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話王廣發:國內疫情的反彈風險點在哪?

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楊雨奇)綏芬河口岸告急、哈爾濱現“1傳50”病例、部分省份再現本土病例、無症狀感染者不斷增加……近期傳出的一些疫情新聞,讓公眾再度聚焦國內疫情防控形勢。

這些新聞背後凸顯出了哪些危險信號?在各地復工復產復課的大背景下,防控最需要警惕什麼?

就近期的疫情話題,中新網獨家對話了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

獨家對話王廣發:國內疫情的反彈風險點在哪?

資料圖:武漢市民在進行健康檢測。張春紅 攝

焦點一:

疫情持續向好,為何無症狀感染者還不斷增加?

進入4月,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開始每日報告無症狀感染者的相關數據。

4月19日0—24時,31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49例,其中湖北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4例。

截至19日,31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990例(境外輸入184例),這其中,湖北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549例。

中新網:疫情持續向好,為何無症狀感染者人數不斷增加?

王廣發:現在無症狀感染者的數量越來越多,一是排查力度加大,一是定義發生了變化。過去大家沒太關注這方面,所以沒有做更多的篩查和研究。現在防控形勢沒有過去那麼嚴峻,所以就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力度加強了。

另外就是如何去定義無症狀感染者。其實什麼才是真的“無症狀感染者”,現在還並不統一,嚴格意義上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科學定義,應該是在感染後,自始至終沒有症狀。但現在很多“無症狀感染病例”,指的是病人檢測核酸為陽性的同時,沒有出現症狀,但其實觀察一段時間後,多數病人都會有症狀。

檢測時候沒有症狀,不表明該病例自始至終沒有症狀,很可能是處在潛伏期內。

從我們現在掌握的資料看,真正的無症狀感染者,即發病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沒有症狀的,比例很低,大概不到3%,甚至不到1%。

如果說檢測出核酸呈陽性但沒有症狀,就被認定無症狀感染者,那麼很多病人都可能存在這個情況,因為他們在潛伏期內。換言之,就是大量在潛伏期的病人,被納入到了無症狀感染者的統計數據中。但實際上這些人或早或晚都是會出現症狀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無症狀轉確診的現象存在。

中新網:現在湖北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還有數百例,每日還有新增,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從哪裡來?

王廣發:這還是要看當地是如何進行無症狀感染者診斷。如果是核酸陽性,那就需要特別注意,如果僅僅是抗體陽性,可能只是說明他過去是無症狀感染者或者是症狀很輕的感染者,現在已經康復了。

這個過程中,很有必要把無症狀感染者從得病的時間上區別開,有的屬於過去時,抗體陽性但已康復;有的屬於現在時,即核酸是陽性。

中新網:無症狀感染者體內攜帶病毒的時長大概會有多久?

王廣發:應該說和普通的疾病差不了太多,但現在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數據。

獨家對話王廣發:國內疫情的反彈風險點在哪?

資料圖:圖為設置在北京朝陽區的一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採樣站點”。

焦點二:

復工復產背景下,哪些人需要做核酸檢測?

一方面,無症狀感染者還在不斷出現,一方面,復工復產背景下人口流動性增加,當前,一些地區專門設點面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服務。

那麼,“隱形的危險”如何防範,哪些人有必要進行核酸檢測,這些問題也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中新網:現在有沒有數據來說明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力?

王廣發:大家之所以很關注無症狀感染者,就是因為這些病例會排毒,所以他的核酸檢測會呈陽性。一旦核酸檢測呈陽性,理論上是有傳染性的。但一般來講,症狀越重,排毒越多,傳染性就越強,反之則傳染性會降低。

我們衡量疾病傳染性的一個指標,就是傳染強度的基礎傳播係數又稱複製數。通俗來講,就是一個病人在沒做任何防護的情況下,接觸者中會出現多少病例。如果出現一個病人,那麼複製數就是1。

現在來看,新冠狀病毒肺炎的複製數,低的可以到2,高的可以到6.4,大體上在3左右,這個比例要高於一般流感。

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現在研究還很少,有研究稱其複製數大概是在1以下,意思就是1個病人會造成不到1個病人的感染,這種情況下傳染病傳播會逐漸停止,這說明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率還是比較低。

即便複製數在1以下,我們還是需要重視,因為無症狀感染者產生傳播後,被感染者不一定也是無症狀。而一旦感染者產生了症狀,那麼這個病例的複製數就會升高,所以還是要高度警惕。

中新網:因為無症狀感染現象的存在,一些人會困惑,自己要不要去做個核酸檢測。

王廣發:要把無症狀感染者找出來,比較困難。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對所有人都進行核酸篩查,但很明顯,要對14億人口進行篩查是一項太過浩大的工程,幾乎不可能。

另一個途徑是對確診病例接觸人群往上回溯,即從有症狀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中篩查,這其中有可能會發現,是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給了他,而他出現了症狀。

還有一種方法是往下追溯,還是對一名確診患者的接觸人群進行篩查,去找到那些密切接觸者,有可能發現無症狀的感染者。

我覺得後面這兩種,是找到無症狀感染者最便捷的方式。

中新網:一般民眾若覺得身體稍有不適,比如咽痛等情況,是否有必要進行核酸檢測?

王廣發: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我們有一套標準,一是流行病學調查史,二是相應的臨床症狀。新冠肺炎患者絕大多數是有臨床症狀的,所以大家只是有輕微不適,不必特別擔心,不會說沒什麼明顯症狀就建議去查一下,檢測篩查主要還是針對特殊人群。

獨家對話王廣發:國內疫情的反彈風險點在哪?

資料圖:哈爾濱海關所屬綏芬河海關關員對入境旅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鄭家昕 攝

焦點三:

當前國內反彈風險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近期,包括綏芬河輸入疫情壓力、哈爾濱現聚集性疫情、多省再現本土病例等,一系列疫情新聞讓很多人擔心國內疫情的反彈風險。

這些疫情案例釋放出的警示信號和防控漏洞,無疑需要人們高度警惕。

中新網:黑龍江當前出現的疫情壓力,說明哪些方面需要警惕和防範?

王廣發:其實這和病毒暴發初期的傳播情況差不多,主要通過陸路、航空、水路口岸等輸入。一旦在當地產生持續的社區傳播,阻斷疫情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

現在我們面臨著國外疫情的巨大壓力,我覺得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堵截,重點要在口岸把好關。水路、陸路、空港等口岸要進行堵截。

任何有口岸的城市,一定要把好這道關,即便這一步的成本可能很高,但相比於後續遏制疫情發展、阻斷社區傳播的成本,還是低多了。

中新網:各地都在復工復產,但是一些地區出現本土病例反彈的現象,這讓當地的民眾比較擔心。

王廣發:這說明我們的監測體系還是比較敏感的,即便只是幾個零星病例,我們還是能監測到。

當然出現少數本土確診病例,我覺得並不奇怪,畢竟每天都有很多入境人員,雖然做了嚴格的篩查和隔離,也難免有漏網。大家對此既要保持高度警惕,但也無需因此恐慌,畢竟最嚴峻的時刻我們已經闖過來了。

現在零星疫情暴露出來,反而是個好事,因為發現了這一兩個病例,就能很大程度上防控他們往社區傳播。現在更需要我們更精準、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控。

獨家對話王廣發:國內疫情的反彈風險點在哪?

資料圖:浙江杭州西溪溼地景區引入智能測溫AR眼鏡,助力疫情防控。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焦點四:

五一假期臨近,人們可以放心出遊了嗎?

當前,各地復工復產復課在有序推進,隨著交通解禁、景區開放等,很多人希望出門走親訪友、踏青旅遊。但是,現在國內疫情控制真的到了可以放心出遊的程度了嗎?

中新網:你如何評價現階段國內疫情的形勢,風險主要會來自哪些方面?

王廣發:主要還是外防輸入的壓力,如果能防住外來輸入病例,那麼反彈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因為現在來看,本土產生的病例幾乎沒有了。

另外,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可能成為反彈的風險之一,要考慮這些潛在的無症狀感染者到底是否真的屬於“無症狀”,如果只是處於潛伏期,那就需要注意。為什麼這些病例還會存在,這也需要我們去尋找病人感染的源頭在哪裡。

中新網:五一假期臨近,民眾可以放心地出去玩了嗎?

王廣發:五一假期,我個人不太支持大家大規模地前往某一地區集中游玩。

其實大家用不著去一些旅遊熱點,建議大家分散出行,比如當地的公園,大家可以分散去觀光。還是要避免聚集,公園和景區要做好客流量限制。

大家外出時,在個人防護上也要注意,口罩仍需佩戴,但在露天且周圍沒什麼人的地方,可以摘下口罩。外出歸來,還要注意手的衛生。

人群聚集還是要適度,不要太頻繁或者過多人一起去探親訪友、外出就餐等等,保持社交距離依然很有必要。

總體來講,民眾防控意識不能鬆懈,畢竟疫情並沒有完全得到控制。雖然現在國內情況好多了,但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大規模反彈。所以無論何時,一旦發現自己或周圍的人有症狀,一定要先隔離並及時報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