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尊重就没有爱

“棍棒之下出孝子”,现实中有一些孩子确实就是这样被父母逼着走向成功的。但有专家指出,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危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做父母的,假如只是一个劲儿地要求孩子达到他们为孩子确定的目标,而不研究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了解目标是否顺应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那么即使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也可能因此影响了孩子本可以取得的另一种更大的成功,或者这种已经取得的成功只能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现象,缺乏持久性。

二,被父母逼着走向成功的孩子,由于不是顺应孩子的天赋和爱好,必然会影响其独立人格的发展,即使孩子取得了成功,也存在着一种生命的缺陷,致使“心智”的发展受到影响。

因此,逼着孩子成功的教育方法并不好,尤其是对那些独立性较强的孩子来说,这种教育方法存在着制造反抗心理的危险,而这种被压抑太久的反抗心理一旦爆发,后果一般都很严重。

正如专家所说:“在双方欠缺尊重和沟通的情况下,其一味施压的结局,导致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让人间至亲至爱的亲子关系变为互相残害的双方;父母的期望被子女片面理解,无限放大,当子女无法承受时,便会导致心理崩溃,走向自绝。”

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很密切。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遇到障碍,失去尊重,长大后他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

教育孩子与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但这种严格必须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以不妨碍孩子的性格健全发展为标准。严格要求是爱的合理内核,而尊重则是爱的真谛。在家庭教育中强调这一原则有它特殊的意义。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谈不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似乎铸就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我是家长,是权威的化身,是权力的实施者。而尊重教育则要求家长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即体罚代替不了教育,更无法建立你在孩子心中的威信。相反,尊重则是对孩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尊重,是对一个完整生命的理解和认同,更是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负责。只有把孩子视为和自己一样处在同一条水平线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一个年龄群体,才能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

正确的爱应该是有理智、有原则的爱,正确的爱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畸形的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心志是西瓜,成绩是芝麻,拥有良好的心态是根本,学习成绩只是副产品。父母不要过分操心孩子的学习,而是要培养热爱生命、积极生活的孩子。孩子成长是立体的,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

我们可以像训练动物一样训练孩子,强迫他们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训练,是人性的扭曲,不是教育。用尊重孩子的态度进行教育,虽然不像以命令的方式教育那样简捷便当,但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所谓的“爱”并不缺少,问题往往出在“尊重”上,做父母的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多加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