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本篇圖文來源:黃健亮先生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特別聲明:本課程提及的考古材料與圖片都是各文博單位、考古專業人員的辛勤成果,才能讓世人有機會探索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感謝他們無私的奉獻,謹此致敬。

本文所引用的考古圖片均為已經出版或公開展示者,不便公開的研究資料則僅做文字描述。本文為課程講義,圖片解說請在線聆聽。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前言


近十數年來,各類紫砂考古的研究材料大量湧現,整體研究環境遠非1937年張虹、李景康編《陽羨砂壺圖考》時的貧乏閉塞可比,甚至也要比1982年詹勳華編寫《宜興陶器圖譜》時,信息更豐富太多了。現下的優勢是時代科技發達與信息傳播的迅捷,也是各文博、考古專家的努力成果,吾人既有心於紫砂,切莫辜負了這些研究材料。以下茲將紫砂相關考古所見,擇其犖犖大者彙整於後,並與傳世著錄相互印對佐證,作為研究參考。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與宜興紫砂有關的考古材料都是以1984年出版的《中國古代窯址調查發掘報告集》,〈宜興羊角山古窯址調查簡報〉為主。1976年宜興紅旗陶瓷廠在移山整基時,發現了蠡墅村羊角山早期紫砂窯址,這是涉及宜興紫砂起源的重要發現。據載,此一小型龍窯,長十餘公尺,寬一公尺多,在其廢品堆中發現了大量早期紫砂器廢品,以各式壺類為主,有大量的壺身、壺嘴、提樑、把手和器蓋出土。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當時的學者依其堆積層分佈,發現部分壺嘴上的捏塑龍頭裝飾,與宋代南方流行的龍虎瓶風格一致,並有宋代小磚一起出土,乃推斷其「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然而,多年來學界對此亦有不同的觀點,認為羊角山的出土殘器並不充分,如南博宋伯胤便質疑:「僅僅依靠少數造型和北宋墓葬出土物的相似,某種形式不見於『南宋以後』,或者磚垛上的磚的尺寸較小,或者它和北宋磚相似等等,都是極其不夠的。」因此宋伯胤建議還應對羊角山附近再進行一次全面勘察和科學發掘,才是獲得真正答案的唯一途徑。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安徽考古專家李廣寧更具體地指出:「羊角山古窯址並沒有經過科學地考古發掘過,……是不能當考古證據來引用的。……其時代上限很難突破嘉靖時期。」此外「全國發掘的宋代墓葬已不下數千座,至今沒有在任何宋墓中出土過一件紫砂壺!」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然而,或許是中國土地埋藏的歷代文物太多、太古老了,宜興紫砂區區數百年的淺短歷史,只不過是個小老弟,中國文博考古專家只怕無暇於此。直到羊角山考古將近三十年後,在臺北成陽基金會的贊助下,自2005年下半年起,南京博物院、無錫市博物館與宜興當地文博單位的考古人員,聯合對位於宜興丁蜀鎮的蜀山西南片的兩個遺址,進行了約700平方米的發掘。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經過二年的努力,考古人員發現十處各期窯床遺蹟,並在各堆積層發現了大量從明末到民國等不同時期的紫砂、均陶和其它日用陶器殘片三萬餘件。在2008年九月於南京博物院舉行的「紫玉暗香—2008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聯展」中,重點展出了羊角山與蜀山考古的若干殘片。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南博「紫玉暗香」同步展出的還有江蘇金壇金沙廣場所發掘的古井出土物,該井出土的瓷片最早至正德,最晚至崇禎,同時伴出了幾把提樑壺和十幾個燒水的匜口罐,其形態和工藝也與蜀山明晚期陶器相同,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其中的提樑壺與江蘇省南京市南郊馬家山,明嘉靖12年(1533)吳經墓出土的「柿蒂紋提樑壺」,不論形制、工藝、泥料或窯燒,都較為接近,可互為印證。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正德嘉靖期的出土紫砂器,尚有1991年無錫南禪寺出土的一把鼓墩形「四系紫砂壺」,此壺胎體呈紫褐色,胎體粗砂含量較多,近似缸胎,顯得較為厚重。壺體制作方法與吳經墓提樑壺相類,均由上下合起,壺內可見明顯接痕。其燒成並未使用匣缽,火疵較多,推測當時應是用來煮水或煎茶。同時出土的還有不少同時代的民窯青花瓷器與匜口罐。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宜興紫砂壺的初始用途應是由煮水器或煮茶器,再逐步走離炭爐火炙,轉向泡茶器,並趨於精緻化。前述幾件提樑壺或匜口罐大多有火炙痕,也說明了此一情形。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在2005年江蘇省徐州市大同路南側的明代徐州衛所遺址考古中,又見到了一種明代萬曆至崇禎期煮水用的紫砂穿心銚,蓋面裝飾柿蒂紋,其外觀形制與橫把砂壺相似,但壺底卻另設一中空陶管的煙道,高出壺口,與壺蓋相貫,此一科學設計增加了壺體受熱面積,使水能夠更快煮沸。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此外,在蜀山考古明末至清中期地層中,也有穿心銚殘器出土,但形制結構稍有差異,煙道由壺側穿出的,顯見此類紫砂穿心銚亦是當時的日用器物,惟今已罕見。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前文曾提及明嘉靖吳經墓出土的「柿蒂紋提樑壺」,吳經是明武宗朱厚照寵信的宦官,且「有宰相之實」,但因恃寵而驕,多行不義,嘉靖皇帝即位後,便被「執送都察院鞠治」(俱見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最後被髮孝陵衛充軍。雖然吳經晚年被髮配充軍,但死後的隨葬品並不寒傖,同墓出土的還有各類陶罐、瓷碟、銅鏡等,甚至還有儀仗陶俑200餘件,顯見此件「柿蒂紋提樑壺」仍有一定的來歷。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無獨有偶的是,就在2002年,年代僅次於「吳經墓提樑壺」的絕對紀年紫砂壺出土了!巧的是這也是個太監墓。據北京文物局發佈的資料及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出版的《北京工商大學明代太監墓》可知,在該大學基建施工中發現了三座明代御用太監墓,「發掘出土了紫砂壺、紫砂杯、玉帶板等大量文物。」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其中出土紫砂壺的是葬於明萬曆壬午年(十年,1582)的明代御用太監趙西漳墓,據其棺床前放置的墓誌記載,墓主人生前為御用太監趙芬,字蘭谷,別號西漳,生於1508年,7歲入宮,侍奉過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四朝皇帝。這對出自趙西漳墓西側壁龕的紫砂壺基本形制一致,均為直口,斜折肩,直腹,平底,矮圈足。帶鈕子母口蓋,頂面略鼓。曲狀短流,流口高於壺口。耳形柄,截面呈圓形。製法為壺底、腹、流、柄均系單制後接在一起,其中壺腹是用一長方形泥片圍成的。整個器物均可觀察到細小云母顆粒,可能顯示燒成溫度稍低一些。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與兩件紫砂壺伴出的尚有4只紫砂杯,均為紅褐色,壁厚僅0.11至0.15釐米。杯子底面各印有一字,依杯子從大到小排列分別印的是「禮」「樂」「射」「御」,呈方形印章狀,陽文。四隻杯子漸次變小,套在一起後杯口齊平,形成套杯。這是迄今出土紫砂器中,年代最早的款識,背後的意涵值得學界深入探討。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2004年九月,中國十四家文博單位共襄盛舉的「砂壺匯賞——全國出土紫砂茗壺、南博藏紫砂茗壺、成陽藏紫砂茗壺聯展」與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博物院舉行。該展集聚了江蘇、福建、浙江、四川、陝西、山西、河北等七個省份所出土的明清時期29件出土紫砂器,引起紫砂界的高度矚目。將有明確年代可考、有出土紀年的明清紫砂標準器集中起來匯展,可謂空前,無疑是紫砂研究極其難得的機會。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尤其該展的七件出土「大彬」款紫砂壺,不論精粗,件件都是充滿研究意義的好題材,例如業已被公認為時大彬真品的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盧維禎墓出土「時大彬制款鼎足蓋圓壺」。該壺與趙西漳墓紫砂壺相距不過28年,墓主盧維禎(1543-1610)於萬曆年間任戶部、工部二部侍郎。此大彬壺中裝滿了武夷炒青綠茶,由此可知墓主生前有飲茶習慣。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壺以紅棕泥為胎,調砂稍細,滿布天然的雲母亮點,通體栗色帶黃調。燒結程度適中,已使用匣缽,胎體基本純淨,除泥料偶見小黑點熔砂外,未見燒成時的飛釉射火。器蓋盎起呈圓弧形,上倒立三個扁鼎足,呈半個如意雲式,線面甚工,這是此壺形制上的最大特色,顯然是借鑑自青銅器的鼎足概念。口蓋嚴密,壺蓋可以倒過來兼作茶杯用,蓋面雖不深,但加上蓋牆,倒也容量適中。不設壺鈕,以鼎足替代;既作杯用,故不設氣孔,茶壺無孔出水難流暢,但大彬此壺旨在自斟自酌,既已取蓋作杯,何勞氣孔?妙哉!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人馮可賓《茶箋》曰:「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閣。」由此可知大彬此式,不只是「其妙在造」,更是響應茶人的茶事主張,將茶具向個人化、實用化努力的創新者。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壺流的中線有一條稜線,從流孔可看到流嘴根部內亦有一條折線,可知整個流嘴應是左右合模而成。這條模線工整嚴謹,含蓄流暢,化缺點為特點,讓壺嘴更顯精神,展現大彬優異的工藝審美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壺的底足異於常制,內圈以脂泥塑為弧形,和壺蓋的鼎足弧角遙相呼應。筆者於「2004年砂壺匯賞學術研討會」上,亦親見由南博張浦生先生展示的另兩件胎質一致的木印「時大彬」款壺底足殘片,其造工與形制,相類於此件鼎足蓋圓壺,此外傳世亦有「時大彬款直頸圓壺」其底足也是這種形式,這些茶壺間是否有某種關連?抑或僅是反映著明末時期的某些工藝風尚?值得再作深入思索。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另一件受到矚目的是江蘇錫山市明崇禎2年華涵莪墓出土的「大彬款柿蒂紋三足壺」。此壺壺胎呈淺絳色,表面滿布細密顆粒。造型古樸,壺腹圓渾似鬲,三彎流,三足小巧飽滿,環底。蓋面以壺鈕為中心,堆貼四合如意雲紋。柄下方和一足之間刻「大彬」楷書橫款。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從這件三足壺的胎泥、造型、裝飾和工藝等方面,可以寬見紫砂壺從明代後期到清代前期的過渡軌跡。它的胎泥錘鍊到位,造型和裝飾傳統而有藝術性,較嘉靖12年吳經墓提樑壺和揚州明萬曆44年曹氏墓出土的六方壺更為精到成熟。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鼎足蓋圓壺」和「柿蒂紋三足壺」是目前公認的時大彬真跡,但仔細比對兩壺的若干神韻與工藝細節,其實是有些微妙的差異,前者古穆,後者文巧。雖然不排除是大彬不同時期的創作,但我認為還存在一種可能就是「柿蒂紋三足壺」或許是出自大彬嫡傳的李仲芳或徐友泉之手。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名家》︰「今世所傳大彬壺,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見賞而自署款識者,時人語曰︰『李大缾,時大名』。」並說「李仲芳……為高足第一。制度漸趨文巧,其父督以敦古,……。後入金壇,卒以文巧相競。」並稱三大的徐友泉則晚年恆自嘆曰︰「吾之精終不及時之粗。」顯然李、徐二人的陶藝風格較為文巧精雅,而大彬則是敦古靜穆。當然,關於藝術風格的探討並非今日主題,此處暫且按下。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大彬壺」一直是紫砂界的第一線課題,應該另闢專章,今天限於時間,我們只做淺論。「砂壺匯賞」展出的「丁未夏日時大彬制款圓壺」1987年5月出土于山西晉城明崇禎5年張光奎墓出土。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此壺為紫泥夾砂胎,胎色紫褐,手感溫潤。造型為溜肩,圓腹,三彎流,平底內凹。蓋面作略成凹弧形的二層臺式,算珠形蓋紐,從上方俯視,形成一道道漣漪般的同心圓。壺蓋與壺身和逢嚴密,壺的流、口部中線和執把成一線。壺底陰刻豎排雙行楷書款“丁未夏日,時大彬制”,刻款刀法遒勁,筆劃流暢。丁未年應該為明萬曆35年(1607)。文博學者認為明萬曆丁未年與墓主人去世的明崇禎5年(1632)僅相距25年,以墓主人的身份與經歷推斷,該壺制於明萬曆時期,有條件被認為是時大彬壺的傳世真品。出土時,壺內尚存茶葉。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除了「砂壺匯賞」的幾件出土大彬壺外,另有一件常被忽略的出土「大彬」款紫砂壺,即柳州市博物館藏的「大彬款菊花飾瓜稜形紫砂壺」(圖15),該壺質地褐中泛紫,夾粗砂,腹扁圓,呈菊瓣形,蓋與底均作菊花,蓋頂飾寶珠形花蕾鈕。近三彎流,流下刻「大彬」兩字豎行款。經耿寶昌先生主持的國家文物鑑定組定為「一級藏品」。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受到佛教傳入中國的影響,陶瓷形制中以蓮花為代表的筋紋器形出現甚早,而從宜陶文獻來看,筋紋形的紫砂壺也在宜壺伊始的明代中晚期就出現了,如明末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正始》載:「董翰,號後溪,始造菱花式,已殫工巧。」稍後的時大彬、徐友泉等名手皆有所制,如張燕昌.《陽羨陶說》:「先府君性嗜茶,嘗得時大彬小壺如菱花八角,側有款字,隨手合蓋舉之,能翕起全壺。」筆者以為,此件「大彬款瓜稜紫砂壺」形制不俗,頗具進一步考證的研究價值。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除了大彬壺之外,「砂壺匯賞」的其他展品中也透露出不少耐人尋思的信息, 諸如這件1989年泰州市基建工地出土的缺蓋「絞胎圓壺」。造型為直口,溜肩,圓鼓腹。壺在出土時破為幾塊,修復完整,故而可以從剖面看到製作工藝。壺的製作工藝是,先分別做好口沿、腹部、流、把手、圈足,流的內口為單孔,腹部和流的內胎是磚紅色的紫砂泥,外部再貼上一層赭紅、淺黃二色相間的薄絞胎泥,壺把、口沿和圈足部位未貼絞胎泥,外層罩透明釉,壺腹部施釉至三分之二處,入窯燒成。未貼絞胎泥的部位,胎土中有銀光閃閃的細小石英顆粒,在圈足外壁比較明顯。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絞胎陶瓷器始燒於唐代,產地主要在山西、河南和陝西一帶,唐代以後幾乎不見。明代的絞胎紫砂器很少,清代幾乎沒有發現。這件紫砂壺的出土,豐富了明代紫砂壺的品種。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河北省正定縣清順治七年(1650) 梁維本墓出土的「陳用卿制款圓壺」。此壺以紫泥為胎,練泥甚精,呈色紫褐帶黃調,燒結適中,毫無射釉火疵,器表顆粒隱現,呈輕微石榴皮效果,胎中摻有黃、褐深淺細粒熟料。造工極精,使用工具繁多,與今日宜興紫砂名家之作庶幾無異,無疑地,此壺展現了晚明清初制壺工藝的極高水平。壺底陰刻「陳用卿制」四字二行楷書款,佈局大方,字體工整,刀法遒勁有力,稜角分明。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周高起《陽羨茗壺系.雅流》載陳用卿:「式尚工緻,如蓮子、湯婆、缽盂、圓珠諸制,不規而圓,已極妍飾,款仿鐘太傅帖意。落墨拙,用刀工。」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又吳梅鼎《陽羨茗壺賦》:「尚彼渾成,僉曰用卿醇飾」,據此描述,用卿擅制圓器「不規而圓」,工藝精緻,渾然天成,「已極妍飾」,加上此壺款字的確頗有鍾繇《宣示表》帖意,「落墨拙,用刀工」,由上述條件看來,這件梁維本墓出土的圓壺應可確認為陳用卿晚期的標準器。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由此,筆者益加肯定了紫砂工藝在明代晚期已達到成熟階段,當時的時大彬、陳用卿等名陶巨匠,其工藝水平確已不遜於今日陶人。這也意謂著,以工藝水平作為宜興紫砂發展的參考,固然符合手工藝發展的歷史軌跡,但也應思考到,個別名家的巧手匠心會有出類拔萃,超前了整體制壺工藝水平的發展進程。

明代至清初的考古材料十分多元,限於時間,今天只能先介紹到此。下圖是幾本關於出土紫砂材料的專著,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研究,謝謝各位。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 注:本文原發表於《紫泥藏珍——明清宜興窯器之美》 (臺北.唐人工藝.2008)並略作補充。

本期主講

黃健亮 (古谿),1963年生於臺灣嘉義。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碩士。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徵集評審委員,臺北成陽基金會特聘研究員,江蘇宜興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學術顧問,唐人工藝出版社、《紫玉金砂》雜誌總編輯。

明代至早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一)

【主要著作】

《荊溪朱泥—明清宜興朱泥壺研究》《紫泥藏珍—明清宜興窯器之美》《紫砂名品》《明清紫砂藝術》等十餘冊。

【主要論文】
〈由考古材料略談紫砂研究的新啟示〉〈晚明紫砂工藝最重要的百年〉〈晚明至清初紫砂壺題刻初探〉〈南海沉船中的茶事訊息〉〈17-18世紀外銷歐洲紫砂壺的風格與特徵〉〈茶文化視野下的宜興貿易壺〉〈孟臣壺在清代工夫茶區的地位考述〉〈荊溪惠孟臣及其作坊再探—兼論孟臣家族成員工藝風格與作品特徵〉等十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