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笔融资,就能把店开下去”

看《新政开讲》直播

请上南方+

“有了这笔融资,就能把店开下去。等换到人流量多的街区,生意总会好起来,有店铺在就有信心。”在东莞南城西坪景荣路经营一家内衣店的莫小容没想到,从申请到放款,短短3天时间,就从建设银行东莞分行融到了一笔83万的贷款,可随借随还。

降低利率、加快审批、延期还本付息……为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广东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其加快复工复产复市。4月21日,针对个体户关心的融资成本、资质审核、征信记录等问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文献,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刘凯文,东莞市市政府秘书长邓涛,东莞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孟军做客南方日报、南方+《新政开讲》节目,进行权威独家解读。

●南方日报记者 王佳欣 曾美玲

降低融资利率,个体户可延期还本付息

张文献介绍,根据我省出台的《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从新增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放款信用监管三个方面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资金难题。

在新增贷款方面,“23条”扶持政策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对接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完善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服务,做到应贷尽贷快贷;对因受疫情影响较大、经营较为困难的个体工商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特别是对那些影响特别严重的行业,如批发零售、文化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建立绿色通道,给予适当倾斜。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普遍降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增加对个体工商户等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供给,累计释放资金约484亿元;截至3月底,为个体工商户发放复工复产专用贷款29亿元。

同时,政策明确,针对个体工商户的疫情期间到期的“现有贷款”,允许一定期限的延期,最长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并免收罚息。对延期还本付息的贷款,不因疫情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个体工商户征信记录。

“疫情之下,金融机构应与他们携手共渡难关。”据张孟军介绍,截至4月初,东莞银行已受理1400多户个体工商户无本续贷的申请,为7000多户因疫情无法按时还息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申请办理征信系统信用修复。

中小融平台发布抗疫专属产品103款,累计授信7.68亿

政策号召之下,金融机构纷纷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在融资利率、审批速度、贷款期限等方面降低门槛,满足个体工商户多元化融资需求,如“复工贷”“复产贷”“云义贷”“抗疫贷”等。

“解决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题,核心是解决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据张孟军介绍,作为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一个相对特殊的主体,个体工商户税务数据主要为定额缴纳,不能反映个体工商户的真实经营情况。因而,银行对于其经营状况、抗风险能力等缺乏判断依据。

对此,东莞银行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流水、缴纳社保人数等数据入手,通过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能力。“疫情期间,我们围绕降本、提速、利企三方面全力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以‘复工贷’产品为例,截至目前,东莞银行已累计向313户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发放‘复工贷’10.21亿元。”张孟军表示。

与此同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普惠政策传导和金融产品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1月,依托广东“数字政府”建立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简称“中小融平台”)正式上线。

“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渠道线上化、服务全时化、流程智能化的突出优势,让资金活水真正流向实体经济。”据刘凯文介绍,目前,该平台累计入驻金融机构273家,发布金融产品713款,累计实现融资64.9亿元。

截至4月15日,全省已有100家银行通过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专区”发布抗疫专属产品103款,企业申请1615家次,累计授信金额7.68亿元。

建网红直播带货基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截至3月末,东莞市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人民币余额1186亿元,比年初增加112亿元,增幅为10.5%,仅3月份就新增69亿元。

一笔笔资金扶持让个体户吃下了定心丸。下一步,如何才能拓宽销路,转危为机?“疫情之下,传统线下门店和批发市场受到严峻挑战,线上渠道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征程点。”据邓涛介绍,东莞充分发挥主体经营模式创新的“孵化器”作用,通过打造网红直播带货基地,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帮助他们打开线上渠道,对接更多资源,推动东莞本土企业和产品走向品牌化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