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二次房改,每年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能否使房价下跌?

近日,我国著名的房地产经济专家徐远教授再次抛出“建议启动二次房改 每年兴建1000万套安居房”的观点。


专家建议二次房改,每年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能否使房价下跌?


3月11日举行的一场线上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徐远等人提出,疫情过后,政府可考虑启动二次房改,每年兴建1000万套安居房。按照徐远的测算,未来10年每年兴建1000万套安居房,每年直接投资可以达到10万亿元,每年新增直接投资、配套投资以及产业联动效应,可以托住未来10年经济增长下限。“形成新增固定资本预计达到4-5万亿元的规模”。

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也认为,启动二次房改在短期及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对整个中国经济中速增长、高质量发展,都能起一个托底的作用。


专家建议二次房改,每年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能否使房价下跌?


那么每年1000万套,如此庞大的体量,谁来买?谁来住?其实这次,专家们也是顺势而为,将目标瞄准了近3亿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可以加速城市化进程,二可以解决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三可以依托房地产提振经济发展。看似一箭三雕,完美无瑕。

其实“二次房改”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二次房改”问题。但2009年的“二次房改”其核心核心内容,就是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基本方向就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概括起来,就是“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三三制)。


专家建议二次房改,每年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能否使房价下跌?


而这次徐远教授提出的“二次房改”则是站在恢复经济的角度,利用房地产经济的上下广泛关联性,来全面提振经济下行的压力,其实与2009年提出的“二次房改”基本类似。

随着中国经济过去十年间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2009年的二次房改面向的是城市户籍的中低收入人群,而本次提出的“二次房改”政策将住房人群集中在了广大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使其在城市里能有所居,本身是一件好事情。


专家建议二次房改,每年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能否使房价下跌?


2009年专家们提出的“二次房改”最终并没有被完全采纳,那么本次的“二次房改”建议的提出,是否会被采纳呢?我认为我们我们不得不思考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是否又与2019年提出的“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的政策相冲突。这明显就是再次拿起房地产,以求短期内刺激经济发展么。

第二、如此大规模的安居房工程,对于现有的商品房销售是否会有冲击?能有多大的冲击?是否对于现有的意向购房人群形成一种等待安居房的思维?从而打乱现有的“稳”中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对于商品房和安居房的定位问题,还能不能像以前的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那样的政策执行?

第三、既然本次房改面对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那么农民工是否有参与的热情?在城市工作,最终回到家乡落叶归根这已经成为了众多农民工的长远考虑,如何改变这一思维?另外城市生活的压力如此之大,拿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买一套房子?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否值得?还有就是安居房的价格农民工是否能够接受?如何区分该买资格的问题等等。


专家建议二次房改,每年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能否使房价下跌?


以上是我个人基于该问题的一些思考,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如果“二次房改”的建议被采纳,你是否愿意易居城市,购买安居房实现进城的愿望呢?能否使现在的房价下跌?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