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297天,聚會50次,我還不知道朋友的名字》

朋友一畢業就去了一線城市。漸漸的,會看到她每次曬的朋友圈照片都是在各種場所參加聚會和聚餐。照片上的她和朋友們開心地臉貼臉,或者一起幹杯一起祝福,滿屏都是充滿活力又有品質的生活。

可是有天她突然找我說:哎,真沒意思。

我不解,在大城市有精彩的生活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怎麼就沒意思了?

朋友這才娓娓道來。原來有天她受邀去一個認識快1年的朋友家裡,進小區的時候被保安攔住問她找誰,她突然發現這一年來竟然不知道對方姓名。

“你說,我們起碼聚會有50次了吧!玩了這麼久居然連名字都不知道,當時保安問我的時候你知道我有多尷尬嗎?!”

我在微信那邊笑出了聲,她緊接著又抱怨道:“不光不知道名字,保安讓我打電話聯繫業主,我用的還是微信通話,因為我壓根沒有她的電話!”

“你們怎麼認識的啊”笑過之後我問。

“現在認識一個人多容易啊,就什麼社交app啊,各種微信群啊,一抓一大把。”

對於閨蜜這個現象,在現在的環境下已經是司空尋常了。

一、我們現在究竟活在多麼隱蔽的環境下

這幾天,“社交氣球化”的概念火了。

所謂“氣球式”社交,是說我們現在的社交感情像氣球一樣,易脹易縮,也脆弱地一戳就破 。

現在的社交關係已經變得無比迅速且簡單。我們可以相識在一場party中,因為某些同樣喜歡的事情而聊得投機,於是加了好友,卻在聚會結束後便再無聯繫。這個人終日躺在微信通訊錄裡逐漸被遺忘,以至於後來看到朋友圈都久久無法回憶起AT是誰。

又或者,因為不同目的加了很多群。在這裡我們的社交可以是吃喝玩樂,也可以在群裡講述今天發生的故事。你可以是年薪幾十萬的Andy,也可以是段子手Tony,這是一個絕對自由的空間,沒有人在意你到底是誰。

群裡組織出去聚會,一起吃吃喝喝開開心心的就挺好的,這些朋友是幹嘛的不太重要。有時候在群裡因為某些觀點與自己產生糾紛,一言不合就退群離場,卻發現你的離開沒有給這個群撥開一點漣漪。

我們越來越習慣於“氣球式”社交,迅速熟絡也可以迅速冷淡。交流時不用太走心,不需花心思對這段關係進行維護,一不小心關係破裂也沒關係,畢竟若太過認真——你就輸了。

《認識297天,聚會50次,我還不知道朋友的名字》

圖片來源網絡


二、我們真的喜歡匿名的社交嗎?

在大城市裡每天孤單的工作生活,我們渴望被瞭解,卻又沒什麼時間去了解別人。這些匿名的社交給我們製造了一種不可言說的幻覺: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需付出;我們彼此連接,又可以相互隱身。溝通似乎變得輕鬆了,我們也擁有了很多“朋友”。

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並非如此簡單,一個朋友對我說了一次她的經歷。

她有一個微信群,大家每次出來聚會都熱熱鬧鬧,但對於對方的私事卻知之甚少。有一天夜裡,群裡一個在外地出差的朋友突然求助大家,他女朋友單位應酬到現在還沒有聯繫上,不知道回家沒有,他很擔心。

一時間大家各種出主意,有的說讓小區物業敲門,有的說讓物業看看車庫裡有沒有他女朋友的車。

良久,他焦慮又虛弱地問大家。麻煩誰能不能去一趟他家幫忙看看......

群裡頓時安靜了。

最後,我朋友半夜去了他家,原來他女朋友到家之後手機沒電所以沒聯繫上,已經洗漱好準備睡覺了。告訴他後這才放下心來。

回來的路上,朋友說她突然想明白了很多東西,回去就退群了。


三、感情的積累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真誠

在我們漫長的生活裡,會充斥著各種事情,有著不同階段的情緒,經歷著不一樣的經歷。而聊天、吐槽、聚會這些只是佔據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對於朋友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就是知心。

想起前段時間又重溫一遍的《瑪麗和馬克思》。這是一部關於友情的電影,也是以馬克思為原型的電影。

8歲的瑪麗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個小女孩,她喜歡看“諾布利特”動畫以及巧克力,她的媽媽是個酒鬼,而父親平日只喜歡製作鳥標本。孤獨的瑪麗從來沒有朋友。

某一天心血來潮,瑪麗給美國紐約市的馬克思寫了一封信詢問美國小孩從哪裡來,並附上一根櫻桃巧克力棒。殊不知,這個44歲的馬克思碰巧也喜歡看“諾布利特”動畫片及吃巧克力。於是兩個年紀相差懸殊的人成為了筆友。

二人的筆友關係維持了18年,孤獨的瑪麗和患有自閉症的馬克思不可思議地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在漫長的人生階段,他們各自經歷了許多人生的起伏,卻一直互相扶持,互相鼓勵。直到成年後的瑪麗終於從澳大利亞來到紐約看望馬克思,當她推開無人應答的門的時候,看到了坐在椅子的早上剛去世的馬克思。

她牽起了馬克思的手,和馬克思一樣仰起了頭,天花板上整整齊齊地貼著滿滿的一牆的信。她腦海裡是馬克思說的那句:you are my best friend,your are my only friend.

《認識297天,聚會50次,我還不知道朋友的名字》

圖片來自網絡

他們都是不完美的人,但對於瑪麗和馬克思來說彼此是他們唯一的朋友。

四、找到自己的瑪麗和馬克思

有時候,我們對朋友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我們都知道,最好的友情是能帶給我們安全感的物質。

你可以不完美,但我也不完美,沒關係,就像瑪麗和馬克思。雖然我們不是每天都聯繫,但我把你放在心上。

快節奏的人生,氣球社交刺激著我們的感官,讓我們感覺到我們有很多朋友。卻在夜深人靜感慨沒有一個傾聽內心真正聲音的人。偌大的城市,每個人都是困獸。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瑪麗和馬克思。遇到他,告訴他,好幸運,認識你真好。

《認識297天,聚會50次,我還不知道朋友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