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庸“闲读‘幼学’”卷一之:地 舆(10)

周克庸“闲读‘幼学’”卷一之:地  舆(10)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击壤而歌尧帝黎民之自得,

让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

“击壤而歌”是说尧帝时期黎民们安然自得,“让畔而耕”是讲文王时期百姓们互让自谦。

“击壤而歌”,敲着土壤(一说“击壤”为古时民间的一种游戏)而讴歌,是一用来颂扬太平盛世的典故。典出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尧时“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

“让畔而耕”,耕者将田界让与对方,形容和睦相处的社会风气。畔:田界。《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孔子家语•好生》:“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何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费长房有缩地之方,

秦始皇有鞭石之法。

费长房有“缩地”的方法,秦始皇有“鞭石”的法术。

费长房,东汉有名的方士。传说费有缩地之术,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者数处。晋葛洪《神仙传•壶公》云: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

秦始皇“鞭石”,见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yíyí,高耸貌)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

尧有九年之水患,

汤有七年之旱灾。

尧帝时有九年的洪水之患,商汤时有七年的干旱之灾。

九年水患,《尚书》载:“尧使鲧治水,九载绩用弗成。”

七年之旱,据《史记》,商汤时曾经大旱七年。

典出汉晁错《论贵粟疏》:“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

商鞅不仁而阡陌开,

夏桀无道而伊洛竭。

商鞅不仁而掘开阡陌,夏桀无道而伊、洛干涸。

公孙鞅,卫国人,入秦为相,受封于商,故又称“商鞅”、“卫鞅”。开阡陌,掘开田间的疆界,指废除井田制。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推行新法,使秦国国力迅速提高。而儒家认为商鞅败坏古制,苛政峻法,属于“不仁”之徒。

夏桀,夏朝最末一任国君。其为人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伊洛竭,伊、洛二水枯竭。伊洛,伊水与洛水;竭,尽。传说夏桀无道,伊、洛干枯而夏亡。《国语·周语》:“昔伊洛竭而夏亡”;《竹书纪年》: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

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

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道不拾遗是因上面的君王有善政,海不扬波应知中国有圣人当政。

道不拾遗,成语。其字面义为,遗失在道路上的东西,别人也不会捡走。指民风淳正、风气良好。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遗,遗失之物。

海不扬波,成语。其字面义为,海上不起风浪。喻世事太平。明梅鼎祚《玉合记》:“吾闻太平之世,海不扬波。”

神州曰赤县。

边地曰穹庐。

神州叫作“赤县”,边地唤为“穹庐”。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以“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边地,靠近边境之地、边远之地。穹庐,古时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穹”,字义为“隆起”,引申指天空;“庐”,泛指简陋的小舍。毡帐中部隆起而周边下垂形若天空,故称“穹庐”。又,因穹庐乃北方游牧民族所居,故该词亦被用来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白鹭洲二水中分吴壮丽,

金牛路五丁凿破蜀空虚。

白鹭洲将二水从中分开形成吴地的壮丽景色,金牛路以五丁凿破险要使蜀地空虚。

白鹭洲,江中的沙洲。二水,指长江、赣江。吴,吴地。

金牛路,川、陕栈道之一。北起沔县,过五丁关、宁强,至广元。据说秦惠文欲侵占蜀地,苦于蜀地险要难进,于是谎称将会屙“金粪”的石牛赠予蜀王,蜀派出五名力士引牛入蜀,开辟道路,遂自破险要,从此难以抵御外部强敌的入侵。

瀑布岭头悬苍碧空中垂白练,

君山湖内翠水晶盘里拥青螺。

瀑布悬挂岭头苍碧间空中垂下白练,君山居于湖内犹如水晶盘里拥起青螺。

垂白练,垂下白色丝绢,喻飞流直下的瀑布。练,素(未染色的)丝绢。

君山,洞庭湖里的一座山。刘禹锡诗《望洞庭》:“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拥青螺。”

浩荡吴江险称天堑,

嵯峨秦岭高谓坤维。

浩荡吴江其险要称“天堑”,嵯峨秦岭其高谓“坤维”。

吴江,即扬子江(扬州以下长江称扬子江),古属吴地。天堑,天生的大壕沟,指阻断交通的险要之地。《隋书·五行志下》:“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

嵯(cuo)峨,山势高峻貌。秦岭,山脉名。李白有咏秦岭诗句云:“为天之枢,为坤之维。”乾坤,谓天地,坤者地也。维,绳索。坤维,维系大地的绳索。

2020.4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