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玉蟬研究

漢代玉蟬研究


漢代是我國古代玉文化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期。受《禮經》影響,玉器在漢代社會的禮制活動、喪葬習俗、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達到了巔峰,在理論方面逐步形成了影響至今的玉德學說。漢代玉器與玉文化是我國公元前6000年以來玉器及玉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玉蟬作為一種特殊器型,應是承襲了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玉文化傳統。

目前考古發現的漢代玉蟬數量較多,已經公佈資料的有120多件。其中在2005年以前公佈資料的有90多件,胡常春、張昀曾對這批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與研究。但在2005年以前公佈的這批玉蟬資料很簡略,有的沒有公佈玉蟬的具體尺寸數據與圖片或線圖,有的僅公佈了很不清楚的黑白圖片,多數只是公佈了十分簡略的線圖。2005年出版的《中國出土玉器全集》公佈了圖像較為清晰的15件漢代玉蟬。近年來,北京藝術博物館等單位合作舉辦漢代玉器展覽,展覽圖錄中又公佈了約20件圖像較為清晰的漢代玉蟬。

已經公佈清晰彩色圖像的35件玉蟬,數量上雖只佔出土漢代玉蟬的近三分之一,但基本涵蓋了出土漢代玉蟬的全部類型,而且是出土漢代玉蟬中最為精緻的部分。所以,本文主要依據這35件玉蟬,並參考部分公佈了線圖的玉蟬資料,分析漢代玉蟬的形制特徵、年代,以及漢代玉蟬形制演變的特點,並探討和追溯漢代玉蟬的文化傳統。


一、漢代玉蟬的形制類型

依據目前發現的漢代玉蟬的形制特徵,可將漢代玉蟬分為四型。

A型 蛹狀卵型。以黑龍江友誼鳳林城址七城區漢魏時期玉蟬、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玉蟬、徐州銅山蘇山頭西漢墓玉蟬、徐州奎山11號西漢墓玉蟬、廣州西村鳳凰崗西漢玉蟬這5件為代表。其特徵如下:頭部呈三角形,眼呈斜角水滴形。背面:頸部施刻絞絲紋條帶;身軀呈梭形,並施刻左右大型抿合狀翅翼,兩側翅翼在中部相交呈稜狀,翅翼上施刻雙線或單線羽紋;尾部與翅翼尖一體,呈三角形。在頭部斜角水滴形眼之下至頸部絞絲紋條帶之上形成正三角形區域,其內通常施刻“八”字形或對稱勾卷弧線紋飾,可能表示額部的組織特徵。在頸部絞絲紋條帶之下至左右翅翼相交點之上形成倒三角形區域,其內下部通常施刻若干短橫線表示節理紋,節理紋之上通常施刻勾角月牙紋或左右對稱的短弧線,可能表示背部的組織特徵。腹面:由上至下有分別表現嘴下部呈長三角的涎區、左右對稱的蟬足、腹尾部的節理等紋飾。依據這5件蛹狀卵型玉蟬的細部特徵,可分為三式。

Ⅰ式 3件。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玉蟬,長4.5釐米,寬2.1釐米,頭尾貫穿一小圓孔(圖一,1)。徐州銅山蘇山頭西漢墓玉蟬,長3.2釐米(圖一,2)。廣州西村鳳凰崗西漢玉蟬,長3.6釐米,寬2.1釐米,厚0.9釐米,頭尾貫穿一小圓孔(圖一,3)。

漢代玉蟬研究

圖一 玉蟬

1.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玉蟬;2.徐州銅山蘇山頭西漢墓玉蟬;3.廣州西村鳳凰崗西漢玉蟬;4.友誼鳳林城址玉蟬;5.徐州奎山11號墓玉蟬;6、7、8.徐州銅山拾屯火山劉和墓玉蟬;9.徐州小長山4號墓玉蟬;10.安徽天長三角圩1號墓玉蟬;11.徐州鹿樓7號墓玉蟬;12.巢湖放王崗1號墓玉蟬;13.壽縣戴樓1號墓玉蟬;14.淮南賴山玉蟬;15.南昌老福山西漢墓玉蟬;16.徐州鼓樓區簸箕山2號玉蟬;17.薊縣大井東漢墓玉琀蟬


Ⅱ式 1件。友誼鳳林城址七城區漢魏時期堆積中出土的玉蟬,長3.5釐米,寬1.93釐米,厚1.35釐米,孔徑0.25釐米,頭尾貫穿一小圓孔(圖一,4)。形制特徵與Ⅰ式玉蟬相同,區別在於其背部呈內凹長三角形。這一特點可能是玉料形狀所致,也有可能是在Ⅰ式玉蟬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的結果。

Ⅲ式 1件。徐州奎山11號西漢墓玉蟬,長4釐米,寬2.5釐米,厚0.4釐米(圖一,5)。Ⅲ式玉蟬的形制與Ⅰ式玉蟬有明顯區別,頭部扁短,雙眼與喙部特徵弱化,出現尾部節理紋飾和尾尖與左右翅翼尖三尖的形式。

B型 素面簡易型。以天津薊縣大井東漢墓玉琀蟬、江蘇徐州銅山拾屯火山西漢劉和墓3件玉蟬、徐州小長山4號西漢墓玉蟬、徐州鹿樓7號西漢墓玉蟬、徐州鼓樓區簸箕山2號西漢墓玉蟬、安徽天長三角圩1號西漢墓玉蟬、巢湖放王崗1號西漢墓玉蟬、壽縣戴樓1號漢墓玉蟬、淮南賴山出土玉蟬、江西南昌老福山西漢墓玉蟬這12件為代表。其主要的特徵如下:僅雕琢了玉蟬的輪廓,多數還雕出了雙眼形狀,有的雕琢了背面左右雙翅翼交匯處或是背部的三角區域,整個玉蟬外表沒有施刻紋飾,更沒有雕琢頭部的雙眼、喙部、額部,以及背部、雙翅翼、尾部、腹部等細部特徵的紋飾。這些特點似乎表明這類玉蟬有的可能是半成品,有的則可能是作為玉琀使用的簡易作品,有的也可能是某類玉蟬的最初形態。依據這12件素面簡易型玉蟬的細部特徵,可分為五式。

Ⅰ式 4件。徐州銅山拾屯火山西漢劉和墓3件玉蟬,第一件長3.85釐米,寬1.5釐米(圖一,6);第二件長3.3釐米,寬1.5釐米(圖一,7);第三件長3.3釐米,寬1.6釐米(圖一,8)。徐州小長山4號西漢墓玉蟬,長3.1釐米,寬1.7釐米,厚1.2釐米(圖一,9)。Ⅰ式玉蟬為素面,但已經雕琢了玉蟬的輪廓與雙眼的特徵,並作為一種製作完整的玉蟬使用。這是一種簡易形玉蟬,可能是一種新型玉蟬的原始形態。

Ⅱ式 1件。安徽天長三角圩1號西漢墓玉蟬,長4.5釐米,寬2.6釐米,厚0.5釐米(圖一,10)。Ⅱ式玉蟬形似蛹狀卵形,但是較薄,素面,其斜角水滴形雙眼與頸部凹槽條帶的特徵較為鮮明。這一特點可能與A型蛹狀卵形玉蟬有關,或許是A型蛹狀卵形玉蟬演化的後期形式。

Ⅲ式 5件。徐州鹿樓7號西漢墓玉蟬,長3釐米,寬1釐米,厚0.8釐米(圖一,11)。巢湖放王崗1號西漢墓玉蟬,長4.6釐米,寬3釐米,厚0.9釐米(圖一,12)。壽縣戴樓1號漢墓玉蟬,長4.7釐米,寬2.6釐米,厚0.8釐米(圖一,13)。淮南賴山玉蟬,長5.4釐米,寬2.3釐米,厚0.5釐米(圖一,14)。南昌老福山西漢墓玉蟬,長4.8釐米,寬2.5釐米,厚0.5釐米(圖一,15)。Ⅲ式玉蟬僅雕琢了玉蟬的身軀與雙眼的輪廓,尚未體現頭部的整體特徵,可能都只是半成品。

Ⅳ式 1件。徐州鼓樓簸箕山2號西漢墓玉蟬,長2.3釐米,寬1.2釐米,厚0.6釐米(圖一,16)。Ⅳ式玉蟬僅有玉蟬身軀的輪廓,沒有頭部的輪廓,更沒有雙眼的輪廓。其上端中部有一個凹三角形,這通常是玉蟬背部雙翅翼相交處上端的背部凹三角或平三角的特徵。根據這一特徵可知這件玉蟬缺頭部。這件玉蟬可能是在Ⅲ式玉蟬的基礎上截取上半部分後遺留的部分,是一件半成品玉蟬的下部大半部分。

Ⅴ式 1件。薊縣大井東漢墓玉琀蟬,長3.7釐米,寬2.4釐米,厚1.2釐米(圖一,17)。Ⅴ式玉蟬的最主要特徵是雙眼在頭部兩側呈半球形圓凸狀,背面頸部有凹槽,並且雕出抿合的翅翼,這是素面簡易形玉蟬中較為成熟的一種形態。其雙眼呈半球形圓凸狀形態,與其他B型玉蟬的雙眼形態迥異,應是年代較晚的一種形制。

C型 多稜角成熟型。數量較多,以河北陽原三汾溝村漢代玉蟬、定縣北莊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玉蟬、江蘇盱眙東陽4號西漢墓玉蟬、泗陽大青墩漢代泗水國王陵玉蟬、揚州甘泉莊姚莊102號西漢墓玉蟬、揚州東風磚瓦廠漢墓玉蟬、徐州鼓樓裴窩後山1號漢墓(西漢晚期至新莽)玉蟬、安徽博物院藏玉蟬、宿縣出土漢代玉蟬、泗縣大莊漢墓玉蟬、蕭縣西虎山漢墓玉蟬、廣西合浦黃泥崗1號墓新莽時期玉蟬、陝西曆史博物館藏3號玉蟬(序號依據圖錄公佈玉蟬的前後順序編排,下同)、西安尤家莊14號漢墓玉蟬、寶雞眉縣第五村嶽陳大隊移交漢代玉蟬、甘肅武威磨咀子漢代玉蟬這16件為代表。其主要特徵如下:平面形體較大,但厚度大都在0.5~0.7釐米,個別較厚者達0.97釐米,有的厚度僅0.4釐米。所以C型玉蟬的器體顯得較為扁薄。整器邊稜分明,尖角突出,刻意雕琢玉蟬頭部的雙眼、喙部、頸肩、頸背、素面翅翼、尾部三尖(雙翅翼尖與尾尖),以及腹面下部的節理等細部特徵。頭部通常是兩側雙眼突出,喙部施刻正“八”字紋,喙端呈三尖狀;束頸,肩角分明;頸背施刻半圓弧線;雙翅翼刻線流暢,呈倒“八”字形,兩翅翼呈半抿狀不相交,翅翼尖長於尾尖。腹面刻紋簡略,大多僅施刻嘴下部呈長三角的涎區和尾部的節理紋飾。這些玉蟬細部特徵的形成與演變發展使得漢代玉蟬的形制漸臻成熟。所以,C型玉蟬是漢代玉蟬的典範。依據以上16件玉蟬的細部特徵,可分為四式。


Ⅰ式 1件。陝西曆史博物館藏3號玉蟬,長4.7釐米,寬2.6釐米(圖二,1)。Ⅰ式玉蟬細部特徵的刻紋很簡略,僅雕刻了微凸的眼部刻線(表現眼部的刻紋較淺)、頸部兩道刻線、背部一道弧線、背部的雙翅翼邊緣線,尾部出現三尖,即雙翅翼尖與尾尖,但三尖都較短小。頭部與背部沒有其他刻紋,喙部前段也沒有刻紋,喙部呈弧凸形。Ⅰ式玉蟬的形制特點表現出C型玉蟬的形制開始定型,但玉蟬細部特徵的施刻紋飾十分簡略,而且刻紋較淺。這大概是C型玉蟬形成初期的形態。

漢代玉蟬研究

圖二 玉蟬

1.陝西曆史博物館藏3號玉蟬;2.陽原三汾溝村玉蟬;3.盱眙東陽4號墓玉蟬;4.西安尤家莊14號墓玉蟬;5.宿縣出土漢代玉蟬;6.揚州東風磚瓦廠玉蟬;7.武威磨咀子玉蟬;8.蕭縣西虎山玉蟬;9.泗縣大莊漢墓玉蟬;10.泗陽大青墩泗水國王陵玉蟬;11.揚州甘泉莊姚莊102號墓玉蟬;12.定縣北莊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玉蟬;13.徐州裴窩後山1號墓玉蟬;14.寶雞眉縣第五村嶽陳大隊移交漢代玉蟬;15.安徽省博物館藏玉蟬;16.合浦黃泥崗1號墓新莽時期玉蟬;17.陝西曆史博物館藏1號玉蟬;18.陝西曆史博物館藏2號玉蟬;19.浙江安吉壠壩村戰國玉蟬


Ⅱ式 4件。陽原三汾溝村漢代玉蟬,長6.2釐米,寬2.9釐米,厚0.4釐米(圖二,2)。盱眙東陽4號西漢墓玉蟬,長4.7釐米(圖二,3)。西安尤家莊14號漢墓玉蟬,長6.3釐米,寬3釐米,厚0.4釐米(圖二,4)。宿縣出土漢代玉蟬,長6釐米,寬3釐米,厚0.7釐米(圖二,5)。Ⅱ式玉蟬細部特徵的刻紋比Ⅰ式玉蟬的要醒目,主要表現為雙眼的刻紋較深,使得雙眼凸出;頭部施刻“八”字紋,但喙端仍呈弧凸狀,沒有出現齒狀;尾部雙翅翼尖加長。腹面嘴下部有清晰的長三角涎區,尾部有節理紋。

Ⅲ式 4件。揚州東風磚瓦廠漢墓玉蟬,長6.2釐米,寬3.4釐米(圖二,6)。武威磨咀子漢代玉蟬,長6.4釐米,寬3.1釐米,厚0.8釐米(圖二,7)。蕭縣西虎山漢墓玉蟬,長6.2釐米,寬3.1釐米,厚0.97釐米(圖二,8)。泗縣大莊漢墓玉蟬,長5.6釐米,寬2.5釐米,厚0.7釐米(圖二,9)。Ⅲ式玉蟬的細部特徵刻紋比Ⅱ式玉蟬略有發展,主要表現為雙眼的刻紋進一步加深,使得雙眼凸出十分明顯;頭部施刻的“八”字紋刻紋加深,喙端形成鋸齒狀,通常為兩個小凹點三個小齒尖,有的僅形成三個小尖稜點。尾部三尖特徵成熟,雙翅翼尖加長,三尖呈銳角。腹面嘴下部除了有清晰的長三角涎區、尾部有節理紋外,下腹部與兩側翅翼的分界刻紋更加清晰,有的將與下腹部相接處的兩側翅翼進行減地削薄,突出腹與翅翼的區分。

Ⅳ式 7件。泗陽大青墩漢代泗水國王陵玉蟬,長6.3釐米,寬3釐米,厚0.5釐米(圖二,10)。揚州甘泉莊姚莊102號西漢墓玉蟬,長5.7釐米,寬2.9釐米(圖二,11)。定縣北莊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玉蟬,長6.4釐米,寬3.3釐米(圖二,12)。徐州鼓樓裴窩後山1號漢墓(西漢晚期至新莽)玉蟬,長6.1釐米,寬3.3釐米,厚0.4釐米(圖二,13)。寶雞眉縣第五村嶽陳大隊移交漢代玉蟬,長5.7釐米,寬2.3釐米(圖二,14)。安徽省博物院藏玉蟬,長5.9釐米,寬2.8釐米,厚0.7釐米(圖二,15),合浦黃泥崗1號墓新莽時期玉蟬,長6.2釐米,寬2.9釐米(圖二,16)。Ⅳ式玉蟬的細部特徵刻紋比Ⅲ式玉蟬有明顯的發展,其成熟程度達到了巔峰。主要表現為雙眼的刻紋深而寬,使得雙眼凸出達到懸凸的效果;頭部施刻的“八”字紋刻紋加深呈溝槽狀,有的為雙“八”字紋,喙端形成鮮明的三齒尖,有的為五齒尖鋸齒狀;表現頸部的兩道凸弧刻線縮短,有的甚至沒有;雙翅翼、肩部刻紋加深加寬,其他部位的翅翼刻紋也加深,使得翅翼肩凸出、整個半抿合狀的雙翅翼呈淺浮雕狀;尾部三尖特徵進一步成熟,雙翅翼尖進一步加長,三尖尖銳,尾尖面由下而上出現脊稜。腹面長三角涎區縮短,出現表現兩側胸頁的刻紋,尾部節理紋十分清晰,腹面的雙翅翼刻紋亦加深加寬,腹面的翅翼與胸、腹的區分十分醒目。Ⅳ式玉蟬的各個細部特徵呈現出浮雕的特徵,是漢代玉蟬中最為成熟的形態。

D型 粗糙簡陋型。數量不多,以陝西曆史博物館藏1號和2號玉蟬為代表。其主要特徵如下:整器平面近長方形;頭部為扁短的橫長條,兩側為雙眼,中間端部刻短“八”字紋,形成三個弧形短凸表示喙部;頸部施刻兩道弧線,背部施刻半圓弧線;雙翅翼刻線呈倒“八”字形,呈半抿合狀,兩翅翼不相交;尾部三尖短小,翅翼尖略長於尾尖。玉蟬細部特徵的紋飾,施刻簡略粗糙。可分為兩式。

Ⅰ式 1件。陝西曆史博物館藏1號玉蟬,長5釐米,寬3釐米(圖二,17)。Ⅰ式玉蟬的主要特點是頭部雙眼、喙部特徵不鮮明,但尾部三尖特徵較清晰。其中雙翅翼刻紋線從眼部上端起刻,使得雙眼特徵效果受損,顯示其製作雕刻極為粗糙。

Ⅱ式 1件。陝西曆史博物館藏2號玉蟬,長5釐米,寬4釐米(圖二,18)。Ⅱ式玉蟬的主要特點是頭部雙眼、喙部特徵較Ⅰ式玉蟬鮮明,但尾部三尖特徵較弱。雙翅翼刻紋線從肩部以下起刻,使得雙翅翼較短小,而且刻紋線條不流暢,顯示其製作雕刻亦極為粗糙。

二、漢代玉蟬的形制演變及其年代分析

漢代玉蟬的形制演變,既體現了漢代玉蟬的流變,又反映了這些玉蟬之間的年代關係。下面依據前述對漢代玉蟬的形制類型分析,闡述A型、B型、C型玉蟬形制演變的狀況與特點,並討論與其有關的年代問題。至於D型玉蟬,鑑於目前發現數量較少,而且都是收藏品,待今後資料增多之後再做討論。

1.A型玉蟬演變的主要特徵及其年代

A型玉蟬的演變,大致是由A型Ⅰ式到A型Ⅱ式,再到A型Ⅲ式。其演變特徵主要表現在玉蟬的頭部、頸部與尾部,以及翅翼紋飾等方面。頭部由尖高三角狀向低平三角狀演變;頸部絞絲紋條帶逐漸弱化;尾部雙翅翼分離,逐漸形成尾部三尖;表現翅翼等玉蟬細部特徵的繁縟紋飾逐漸簡化。

其中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玉蟬屬西漢早期,據此可推定3件A型Ⅰ式玉蟬都屬西漢早期。而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玉蟬的翅翼紋以單線表現(圖一,1),顯示其可能在3件A型Ⅰ式玉蟬中不是最早的。依據目前對獅子山西漢楚王墓出土的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楚國被削之前的所屬縣官印和封泥以及四枚半兩錢幣等文物特徵的分析,將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的年代推定在公元前175—前154年。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玉蟬的形制特徵也顯示該墓的年代不屬西漢早期前段,而可能屬西漢早期後段。

A型Ⅱ式玉蟬出自漢魏時期堆積層中,A型Ⅲ式玉蟬屬西漢中期。A型Ⅱ式玉蟬的形制(圖一,4)早於屬西漢中期的A型Ⅲ式玉蟬(圖一,5),據此推定A型Ⅱ式玉蟬的製作年代不會晚於西漢中期,或許也是西漢早期的作品。這是早期玉蟬作品在後世延續使用的一個例證。

A型玉蟬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如浙江安吉遞鋪鎮壠壩村出土的戰國玉蟬(圖二,19),只是玉蟬頸部的絞絲紋、蟬羽等的細部紋飾與A型玉蟬有區別。這顯示A型玉蟬承襲了戰國玉蟬形制並有所發展。

2.B型玉蟬演變的主要特徵及其年代

B型玉蟬區分為5個式別,其中B型Ⅲ式與B型Ⅳ式都是玉蟬半成品,無法進行形制演變分析。B型玉蟬的演變,大致是由B型Ⅰ式至B型Ⅱ式,再由B型Ⅱ式至B型Ⅴ式。其演變特徵主要表現在玉蟬的頭部、雙眼、頸部等部位。如B型Ⅰ式玉蟬的頭部僅雕出了雙眼的初步形態,頸部分界不清晰,背部雕有小三角區域,形體較長,有的雕出抿合的翅翼(圖一,6、7、8、9)。B型Ⅱ式玉蟬的頭部與頸部分界清晰,背面微凸弧,形體較短(圖一,10)。B型Ⅴ式玉蟬的頭部平潤,雙眼在頭部兩側呈半球形圓凸狀,頭部與頸部分界清晰卻十分簡略,形體也較短,並且雕出抿合的翅翼(圖一,17)。

B型Ⅰ式玉蟬屬西漢早期,B型Ⅱ式玉蟬屬西漢中期,B型Ⅴ式玉蟬屬東漢。

3.C型玉蟬演變的主要特徵及其年代

C型玉蟬的數量較多,分為4個式別。它們的形制演變是由C型Ⅰ式依次發展到C型Ⅳ式。其形制演變的特徵主要反映在玉蟬的頭部和尾部。演變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玉蟬頭部的雙眼,由陰刻線表現雙眼的形狀,逐步加深刻線使雙眼凸出,而且凸出的程度逐漸明顯,凸出的高度,由矮及高,由C型Ⅰ式的陰刻線雙眼形狀,到C型Ⅱ式的低矮凸出,到C型Ⅲ式的略高凸出,再到C型Ⅳ式的懸高凸出。

第二,玉蟬頭部的喙部,由沒有刻紋的素面形態,到出現刻紋的喙部特徵,且特徵逐漸鮮明;由齊平、刻紋簡單的喙部,向尖形齒狀、刻紋複雜的喙部演變。如C型Ⅰ式玉蟬喙部為微弧凸狀的素面。C型Ⅱ式玉蟬喙部齊平,在其上面(背面)或刻一橫線,或刻兩個小三角呈“八”字狀;在其下面(腹面)由喙部兩側至腹下部刻兩道長三角紋。C型Ⅲ式玉蟬喙部開始出現兩邊小缺口,即喙部上面(背面)的“八”字紋刻紋加深,並切入端部,使齊平的喙部出現喙尖特徵;喙部下面(腹面)仍然是由喙部兩側至腹下部刻兩道長三角紋。C型Ⅳ式玉蟬喙部的端部呈齒狀,有的為三齒狀,有的為五齒狀,喙尖都呈三角尖狀;三齒狀者喙部上面(背面)是單“八”字紋刻紋,五齒狀者喙部上面(背面)是雙“八”字紋刻紋;五齒狀喙部的下面(腹面)由喙尖兩側至腹上部刻三道長三角紋,三角紋之下的兩側刻長圓弧形胸線紋。

第三,玉蟬尾部與翅尾都呈尖狀。尾尖和翅尾尖由小、短、鈍、尖向長、銳、尖演變,尾尖與翅尾尖的距離由短向長演變。

C型Ⅰ式玉蟬至C型Ⅳ式玉蟬演變的主要特徵是玉蟬的雙眼與喙部特徵愈加鮮明,尾部與翅尾部愈加尖銳。這些特徵體現了西漢時期工匠對玉蟬特徵的追求以及雕刻工藝技術的發展。

C型Ⅰ式玉蟬為陝西曆史博物館藏品,其年代可依據其十分原始的形態以及通過與C型Ⅱ式、Ⅲ式、Ⅳ式玉蟬比對,可以推定為西漢早期。C型Ⅱ式的4件玉蟬,2件出自西漢墓,2件出自漢墓,它們形制相同,應都是西漢作品。根據其形態較為原始以及通過與C型Ⅲ式、Ⅳ式玉蟬比對,可以推定為西漢中期。C型Ⅲ式的4件玉蟬,3件出自漢墓,1件年代不明,它們形制相同,應都是漢代作品。

其形制比C型Ⅳ式玉蟬略微原始,故據此將其年代推定為西漢中期。C型Ⅳ式的7件玉蟬,1件出自泗陽大青墩泗水國王陵,1件出自揚州甘泉莊姚莊102號墓,1件出自徐州裴窩後山1號漢墓,1件出自合浦黃泥崗1號新莽時期墓,都屬西漢晚期。另外,其餘3件玉蟬1件出自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1件為寶雞眉縣第五村嶽陳大隊移交的漢代玉蟬,1件為安徽省博物院藏品。這7件玉蟬形制相同,製作年代可能相同,因而推定C型Ⅳ式7件玉蟬可能都是西漢晚期作品。

從上述對漢代玉蟬的形制演變及年代分析中可以看出有關漢代玉蟬的三個重要現象。第一,A型玉蟬是戰國玉蟬在西漢早期的發展。第二,B型玉蟬與C型玉蟬是漢代早期開始出現的一種新的品種,數量較多,是漢代玉蟬的主流作品。第三,B型Ⅰ式玉蟬與C型Ⅰ式玉蟬的輪廓特徵基本相同,據此推測C型玉蟬形制的產生可能與B型Ⅰ式玉蟬的形制有關。

三、漢代玉蟬的文化傳統

漢代玉器與玉文化,是先秦三代及更早的新石器時代玉器與玉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玉蟬也是如此。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玉蟬,大致是良渚文化的玉蟬,如浙江餘杭反山M14玉蟬(圖三,1)。其形制為橢圓形蟬蛹狀,背面圓弧狀,前一半為頭部,雕出微凸的雙眼,頸部以一條橫線表示,並作為頭部與背腹部的分界,背脊兩側分別刻一道微弧的豎線表示蟬的翅羽。底面近平,保留切割痕跡,偏上中部鑽一對隧孔以便穿系裝飾,故又稱之為蟬形玉佩。長2.35釐米,寬1.6釐米,厚0.95釐米。這大概是目前發現的形態最為原始、年代最早的玉蟬。

漢代玉蟬研究

圖三 玉蟬

1.浙江餘杭反山M14玉蟬;2.山東章丘焦家遺址M91玉指環;3、4、5.天門石河肖家屋脊遺址甕棺出土的W6:12、W6:8、W6:44玉蟬;6.羅家柏嶺T27③:4玉蟬;7.襄汾陶寺M1449:5綠松石蟬;8.敖漢旗大甸子M383玉蟬;9.滕州前掌大M205綠松石蟬;10.三門峽虢國墓地M2009玉蟬;11、12.靈臺白草坡M2玉蟬;13.武漢黃陂盤龍城蟬形玉飾;14.婦好墓玉蟬;15.婦好墓孔雀石蟬;16.婦好墓綠松石蟬蛙;17、18.山西靈石旌介村M2玉蟬;19.新幹大洋洲綠松石蟬;20.滕州前掌大M128玉蟬;21.滕州前掌大M4玉蟬;22.滕州前掌大M18玉蟬;23.寶雞茹家莊M4玉蟬;24.曲沃晉侯墓地M31玉蟬;25.三門峽虢國墓地M2009玉蟬26.平山中山王墓玉蟬;27.平山中山王墓玉竅塞;28.婦好墓石蟬

其次是山東章丘焦家遺址M91出土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玉指環上雕琢的玉蟬(圖三,2),其形制較餘杭反山M14良渚文化玉蟬略有發展,年代應晚於反山M14良渚文化玉蟬,可能在距今4800年之後。推測章丘焦家M91玉指環上的玉蟬形制可能是受到良渚文化玉蟬影響而產生的。

繼良渚文化之後,玉蟬被大量製作、使用是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目前在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中發現的玉蟬有50多件,數量很多,形制多樣,如湖北天門石河肖家屋脊遺址甕棺出土的W6:12玉蟬(圖三,3)、W6:8玉蟬(圖三,4)、W6:44玉蟬(圖三,5)、羅家柏嶺T27③:4玉蟬(圖三,6)。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大體由頭部、頸部、背胸部、尾部及翅羽等部位組成,並且形成了各部位的基本特徵。如玉蟬的頭部前端兩側雕出一對凸出的雙眼,前端中部雕出尖凸的喙部,頸部形成一條較寬的條帶,頸部以下的兩側為略微彎弧的翅羽,頸部以下的中部為逐步收尖的腹部,腹部上通常刻彎弧橫線的腹節紋。凡尾部收尖的,尾尖與兩側的翅尾尖形成三個尖角。有的在玉蟬的頭部或尾部穿孔,以便佩戴;有的在頸部或腹部上端施刻單線條的勾卷狀心形紋飾,這種心形紋飾成為後來玉器及青銅器上蟬紋符號的原型。


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的形制與良渚文化玉蟬的形制有明顯的區別並且形成了中國古代玉蟬形制的基本特徵。這表示中國古代玉蟬的基本特徵是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確立的。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不僅在石家河文化晚期時大量流行,而且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影響:如山西襄汾陶寺M1449:5綠松石蟬(圖三,7)、內蒙古敖漢旗大甸子M383玉蟬(圖三,8)等。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在商周時期還在使用,如山東滕州前掌大商周墓地M205綠松石蟬(圖三,9)、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西周晚期M2009玉蟬(圖三,10),可能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作品;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M2的2件玉蟬(圖三,11、12)可能是由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改制的作品。

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商周至漢代製作的玉蟬基本上是在承襲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的基本特徵與風格基礎上的不斷演化與發展,如湖北武漢黃陂盤龍城樓子灣出土的商代早期蟬形玉飾(圖三,13),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玉蟬(圖三,14)、孔雀石蟬(圖三,15)、綠松石蟬蛙(圖三,16),山西靈石旌介村M2出土的2件商代玉蟬(圖三,17、18),江西新幹大洋洲商墓出土的綠松石蟬(圖三,19),山東滕州前掌大商周時期墓地M128出土的玉蟬(圖三,20)、M4出土的玉蟬(圖三,21)、M18出土的玉蟬(圖三,22),陝西寶雞茹家莊M4出土的西周玉蟬(圖三,23),山西曲沃晉侯墓地西周晚期M31出土的玉蟬(圖三,24),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西周晚期M2009出土的玉蟬(圖三,25),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戰國時期玉蟬(圖三,26)和作為玉覆面(玉竅塞)中的玉琀蟬(圖三,27),以及前已述及的浙江安吉壠壩村出土的戰國玉蟬(圖二,19)。

從形制角度分析,漢代的玉蟬是由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經商周時期的發展而演化來的。前面分析的漢代完整而成熟的玉蟬作品,即A型、B型、C型玉蟬都可以追溯其形制的前身。

以上分析的漢代A型玉蟬,往前追溯,其形制與安吉壠壩村戰國玉蟬、曲沃晉侯墓地M31西周晚期玉蟬(圖三,24)形制接近,這種形制的玉蟬,目前見到的年代最早的是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大石蟬(圖三,28)。而這件婦好墓大石蟬的形制特徵及其背部單線條心形紋飾顯示其與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有著密切的關係。

前面分析的漢代B型與C型玉蟬,雖然形制為漢初所創,但其文化傳統顯然可以往前追溯至平山中山王墓出土戰國時期玉蟬(圖三,26),滕州前掌大商周時期墓地M18出土的玉蟬(圖三,22)、M128出土的玉蟬(圖三,20),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孔雀石蟬(圖三,15)與綠松石蟬蛙(圖三,16)直至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玉蟬(圖三,3、4、5、6)。其中漢代B型Ⅰ式玉蟬和C型Ⅰ式玉蟬與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作為玉覆面(玉竅塞)中的玉琀蟬(圖三,27)、三門峽虢國墓地西周晚期M2009出土的玉蟬(圖三,25)、滕州前掌大商周時期墓地M4出土的玉蟬(圖三,21)、殷墟婦好墓商代晚期玉蟬(圖三,14)有著一定的聯繫。這種玉蟬的形制特徵,沒有稜角和尖角,整器渾然一體,可能都是玉琀蟬。

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目前尚沒有發現與婦好墓玉蟬形制相同的可作為口琀的玉琀蟬。這或許顯示,漢代喪葬習俗中的玉琀蟬,可能始自商代晚期,但婦好墓玉蟬的形制應與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有文化傳統上的聯繫。

以上分析表明,漢代玉蟬的形制是由石家河文化晚期經商周演化發展而來的。漢代玉蟬的文化傳統可追溯至石家河文化晚期。

結語

漢代是玉蟬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漢代流行的玉蟬主要有三種,即前述的A型(蛹狀卵型)、B型(素面簡易型)、C型(多稜角成熟型)。其中A型玉蟬流行於西漢早期,數量不多,西漢中期之後不見。B型玉蟬流行於西漢早期,數量較多,西漢中期及之後數量較少。C型玉蟬大致從西漢早期開始出現,西漢中期漸興,流行於西漢晚期直至東漢。

漢代流行的A型、B型、C型玉蟬,都是商周時期玉蟬形制演化發展的結果,而其文化傳統可追溯至石家河文化晚期。其中C型玉蟬的形制是在以往玉蟬形制的基礎上於漢代形成的一種新的形制,時代特徵最為鮮明。西漢中期以後,玉蟬的形制演化主要以C型玉蟬的形制演化為主。

東漢以後,社會推行薄葬,作為漢代喪葬習俗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玉蟬的使用也逐漸淡化。所以東漢以後玉蟬少見,玉蟬的形制追求與製作也趨於衰落,而玉蟬的形制基本上是C型玉蟬的演化形式。至明代出現了仿真玉蟬(圖四,1),還出現了仿真的玉葉金蟬(圖四,2)。這是在明代玉料來源充盈、玉雕工藝發展、玉器再度盛行的社會背景下玉蟬形制的再度發展。清代出現了仿漢代的玉蟬(圖四,3),可能是復古意識使然。

漢代玉蟬研究

圖四玉蟬

1.明代玉蟬;2.明代玉葉金蟬;3.清代玉蟬

以上的分析表明,蟬作為一種吉祥的昆蟲,早在約公元前3000—前2700年的良渚文化中期就被人們關注,並製作為玉蟬進行佩戴。這種習俗影響到大汶口文化。在公元前2200—前1800年的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蟬廣為流行。這可能與蟬的一種特殊功能—“知雨時”被人們發現而崇敬蟬有關。玉蟬作為口琀,可能始於商代晚期。這可能與人們將蟬具有歷經多年才完成一個生命循環的生理特徵現象與祈求死者靈魂復活這種意識的產生有關。東周以來,在《禮經》影響下,漢代喪葬習俗中的用玉製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促進了漢代玉蟬的流行。東漢之後,社會推行薄葬,玉蟬遽減。至明代,玉蟬作為一種玉雕工藝品再度贏得人們的關注。

玉蟬,這種形體小的玉器,是反映中國古代社會發展與思想意識發展及古老玉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在中國古代玉文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