是《盗墓笔记》亚文化圈的核心,所以


...........................

八、关于读了一个读不下去另一个。

两本书不分上下,有一位同学说读了《鬼吹灯》没法读《盗墓笔记》,我也有过同样的感受,但是也是隔个3,4年再去读也就可以了。有的同学说读了《盗墓笔记》看不下去《鬼吹灯》也应该会发生,因为两者都是佼佼者,但是写作风格确实不一样,两本书都能把你带进去一个精彩的盗墓世界,如果进去一个了确实很难一下子转换成另外一个。两本书可以说一个是奠基,一个是发展,你没法说哪个更重要,哪个更好看,可能《盗墓笔记》的阅读性更好一点,所以话题更热一点,但是呢,《鬼吹灯》那种百科式的写法,可以带来无法替代的感动。

九、各种主观感受:

盗墓类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阅读人群的广泛性,大龄青年不会觉得盗墓小说中二,年龄较小的人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因为无论哪个阶段的人群,盗墓的世界对于他们都是一个崭新的,从未接触过的世界,那种新鲜感,是当年盗墓小说爆红的主要原因。具体我就不说了,像什么刺激呀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说了。

十、为两本书某些缺点的洗地

《鬼吹灯》非剧情内容的多余一直被广大读者诟病,但是我想在这里为这本书开脱一下,作为第一本盗墓类小说的巨著,必须让大家了解这个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前面说到,“粽子”指代僵尸,在原文中,紧跟着,作者又说“肉粽子是有金银财宝的僵尸,干粽子是已经化为枯骨的僵尸,毒粽子是危害极大的僵尸”。有的同学这是后就说了,“你逼逼这么多干什么呀,僵尸就僵尸呗,还什么粽子,粽子就粽子呗,还说一大堆跟剧情半毛钱都没关系的粽子,好无聊,看不下去了。”但是呢?请大家想一想,《鬼吹灯》可是第一个系统的写盗墓的小说啊,他想要在这个世界讲好故事,必须先给大家构造出这个世界,需要先有光(粽子),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这里必须有五颜六色的光(各种各样的粽子)。

除了“粽子”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地方就是僵尸描写,《鬼吹灯》中详细介绍了僵尸的演化过程从白毛到黑毛,从跳尸到飞尸,从旱䫥到犼介绍了好久,看似根本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呢?大家再想一下,07年的时候,大家对僵尸是个什么概念了,一群穿着清朝官服扑了粉的人跳来跳去?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文章写僵尸写的再精彩,读者的脑中也只会是一群跳来跳去的僵尸罢了。所以必须先把你的概念丰富,把僵尸在盗墓世界是什么概念搞清楚,故事才能按照精彩的方向发展下去。

《盗墓笔记》有好多同学批评一开始看就感觉他山寨《鬼吹灯》的气息太重,甚至有的同学用同人来说《盗墓笔记》,然后就说看不下去,不看了。客观上来讲,我第一次看《盗墓笔记》的时候,确实,也感受到了山寨气,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又不觉得山寨了,为什么呢?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说好多了。(以下原因不是独立的,是有逻辑联系的)

第一,还是要说一下背景,就是《鬼吹灯》火了之后,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盗墓小说,看似百花齐放,实则鱼目混珠。在大家读完《鬼吹灯》还想找其他同题材的作品读的时候,却发现读一篇,发现是山寨的,再读一篇,又是山寨的,以至于最后大家基本上认为,霸唱之后,再无人能写出优秀的盗墓类小说,同时养成了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找到新的盗墓小说后,读个几章,看到有类似于《鬼吹灯》的地方,就基本判定是山寨的《鬼吹灯》,然后就弃之不读。”(当然,这对大多数读者个人来说是理性行为,因为市面上的山寨货远远多于好货)

第二,盗墓类小说这个题材的局限性,导致了创新难度的极大提高。在讲评判原则的时候,已经说到,盗墓类小说难写,想要创新更是难上加难。当大家在读过《鬼吹灯》后,再看《盗墓笔记》,在如此狭小的领域,不免的会产生山寨感,但是《盗墓笔记》真的没有什么创新吗?在前面我把盗墓类小说的几个特殊元素做了划分,霸唱凭借其丰厚的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将特殊的场景和特殊的怪物做的相当好,但是《盗墓笔记》对特殊的人,特殊的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创新,特殊的人前面说的够多了,三叔在特殊的事上也有极大的创新,打破专注描绘盗墓过程,忽视人物其他事件的描写的传统,对各类人物非盗墓事件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

第三,《鬼吹灯》百科全书式的描写极大的压缩了创新空间。但是,《盗墓笔记》通过将盗墓世界划分为南派和北派,并着重甚至是全部描写南派,仅仅派一个北派代表——胖子, 巧妙地为自己开辟出了一片天地。文章中多次提到北派的摸金校尉规矩繁多,而南派却另有一套体系,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彻底推翻《鬼吹灯》引起读者反感,又能为自己的创新开辟道路。

第四,《盗墓笔记》同人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出在了胖子和阿宁身上,在《鬼吹灯》中,王胖子可是经典人物,Shirley杨是外国来的华裔女,他们两人与胡八一组成三人小队上天入地。在盗墓笔记中,也有王胖子,还是个北京来的摸金校尉,阿宁也是个国外势力代表。这俩人还和无邪一起盗墓,这一下子就让许多人就不爽了,然后就大怒撕书,怒骂三叔抄袭。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阿宁大家后来都知道了,虽然是个女的,虽然是外国势力代表,但是和Shirley杨半毛钱关心都没有。至于说王胖子,请那些说王胖子是抄袭的同学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有没有感觉王胖子的出现是三叔费劲心思故意为之的呢?要知道,一个人真想寨,他是在抄袭的基础上修改的,可大家没发现,三叔写王胖子写的就是《鬼吹灯》里的那个胖子吗?相同的名字,相同的背景,相同的籍贯,相同的摸金校尉,相同的不正紧,相同的北京片子,相同的爱好美女,甚至《盗墓笔记》里的胖子还对无邪说他在北京有个当兵受过刺激的战友,那不就是胡八一嘛。两部不同的小说,不同的作者写的主要人物却做到了无缝对接,这得有多难啊。可以确定,这是三叔费劲心力故意为之的。那为什么要故意为之呢?就是因为《盗墓笔记》需要在承认《鬼吹灯》对盗墓世界的基本设定下,进行大规模创新。所以需要一个胖子来对两部作品进行衔接,所以盗墓笔记的违和感非常严重。

最后的最后总结

《鬼吹灯》语言比较幽默,文学性高一点

《盗墓笔记》同人盗墓文,BUG极多,我个人还是推荐鬼吹灯吧

告诉你,为什么小说《鬼吹灯》会比《盗墓笔记》的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