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媽媽輔導孩子跳江,“喪偶式教育”紮了網友的心,你是否中招

4月10日下午3點04分,泉州市一名36歲女子從筍江大橋跳下,市民王先生騎電動車經過,趕緊停車報警。此時,泉州市紅十字會古渡水上救援隊隊員潘國樹正在橋下鍛鍊,正是大退潮,水流很急,他和隊友陳獻文拿救生圈追趕,最後於舊筍江橋流域把女子救上岸,當時

女子的臉色發黑,四肢已經僵硬,沒有一點反應。他們輪番對女子進行胸腹按壓和人工呼吸,經過幾分鐘的搶救,女子終於吐了幾口水,有了微弱的脈搏和呼吸。據知情人士透漏,因兒子一直打遊戲不肯寫作業,這位媽媽在輔導時與孩子發生爭執,氣不過,於是衝動跑去跳了江。對此,一位網友的評論卻紮了媽媽們的心!

泉州媽媽輔導孩子跳江,“喪偶式教育”紮了網友的心,你是否中招

救援現場

喪偶式教育,你是否中招?

這位網友說道,“孩子學習不好,老師也是第一時間找母親、而不是父親、母親心裡苦吧、各種煩惱工作、要家務要管娃、希望父親們也可以主動分擔起來、不能什麼瑣事都是壓在母親身上”。此評論一出,很多網友深表同意,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閱讀下面內容,你會找到答案。

泉州媽媽輔導孩子跳江,“喪偶式教育”紮了網友的心,你是否中招

網友扎心評論

其實,教育孩子,是一本家家難唸的經,特別是教育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而最讓人頭大的是以下這兩種情景,

一種情況,爸爸做甩手掌櫃,媽媽不情願地全部包攬,管家務,管孩子,頂著工作的壓力,心理苦悶的狠,尤其是管教孩子時,由苦口婆心到聲嘶力竭,而孩子叛逆地就是不聽,最後矛盾激發,畫面各位家長可以自行腦補。

另一種情況,爸爸準備出手,結果媽媽說應該這麼做,爸爸說應該那麼做,一來一回、相互指責,教育孩子變成夫妻之戰,一般爸爸會扔下一句“你行你管”。

針對以上爸爸媽媽雙方不能共同教育孩子的情況,廣大網友發明了一個新鮮的詞兒“喪偶式育兒”,意指父母一方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嚴重缺席,而這種教育方式將對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成長缺失,極度叛逆。如何避免呢?請往下看。

泉州媽媽輔導孩子跳江,“喪偶式教育”紮了網友的心,你是否中招

喪偶式育兒含義

避免喪偶式教育有方法

一方面,教育孩子爸爸媽媽雙方一定要共同參與,扔給任何一方都會造成孩子態度的反感和叛逆,比如孩子犯了錯,媽媽批評孩子兩句,如果爸爸不管不問,那麼一次兩次還可以,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回擊媽媽“你看,我爸都沒說什麼,你老管我這麼多幹嘛!”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媽媽極度厭煩,而對爸爸也不會太尊敬

泉州媽媽輔導孩子跳江,“喪偶式教育”紮了網友的心,你是否中招

另一方面,一旦雙方都參與教育孩子的過程,教育理念一定要保持一致,切不可爸爸說這樣做就可以,媽媽說這樣做不可以,至少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兩個人的意見不同,會導致孩子對事情的判斷出現扭曲,比如,孩子在玩手機,媽媽說不要玩啦,玩時間太久了,對眼睛不好! 這時如果爸爸來一句,這是週末,孩子放鬆一會,可以玩。這樣孩子以後再玩,媽媽說不可以,爸爸說可以,孩子就會思維混亂,不知對錯,長期下去,很難管教


本文由博說教育原創,歡迎關注,如果對文章觀點有同感,有勞點贊!如有不當之處請在評論區指正,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關注博說教育並私信,或者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