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YouTube、Facebook,“稜鏡門”之後,歐洲諸國為何不禁?

谷歌、YouTube、Facebook,“稜鏡門”之後,歐洲諸國為何不禁?

我們都知道,谷歌、YouTube、Facebook、亞馬遜、微軟是美國科技界的五大巔峰,他們的業務遍及全球,牢牢影響著全球各國大眾的認識和導向。由於美國互聯網行業起步早,發展快,當全球大多數國家還沒意識到互聯網的威力時,已經在其中催生出後來這“五大巔峰”,當人們習慣了用這些公司的應用和產品後,在市場中對後來者就形成了幾乎很難逾越的鴻溝,對於國外絕大多數國家,也習慣了“拿來主義”帶來的簡單方便,從而使許多國家的本土互聯網公司,發展起不來。

谷歌、YouTube、Facebook,“稜鏡門”之後,歐洲諸國為何不禁?

美國中情局職員斯諾登在2013年,通過媒體揭露“稜鏡”等美國情報機構大規模秘密監聽項目,涉及政府廣泛監聽國內外電話並監視網絡通訊內容,在國際社會引發軒然大波。

谷歌、YouTube、Facebook,“稜鏡門”之後,歐洲諸國為何不禁?

監聽對象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印度等眾多國家領導政要,以為了蒐集大量各個國家信息資料和絕密計劃。事件曝光後,歐洲諸國除了反對抗議,並沒有對谷歌、Facebook等進行深入調查和做出一定的業務限制,儘管他們都自稱與己無關、沒參與。最終居然在這麼大的屈辱面前,竟不了了之,可見,一向以自詡代表主流價值觀的法國、英國、德國,竟然這麼慫,連自己隱私被別人監控都可以接受,更別提為世界伸張正義了!

谷歌、YouTube、Facebook,“稜鏡門”之後,歐洲諸國為何不禁?

另一方面,由於YouTube、臉書、谷歌等公司已經在這些國家市場耕耘十幾年,他們的民眾生活、工作、娛樂、消費等各方各面已經離不開了,如果強制制裁,對本國經濟會產生巨大影響,如同芯片製造一樣,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有現在的結果。

最後,對於許多國家來講,最需要的是擁有多元化的選擇權,在面臨風險和制裁時可以有效選擇,而避免被綁架,歐洲諸國包括亞洲各國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危機意識,而拒絕如Tik Tok這樣的後起之秀,就是給自己斷了後路!下一次的“稜鏡門”事件,依然會重演,依然是束手無策,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