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時節:“麥客”父子千里轉場

  6月2日,濰坊晚報特派記者跟隨雷沃重工集團服務隊從濰坊出發,於3日中午12時許到達安徽省渦陽縣。這裡地處淮北平原中部,是傳統的小麥種植區。麥田裡隨處可見“麥客”駕駛著聯合收割機穿梭其中。來自濰坊坊子區九龍街道丁村趙家村23歲的趙凱和48歲的父親趙憲常已是這裡的“常客”,這對“麥客”父子檔駕著今年新換的收割機,從早到晚在麥田裡忙碌著,爭取多收幾畝地。

麥收時節:“麥客”父子千里轉場

趙凱(左)與父親趙憲常抽空啃幾口西瓜解渴。

  忙著收麥五個小時沒喝水,20分鐘收割完6畝

  3日中午12時30分,在安徽渦陽縣大孫家村村民孫亞偉的麥地裡,趙凱正駕駛收割機忙碌著。父親趙憲常在田埂上拉家常,偶爾用對講機指揮一下兒子。

  15分鐘後,趙凱將麥田收割完,一旁等候的三輪車馬上過來收糧。麥粒從收割機裡如水一般傾瀉而出,三輪車斗很快就裝滿了。孫亞偉家的這片麥田共有6畝,趙凱用了約20分鐘就收割完了。

  “下來先吃塊西瓜吧!”記者招呼趙凱。他從車上下來,接過西瓜大口啃了起來,他已經近5個小時沒有喝水。雖然車上備了水,但忙起來幾乎顧不上喝。當天中午,等待收割的農戶還有3家,匆匆啃了幾口西瓜,趙凱又趕往下一家農戶的麥田裡。

  “你們吃午飯了嗎?”記者問道。“麥收季一般不吃午飯,只吃早飯和晚飯。”趙憲常說,他給兒子在車上備了豬蹄,如果實在餓了就啃兩口。

  早上8時30分開始,到晚上8時30分停工,每天連續12個小時不停歇作業就是趙憲常和趙凱父子的工作強度。“這還不是特別忙,如果到大忙時,通宵作業也是常有的。”趙憲常說。

  記者體驗高科技收割機,駕駛室內涼爽清潔

  記者走進趙凱的駕駛室,體驗了當代機手的作業環境。16歲就跟隨父親走南闖北的趙凱,如今是最年輕一代的“麥客”,有著8年作業經驗,深受僱主們的歡迎。

麥收時節:“麥客”父子千里轉場

農戶駕駛著三輪車到趙凱的收割機旁收糧。

  “割麥子看上去很簡單,但也是很有技術含量的。”趙凱說,“看機手的割麥水平高低,就看收割後麥茬是否均勻,麥茬高度不超過10釐米就算水平不錯的。遇到高低不平的地塊,就考驗機手的水平了,既要穩住車又得高效均勻收割,這需要常年的經驗積累。”

  進駕駛室前,記者做好了汗流浹背的心理準備,但出乎意料的是,裡面竟沒有高溫炙烤的感覺,反而有一些涼意。記者注意到,駕駛室內開了空調,而且封閉性非常好,沒有麥芒或灰塵進入。

  趙凱告訴記者,他駕駛的這臺收割機是今年剛買的雷沃穀神GM80,是目前市面上比較先進的收割機械。“這臺車操控性很好,是電控自動擋,我只需要把握方向就可以,操作起來方便舒適。”趙凱興致勃勃地介紹著新車的各種“高科技”,“車上的智能終端不僅能定位,還能計算收割畝數,進行故障報警,很先進實用。”

  作業路線基本固定,今年出來已奔波近半月

  趙憲常是個有著32年“麥客”經歷的老機手。1989年,他東拼西湊近1500元買了臺小型四輪拖拉機,又花800元買了村裡首臺推倒式小麥收割機,麥收時給麥農割麥。1992年,他用割麥的第一桶金,換了一臺新疆-2聯合收割機,那是國內第一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收割機。從此,他開始了真正的“麥客”生涯。

麥收時節:“麥客”父子千里轉場

  出去闖蕩沒那麼容易。“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晚上收割完了或實在累了,地頭上一躺就睡。”趙憲常說,但這麼多年,他到哪兒都能遇到貴人。

  “我現在的活基本上都是朋友給介紹的,去年來收割時認識的村民朋友,今年麥收前就提前邀請我們來。”趙憲常說,有了朋友們的支持,他們父子有了固定的作業路線,形成了訂單式作業。每年麥收季,他都帶著兒子穿梭於河南、安徽和山東。

  “每年的第一站就是河南南陽、第二站河南周口、然後是安徽,最後回山東。”趙憲常告訴記者,今年是5月22日從濰坊出發的,已經奔波了近半月。

  今年麥收季能收兩三千畝,純收入十萬餘元

  從河南南陽、周口到安徽渦陽,從5月22日至今,趙憲常、趙凱父子倆已收割了千餘畝的麥田。“預計今年麥收季能收兩三千畝,一畝麥子收50元,能收23天左右。”趙憲常算了一下,除去油費、損耗等成本,今年麥收季的純收入能達到10萬餘元。

麥收時節:“麥客”父子千里轉場

趙凱與農戶溝通收割事宜。

  父子倆以車為家,吃住都守在收割機旁。趙憲常認為,“麥客”的黃金時代是在2007年之前,那時收割機數量少、市場大,一部小型收割機不到一個月就能賺近萬元,輕鬆回本。但如今到處都是收割機,市場漸趨飽和,競爭激烈,收割價格被一壓再壓,“麥客”們不得不將利潤壓到最低。

  儘管如此,趙憲常還是對這行充滿希望。“我靠幹‘麥客’起家,攢下了一份家業,已經很知足了。我想繼續努力幹這行,直到幹不動了。”說話間,廣闊的麥田裡,機聲轟鳴,麥浪翻滾,收割機將片片麥穗吞進肚裡,轉瞬間吐出顆顆金燦燦的麥粒。

  文/圖 濰坊晚報 特派記者 陳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