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吹兵》:权威压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负善良

吹兵

三毛的《吹兵》:权威压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负善良


两只暴突有如牛眼般的大眼睛,漆黑的一个大鼻子大兵,面如大饼,身壮如山,胶鞋有若小船,透着股蛮牛气,眼神柔和得像孩童……

这是三毛眼里的那个“吹兵”!

其实“吹兵”应该是“炊兵”,因为那个大兵是个哑巴,小三毛与他交流,只能用石子在地上写字,大兵识字少,把“炊”写成了“吹”,就成了三毛笔下的“吹兵”


01) 初识“吹兵”


三毛的《吹兵》:权威压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负善良

哑巴兵在三毛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他帮三毛提热水壶,一直送到教室;他们用碎石子在泥巴上写字交流,得知他是哑巴,是吹(炊)兵;老师出现,哑巴兵与她欢喜的握手告别,从此成为朋友。

每天早上见了哑巴,他都丢了水桶,手舞足蹈地欢迎三毛。

小三毛教哑巴辨别:吹和炊的不同。

当他把“笨”字写成“茶”,三毛就敲敲哑巴的头,俨然是个小老师。

这些细节,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一个小女孩蹲在地上,一笔一划地教,而一个粗壮的大汉,笨拙而认真地学……


02) 三毛讲“吹兵”


三毛的《吹兵》:权威压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负善良

哑巴是四川人,媳妇要生孩子时,他被抓了壮丁,又被带到台湾。至今,媳妇生儿生女都不晓得……

三毛给同学们讲这些的时候,同学们听呆了。老师却说是假的,不让当真。

三毛相信那是事实,那是她和哑巴打手势、画画、写字,猜来猜去,拼了好久才弄清楚的,那是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孩子眼里,哑巴伤感的眼神,揉揉她的头发,扯端正她的衣服,很显然是把眼前的女孩当成他未谋面的女儿。

母亲不满意学校让孩子们提热水,但也是无法抗拒学校,知道哑巴替女儿提热水,很是感激他。


03)三毛和“吹兵”的交往


三毛的《吹兵》:权威压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负善良


哑巴每日都呆呆地等我,一见到我,就笑成一朵花,连书包都替我背,送到教室门口,再依依不舍离去,就像一个不知如何疼爱女儿的父亲。

哑巴没有钱,送我的礼物总是芭蕉叶子。三毛给哑巴的是美劳

课的作品,或者一颗话梅糖。

他们一同坐翘翘板,哑巴总是细心地用手压,听小三毛指挥,从不颠痛她。

而我与哑巴的交往,老师总是忧心忡忡。

哑巴的部队快要走了,他送给三毛一个金戒指,做分别礼物。三毛知道那很贵重,吓坏而跑掉。

04)老师不让三毛和“吹兵”做朋友

三毛的《吹兵》:权威压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负善良


老师家访,询问我和哑巴交往情况,并误会哑巴,我气得大哭。

老师不让我跟哑巴做朋友,我不敢反抗老师,疏远了哑巴,脑子里却一遍遍回想着哑巴的善良:见我为他打架,他很想抱抱我,终究又没有,只是点个头,流泪般的走了。

哑巴总在墙角哀哀地张望,见到三毛,一连画了十几个问号。肯定是他莫名其妙地被疏远,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而三毛只是无力对抗老师的权威,唯有辜负善良的哑巴。

哑巴的部队要走了,他送给我一个纸包,并认真地给三毛一个举手礼,眼睛布满血丝……

他低头大步走了,带着重重的悲伤……

那个镜头,一直留在三毛的记忆里,让她负疚一生。

哑巴给的纸包上,有他部队的地址和名字,被老师没收;一大口袋的牛肉干,那在孩子眼里,贵重如金子般的牛肉干,被老师喂了狗……

老师做这些的时候,脸上竟然是平静而慈爱的微笑……

05)难以释怀的负疚

三毛的《吹兵》:权威压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负善良


那是三毛今生第一次辜负人的开始,而这件事积压在内心,一生难以释怀。

她自责当时的懦弱,总是悲不自禁;她自问而人生的不得已,难道只是用“不是我”三个字便可以排遣吗?

对哑巴兵的负疚之情溢于言表!

哑巴快步迎上来,她掉头就跑;哑巴在窗外眼巴巴望,她却低头不看他……

把哑巴的疑惑和失落,小女孩的胆怯和愧疚,形象地勾勒出来。

文章平静的叙述下,掩饰不住三毛自己内心的极不平静。温婉的文字,让我们理解哑巴的善良,也对小女孩的无奈,感同身受。

老师的命令:不可以来往、不许打招呼、不可以再做小老师、不能玩跷跷板、更不能送礼物!

而这些,都是哑巴和小女孩交往中,最快乐的记忆,却被老师无情的扼杀。

小女孩的沉重与悲伤,还有那种不义的耻辱,都无法跟老师的权威对抗。

因为那是一种无关任何工作学业的被迫无情,作为小女孩她,没有选择的权利。

她只能喊“不要怪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

这是弱者心底的呼喊!屈服于权威,却只能让善良的人受委屈。

深思……

作者:抚琴独吟,静坐一隅慢抚琴,携手风雨轻吟咏。愿用走心文字,记录温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