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源于无知

学生时代的照片时,发现那会虽然留着长发,但内心里其实住着一个汉子,穿衣风格跟现在是大相径庭。再看现在,除了外表柔和了些,内心也柔和了很多。

想起一件小事。去年4月份,一起去昆明谋生,跟一个叫做东子的当地朋友闲聊。东子大哥,瘦瘦黑黑的,留着几毫米的寸头,脸上永远挂着淡淡的笑容。

东子大哥是在六年前的旅行路上认识的,俩人还随手拍了一段视频,一直保存到现在。在去拉萨的某条水泥路上,边走边拍。

画面里我在叙述我未来的梦想,想拥有一辆帅气的皮卡……他正在搜肠刮肚的找词来形容伟大的梦想时,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形容,于是两人爆笑不止。这一段装逼不成的视频,最后以东子回头微笑的画面结束。

后来从那得知他有过一段婚姻,还有一个女儿,离婚后,由于内心过于痛苦,便皈依了佛教。

我们在昆明游玩时,一路上东拉西扯的闲聊,我随口吐槽了一个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

奶奶为了给孙子祈福,宁可去寺庙里面花2万块钱求一个纸符,拿回来烧成灰后冲泡在水里给孙子喝,也不舍得花2块钱给孙子买尿不湿。

我痛斥这种愚昧的封建迷信行为,寺庙竟然也以所谓的香火钱来骗人钱财。

东子大哥听了也不生气,而是讲了另一个我从来不知道的事。

他修佛学多年,看过很多书,书中有提到在古代时,纸符上面的“符”是毛笔浸透了草药水写上去的。求平安的人拿了纸符回去后,把纸符烧了化水给病人喝下,所以纸符在古代确实是有医治疾病的作用。

只是那时民间的教化主要靠口口相传,传着传着就变了模样,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丢了最初的含义,纸符上的字也不再是药水写的,以为用墨水随便写几个字的纸符就能驱散病魔。如此一来,救人的纸符反而成了害人的荒唐迷信。

荒诞源于无知


荒诞源于无知


听东子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我们因为从小被灌输的封建迷信而感到痛恨,却从没深究过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习惯了不动脑筋就胡乱下结论、做评判,不深究本质就随意发表观点,表达喜恶,(想想当今的网络喷子和键盘侠)。殊不知,这却是最愚昧无知的。

还有那句常听到的话:最终我们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我心想,难道曾经讨厌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现在没有活成自己曾经期望的模样就是一种失败吗?并不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人会获得更高级更深刻的认知,以及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怎么能说曾经的认识就一定正确呢?所以,到底是活成了讨厌的样子,还是自我逃避不愿成长的借口?

这种无知还体现在,曾经我视金钱为粪土,现在看来简直是穷酸书生气。如今对金钱的理解更深了些,也敢于去赚钱,和钱打交道。

我理解的是,钱只不过是最方便最统一的能体现价值的一种介质,钱代表着一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要创造出一定的价值,才能以此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

如果不是靠劳动力赚钱去交换必需品,那就自己亲手创造。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隐居,自己造房子种地养牲畜,自给自足,远离一切现代生活方式。

但如今很多东西,靠单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创造出来了,我们所用的99.9%的东西都是别人制造出来的。说到这,我们得感谢这个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才有这些用钱就可以买到的各类物品。不然,我们自己做?那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买它的价格的好多倍。

最怕的是既没有勇气去接受自己的改变——哪怕这改变是好的,又偏要执着于过去的认知——哪怕这认知是错误的。

以前的我粗枝大叶、爱憎分明、武断绝对,现在的我,多了一点细致和宽容,选择留有余地给大脑不断更新。

因为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很多时候,偏见大多来自认知的不对等。当出现一件不知道的新事物时,在没有深究过本质前,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的妄下结论,宁可去宽容的看待事物,试着去接受,也不要固守无知,否则可能会被新时代给抛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