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 “劉醬缽”攻“醬”創富

昔日鄰水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的一道美食——黃荊麥醬,近兩年被一個返鄉創業農民工劉文軍當成一個致富產業大力發展,從而成為他返鄉創業成功的起點。在美味黃荊麥醬遠銷四方、深受在外打工鄰水人喜歡的同時,劉文軍也大有斬獲。

返鄉創業  “劉醬缽”攻“醬”創富

家鄉味道 廣受歡迎

  4月17日,在鄰水縣袁市鎮,劉文軍一一查看他在建設的曬場和檢驗檢測室,這都是為黃荊麥醬的生產量身定製的。不久竣工之後,他的黃金麥醬就可由作坊生產升格為現代化工廠生產。

  “黃荊麥醬在我們這裡有400年的生產歷史了,我在初中時,就跟父親學會了製作黃荊麥醬的手藝,我還是黃荊麥醬非遺傳承人。因而,我‘劉醬缽’的諢名也在本地傳開了,要是問我本名,恐怕好多人還不知道呢!”劉文軍說。

  完成學業之後,劉文軍就出外打工了,在綿陽開了一家廣告公司。其間,他也抽時間製作黃荊麥醬,但都是自己食用或是受朋友之託製作一些收點成本價。

  有一年,他出差到了廣東,隨身攜帶的幾瓶黃荊麥醬受到了鄰水籍老鄉的喜歡。劉文軍說:“黃荊麥醬用來炒回鍋肉和涼拌菜,味道非常好,是鄰水的特產。原本是本地農村家家戶戶都做的主要食材之一,但隨著大量外出打工,幾乎就沒有人做了。但大家又很懷念這種家鄉的味道。”

返鄉創業  “劉醬缽”攻“醬”創富

發現商機 返鄉創業

  由此,劉文軍發現了商機。2017年11月,他回到家鄉,把黃荊麥醬作為一個增收致富產業來做。

  黃荊麥醬是季節性產品,在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為製作期。2018年春季,劉文軍就組織人手到鄰水海拔1000多米的山區採集野生黃荊枝葉,這是製作黃金麥醬的原料之一,它有一種特別的香味,並且能產生諸多益生菌,還具有開胃健脾之功效。

返鄉創業  “劉醬缽”攻“醬”創富

  此後,劉文軍將採購的小麥浸泡24小時,再用木桶蒸煮至小麥“剛剛過心”9成熟(小麥蒸得太軟,一發酵就空心了),就進入發酵階段。在一個名叫“鬥腔”的竹製器具裡,劉文軍按照古老的方法,每鋪一層兩釐米厚的小麥,就覆蓋一層薄薄的黃荊枝葉,發酵5至7天,小麥就變成了“醬米”。之後,去除黃荊殘枝敗葉,“醬米”曬乾粉碎,用姜、蒜、花椒、食鹽“制水”並與“醬米”一起倒入缸內,再加入花椒麵、海椒面、食鹽進行曬制,總共7道工序,曬制45天后,一缸缸顏色金黃、味道鮮香的黃荊麥醬大功告成。

返鄉創業  “劉醬缽”攻“醬”創富

  2018年,劉文軍制作了2500斤,拿出來就銷售一空;去年,製作了6噸多,通過網終平臺、朋友圈以及在深圳代銷,至今已銷出一半多。

  “從原料變成產品,成本大概5-6元/斤,加上包裝、人工、銷售等成本,就要投10元/斤了。”劉文軍說,“不過,一瓶400克的黃荊麥醬要賣25元,一次性買4瓶的,我還包快遞費。總的說還賣得可以。”

返鄉創業  “劉醬缽”攻“醬”創富

一帆風順 再謀大業

  劉文軍的黃荊醬產業一帆風順,但他認為,其產業還處於作坊階段,於是,他今年以來流轉了一塊土地,建設規範的曬場、檢驗檢測室、光熱室以及工廠化生產線。

  “前兩年,我的曬場都是就地臨時找的露天曬場。但這樣有一個問題,如果天氣不好,很難保證黃荊醬的質量。”劉文軍說,“而且,黃荊醬的香味飄得很遠,我還必須在曬場搭圍,否則,好多人要來看稀奇和圍觀。而搭圍又增加了成本。”

  正規的曬場乃至光熱室,則將不再搭圍並解決黃荊醬制完全靠天吃飯的問題,檢驗檢測室更是黃荊醬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返鄉創業  “劉醬缽”攻“醬”創富

  為了給即將開始的工廠化生產創造條件,劉文軍目前正在協調流轉170畝土地,準備種植黃荊和小麥。

  劉文軍說:“野生的黃荊,不僅採集成本高,而且根本就不夠用。我今年9月準備,到山上採集野生黃荊的根,來試種50畝,成功後大面積發展;我還準備種100畝本地小麥,本地小麥粒小、飽滿,麩皮多一些,製作出的黃荊麥醬色澤好、味道香。而且,我之前採購的相當一部分外地小麥,麩皮就比較少、澱粉也多,生產的黃荊醬就有點泛白。”

  據劉文軍介紹,待他的規劃一一落地,其黃荊麥醬的生產不再受季節性的制約,產量產值也將有極大提高。

作者:四川農村日報記者 周金泉

圖片:劉文軍

編輯:範莉

審核:聞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