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鮮感,不妨試著這樣教!三年級的老師家長都要讀一讀

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的詞語和句子

”。

這種說法,本身就很具有新鮮感

什麼是新鮮感?新奇、陌生的事物,給人一種“新鮮感”。

帶著這種初步的理解,我閱讀了《大青樹下的小學》,從頭至尾,居然沒有找到一處覺得有新鮮感的地方。


關注新鮮感,不妨試著這樣教!三年級的老師家長都要讀一讀


問題出在哪裡?

掩上書本,想了想,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

我從六年級下來,還是用六年級學生的思維來閱讀課文,很多六年級學生習以為常的詞句,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可能是具有新鮮感的。

重新再讀,果不其然!

從來沒有聽過的少數民族和他們風格迥異的服裝,怎能不是新鮮的呢?

學校周圍長滿了絨球花、太陽花、鳳尾竹,還有粗壯的大青樹,怎能不是新鮮的呢?

上課時有蝴蝶、小鳥相伴,怎能不是新鮮的呢?

課間還有松鼠、山狸湊熱鬧,怎能不是新鮮的呢?

還有那麼充滿童趣的擬人句、排比句,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怎能不是新鮮的呢?

……

如此一讀,天翻地覆。

關鍵是如何讓孩子發現、認識並感受到這種“新鮮感”呢?

直接告訴、灌輸,肯定不行。

有人說,朗讀,讀出新鮮感。

這種方法在學生已經認識“新鮮感”時,是不錯的選擇,但這是第一次接觸“新鮮感的詞句”,還不認識,還不瞭解,無緣無故,沒頭沒尾,

是讀不出這種新鮮感的

怎麼辦?不妨用“對比”!

於是,構建了這幾個以“對比”為軸線的板塊!

1.對比常規學校,內容上感受新鮮

閱讀必須聯繫自我。

感知文本,完全沉在課文中,而失去了自身,閱讀是就不再是創造,而是被動接受

這篇課文寫“大青樹下的小學”,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民族、不用的環境、不同的上課狀態、不同的課間活動……怎麼才能將這種“不同”刻在學生的心田中呢?

——對比中找不同!

課文課後思考題第二題:

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編者的這一問,不正契合我的設想嗎?我還向深處又邁進了一步:聯繫、對比自己的學校生活,說說大青樹下的小學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一對比,大青樹下這所學校的獨特之處,就一下都冒出來了。

孩子們的興趣來了,呱呱的,東一個不同,西一個不同,說了不少。稍微規整一下,出示句式:

我們的學校( ),而大青樹下的小學卻( )

找“不同”,是提取信息;

用句式是幫助是規整、處理信息,學會有聯繫、有目的地說話。

既閱讀,又聯繫自我,這樣的閱讀是有趣味的,也是有生命的,更是創造的。

新鮮感,因為對課文內容的感知與梳理,有了初步的體驗。


2.對比常規說法,手法上品味新鮮

從內容的角度來捕捉新鮮感,難度不大,稍作點撥,便能達成。

表達的新鮮感才是重點。怎麼辦?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繼續用對比。

組織孩子用默讀,自己去找找覺得新鮮感的詞句,但——

這個時候,還不能直接說“找新鮮感的詞句”。

因為孩子們還不知道什麼是“新鮮感的詞句”。這個名稱,我思考了半天,想找一個符合當下孩子認知狀態的詞語,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

現在看來,根本不需要當時就直接定位名稱,學生對“新鮮感詞句”的認知,是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學到哪個程度,就是什麼叫什麼名稱吧!

所以,引導語可以為:

自己去找找覺得沒見過的、特別的、與平時說話不一樣的詞句。

哈哈,雖然有些囉嗦,但就是這個意思,這樣的說法應該是最貼近學生當時認知的。

一讀書,好幾個孩子就發現了,而且還不少。只要舉手,都喊起來讀讀,都讓他們說說,對錯好壞放一邊,有發現、有思考,都值得鼓勵

說著說著,就有學生插嘴了——擬人!!

確實,所有孩子在這個環節裡,找到的都是擬人句。這個概念要不要涉及,我備課時沒有思考,有孩子提到了,我也就順便了寫在了黑板上,但沒有過於薰染。

因為概念性知識不重要,瞭解就行,關鍵在於感受這種說法的“新鮮感”,這個訓練主線不能偏。

繼續對比,我修改了課文的語句。

課文原句: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修改為: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小鳥、松鼠、山狸都來了。

高下立判!孩子的意見是:不生動、不好玩、沒意思

這感覺就對了!此時還不能鳴金收兵。課文中的句子怎麼就生動了、怎麼就好玩了、怎麼就有意思了呢?

——這個時候緊跟著追問這個問題,特別關鍵。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這個時候正是學生“憤”和“悱”的時候啊,教師一定要及時地“啟”、及時地“發”,語句描寫的畫面,才能刻在孩子的腦海中。

這個時候相機追問,要比冒冒失失地直接問“你讀了課文的語句,想到了哪些畫面”,效果要好得多。

教師做個小結:

相同的意思,換了個一種說法,讀起來就不一樣了,就新鮮、有趣、好玩了,也有情感了。


這就是“新鮮感的詞句”,水到渠成。

3.對比常規句式,句式上觸摸新鮮

從新奇的內容,到新穎的說法,孩子一步步隨著文本語言的品析,感受、品味並認識了新鮮感的詞語。還有一點最難的,似乎在三年級也應該涉及了。

這就是言語形式。

歌德說過:

“內容人人看得見,內涵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對於大多數人是一個秘密。”

三年級學生習慣於讀內容,內涵在教師的點撥下會有所觸及,但言語形式的確是一個蘊藏在文本中的大秘密

讓學生自己默讀去找,估計對他們來說是天方夜譚。

不為難他們了,我示範一次。

直接出示語段: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裡,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這句話裡有三個“從”,找出來,直接告訴學生;有三個“有”,一個“還有”,標出來,先讀,然後在對比:

早晨,從山坡上、坪壩裡、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

怎麼樣?孩子說法很有趣:課文的句子一波一波的。

這應該是“語感”的雛形。

有了示範,就可以“依葫蘆畫瓢”了,後來找到了類似的語句:第一自然段中的三個“向”。

這句話側重點就不應該是繼續交流語句的形了,否則就是機械的量的積累。

我把重點放在了“讀”上:

“向”小鳥打招呼,正常讀;

“向”老師問好,真誠讀;

“向”國旗敬禮,鄭重讀。

一浪高過一浪,層次感、遞進感,在孩子的心中形成。

至始至終,我都沒有講“排比”,但排比的特質,孩子應該是所有所體悟了吧!


4.對比常規視角,對象上運用新鮮

集體備課時,我不建議在第一篇課文中就要求學生用“新鮮感的詞句”說話、練筆,要求有點高了。

就像第一次與陌生人接觸,才剛剛認識,你就要求人家幫忙,是不是有點冒失呢?

教著,教著,我覺得好像並不是不可能。

所以解決課後思考題第三題時,我鼓勵孩子運用“新鮮感的詞句”說話,但不做硬性要求。

這道題要求學生想象自己的學校是怎樣的?同學們在學校做些什麼?選擇一個場景說話。

編者很明顯,課文寫的是“大青樹下的小學”,那就請你模仿一下:自己在學校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這道題怎麼指導呢?怎麼讓孩子說具體呢?我的思考是:

方法和策略上,不指導!

理由很簡單:

1. 接手的新班,不做細緻指導,探探孩子的底,更好地摸查他們的原始學情;

2.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具體的方法和策略可能意義不大,真正能夠遷移到練筆中運用起來的,不多。

不指導方法和策略,並不意味著教師直接“甩手”。

扭轉視角,誇誇我們的學校。對,我就是這麼做的——

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都被課文中描寫的這所小學所吸引了:這所學校環境優美、學生穿著少數民族的服飾、還有各種小動物,好玩、有趣,都很嚮往這樣的學校。

我們的學校就不好嗎??

扭轉一下認知,課文中的學校“與眾不同”,我們的學校有哪些獨特的地方,是課文中學校所沒有的呢?

我們學校有體育館,打籃球、下雨天還能上體育課;

我們的學校有圖書館,可以去裡面盡情的閱讀;

我們的學校跑道、操場,想跑就跑,想躺就躺;

我們的學校有投影儀、大屏幕,還有大會堂……

這些可能都是課文中的學校所沒有的。

說著說著,孩子們雙眼就放光了,我們學校也有這麼多特別的地方。

“那我們也來寫寫我們的學校,寫寫我們在這些地方的活動,讓那裡的孩子也向往我們的學校,好嗎?”

到這,孩子就可以動筆了。

起步作文,或者小練筆,其實是可以淡化方法和策略指導的,通過視角轉變的方式,調整了學生的情感傾向:

讓學生有

強烈的動機感:誇學校,讓別人也向往我們的學校;

讓學生有鮮明的對象感:寫給課文中的小孩,將練筆轉變成為一種傾訴,用筆寫自己的心理話。

寫到這裡,有點紙上談兵了。

其實,課堂中還有很多遺憾,並不想描述得那麼完美,繼續努力。

記錄我的語文故事,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