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為什麼小說《鬼吹燈》會比《盜墓筆記》的好看?

說起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幾乎沒有不知道的人吧。想想UP小時候,在被窩裡捧著鬼吹燈小說,看的頭皮發麻不敢入睡時光,真是恍然如夢~那麼,答案很明顯,我個人觀點是,鬼吹燈這本小說在創作上,要比盜墓筆記優秀許多的。當然,我不是說盜墓筆記,不好,只是兩者相互之間的對比~

一、先說說歷史地位吧:

06年的時候,盜墓類小說還沒有幾個人知道,《鬼吹燈》的問世,可是說是開山鼻祖的地位,(如同壞蛋在黑道小說中的地位,誅仙在仙俠小說的地位)這個個人認為是沒有爭議的,最明顯的證據就是《鬼吹燈》奠定了盜墓世界的基礎。比如:“粽子”這個詞對喜好盜墓類小說的同學都不陌生吧,許多盜墓小說包括盜墓筆記都用這個詞來指代殭屍,但是這個詞卻是霸唱自己編出來的。這就好像霸唱是上帝(你看我這跪舔的...........),他創造了一個世界,他說要有光(粽子),所以盜墓世界就有了光(粽子),之後的人想要在這個盜墓世界寫小說,就必須根據上帝制定的規則來,否則就成了錯誤。你要說我用包子代替粽子可不可以呀,你要真麼想幹也行,可你不覺得彆扭嗎?(你別笑,包子不知道有沒有,反正我之前看到過給種各樣的,什麼把撬棺材說成問路的呀等等,別提多難受了)

所以說在當時那個時候,鬼吹燈一出來,那可是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啊!

接下來說說《盜墓筆記》,《盜墓筆記》對於盜墓類小說最大的貢獻在於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是塑造做的登峰造極,各種家族,勢力的鬥爭精彩至極,再加上驚悚懸疑的元素,妙啊!可以說《盜墓筆記》把盜墓類小說又推上了一個巔峰!

當年,《鬼吹燈》火了之後,市面上出現了一大批盜墓類小說,但大多都逃不出:主角身懷絕技,隊友從來不坑,兄弟患難與共,一起開圖打怪,最終賺錢回家的套路。唯一的創新大都在怪物上,連地圖都沒有什麼大的進步,無非就是沙漠,雨林,雪山,地洞。這時候《盜墓筆記》出現了,這本書提出“比鬼更可怕的是人”,進而在人物鬥鬼時,更多的加入了和人物之前的鬥。

二、說說各自最大的優點吧

《鬼吹燈》,風土人情,風景場景,歷史人文,描繪的相當有真實感,注意,我說的是有真實感,並不是真的。亦假亦真,讓人無法分辨。盜墓技術,殭屍劃分的描寫更是讓人讚歎不已。

《盜墓筆記》,人與人的關係就不多說了,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將懸疑,驚悚的元素髮揮到了極致,當年我也是個高三知識小青年了吧,居然在看了幾遍《盜墓筆記》後害怕的問我爸世界上有沒有鬼。。。

三、說說缺點

《鬼吹燈》,主角光環技能點的太高了,這是其次,最大的問題在於第二部。第二部與第一部的銜接問題太大,同時第二部與第一部有同質化現象。

《盜墓筆記》,更得太慢斷斷續續看在你生病的份上就不說你了,文筆確實和鬼吹燈有點差距。最大的問題在於坑太多,根本填不完,有爛尾的嫌疑。伏筆太多,結構過於複雜。

四、說一下兩本書各自的特殊屬性:

《鬼吹燈》還是那句話,開山鼻祖,描寫也對得起開山鼻祖的稱號,書中有大量盜墓世界的基本設定。從某種程度上說,不看鬼吹燈,都沒法理解其他盜墓類小說寫的是個什麼。

《盜墓筆記》的特殊屬性在於作者的寫作順序。三叔在寫盜墓筆記一炮走紅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導致精神出了一點問題(沒有其他意思),所以要去療養,也就導致了更新斷斷續續。但在《盜墓筆記》更新斷斷續續的時候,三叔還會偶爾出一些番外,甚至寫前傳《藏海花》,後傳《沙海》,而我們這一批一直跟著的讀者,才會有真正的閱讀順序,而不是現在都寫好的那個閱讀順序,所以想要真正體驗《盜墓筆記》,就按照當年三叔的那個奇奇怪怪的寫作順序去讀吧。

五、說說兩本書的受眾者

《鬼吹燈》的喜好群體一般要對歷史,人文,地理,民間傳說感興趣一點,這種讀者才會對小說中大量的非驚悚描述感興趣,比如盜墓中的“科學原理”,民間有意思的小段子等等。

《盜墓筆記》的受眾群體年齡應該比鬼吹燈要小一些,女性多一些。我身邊有許多愛看《盜墓筆記》的女生,問其原因,就是喜歡盜墓筆記里人物塑造,小哥呀,天真無邪呀什麼的,真正對盜墓本身的喜好已經不多了。而之前我有說文筆不好,可能會讓一些同學不爽,用“語言較為通俗”比較容易讓大家接受。因為通俗,所以現在感覺好像《盜墓筆記》更火一些。

六、影視改編

《鬼吹燈》的電影概況:《鬼吹燈之尋龍訣》[1-2] 是萬達影業出品,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聯合出品的懸疑動作片。由烏爾善執導,陳坤、黃渤、舒淇、楊穎、夏雨領銜主演。

《盜墓筆記》網劇概況:2014年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網絡季播劇,改編自南派三叔所著的同名小說,由鄭保瑞和羅永昌聯合導演,李易峰、唐嫣、 楊洋、劉天佐、張智堯、魏巍等主演。

是不是能夠隱隱約約感覺出《鬼吹燈之尋龍訣》更加高大上一點呢?從出資方,演員(好擔心引起撕逼大戰啊,大家不滿意直接和我說啊),形式(電影VS網絡劇)都可以看出一二。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前面已經提到了。

其一是《鬼吹燈》比《盜墓筆記》更加貼近現實,更加具有科學原理,無論從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裝備,怪物,自然景觀,墓室景觀,結構,配角設置,等等各個角度,《鬼吹燈》比《盜墓筆記》更加真實,更加真實也就意味著,更加容易影視化(按照中國的特效水平)。而《盜墓筆記》整個世界雖然發生在現在,但是感覺整個世界都被架空了,妖魔鬼怪過於神秘,主角配角都會開掛,墓室機關更是複雜到難以理解。(三叔做的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將這個架空的世界填寫的滿滿當當的)所以想要把《盜墓筆記》拍好,參見《冰與火之歌》

其二是《盜墓筆記》最大的硬傷,有爛尾嫌疑。三叔在寫的時候挖的坑是在太多了,到最後好多好多的東西都沒有交代完整。最然後來又寫了《藏海花》和《沙海》,但這兩部書還更加把坑挖大了,再加上三叔因為身體原因宣佈封筆,所以作為故事本身都無法自圓其說,也就難以在故事基礎上進行影視改編。《鬼吹燈》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不夠刺激,但是其故事完整性那是沒得說的,幾條主線從一而終,有頭有尾,這是《盜墓筆記》怎麼都沒發比的。

七、亞文化圈的形成

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有直觀的感受吧,那就是《盜墓筆記》的亞文化圈構造相當成功!

至於原因,之前也都提到了。

其一,《盜墓筆記》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相當成功!極其成功!儘管我也批評過《盜墓筆記》的文采,但是,必須得承認,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人物塑造的成功能夠擁有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尤其體現在女性),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會更加容易形成亞文化圈。

其二,之前說《盜墓筆記》難以拍攝成影視劇有兩個原因,但也就是這兩點原因,極大地促進了《盜墓筆記》的亞文化圈的構成,第一個是大量的虛構以至於有點像架空小說,這種架空,使得三叔能夠在這個世界自由的構造一切,從而形成完整的世界觀,也就能夠極大地促進亞文化圈的構成。第二個是有爛尾嫌疑,這為什麼會導致亞文化圈的形成呢?大家先思考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會爛尾。這種驚悚懸疑的小說,如果作者用心寫,很容易留下吊足人胃口的坑,三叔用心嗎?當然用心,所以就留下來紛繁複雜的暗線,伏筆,和懸念。但是挖坑容易填坑難啊,三叔到最後自己都填不住了,所以有點爛尾。所以說想要爛尾,你先得把前面寫的足夠好,足夠吸引人,而三叔在寫前面內容的時候,又著重塑造了人物,所以,就出現這麼一個現象:前期故事沒有爛尾跡象,內容精彩的時候,所有的精華凝聚在了人身上,到了後期結局有點爛尾了,墓室機關解釋不同了,妖魔鬼怪無法理解了,人們已經不在乎了(相對),因為我們已經收穫了小哥,胖子,無邪,三叔,潘子,解小花等等等了。再精煉一點,依靠前期大量挖坑,用來塑造人物,當人物塑造成型後,坑也就不用填了。而人物又是《盜墓筆記》亞文化圈的核心,所以


...........................

八、關於讀了一個讀不下去另一個。

兩本書不分上下,有一位同學說讀了《鬼吹燈》沒法讀《盜墓筆記》,我也有過同樣的感受,但是也是隔個3,4年再去讀也就可以了。有的同學說讀了《盜墓筆記》看不下去《鬼吹燈》也應該會發生,因為兩者都是佼佼者,但是寫作風格確實不一樣,兩本書都能把你帶進去一個精彩的盜墓世界,如果進去一個了確實很難一下子轉換成另外一個。兩本書可以說一個是奠基,一個是發展,你沒法說哪個更重要,哪個更好看,可能《盜墓筆記》的閱讀性更好一點,所以話題更熱一點,但是呢,《鬼吹燈》那種百科式的寫法,可以帶來無法替代的感動。

九、各種主觀感受:

盜墓類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閱讀人群的廣泛性,大齡青年不會覺得盜墓小說中二,年齡較小的人也不會覺得晦澀難懂。因為無論哪個階段的人群,盜墓的世界對於他們都是一個嶄新的,從未接觸過的世界,那種新鮮感,是當年盜墓小說爆紅的主要原因。具體我就不說了,像什麼刺激呀這些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說了。

十、為兩本書某些缺點的洗地

《鬼吹燈》非劇情內容的多餘一直被廣大讀者詬病,但是我想在這裡為這本書開脫一下,作為第一本盜墓類小說的鉅著,必須讓大家瞭解這個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前面說到,“粽子”指代殭屍,在原文中,緊跟著,作者又說“肉粽子是有金銀財寶的殭屍,幹粽子是已經化為枯骨的殭屍,毒粽子是危害極大的殭屍”。有的同學這是後就說了,“你逼逼這麼多幹什麼呀,殭屍就殭屍唄,還什麼粽子,粽子就粽子唄,還說一大堆跟劇情半毛錢都沒關係的粽子,好無聊,看不下去了。”但是呢?請大家想一想,《鬼吹燈》可是第一個系統的寫盜墓的小說啊,他想要在這個世界講好故事,必須先給大家構造出這個世界,需要先有光(粽子),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加精彩,這裡必須有五顏六色的光(各種各樣的粽子)。

除了“粽子”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地方就是殭屍描寫,《鬼吹燈》中詳細介紹了殭屍的演化過程從白毛到黑毛,從跳屍到飛屍,從旱䫥到犼介紹了好久,看似根本沒有什麼卵用,但是呢?大家再想一下,07年的時候,大家對殭屍是個什麼概念了,一群穿著清朝官服撲了粉的人跳來跳去?在這樣的認知背景下,文章寫殭屍寫的再精彩,讀者的腦中也只會是一群跳來跳去的殭屍罷了。所以必須先把你的概念豐富,把殭屍在盜墓世界是什麼概念搞清楚,故事才能按照精彩的方向發展下去。

《盜墓筆記》有好多同學批評一開始看就感覺他山寨《鬼吹燈》的氣息太重,甚至有的同學用同人來說《盜墓筆記》,然後就說看不下去,不看了。客觀上來講,我第一次看《盜墓筆記》的時候,確實,也感受到了山寨氣,但是過了這麼多年,又不覺得山寨了,為什麼呢?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說好多了。(以下原因不是獨立的,是有邏輯聯繫的)

第一,還是要說一下背景,就是《鬼吹燈》火了之後,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盜墓小說,看似百花齊放,實則魚目混珠。在大家讀完《鬼吹燈》還想找其他同題材的作品讀的時候,卻發現讀一篇,發現是山寨的,再讀一篇,又是山寨的,以至於最後大家基本上認為,霸唱之後,再無人能寫出優秀的盜墓類小說,同時養成了一個不太好的習慣:“找到新的盜墓小說後,讀個幾章,看到有類似於《鬼吹燈》的地方,就基本判定是山寨的《鬼吹燈》,然後就棄之不讀。”(當然,這對大多數讀者個人來說是理性行為,因為市面上的山寨貨遠遠多於好貨)

第二,盜墓類小說這個題材的侷限性,導致了創新難度的極大提高。在講評判原則的時候,已經說到,盜墓類小說難寫,想要創新更是難上加難。當大家在讀過《鬼吹燈》後,再看《盜墓筆記》,在如此狹小的領域,不免的會產生山寨感,但是《盜墓筆記》真的沒有什麼創新嗎?在前面我把盜墓類小說的幾個特殊元素做了劃分,霸唱憑藉其豐厚的歷史地理人文知識,將特殊的場景和特殊的怪物做的相當好,但是《盜墓筆記》對特殊的人,特殊的事,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創新,特殊的人前面說的夠多了,三叔在特殊的事上也有極大的創新,打破專注描繪盜墓過程,忽視人物其他事件的描寫的傳統,對各類人物非盜墓事件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寫。

第三,《鬼吹燈》百科全書式的描寫極大的壓縮了創新空間。但是,《盜墓筆記》通過將盜墓世界劃分為南派和北派,並著重甚至是全部描寫南派,僅僅派一個北派代表——胖子, 巧妙地為自己開闢出了一片天地。文章中多次提到北派的摸金校尉規矩繁多,而南派卻另有一套體系,這樣一來,既避免了徹底推翻《鬼吹燈》引起讀者反感,又能為自己的創新開闢道路。

第四,《盜墓筆記》同人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出在了胖子和阿寧身上,在《鬼吹燈》中,王胖子可是經典人物,Shirley楊是外國來的華裔女,他們兩人與胡八一組成三人小隊上天入地。在盜墓筆記中,也有王胖子,還是個北京來的摸金校尉,阿寧也是個國外勢力代表。這倆人還和無邪一起盜墓,這一下子就讓許多人就不爽了,然後就大怒撕書,怒罵三叔抄襲。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阿寧大家後來都知道了,雖然是個女的,雖然是外國勢力代表,但是和Shirley楊半毛錢關心都沒有。至於說王胖子,請那些說王胖子是抄襲的同學思考這麼一個問題,有沒有感覺王胖子的出現是三叔費勁心思故意為之的呢?要知道,一個人真想寨,他是在抄襲的基礎上修改的,可大家沒發現,三叔寫王胖子寫的就是《鬼吹燈》裡的那個胖子嗎?相同的名字,相同的背景,相同的籍貫,相同的摸金校尉,相同的不正緊,相同的北京片子,相同的愛好美女,甚至《盜墓筆記》裡的胖子還對無邪說他在北京有個當兵受過刺激的戰友,那不就是胡八一嘛。兩部不同的小說,不同的作者寫的主要人物卻做到了無縫對接,這得有多難啊。可以確定,這是三叔費勁心力故意為之的。那為什麼要故意為之呢?就是因為《盜墓筆記》需要在承認《鬼吹燈》對盜墓世界的基本設定下,進行大規模創新。所以需要一個胖子來對兩部作品進行銜接,所以盜墓筆記的違和感非常嚴重。

最後的最後總結

《鬼吹燈》語言比較幽默,文學性高一點

《盜墓筆記》同人盜墓文,BUG極多,我個人還是推薦鬼吹燈吧

告訴你,為什麼小說《鬼吹燈》會比《盜墓筆記》的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