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之声」中国印山亭阁命名记

文 | 刘国荣

中国印山景区在近年的4A级创建中立了三座古色古香的亭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开宝先生委托我为三亭阁命名。

此托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何哉?“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在中国文化中,亭阁一般都是一处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风景的文化载体,往往有着“景眼”的重要意义,如岳麓山的爱晚亭、琅琊山的醉翁亭,皆是“景因亭闻名,亭使景更佳”。故亭阁之命名乃景区之大事,既要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完美融合、富有文化底蕴和寓意,又要雅而不艰、通而不俗,还要响亮易记、朗朗上口。如此,方能亭景相得益彰、景亭互相促进。中国印山作为常宁唯一的4A级文化旅游景点,其亭阁命名更当慎之又慎,受此重托,我怎能不诚惶诚恐?

「常宁之声」中国印山亭阁命名记

一番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结合三亭阁各自的风格特点和在景区的地理位置,算是有了主意。

财神洞门口这个雕龙画凤、流光溢彩的亭阁就叫“财神阁”吧。乍看可能有点俗,实则不然。一是它就矗立于财神洞门口,“财神洞”,顾名思义就是财神爷的洞天福地,那它洞口的亭阁叫“财神阁”也就顺理成章了,财神爷在洞里呆腻了,偶尔溜到亭子里透透气、伸伸懒腰,不亦乐乎?二是财神也是大家喜爱甚至梦寐以求的,游客坐在这美仑美奂的亭中小憇,沾沾财神爷的“财气”,岂不美哉?坐在财神爷坐过的地方,闭上目、养下神,恍惚间自己不就是一尊“财神”么?谁又不想自己变成生活中的“财神”呢?!这名字游客应该是喜欢滴!三是开宝先生建阁之初就有此意,命名“财神阁”也是尊重其初衷、实现其初心。

「常宁之声」中国印山亭阁命名记

印象石旁的亭阁管它叫“赏印亭”如何?虽略显俗气,但却贴切。印象石上有“天地人和”“昌富大吉”两枚经典大印,坐在亭中,目之所及皆是历代名章,或典雅或古拙或雄浑,与印山的奇石美景浑然一体,足不出亭,美印尽览,让人赏心悦目。印山之亭,亭中赏印,“赏印亭”可谓名副其实。

「常宁之声」中国印山亭阁命名记

印山入口右侧这个亭阁,依我之意当叫“国威阁”。吴国威老先生是“中国印山”的缔造者,从2003年起,吴老先生与市文联一班人在这个叫“岩背岭”的荒山野岭上辛勤耕耘了十几年,以

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让中国印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常宁文化旅游一块靓丽的名片 ,凝结着老先生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当然也倾注着市委、市政府决策者以及后来的建设者文旅公司陈开宝先生等一班人的热情和辛劳)。

老先生是印山的功臣,我尊他为“中国印山之父”,但他却谦逊地自称“中国印山仆人”。如今将印山入口处的亭阁命名为“国威阁”,既是对吴国威老先生无量功德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和传承。“中国印山”必将流芳千古,我想,“国威阁”也定当与“中国印山”一道,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是为记。

「常宁之声」中国印山亭阁命名记

作者: 刘国荣 常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常宁之声」中国印山亭阁命名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