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人們對西域文化的態度如何?是怎樣從認識到接受的?

漢朝與西域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西域文化的出現,對當時的中原人來說,在心理上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衝擊。大量不同於漢代傳統的新奇事物湧入,大大豐富了當時中土人們對西域世界的認識與想象。自張騫通西域之後,有很多人往來於大漢與西域之間,除卻官方大規模或小範圍的出使活動之外,民間商旅與西域之間也有著一定的聯繫,特別是與西域相接壤的邊界地區。

在張騫通西域之前,這樣的交流可能就已經小規模的存在了,只是當時沒有記載下來或者是遺失了。這些人的親身經歷向人們證明了西域這個地方存在的事實,雖然這是少部分人的經歷,但使得人們對西域的認識逐漸從神秘化轉入了半神秘半現實的狀態之中,在心理上也逐漸開始接受西域的真實存在性。這些心理上的變化,會影響到當時文人的創作心理,一定時期大眾心理上的變化會在那個時期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我們可以依此看出當時文人對西域事物的創作心態。

隨著西域從人們想象中的世界逐漸迴歸到現實世界中,人們對西域的態度開始發生相應的轉變,由最初的恐懼轉為接受,而這樣的轉變往往與朝廷對西域的態度緊密相連,這些主流的態度往往會在一定時期的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來,可能會影響到文人在創作與之相關的作品時的態度。縱觀兩漢,在不同時期,漢人對西域的心理態度就不相同。

漢朝時人們對西域文化的態度如何?是怎樣從認識到接受的?

西漢對西域的認識和接受

西漢前期,人們對西域的認識還基於神話傳說中的一些概念,新奇與恐懼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反應。從朝廷對西域的態度就能看出,漢高祖、文帝至景帝時期,朝廷與西域基本沒有直接的聯繫,上層對西域的一些瞭解也大多來自於匈奴。從漢武帝始,漢朝的政策發生轉變,以戰爭為主要手段。這樣到過西域的人數也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個地方,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進而對西域有了一些大體上的瞭解。以朝廷為主,下詔開始派遣駐兵屯田,漢武帝的詔書《報桑弘羊等請屯田輪臺詔》中就記載了,"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臺。輪臺西於車師千餘里,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須尉犁樓蘭六國子弟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諸國兵便罷。"從中能看到,以上層人士為代表,漢庭開始主動了解西域,並藉以戰爭來達到統治者的目的。

而戰爭自古就是輸贏兼備,戰爭所帶來的災難性的傷害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這一時段人們對西域的態度是恐懼與征服。這時的恐懼主要是對西域諸國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地形本身的畏懼,征服則主要變現為西域對大漢的臣服,讓人們看到了西域的渺小,和作為一個征服者的勝利姿態。西漢後期,隨著西域諸國與漢庭關係越來越融洽,交流也越來越多,人們逐漸開始接受西域文化,雖然只是初步的,但卻有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漢朝時人們對西域文化的態度如何?是怎樣從認識到接受的?

東漢對西域的認識和接受

王莽新政,東漢初期中原與西域的聯繫中斷。西漢時期建立的威信與關係仍然震懾著西域諸國,雖然上層官方的交流斷了,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依然在進行,並影響著東漢社會的各個方面。人們在不斷接受西域文化的同時,對這片土地也越來越好奇,接受之後的新奇要遠遠超過想象中的新奇。到東漢中期和後期,隨著班超班勇父子經營西域高峰期的依次到來,更多的胡人到中原來進行貿易往來,長安城中胡商胡姬的身影已不足為奇,這些在文學作品中都有描述,總體漢人對西域的態度就是接受中的新奇。

東漢與西域三分三合,在當時人們對西域認識不深的情況下,這樣戰爭與和平的交替,除了引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之外,恐懼和擔憂也同時存在,班超的《請兵平定西域疏》中向皇帝上書到,"今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北。大小欣欣,各奉國珍,前後不絕,唯焉耆龜茲獨未服從,臣前與官署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自孤守疏勒。"從中國我們能瞭解到經營西域的艱辛與不易,對於在中原的人來說,漢對西域的經營狀況,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對西域的態度。東漢時期,人們對西域的態度就是比較複雜,接受、新奇與恐懼相互交織並存。經過西漢與東漢兩朝,漢人對西域的認識較之前有了很大的突破,更加的全面化、深入化。從單純戰爭性的接觸到習俗生活化的接受,人們在逐漸揭開西域神秘的面紗,從而認識到更為真實、現實的西域。瞭解的越多,作品中表現西域物象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真實;另一方面,通過文人的描述,更多的人認識到西域這個地方,使當時的人們在心理接受的範圍和程度上,對西域也有了一個更為直接深入的認識.


漢朝時人們對西域文化的態度如何?是怎樣從認識到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